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青岛唯一状元蔡齐跨马游街 先天下之忧而忧

2015-03-08 作者:宫岩

咱青岛地区历史上只出过一位状元(文状元),那便是蔡齐。蔡齐,字子思,北宋胶水县(今平度)人,宋真宗钦点状元,并赐他“跨马游街”,状元“跨马游街”之殊荣就是从他开始的。蔡齐这一生,足智多谋、才华横溢、刚生不阿,但生前却一直无子,侄子蔡延庆过继到门下。宋宝元二年(1039年),蔡齐病逝,享年51岁 ,之后遗腹子出生,取名蔡延嗣。

蔡齐是宋真宗钦点状元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为了防止考官通过辨认考生笔迹进行作弊或者不公平待遇 ,决定从这一年开始实行“眷录试卷”,也就是考生在答题后再找专门的人将试卷誊抄一遍后,方可交给考官。当年共有一万名考生,27岁的蔡齐以莱州(当时胶水县属莱州府)贡士身份赴京参加了考试。这一年,宋真宗亲自命题《置器赋》,考试结束后考官把优秀者的答卷交由宋真宗审阅,当读至“安天下于覆,其工可大”一句时他大为赞赏,当即认为这位考生有“宰相器”。

和现在考试一样,笔试通过后就得进行面试了,蔡齐本人长得很漂亮,在几个考生中相貌也脱颖而出,宋真宗看他“仪状俊伟,举止端重”,当即钦点为第一,并连称“得人矣,得人矣!”

“宋代非常注重文官,蔡齐还开了个先河呢。”提起状元蔡齐的事,平度史志办顾问杨新民专门做过蔡齐的研究,他说:“蔡齐成为状元后,为了显示朝廷对文人的重视,宋真宗下旨派七名金吾卫士为之清道,‘传呼以宠之’。”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蔡齐开辟了之后状元“跨马游街”的先河,既彰显朝廷对才子、文官的重视,也让状元光宗耀祖。

治黄河抚契丹,足智多谋

蔡齐的曾祖父蔡绾当过胶水县令,因为他“专尚德化,不事刑威。春秋循行阡陌劝课农桑,有古良吏风”,深受百姓爱戴。蔡齐出生于这样的书香门第,从小受到熏陶,也造就了他聪慧的头脑和对百姓的责任感。所以上任后的蔡齐,不管在哪一个官级都认真负责,有几件事至今让人赞颂。

比如他在潍州通判时,果断地清理了一起已经拖延十余年、株连成百人的“刻伪税印”的积案,使十余人得免死罪,大批无辜者得到释放。任密州知州时,当地遭到大旱灾,他奏请朝廷免除了百姓积年所欠的税粮,并请准开放“盐禁”,拯救了无数饥饿百姓。

在景祐二年(1035年),蔡齐当时是参知政事(副宰相),成为朝廷重臣。这一年黄河发大水淹了不少地方,民不聊生。朝廷将众大臣聚集到一起商讨如何应对,绝大多数人建议应该赶紧将决口堵塞住,恢复原来的河道。蔡齐却表示:“此举万万不可,旧河道以北地区地势低洼,不如顺水势疏导,让河道北移,这样既可以避免决口再次发生,也又可以使贝州、博州(今冀南、豫北一带)改在黄河以南,对国计民生都有益处。”蔡齐向大家详细解释了自己的方法,朝廷最终予以采纳改了河道,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这几件事说明蔡齐的责任感和他的爱民之心,在对外政策上蔡齐也有他的独到见解,是个会处关系的“外交官”。当时北宋与契丹的关系复杂,虽然表面上是和平盟约关系,但也彼此留了一手。突然有一天,边境传来紧急警报“契丹祭天于幽州,以兵屯境上”,这条消息让朝廷震惊了,召集老臣议论,分析契丹此举究竟是何居心,应该如何应对?好似敌人已经到了家门口的感觉,很多都大臣慌神了,主张“发兵备边,以防不测”。蔡齐静静听着大家的话,一言不发,问到他时,蔡齐冷静地跟大家分析起当时宋朝与契丹的情况,他认为“契丹必不叛盟”,所以这个时候不能发兵。但既然契丹已经有此举措,朝廷也不能不管不问,蔡齐根据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估计后提出了应变办法。之后,契丹果真没有叛盟,蔡齐的冷静为北宋赢得了信任。

阻止太后亲信听政,不怕得罪人

古时当官唯皇帝命是从,到了“君到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地步”。到了天圣元年(1023),在位26年的宋真宗病逝后,13岁的宋仁宗即位,但因仁宗年纪尚小,朝廷实际上握在刘太后手里。大家对这个掌权的老女人更是小心谨慎,得罪不得。但蔡齐不怕,几次与刘太后唱反调。

新皇帝刚即位,有些人想趁着这个热闹劲讨个赏,当时率部驻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市南)的钱惟演就是其中一位,请求朝廷多给他增加一些钱饷。这位钱惟演是刘太后的亲戚,刘太后自然要照顾着,刚要给回信,蔡齐进来劝阻:“皇上刚登基不久,他作为外戚就来多要赏赐,这不是表示朝廷对他有私恩吗?这事不行!而且我还得弹劾他做法不对。”这件事闹得钱惟演怀恨在心,也让刘太后很没面子。

但蔡齐不管,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管太后还是旁人,他觉得不合适便不去做。刘太后花巨资建了景德寺,让当时是翰林学士的蔡齐撰文。传旨的太监找到蔡齐并悄悄告诉他:“太后说了,只要你很快写出来,就给你升官。”蔡齐一听勃然大怒,他本是不为这些名利所动之人,更何况花巨资修建景德寺时他就不支持,所以一拖再拖就是不给撰文。这件事被一些小人传到了刘太后的耳朵里,她生气了:“蔡齐不知好歹,免去翰林学士的职位,到密州当知州去吧。”

刘太后听政时,蔡齐跟她唱反调,等她死去蔡齐还是不给她面子。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刘太后病逝,她留下遗命说,让她的亲信杨太妃继续“垂帘听政”。得到这个消息,百官们准备了礼物准备入宫祝贺杨太妃,却遭到了蔡齐的阻拦。蔡齐找到当时的宰相等朝廷重臣,诚恳地说:“之前刘太后听政是因为当时皇上还小,但今年皇帝已经成年,按照大宋的祖制应该亲政了,怎么能让杨太妃主政呢?”几位老臣一起找到宋仁宗,阻止了杨太妃垂帘听政。

从开始的“跨马游街”到阻止太后“垂帘听政”,从拒绝为景德寺撰文到弹劾太后亲戚……这一件件事情背后也让大家产生疑问,当时的蔡齐就那么厉害吗?多次“抗旨”都没有影响?平度市原文化馆副馆长、民间文学学会会长陈传瑜分析:“这并不是蔡齐特殊,而是跟当时北宋的社会环境有关,北宋是一个崇尚文化的朝代,从拿下天下,宋太祖就懂得‘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之’的道理,所以宋代非常重视知识分子、礼遇文臣。赵匡胤甚至在太庙里立了‘誓碑’,规定‘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所以在宋朝,没有杀过一个文官,这是任何朝代都没有做到的。”

52岁病逝,遗腹子取名“延嗣”

蔡齐故居

宋景祐四年(1037年)夏,蔡齐因与权臣意见不和,辞去副宰相职务,以户部侍郎归班(指有爵禄者就闲待选)。不久又任颍州知州(今安徽省阜阳市)。当时已是知天命的蔡齐心里还惦记着宋仁宗、惦记着能为国家出力。这时怎么出力呢?那就得培养人才。据乾隆《颍州府志》记载:“自宋蔡齐守颍州,奏请立学,颍之有学自此始。当时设官掌其课试之事,纠正其不如规者,振兴鼓舞以驯至于自然,故民淳气和,教化行之。颍实为先导焉。”蔡齐奏请立学获朝廷批准,从此颍州率先兴立州学,全国各州纷纷效仿,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向地方普及。

宋宝元二年(1039年)4月4日蔡齐病逝于颍州,享年52岁。听到这个消息,“颍州吏民痛不欲生”。

蔡齐这一生,先后做过济州和潍州通判、秘书书省著作郎、礼部员外郎、侍御史、起居舍人、翰林学士,直到成为参知政事(副宰相),在政界上可谓诸多建树。但他却有一大憾事,生前一直无子。究竟为何,历史上并没有相关记载,只是记录着,蔡齐的侄子蔡延庆过继到他门下,直到蔡齐去世,遗腹子出生,取名延嗣。

蔡延庆,字仲远,青年时便中了进士,出任明州(今浙江宁波)通判,才兼文武的他后来得到朝廷重用,尤其在熙和之战中功绩突出成为镇守西南地区的第一军政高官。后因奸人陷害被贬。和他的叔叔蔡齐一样,蔡延庆在历史上也是一位名臣。陈传瑜说:“蔡延庆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当蔡齐的遗腹子出生后,蔡延庆自己取消过继,将蔡齐留下的所有家产全部给了蔡延嗣,自己不跟兄弟争家产。”

蔡延嗣因靖康之变,举家随宋廷南迁。后来生子蔡迨,为胶水蔡氏的第六代传人。199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援引《宋元学案》与《渭南文集》,在强调蔡迨“文辞书画皆过人”的同时,不仅说明其为蔡齐孙,还指出迨为“宋莱州胶水人”。文中还指出,蔡迨与陆游为莫逆交。自蜀入吴,得韩元吉推荐,授桂阳县令。后客为姑苏,暴死舟中。陈传瑜说:“蔡氏家族绝对是封建社会了不起的大族,连续五代,或正途做官,或荫封虚衔,几无白丁,以至后来,蔡氏始祖蔡绾,在他死去若干年之后,又‘以曾孙文忠公贵’,赠太保头衔。”

蔡齐是平度最著名的历史人物之一,平度人视他为“魁星”,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当地官府还以蔡齐的名义修建了“状元书院”,这所书院在明末废弃。而且在旧平度城里,还曾有专为蔡齐所建的状元祠和状元坊,可惜现在都没痕迹了。蔡齐的墓地在今平度城西北十里处,1935年曾重修过,但在之后墓地也没有了。平度文史研究员冷歧光去专门看过:“那是座普普通通的墓地,旁边什么都没有,根本不知道这里埋着蔡齐。”现在这里早已夷为平地。记者 宫岩

那么,生活中的蔡齐是什么样子的呢?他好喝酒,却因孝顺而戒酒;他才华横溢,却仅留给后人两首诗词回味 ;他是青岛地区独一无二的状元,所以只有在他的家乡平度新郎结婚时可以戴状元花 。蔡齐死后,宋仁宗为其追加谥号“文忠”,他的同学范仲淹(同科进士)为他写墓志铭,同事欧阳修为其立传。这身后的一切荣耀仅仅因为他就是蔡齐。平度市原文化馆副馆长、民间文学学会会长陈传瑜还通过史料分析出一点:其实,蔡齐是范仲淹的偶像,他的很多思想都是受到了蔡齐的影响。

他爱喝酒却因母亲而戒酒

和许多文人墨客一样,或许酒后才能让自己文思泉涌,所以蔡齐好酒 ,而且得喝好酒 ,还次次喝醉。为这事宋朝文苑名人贾同专门给他写过一首诗《送蔡状元》,收录在清康熙版的《平度州志》中:“圣君恩重龙头选,慈母年高鹤发垂。君宠母恩俱未报,酒如成病悔何追!”另外,在《合璧事类》中也有记载说:“蔡文忠公齐,喜酒 ,饮量过人。既登第,通判济州,日饮醇酎,往往至醉。是时太夫人年已高,颇忧之。一日,贾存道先生过济,文忠馆之数日。先生爱文忠之贤,虑其以酒废学生疾,乃为诗示文忠云云。文忠瞿然起谢,自是非亲客不对酒,终身未尝至醉。”

陈传瑜说:“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发现蔡齐为了‘君宠母恩’严于律己之事。为方便大家理解,我们不妨将其翻译成白话文:蔡齐好喝酒,而且酒量过人,成为状元后被派到济州做通判,在那里是日夜喝酒,而且喝的还都是度数高、后劲大的好酒,经常喝醉。蔡齐的母亲年龄已经很大了,非常担心他。有一天,贾同路过济州到了蔡齐住的地方,贾同非常看重他的文采能力,担心他长期这样喝下去会废毁了自己,便送给他一首诗说,你受皇上隆恩成为状元、母亲好不容易把你培养成人,现在皇恩、母恩还都没报就天天喝酒,有一天耽误了事后悔也来不及了呀。听了贾同的劝阻,蔡齐清醒过来,之后如果不是陪伴亲朋好友他不再喝酒,而且再也没有喝醉。不管自己的酒瘾多大,蔡齐为了母亲、为了皇恩彻底戒酒了。”

才华横溢却只留下两首诗词

蔡齐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博通经史,善为诗文”的胶水一带知名人士,在宋朝那个文人辈出的年代,蔡齐的文采自然也不在话下。史说蔡齐“精学博文”,所写诗文很多,但可能是因为当时没有刻印,后来都失散了。陈传瑜只找到了两首他的诗词《小孤山》和《小孤索同黄士殷同赋》。

《小孤索同黄士殷同赋》

缆舟宿松县,我友爱奇观。

爱登小孤山,千里瞰江岸。

窄塞峡浪喧,微茫渚沙漫。

临深看泳鱼,思归闻啼雁。

茫茫吊千古,俯仰亦嗟叹。

君侯金玉章,贻我舟中玩。

而《小孤山》为七言古诗,其中有“月生西海初三夜,潮到东吴第一关。安得扁舟多载酒,放歌击楫浪花间。”其气魄与文采,颇具诗仙李白之遗风。陈传瑜说:“古代写诗之人要留下自己的诗词一般会通过三种方式,一种是篆刻在石碑上,一种是妓院里,还有一种则是刻印成册。蔡齐当时的政治地位很高却仅仅留下这两首,也可以说明他为官清正廉洁。我们可以从这两首诗词中看出蔡齐的气势和文采。”

范仲淹

范仲淹视他为偶像

因为蔡齐的不畏强权、精学博文,还有他足智多谋的性格特点,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他死后宋仁宗赠兵部尚书,谥“文忠”,赞扬他的刚正不阿。欧阳修为他写了传记,歌颂他“在大位,临事不回,无所牵畏,而恭谨谦退,未尝自伐,缙绅倚以为重”。范仲淹赞美他“浩然示至公于内外,以进贤为乐,以天下为忧,见佞色则疾,闻善言必谢。”《元史》也记载他“生平喜荐士,”所推荐的庞籍、杨偕、段少连等人也都成了北宋的名臣。这等礼遇,亦可见朝廷对蔡齐这位状元宰相的重视和推崇。

就在读范仲淹的赞美词时,陈传瑜忽然意识到一点:“这不就是后来《岳阳楼记》中的主要思想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难道这种思想最早是受到了蔡齐的影响?”这个意外发现引起现场另外两位专家平度史志办顾问杨新民和平度文史研究员冷歧光的关注。杨新民曾经专门研究过状元蔡齐,并将所考证过的资料收录在1987年的《平度县志》中。

陈传瑜找出范仲淹给蔡齐写的墓志铭,这篇墓志铭足有一千多字,前面叙述了蔡齐一生在政的典型故事。陈传瑜从后面细细读来:“……在政府,浩然示至公于内外,以进贤为乐,以天下为忧,见佞色则嫉,闻善言必谢。孜孜论道,以致君尧舜为心。与大臣居,和而不倚,正而不讦,无亲戚之间,有方大之量。朝廷为之重,刑赏为之平。及其出也,未逾岁时而天子思之,公遂不起。

呜呼!公之生也,天有意也。公之亡也,天无意乎?使在位而寿,则道德功名非竹帛之可胜矣!

铭曰:泰山之东,齐鲁同风,厥生我公。我公堂堂,观国之光,亨于真皇。真皇上仙,陨血涟涟,欲报昊天。今上圣神,乃眷正人,参于国钧。纯德坦坦,平心浩浩,进退惟道。恕以待物,诚以报国,仁人之德。天乎,天乎!岂不有心,夺此令人,我怀忧深。箕山峨峨,颍川悠悠。山为陂兮川为丘,公之名兮与日月留!”

蔡齐死于宋宝元二年(1039年)四月四日,范仲淹给他写的墓志铭,而写《岳阳楼记》的时间是庆历六年(1046年),晚了7年,难道说……三位专家眼神一对视,陈传瑜为这个结论而感到欣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绝对是受到蔡齐的影响,他们是同科同学,在他们的交往中,范仲淹一直把蔡齐当成了自己的偶像,从蔡齐的身上他看到了‘以天下为忧’的品质,并将其写在墓志铭上。但蔡齐对他的影响深远,所以才有了后来登上《岳阳楼记》时的感触。从这个层面上说,蔡齐绝对是范仲淹当时心中的偶像。”

当年平度人结婚可插“状元花”

在平度人眼里,状元蔡齐是他们的骄傲,因为这个青岛(也是胶东)独一无二的状元,这里享受到了别的地方不能有的荣宠。“在平度,有‘当日女婿比皇上,当日媳妇赛娘娘’之说,所有官轿都得给迎亲花轿让路。”陈传瑜说,“蔡齐高中状元后,据说因此被皇上特许,凡平度地盘的新郎、新娘结婚当日,允许新郎头插‘状元花’,新娘可着一品诰命夫人装饰。这在胶东婚嫁习俗中,只有平度有这个独一无二的特例。”

迎亲当日,新郎披红插花,鼓乐伴随,旗、锣、伞、扇开道,去女家迎亲。新娘则身穿蟒袍,腰围玉带,乘‘花轿’由傧相陪送,随‘官轿’同回男家。这个习俗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还存在,现在已经逐渐消失了。

还有一点,老百姓盖房子也准许使用红色屋檐橛子,“其他地方都只能用黑白等颜色,就因为状元蔡齐,特许平度这里用红色。”这些都是平度人的骄傲和荣耀,而这些都是状元蔡齐留给他们的。

记者 宫岩(感谢陈传瑜先生对本文的帮助)

◎相关链接历代状元有557人

状元是我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中最高荣誉,从隋朝开始一直到清朝结束的1300多年中,共产生了近800名状元,现在能考知姓名的状元共500多名。其中,可以考证的山东籍状元36人,分布在全省17个县市。曲阜不愧为孔孟之乡,共产生7名状元,且全部出在唐朝,为山东之首。

科举制度自隋朝大业二年(606年)创始,至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4年)结束,经历了1300多年。这期间共产生状元504人,其中唐代139人,五代十国11人,宋代118人,元代32人,明朝90人,清朝119人,另外辽金二代也以名列榜首的进士为状元,辽有18人,金有15人,张献忠的大顺政权有状元1人,太平天国有状元14人。如果将这些状元同唐,五代,宋,元,明,清的状元算在一起,中国历代状元有557人。

中国历史第一个状元是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孙伏伽 ,最后一个状元是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状元刘春霖。历代状元中青史留名的有很多,如唐太宗时期的宰相房玄龄,是隋朝状元;唐代大书法家柳公权;宋代名臣文天祥,21岁考中状元,后官至丞相;清代有一代帝师翁同龢、实业家张謇。

考中状元是非常难,因为每年应试的考生有几十万之多,如宋朝每年有40万考生应试,40万人中出一个状元,这个状元很难得,状元中还有连中三元的那就是更难了。所谓“连中三元”是指在乡试,会试,殿试中都得第一名。据统计,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中,只出了17位“连中三元”的状元。

状元初入官场地位不高

很多人误以为中了状元或进士一定马上授予翰林学士或者知县,其实不然 。很多朝代的状元刚刚做官时,地位是很低的。

在唐代,状元远不如宋代中期以后那样受优待与重视,考上普通进士也好,被定为榜首也好,都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一般并不能立即有官做,到了有官做的时候,其起点也很低。据《新唐书·选举志》,一般进士得从九品下做起,甲科,包括状元,也只授从九品上。唐、五代均不重视状元,加之时代相对久远,其状元资料都保存甚少,可供写小传的,唐代有92人,五代仅17人。

宋代,前期有五代余风,状元地位不高,亦不受特别的优待,所以前期状元的资料极少,中期以后对状元重视起来,其生平资料便基本上都能得以流传,且不少状元轶事甚丰。

元代、辽代都不大重视状元,且为少数民族掌权,一旦灭亡,汉人出于民族仇恨,往往毁灭其资料。

明朝也离我们不很远,且特别看重状元,因此状元资料也较丰富;清朝离我们最近,也很重视状元,所以其114名状元的生平资料都能找到。

历代状元中有3个特例:状元皇帝1个:西夏李遵顼;状元驸马1个:唐代郑颢;女状元1个:太平天国傅善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