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青岛首个疗养院在崂山柳树台 德国人修台柳路

2015-03-08 作者:田野

驻守柳树台的德军1914年前后的麦克伦堡疗养院(资料图片)

汽车、疗养院、殖民战争……这些看上去风马牛不相及的词汇是近代中国相伴列强侵略衍生出的。

先说疗养院,由于青岛地理位置独特,气候宜人,到现在还有很多疗养院存在于沿海一带 ,但您知道青岛最早的一处疗养院麦克伦堡疗养院的由来吗?这处如今已经消失的疗养院位于崂山柳树台。虽然它本身并无特别之处,但正因为它的出现,汽车这一时兴玩意儿开始出现在青岛,相应地,青岛也成为全国第一个有公路的城市。

麦克伦堡疗养院建成后生意很火

麦克伦堡疗养院的设立初衷并没有十分复杂的缘由,只是为了解决欧洲人对于东方气候的不适应。早在1898年,德国租借胶州湾后不久,驻防的皇家海军高级医官莱尔切就提出在崂山设立一座疗养院,而他的这个建议很快就被殖民当局采纳了。当局认为,胶州作为一个现代殖民地,理应择址建造一处疗养院,以供那些对当地气候不适应的欧洲人疗养康复。于是,隶属皇家海军的勘测部门经过对地质、水文、风力以及气候的考察,最终选址于崂山南九水的柳树台。为什么会选在柳树台呢?主要是因为柳树台一带气候宜人,风光秀丽。再加上数年前德国的亨利王子曾经到这一地区游览,对附近的风光大加赞叹,最终,德国殖民当局就把这所疗养院建在了王子情有独钟的场所。

1902年,疗养院开始兴建,建筑工程设计者是殖民政府建筑师、建设局长波尔,建设资金主要来自德国“东亚救济会”、青岛殖民当局发行的福利彩票和私人捐赠,在这诸多捐赠之中,麦克伦堡大公约翰·阿尔布莱希特的私人捐款最多,故1903年3月10日,在当时总督的提议下,疗养院被命名为“麦克伦堡”。1910年6月,受德国殖民地协会青岛分会的邀请,阿尔布莱希特访问青岛,除了在俾斯麦兵营检阅了驻防德军,还参观了德国在青岛设立的工厂、医院、学校。6月11日,阿尔布莱希特出席了由殖民地协会青岛分会举办的晚会,总督府翻译在晚会上所作的报告中对他大加恭维,并提到麦克伦堡疗养院“可以为殖民地的病人和需要疗养的人提供一处康复之地。有了这座现代化的宾馆,人们可在该处毫不费力地散步甚至可以走得更远,去欣赏崂山所有的美景”。

除了以麦克伦堡命名的疗养院,在青岛还曾经有一条以阿尔布莱希特的名字命名的街道——Johann AlbrechtStr.(旧九水路),这条位于太平路与广西路之间的街道,在20世纪20年代因卷入了日本领事馆(今广西路14号大院)而被注销。后世的评论认为,阿尔布莱希特是个狂热的殖民分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曾声称,德国应该拥有包括中非以及法国、比利时、葡萄牙和英国在撒哈拉以南的所有殖民地。这个好战分子最后也因德国在一战中的惨败郁郁而终。

值得一提的是,麦克伦堡疗养院在建造过程中曾经遇到过巨大困难,主要来自建筑材料的运输。当时,机械设施缺乏,所有建筑材料的运输完全需要人力来完成,而从事这一繁重艰险劳动的则是中国人 。1904年9月1日,正值金秋时节,麦克伦堡疗养院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由于疗养院早已荡然无存,我们只能通过一些材料来还原它的面貌。

据相关历史材料记载,麦克伦堡的房屋建筑为砖木结构,以木为主。建有3座建筑物,设有5个大病室和5个小病室,大室可容纳7~8人,小病室可容纳5人 。同时,还建有食堂、吸烟室、阅览室、化妆室、娱乐室、女宾室、浴室等配套设施。疗养业务由一卫生兵上士负责,伙房由一名护士兼管,医疗器械全部由德国运来。

那么这所疗养院的运营状况如何呢?据1906年度至1907年度的《胶州发展备忘录》记载,“地处崂山的麦克伦堡疗养院,今年接收了1077人 ,去年则为1009人 ;其中成年人763名,儿童63名,驻军伤病员251名;其中来自保护区的疗养人员为982名,来自外地的为95名。”该备忘录披露了当时定租房间的情况,由于要求长时间租用者特别多,疗养院常常出现因客满而不得不谢绝定租的情形。

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麦克伦堡疗养院曾经是德国殖民者养生休憩的好地方,是他们招揽欧洲游客的招牌,它常年生意火爆,房间供不应求,可以说是当时青岛权贵最高档的聚会场所。

一战时,德国人烧了疗养院

正所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德国是这样,麦克伦堡疗养院也是这样。这所奢华的疗养院风光仅限一时,没几年,它就被它的建造者亲手焚于战火之中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作为协约国之一对同盟国宣战。可笑的是,这个宣战国并没有把兵力投入当时的欧洲主战场,而是打起了亚太地区的主意,它以最快的速度派兵进入青岛,名义上是对德作战,说白了就是和德国争夺青岛这一殖民地,由于柳树台一带是德军的布防重地,日军自然没有绕过这一区域,围绕着柳树台的争夺战打响了,这场战争也直接导致了疗养院的废弃。

衣琳是青岛著名的地方史研究者,对于麦克伦堡疗养院进行了长期大量的研究,对于它的没落,他无疑最有发言权。“当时德军在柳树台村高地修筑了简易火炮阵地和散兵战壕,把守通往北九水方向的隘口,试图在此阻击日军。”

1914年9月19日,天下着小雨,日军第四十六联队第一大队的第三中队向柳树台急行军,当日傍晚抵达柳树台。由于德军在这一带防守严密,日军最初的侦察活动是很不顺利的,两名士兵还因此丧命。为了尽快占领这一区域,日军很快又调来若干部队,企图迂回包抄,置德军于死地。

“当时双方曾经发生激烈的对射,日军从枪声判断,这一地区的德军大概三十名左右,因此他们采取了夹击的战术。第三中队占领山峰的马鞍部,主力则正面攻击,攻击部队采用冲锋部队交替掩护射击的方式,一轮又一轮,步步逼近。等到将近下午6点日军登上山峰之时,才发现德军阵地已经空无一人,主力早已经悄悄撤退了,而山上的麦克伦堡疗养院也被烧成断壁残垣。”

其实早在日军发起进攻的前一天,德军就已经预感到事态不妙,自己动手开始焚烧麦克伦堡疗养院了。据当时的德方史料记载,9月18日下午,德军开始放火焚烧疗养院,19日双方激烈交火后,疗养院更是浓烟滚滚,“战火彻底毁坏了美丽的避暑夏宫”。等到当天下午5时许,没等日军强占柳树台,德军已经骑马携带物资撤离阵地。就这样,由德国人修筑的麦克伦堡疗养院因一战而成废墟。

抗战时山匪占了疗养院

日德战争之后,日军占领了青岛,麦克伦堡疗养院风光不再,所幸虽然被大火焚毁,但主体完好,但由于这里地理位置偏僻,加上无人居住,已经十分荒凉了。20世纪30年代初,沈鸿烈主政青岛,修复一大批的崂山建筑,期间,青岛市参议员栾心甫是个富商,由他出资重修了麦克伦堡疗养院,商人总归是有经济头脑的,疗养院是办不成了,但这里风光依然不错,于是旧瓶装新酒,麦克伦堡疗养院被改造成崂山大饭店,这里再度成为达官贵人宴会的场所。或许是麦克伦堡疗养院气数已尽,第二次的荣光也不过是昙花一现,没过几年,日本人又来了。

据衣琳描述,这次日军进攻导致青岛的各位显要慌不择路,纷纷举家内迁,崂山大饭店也是人去楼空,“饭店主人很有趣,慌乱之中走得匆忙,自家的小汽车也不要了,带着家眷跑得无影无踪。”

此后数年,这里荒草丛生,人迹罕至,整个疗养院再度陷入破败。最终导致疗养院彻底消失的是一群山匪。“从1942年开始,各种打着‘抗日’旗号的队伍占据了疗养院,他们在里面居住活动,征粮摊派独霸一方。”这些山匪的活动很快被日军知晓,立刻派部队乘着汽车沿台柳路追杀而至,这些队伍闻风逃窜,疗养院再度人去楼空。这次,日军决定斩草除根,一把火把崂山大饭店烧得干干净净,麦克伦堡疗养院彻底变成一堆破瓦砾了。

1945年日军投降,疗养院剩余的基石,墙壁被附近老百姓拆走作为自家房屋的建筑材料。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民公社在全国风起云涌,社员们又把剩余的石块搬走,作为附近的梯田建设之用。到了现在,麦克伦堡疗养院已经荡然无存。经历了三次动荡,疗养院从历史的年轮中消失,我们只能从老照片中依稀辨别它昔日的风采,但这并不妨碍它给青岛带来的深刻影响:正是因为它的建造,青岛有了全国最早的公路,有了全国最早的汽车站,而这些正是我们下一节要提及的,作为建筑符号的麦克伦堡疗养院虽然已经消失,但作为青岛近代符号的麦克伦堡疗养院却深深地烙在了青岛的历史中。记者 田野

为去柳树台,德国人修了台柳路青岛成全国第一个跑汽车的城市

1910年前后在馆陶路汽车站候车的德国人解放前馆陶路汽车站全景

前文说到麦克伦堡疗养院,殊不知这所疗养院的设立为青岛的近代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就在疗养院设立不久,为了交通运输的方便,一条崭新的公路应运而生,名为台柳路。台柳路作为全国第一条公路自然有着特殊的意义,这使得青岛在全国率先出现了各色汽车飞驰的场面,作为连锁反应,全国最早的汽车站——馆陶路汽车站也随之出现。青岛,就这样一步一步离近代化越来越近了。

青岛是中国最先有汽车的城市

现在说起汽车,恐怕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不少家庭都有自己的私家车,可放在上世纪初,汽车在中国绝对是时髦的代名词。

中国最早乘坐汽车的人是谁?我们无法考证,但慈禧很有资格上榜。慈禧太后虽然在政治上较为保守,但在追赶时尚方面却毫不含糊,庚子赔款之后,慈禧力推新政,自己也身体力行,之前被她不屑一顾的火车是她第一个尝试的对象。之前慈禧曾经乘坐过火车,但她觉得汽笛声音太响,便将车头拆除,改为马拉,搞得不伦不类。回到北京后,慈禧在短短四个月内就突击修筑了一条三十多公里的铁路,即高碑店至易县的“新易铁路”。翌年清明,慈禧便乘上这趟由17节车厢编组的“龙凤专列”去祭陵,这次她坐了真的火车。

慈禧太后在表达了她对火车的兴趣之后又将目光转向了汽车。精于权术的直隶总督袁世凯1902年花了一万两白银,在香港为慈禧买了一辆德国杜尔汽车公司制造的第二代“奔驰牌”白色敞篷轿车,作为慈禧60大寿的贡礼送给太后。悲剧的是,慈禧第一次乘汽车和她第一次乘坐火车的经历有着相似之处,当老佛爷坐上汽车外出兜风时,看见一个下人坐在自己的面前,不由勃然大怒,当得知这是驾车的司机时,就命令他跪着开。那名司机只好跪着驾驶,但膝盖怎么踩油门和制动器?更何况跪着开车视线大大受阻,所以这次的乘车经历给慈禧太后留下了极坏的印象,也正因如此,汽车引入中国的时间被推迟了。

尽管慈禧对汽车没有表露出极大的兴趣,但这并不妨碍青岛在这一领域走在中国的前列。1901年,德国殖民政府将第一代“奔驰”汽车和各种欧洲名车,以汇泉广场为起始点,举行了一次驶往浮山方向的“汽车拉力赛”。在大清国民还不知道汽车为何物的时候,青岛就举行了如此规模宏大的汽车比赛。所以说,青岛是中国最先拥有汽车的城市。不过,这无疑是一种殖民产物 。

中国最早的公路是台柳路

前文提到的麦克伦堡疗养院成立后不久,交通就成了第一大难题。因为从市区前往柳树台的距离太远,加上疗养院需要大量的物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摆上了德国人的议事日程,台柳路的修建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台柳路的修建与麦克伦堡疗养院的建设几乎同步进行。台柳路建于德占时期的1903年,由青岛台东镇(今台东一带)起,经市区东吴家村及崂山区的保儿、河西、李村、汉河等村,止于柳树台村(今属沙子口镇),是中国最早的一条公路。1928年版《胶澳志》有“台柳路由台东镇经李村至柳树台”的记载。有关该路的修筑年度及状况,《胶澳志·交通志》有如下记述:“德人来青市道与村道同时并进……其村道首先修筑者为青岛沧口一路,次则为青岛李村一路,其后渐次兴修,计有十四路,即(一)由青岛经台东镇东吴家村、保儿、河西以达李村;(二)由李村经东李村、下河、南龙口、九水以达柳树台……”“盖自德人修理村道就地征役,仅有桥梁、沟渠由工程局派工包修。运搬材料照给工资。此外人工则由各村摊派,故创始之二、三年(李村道开筑二年,仅修至杨家村,沧口路开筑三年,仅修至小村庄)进行甚为迟钝,其后多由警察署压迫施行,一千九百零三年以后,乃获次第进行……”这段记述,明确指出台东至李村及李村至柳树台的村道,即台柳路。

麦克伦堡疗养院于1904年9月建成后,当时的道路状况已不能满足交通的需求。1906年德国工程师史克耐尔编制《一条公路的改造和移动的预算》(见青岛市档案馆德文档案《自来水厂存资》),内称:“其中一部分已经有路基中自然存在的石块已露出地面,有的部分是满投乱石后加以覆盖的,有的路段车道很窄狭,已不符合要求,它仅3.3公尺宽,而且是沿河床在一4公尺高的墙壁上,车辆是无法躲让的,该段作为走廊也非无危险,只能骑马安全通过。”陈述多种理由,要求德政府批准进行改造。尔后虽未发现该路之施工区及竣工的有关资料,但在1907年6月27日胶澳总督却签署了一则命令:“自现在起,费·理查德商号于每星期三、六下午1点自中央饭店(今青岛日报社)及于每星期四日下午5点自墨兰堡房(柳树台)停车场登车出发。”(其费用属于政府及其所属单位每人每次2元。费·理查德商号是汽车运营商的名称,从中央饭店到柳树台途经台柳路。)这说明1907年6月台柳路的改造和移动已完成,并投入营业性使用,在此之前已初步建成并有非营业性车辆行驶。

台柳路全长为29847.92米,面积约150661.40平方米,其规模之大、路线之长在当时居青岛及山东省之冠。关于它当时的风貌我们可以参考《胶澳志·建置志》——“台柳路为由台东镇经李村至柳树台赴崂山要道,德人所建各式桥梁、涵洞计有二百十七座,内洋灰(即水泥)拱桥五座……架山河之上,怪石峭立,涧泉溶溶,林木青翠,风景绝佳。”其中还提到这条路的坎坷命运——“惜德日之战役,德人自行炸毁,虽经日人修复,而德建工式扫地无余矣。十四年秋,山洪暴发,旧桥复圮,当时竭力经营 ,始得恢复故观。”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看到台柳路对于青岛近代化进步一面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德国人对于中国人的残酷奴役,德人修筑台柳路及柳树台麦克伦堡疗养院等建筑所占用的农田、河道等均无偿征用,且无偿调用台柳路沿线农民。“当台柳路筑成通车后,专供德国侵略者及其侨民游山玩水、休疗憩养、侵略军调动演习之用,根本不让华人行走。有时中国人推车在路上行走,看到德国人的车来了,必须立即将车推到路边沟里;而德国女人骑自行车在路上行进时,中国人也要赶快躲开,由此可见德国殖民统治之暴虐。”

台柳路建成后,乘汽车4个半小时即可到达崂山。麦克伦堡疗养院所需要的肉、面包、甚至大部分的蔬菜和水果甚至还有鱼,也都可从青岛或更近的李村运来。自此,青岛作为中国道路客运的发祥地,在全国率先跑起了汽车。

中国最早的汽车站是馆陶路汽车站

伴随着台柳路的兴起,汽车在青岛越来越多了,各色的汽车在路面上飞驰,这就是当时青岛市民看到的新奇景象,无怪乎当时的青岛人把这些汽车比做“会跑的房子”。相应的,中国最早的汽车站馆陶路汽车站也出现了。

1910年5月11日,胶澳总督再次签署了一则命令——“运输商费·理查德商行保持去墨兰堡房和沙子口班车。驶往墨兰堡房,每星期二、五、日上午7点自中央饭店出发。回程:同一天下午3点由墨兰堡房出发。车费:军士和士兵每人每次2元。驶往沙子口,每星期三早7点自中央饭店出发,同一天下午3点半由沙子口返回,车费:每人每次3元。”

和之前的命令不同,上述线路沿线开始涉及到青岛市民的聚居区。费·理查德商行认为,很多德国客人到中央饭店等车比较便利,而青岛市民大多居住在聊城路、馆陶路、上海路附近,于是在同年7月便将发车地点延伸到馆陶路,中央饭店只是作为过路站点。久而久之,馆陶路汽车站开始在市民中深入人心,大家也都知道这里有个汽车站。起初的汽车站是没有任何标志的,只是竖了一个牌子,用来候车。后来随着乘车人数和线路的增加,来此乘车的人需要购买物品、用餐,慢慢便建造起简易的候车亭。1910年,馆陶路汽车站便这样诞生了。从其地理位置看,其与前海栈桥和行政区(总督府)距离适中,与大港火车站、大港码头比较近,在当时属于交通枢纽了。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布局是非常合理的。

馆陶路汽车站在民国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青岛市志》中《长途旅客运输》记载:1931年,山东省建设厅派员来青岛,双方就警务检查、车辆捐税以及具体业务等方面达成《省市长途汽车联运通车办法》,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山东省胶莱汽车路局在青岛锦州路30号设总站,营运路线有:青烟线(青岛—烟台);青黄线(青岛—黄县);青沙线(青岛—沙河);青金线(青岛—金口);青海线(青岛—海阳)。直到青岛解放后,于1949年6月14日成立了馆陶路长途汽车站。李正禄任站长,当时车站很简陋,但线路可发往全省各地。记者 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