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即墨人郭琇被康熙罢免两次 仍参倒了俩宰相

2015-03-08 作者:宫岩

郭琇是唯一一位被收入《辞海》的即墨人,他是康熙九年的进士,42岁进朝为官,8年都在基层干知县,为官时间仅有14年,这期间两次被康熙罢官,最高位至左都御史(相当于现在的监察部部长)和湖广总督(即湖北湖南总督 ,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湖北和湖南的军民政务)。难道因为这些他被有幸收入《 辞海》?当然不是,本期发现青岛就带大家去即墨了解一个真实的郭琇 。

出生当天“一文一武”为他守门

如今的即墨,是个安静祥和的城市,但在300多年前,这里可是经常发大水的,尤其是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六月份,大水连续几天不见退,18日这天,天空又突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在即墨郭家巷(今属即墨镇)的一户殷实人家,屋内不断传出一阵阵产妇生产时的痛苦声,“偏偏选个下雨天生孩子。”

屋外有两个人小跑着到了大门洞下,他们是即墨县令和参将,两人冒雨出来巡查汛情,雨越下越大,便到就近的郭家门楼下躲躲雨,两人一左一右站在门口,好像两个门神。没一会儿,紧闭的大门开了,里面传出婴儿的啼哭声,门内走出一位满脸喜色的老太,“给您老人家道喜了,不知是男孩还是女孩啊?”

老太太从容地擦了一下额头的微汗:“又添了个骑马的。”

“这个天好啊,你看还有我们这一文一武在门口为他守着,将来肯定大有前途,至少也得个七品八品的。”

老太太一听这话笑了:“别说七品八品了,一品就行了。”

这虽然是流传在即墨的一个笑话,而这个孩子后来官至一品,却是写进历史的事实。这个孩子就是郭琇 ,字瑞甫,号华野,传说是因为龙王早就算好了他出生的日子,专门下场大雨来考验他的。自此这个叫郭琇的人就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因为有人说他是文曲星下凡呢。

郭琇的姥姥家也在即墨,就是现在即墨温泉镇的西温村,两家离着有四十里路,农忙时郭琇经常到姥姥家玩。有一天跟着三个舅舅到田地里种豆子,他学得快干得也快。中午姥姥靠在一棵老槐树下打盹,土地公公找上门来了,“老太太求求你了,别再让郭琇种豆了,他是天上文曲星下凡呢,他不停地干活我就得跟着一路小跑给他作揖,一上午我全身骨头都快散架了。”姥姥打了个寒颤醒来,回想刚才梦里的话赶紧把郭琇搂到怀里:“咱不种豆了啊,都不种了,回家去玩喽。”

爱民如子,用蒲草做鞭子

在即墨关于郭琇的传说是最多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既然民间说他是文曲星下凡那也必定文采灼灼、天资聪颖、好学上进,所以他17岁考中秀才、32岁中举人、33岁中进士。其实在他9岁那年生父去世,他被过继到大伯家,由伯父抚养成人,直到他42岁时才正式进入仕途,第一站便是当时被众官员畏惧的吴江县。

现在的吴江县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并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中间有吴江”之说,是个富饶秀美的县级市,但那时的吴江县可是个穷乡僻壤、匪患横生的地方,干不好几个月就要挂冠而去 ,但郭琇慨然道:“只有为地择官,岂能为官择地”。带上夫人屈氏,跋山涉水便去了吴江 。郭琇上任第一件事便发明了“版串法”。何谓“版串法”,郭琇第十九世孙郭显平解释:“先将该纳税的百姓进行统一登记注册,而后由县衙统一发放版串凭证,数截留县衙作为底子和入库凭据,剩下几截则由百姓带回家,将税银包和一截凭据包好直接投到县衙门口的银柜里,中间不再经过衙役,也就减掉了原来的衙役盘剥,减轻了百姓负担。”

一方面要考察吴江县的实情,一方面还得处理已经堆成山的积案,在处理案件上,郭琇爱民如子,轻易不用刑,即使是县衙里打人的鞭子都换成用蒲草编成的。郭显平说:“郭琇贤惠的妻子屈氏对待那些要秋后处决的死刑犯也很关心,时常派家人给他们送去饭菜和御寒的短棉衣。还说,这些人之所以要受到严惩是因为他们触犯了法律,但是在惩罚他们之前要让他们忍饥挨饿,是我们善良人所不忍的。”

在他的努力下,吴江县百姓安居乐业,百姓富裕为江南之最。当地人专门给他修建了“生祠”,常年供奉不断。郭琇去世后,当地乡绅联名上书,为郭琇在吴江县名宦祠立牌供奉。郭显平曾经去寻找过郭琇的足迹,经历过几百年岁月,吴江县只剩下当年郭琇自己掏钱修缮的孔庙和《吴江县志》,原来老县衙的遗址只留下数株参天的柏树和香樟树,替郭琇守护着那个他奋斗了八年的地方。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经江宁巡抚汤斌的举荐,郭琇成为江南道监察御史,官至都察院掌院事左都御史,仕途可谓一帆风顺。

被罢官,妻差点敲了“登闻鼓”

如果真的这样一帆风顺,那作为十九世孙的郭显平也不用一声叹息:“他为官正直,不畏权贵,得罪了不少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成为郭琇仕途上的一个大坎,三件事都指向他。

第一件事:山东道御史张显法弹劾山东巡抚钱钰贪污受贿,钱钰为了开脱罪责将矛头指向郭琇 ,说他曾经给自己写信推荐即墨知县高上达,因为没有同意,便指使张显法来陷害钱钰。郭显平补充:“那时官员私信推荐人是违反朝廷规定的,但根据史料有据可查,郭琇举荐的三位基层官员都是为官清廉,有政声的。”这件事一经查实,郭琇被降五级调用,但事情还没完。

山东巡抚佛伦火上浇油,说郭琇的父亲郭景昌原名叫郭尔标,郭尔标可是清朝的大叛党,还曾经领导暴动。后来郭琇私自给父亲改了名字,还请了诰封。这事严重了,是说郭琇一家是乱臣贼子呢!那真相如何?郭显平说:“在1644年郭尔标确实发动起义攻打即墨城,后被清军镇压。但郭琇的祖父郭文耀被郭尔标挟持杀害,郭琇的父亲郭景昌之后病故。佛伦纯粹是移花接木嫁祸郭琇 。”康熙也明白郭琇是被冤枉的,但为了均衡朝野便让他休致还乡了。

人已经不在朝为官了,那些人应该可以高抬贵手了吧,没有!没过几天,江南兵粮案复起,江南巡抚上疏弹劾郭琇在吴江县当县令时,曾经贪污过二千三百余石粮食,要押送郭琇去吴江对质。可怜53岁的郭琇在7月酷暑之季,因为这些莫须有的事情被押送到吴江。他做官行得正做得直,有一股韧劲,自然不会屈服于这些小人之下,但这一件件事却让家里人着急了,这是非要置他于死地呢,怎么办?这时,原配夫人屈氏挺身而出,她要为丈夫上疏伸冤敲“登闻鼓”。(登闻鼓是古代重要的直诉方式之一,登闻鼓有专门的官吏看守,遇有击鼓者需立即受理或上报,但击登闻鼓的条件非常苛刻,击登闻鼓者,先廷杖三十 ,以防止无端刁民恶意上访。)

屈氏,贤良聪慧,19岁嫁给郭琇便一直陪伴左右。当丈夫被派往吴江县,她义无反顾跟随;当丈夫深夜处理积案,她在旁边做针线活陪着,终夜无倦色;现在看着丈夫被人一次次冤枉,她连夜秉灯沥血以丈夫的名义写成一千两百余字疏稿,将这些年经历的事一一陈述。“为群党罗织,局谋锻炼,冒死鸣冤。臣本一介寒儒,家世清白,八年县令……”带着疏稿到了京城,甚至做好了敲“登闻鼓”前挨板子的准备,得知郭琇已经被恩敕回籍,屈氏又连日回了即墨。

62岁才有了自己儿子

既然说到屈氏,那就向大家介绍下郭琇的家庭吧,郭琇一生共有三位夫人,分别是原配夫人屈氏,庶王氏,又庶田氏。原配夫人屈氏只生有一女,她明白无后为大的道理,所以又张罗着给丈夫娶了另外两位夫人,甚至早晚一炷香,祈祷能早日生下儿子,这样的胸襟在古代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做到的。

郭琇被罢官回家,一住就是十年,眼看着丈夫已经到了花甲之年还没有自己的儿子,屈氏便主张将弟弟郭瑚的儿子廷翼过继过来,那年延翼五岁 ,了了这桩心事后没多久屈氏便病故了,享年61岁 。没想到郭琇却暮年得子,62岁时次子廷翥出生,73岁时三子廷翕出生。这三个儿子都延续了郭琇的优点,贤达正直。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62岁的郭琇被重新启用为湖广总督,和年羹尧的父亲年遐龄(湖广巡抚)是同事,两个人配合不错,郭琇也借着康熙皇帝召见的机会将父亲被冤之事讲述清楚,康熙下旨恢复了家人原来的诰命,也算是沉冤得雪了。之后郭琇几次上书请求辞官回家,无奈康熙都没有批准,并感叹:“琇病甚,思一人代之不可得,能如琇者有几人耶!”然而在此时又起波澜,他因一场暴乱被人弹劾罢官故里。

总结郭琇的仕途路,42岁入朝为官,中间经历了吴江县县令、江南道监察御史、左佥都御史、太常寺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左都御史兼经筵讲官、湖广总督,做官时间仅13年8个月。这么短的时间内他勤勤恳恳、为官正直却还被人多次陷害、两次罢官,究竟为什么?因为他是“郭三本”,连续三次上书弹劾朝廷重臣,对于郭琇一生来说成也三疏、败也三疏。他究竟弹劾了谁?请接着往下看。

图为:明珠 高士奇

古时民告官,难!官告官呢?其实更难,弄不好保不住乌纱还丢了性命。郭琇两年连续三次上书弹劾朝廷重臣,其中最让所有人意外的是,身为小小御史竟敢在大学士(相当于宰相)明珠生日当天送上“弹劾”大礼,人人都以为他死定了。但康熙大笔一挥将明珠一党请出了大殿。这件事震惊朝野,成为康熙年有名的政治地震。郭琇也因为连续上疏,人送外号“郭三本”。

第一疏参倒两个大臣

郭琇写的这第一疏是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正月二十二日,这个时候他还是江南道监察御史。在这道《参河臣疏》中他陈述了河道总督靳辅在户部尚书佛伦的支持下治河措施不当,致使江南地区困于水患百姓怨声载道。这道疏让康熙大发雷霆,当朝便罢免了靳辅、佛伦降职。

郭琇的第十九世孙郭显平补充,那段时间,康熙的奶奶孝庄太皇太后(1688年1月27日)刚过世,康熙曾经跟大臣们说自己要为奶奶守制三年,一个皇帝怎么能三年不上朝呢,最后决定那就一天代表一个月,那天刚上朝便御门听政接到了郭琇的疏,看完后反问一句:“你这里面有没有涉及到内阁大臣?”郭琇回答:“没有!”

但现在有人研究郭琇这第一疏时却提出不同意见,说其实在这件事上靳辅有点冤枉,因为当时他在治河方面还是非常卖力的,而且起用了当时的治黄专家陈潢。为了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陈潢建议在下河实行“屯田”,把下河经过治理的一些土地分给无家可归的灾民,然后贷给他们农具种子等,只要让他们定期缴纳一定米粮即可。这样既解决了灾民的生计也为治河找到了合理经费,按理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但偏偏这样的好事被一些土地豪绅盯上了,他们便想尽办法来收拢屯田,造成一片混乱。其实现在冷静下来想想,难道因为这么一道奏疏康熙就把靳辅等官员给处置了吗?这样也显得太不够谨慎。所以这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隐情,有人说,那时康熙早就盯上了明珠等人,只是缺少个合理的借口而已,刚好郭琇的上疏给了这个机会。

当然,这一切只是猜测而已,不管真相如何,有几个事实却是摆在眼前的:一是在陈潢的帮助下靳辅的治河确实是有功效的,因为之后数年未曾冲决,康熙再次起用了靳辅。第二个事实是,在清同治版《即墨县志》中郭琇的三疏只选载了后面两疏,并没有提到《参河臣疏》,可能也是一种预示。

明珠生日郭琇送来特殊礼单

参倒靳辅、佛伦只是往朝廷丢下了一颗小炸弹,但没过多久郭琇又上疏了,这次他的对象是当朝大学士明珠,一个五品官员竟敢弹劾一品大员!这次,康熙朝是要发生“大地震”了。在进入正题之前,先了解当时的人员背景,索额图与明珠的两相争雄。

索额图和明珠都是康熙朝的大学士,索额图是满洲正黄旗人,曾经帮助康熙帝擒获鳌拜,所以康熙对他的感情非同一般,他之后是皇太子党的核心人物。康熙明白,不能让索额图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样迟早要出事,所以之后便起用了明珠,也是满洲正黄旗人,与索额图显贵的家世相比,明珠可是一步步熬出来的。在康熙的“导演”下,两位大学士同朝柄政,每天斗智斗勇。郭琇弹劾的竟然是这其中一虎,而且还是选在明珠生日这一天。

那天的明珠府上热闹非凡,从门口到院内到处挂着红色的彩带,53岁的明珠也特意换上了一身红色的衣服,他可是当天的寿星主角呢。明珠庆寿不是小事,满朝文武官员谁敢不到场、不送礼,所以那天一大早府中人便络绎不绝,明珠笑得神采飞扬。快到中午了,该到的官员基本都到场了,往下一看,这气派绝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郭琇郭大人到!”管家这一声喊叫让明珠惊得抬起头直盯着门口。郭琇可是朝廷中有名的“倔骨头”,刚正不阿从不会参加这样的场合,他竟然来给明珠拜寿,这事让人看得蹊跷。正在明珠和所有人都疑惑时 ,郭琇仍然一副严肃的表情走进院内,先恭恭敬敬说了声:“郭琇给明珠大人拜寿来了!快呈上礼单。”

明珠乐开了怀:“郭大人能来就是给老夫面子了,还带什么礼单啊。”说罢收下红红的礼单后转身拿起一杯酒递过来,当朝大学士哪能轻易给人敬酒呢,这个场景让台下的人看得嫉妒横生,郭琇接过酒一饮而尽,而后径直走出大门。

明珠愣了那里,只是一刹那,赶紧叫人拆开郭琇送来的礼单,上面明明晃晃写着几个字《纠大臣疏》,里面详详细细列举了明珠的八大罪状。手脚发软的明珠早已汗流如雨,这时正好门口一声“圣旨到!”他彻底晕倒在地。

这些场景描述下来大家是不是看着有点眼熟?是的,这正是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片段,只不过电视剧将那个送礼的人换成了郭琇的同学李光地,其实历史上这位真正有胆量的人是郭琇 。在《纠大臣疏》中 ,郭琇一针见血:“部院衙门,稍有关系之事,必请命而行……靳辅与明珠、余国柱交相固结,每年糜费河银,大半分肥,所提用河官,多出指授,是以极力庇护……”其措词之严厉,事实之详尽,将明珠、余国柱等揭露得淋漓尽致。康熙表现得极其淡定,只是大笔一挥将明珠降职,余国柱等被逐回原籍为民。权倾一时的明珠党派就这样结束了。据郭显平介绍,时任内阁大学士共有五人,明珠列为首位,经过此次事件后,其中的四位被免职或休致回籍。

这一疏让郭琇声名大震,得到康熙的器重,很快升为都察院左都御史,成为从一品,连升四级。

第三疏参倒当朝红人高士奇

1688年郭琇这两疏已经让康熙朝发生了场政治地震,但这位正直的人还没停止 ,有了康熙的支持他更加敢于说话 、敢于揭发。1689年他又上一疏《参近臣疏》,谁是近臣?当时被康熙收进南书房的红人高士奇以及他的党派。(南书房是军机处的前身,是实际上的内阁。高士奇官至军机大臣,人称布衣宰相。)

高士奇是浙江钱塘人,举人出身,好学能文,书法又好,康熙把高士奇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各种赏赐自然不在话下。久而久之便助长了高士奇心中的欲望,朝廷内外都知道他的这层关系纷纷来投靠,到最后竟然演化为变相威胁,谁不来送礼请安便找人抨击他 ,让他在朝廷上无法容身。郭琇眼中自然容不下这样的人在朝中兴风作浪,在收集完证据后便用老办法向康熙告了一状。那天,高士奇正在陪康熙吃午饭,吃饭时康熙还问了他一句:“士奇 ,朕待你如何?”

高士奇连忙回答:“回皇上的话 ,皇恩浩荡,奴才当以肝脑涂地相报。”康熙更加高兴:“爱卿勿忘今日之誓言。”

没多久郭琇请求觐见,进来后便直接从衣袖中呈上一个奏折,康熙一看笑笑便将奏折合上了,并对郭琇说:“郭卿所言甚是,朕当认真处之。”从郭琇进来看自己的神情,高士奇心里就开始打鼓,这奏折里写的究竟是什么?他本想偷偷看一眼,但被康熙挡住了。等郭琇退出去,康熙忽然将奏折摆到他面前:“高卿,你看这案子怎么处理?”然后便继续吃饭。

“臣都御史郭琇 ,查权臣高士奇……”一看这几个字,高士奇连忙伏地磕头,他陪在康熙左右自然更了解他,这个时候不能再辩解只能请罪:“臣知罪、臣知罪……”高士奇被罢官回老家务农,他的一派党羽也遭到查办。朝野上下为之一快,郭琇即被群僚颂为“骨鲠之臣”。

这就是震惊朝野的三疏,每一疏都招招致命,不可否认这三疏对当时的康熙朝政治发展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勇敢的郭琇因此有了个称号“郭三本”。不过也因此郭琇得罪了人,给自己招来祸事,在第三疏一年后,也就是1690年他便开始遭人陷害,明珠、佛伦还有高士奇这些曾被他弹劾的人全都想置他于死地 。所以对于郭琇这一生才会有人用八个字总结:成也三疏、败也三疏!

郭琇曾经也是个贪官?

因为三疏、因为他的刚正不阿,这位即墨人虽然在朝为官短短14年,却成为收入《辞海》的唯一一位。但在对郭琇的事情进行梳理时发现,有人说郭琇在当吴江县县令时 ,还有点小贪污问题。本来这事就要被当时的江宁巡抚汤斌告上朝廷了,郭琇马上找到汤斌请求他再给自己次机会。据说,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郭琇马上命人到河里担水,把县衙冲洗一遍又一遍。担水洗衙,意为洗心革面,“前令郭琇已死,今来者又一郭琇也”。

不过对于这个说法,郭琇的第十九世孙郭显平始终存有疑问,他为此在其博客里撰文《郭琇“先贪后廉”辩》对此进行了驳斥。他认为:“汤斌是个非常正派的人,他死后皇帝追加谥号‘文正公’,得到这个谥号的人那个朝代只有八个人,所以足以显现出汤斌的政治地位。像他这样一个人曾经这样形容郭琇 ,说他居心恬淡,莅事精锐,所以如果郭琇曾经是个贪官、曾经犯下错误的话,像汤斌这样清正的官员不会在郭琇贪墨近七年还会因为誓言给他机会的,更不会不遗余力地向康熙帝举荐他 ,而后来郭琇蒙难,明珠、佛伦之流也不会找不着把柄,以莫须有的罪名诬陷他,那只是一种野史记述而已。”

郭琇因为是康熙朝那场举朝震惊的政治地震的核心人物,而称得上是康熙朝中响当当的一个大人物,他的胆识被传送到民间,以至于他被罢官回家时 ,满街上都站满了人想看看这位了不起的人到底长什么样子,看到后大家更愣住了,因为郭琇长得实在有点美:身高七尺有余、清瘦而白静、带着温柔的女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