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金国水师从胶州湾出发偷袭南宋 李宝毛遂自荐

2015-01-15 作者:王学义

在青岛市黄岛区南部,胶南市灵山卫以东,有一处南北狭长的海湾,其中有小岛,名为唐岛,海湾也因此得名唐岛湾。唐岛湾三面陆地,滩宽浪平,水质清澈,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水运的交通要道,也是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

851年前,一场震古烁今的大规模海战曾在此地发生,当时 ,南宋有一支只有3000多人、120艘战船的舰队 ,一举歼灭了金国7万多水军和600多艘战舰。此战史称“唐岛之战”,它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是一个以少胜多的典型案例,也是改变历史进程的关键一役。而今,那些樯橹灰飞烟灭的场景已然湮灭于岁月,但那些视死如归、智勇兼备的铮铮铁汉们依然闪耀于丹青史册,他们的故事也在民间代代相传,经久不息。

杀掉金熙宗,完颜亮篡位

公元1161年夏天,一支声势浩大的舰队驶过胶州湾淮子口(胶州湾出入口),船头之上两面大旗在海风中猎猎作响 ,一面旗上写着斗大的一个“苏”字,另一面则写有金国国姓“完颜”二字。

这支舰队共有600多艘战船、7万多名水军。舰队由两人率领,一人是金国的工部尚书、水军都统制苏保衡;另一人是益都尹、水军副统制完颜郑家奴。舰队承担着一个隐秘而又重大的使命——沿海南下,进入钱塘江,直捣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市)。

此刻,远在金国都城燕京(今北京市)的皇帝完颜亮正看着地图窃喜,他认为自己派出的四路大军一定可以轻而易举地消灭南宋。

完颜亮派出的是哪四路人马?岛城著名文史专家鲁海先生近日表示,除去海上这支舰队之外,陆上还有西、中、东三路。西路自陕西凤翔攻大散关,取四川,以牵制宋军;中路自蔡州(今河南汝南)进攻襄阳,控制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地,从侧翼掩护主力作战 ;东路则由完颜亮亲率主力出寿春(今安徽寿县),以期抢渡淮河,横渡长江,进击临安。“四路人马组成海陆夹击的钳形攻势 ,这是一个很好的战略方案。”鲁海先生说,一旦攻破临安,南宋极有可能就此灭亡。

为了这场战争,完颜亮已经处心积虑了很多年。有人认为,完颜亮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为转移国内矛盾,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篡位者,弑杀了前任皇帝金熙宗。

完颜亮,金国第四位皇帝,字元功,女真名迪古乃,汉名亮,生于1122年,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孙子。他自幼聪敏好学,汉文化功底甚深,能诗善文,喜欢品茶弈棋。据《大金国志》记载,完颜亮从小就有个绰号,叫“勃烈汉”,这是女真语,意思是“很像汉人小孩的人”。

完颜亮也是个野心勃勃的人。做藩王时,他给人题扇面,曾写道:“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尽显志向非凡。有次他看到瓶中的桂花开了,流光溢彩,于是随手写下:“绿叶枝头金缕装,秋深自有别般香。一朝扬汝名天下,也学君王著赭黄。”黄袍加身之意已跃然纸上。

要知道,在古代写这种诗是很可能惹祸上身的,比如《水浒传》中的宋江,就曾在浔阳楼上题诗而被判斩首。完颜亮虽然没被追究,但一旦流传出去,就很可能遭到皇帝的猜忌。

1147年11月,完颜亮当上了尚书左丞,开始把持权柄,在兵部等重要位置上安插心腹。某日,金熙宗找他谈话,谈起太祖创业艰难,完颜亮痛哭流涕。出色的演技让他赢得了金熙宗的信任,接下来,他的官越做越大。1148年,他晋升为右丞相;1149年,他兼任都元帅,掌管了当时军政合一的最高机构。

看着完颜亮权倾朝野,金熙宗开始坐不住了。某日,他赏赐珍玩给完颜亮当生日礼物,却发现自己的皇后也附赠礼物,于是他很不高兴,将所赐之物追回。此后,金熙宗又发现完颜亮指使他人更改诏书,于是贬了他的官。虽然贬后很快又提拔,但完颜亮非常害怕,反意已决。

金熙宗喜怒无常,为小事动辄杀大臣。到1149年,不少大臣开始结党,意图废掉金熙宗,另立皇帝。这一年的12月9日,完颜亮率人拿着偷来的钥匙打开皇宫大门,杀死金熙宗,自立为帝。那一年,他27岁。

他的理想是娶尽天下美女

坐上皇位的完颜亮很快就暴露了他的本来面目。如果说金熙宗算个暴君,那完颜亮就是“暴君中的暴君”。

《金史》说完颜亮“为人僄急,多猜忌,残忍任数。”即位后,完颜亮屠刀所指的首先是女真族的贵族。他先后诛杀女真宗室贵族以及金太宗子孙70余人,完颜宗翰子孙30余人。而且,更为离谱的是,他把被杀害的兄弟的妻妾拿来充实自己的后宫。

西方人编写的《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以下简称“《剑桥中国史》”)中这样评价完颜亮:“在中国历史学家的笔下,他的荒淫被描绘得比嗜杀更甚,以致在后来的几百年中,他竟至成为流行的黄色书籍中的主角,他的那些劣迹在书中被津津有味地加以描述。”

完颜亮即位后有美妃12人,还有昭仪到充娱9人,婕妤 、美人、才人3人,另有殿直以下美女不计其数。他在宫禁中淫乐美人时花样百出。史书有明确记载:每次临幸妇人时,让侍臣必须奏乐,撤掉帏帐,或者让人说淫言秽语。或者让妃嫔列坐,随意淫乱,使大家共同观赏。或者让人仿照他的做法也来行乐。

与宫中美人的淫乐纵欲尽兴以后,完颜亮便把淫威指向任何一个他看上的女人,不管是幼女还是有夫之妇。比如,当时有个美女叫阿里虎,她曾先后嫁过两个男人,完颜亮听说后立即将她召入后宫,彻夜淫乐。阿里虎的女儿重节也一同陪伴侍寝。

完颜亮曾经对大臣高怀贞说他的志向:“我有三大志向:第一,国家大事我说了算;第二,率军远征,抓住帝国的君主问罪;第三,让天下的美女都当我的老婆。”这可谓是完颜亮最真实的自白。

但《剑桥中国史》认为,不能因为完颜亮荒淫残暴,就将他全盘否定。完颜亮对金国实施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无论是从礼乐、财政政策还是行政管理上。1152年,完颜亮将金国的都城迁到燕京,将其定名为中都。在1157年,他甚至下令毁掉了位于东北地区的那些女真宫殿。他还下令在北宋原来的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修建宫殿,将其称之为金国的“南京”。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完颜亮“是多么想成为中国的统治者而不仅仅是一个女真族的首领。他把自己看成是全中国未来的皇帝,并且认为自己对中国的统治将会像宋朝的统治一样正当”。该书认为,正是因为有这种抱负,完颜亮才发动了这场对南宋的全面攻击。

而《金史》还有另一种说法,称完颜亮一日读了柳永的《望海潮》一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更因宠臣梁珫说南宋的刘贵妃有倾国之色,于是激起了“色鬼”完颜亮的虎狼之心。

倾力造船,意图直捣临安

“相对于南宋军队来说,金国的铁骑在陆上占有绝对优势,其唯一的短板就是水师。”近日,胶南市博物馆馆长翁建红分析说。

当时,在金国统治的中国北方,善于造船者极为稀缺,金国所拥有的战船在质量和性能上都无法与南宋水师相匹敌。翁建红称,完颜亮为了对抗南宋水师,在其统治区内采用抓壮丁的方式,强制征兵,特别是在山东省内,很多人家的壮劳力被抓走了。“他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尽最大可能搜刮熟悉水性的士兵,以弥补女真人不擅长水战的弱点。”

为了网罗造船高手,完颜亮还派人潜入南宋张贴榜文,许以重金。在金钱的诱惑下,原本在南宋江浙地区官营造船厂工作的倪询、梁简带领一批工匠叛逃到金国。他们不仅带去了南宋先进的造船技术,而且还明确表示愿意当向导,引导金军从海路进攻南宋,届时可以直捣临安。

完颜亮大喜过望,开始倾其国力造船。不过,为尽量隐蔽行动,他将造船厂建在潞河(今天津市白河)。经过一番准备,金国组织起一支拥有战舰600艘,水兵7万人的强大海军。

准备完毕后,完颜亮向南宋寻衅。公元1161年,他派使臣到达南宋,提出包括增加岁贡、派皇子来金做人质以及增加大片领土在内的无理要求。想着江南的大片沃土和如云美女,完颜亮垂涎欲滴,他就等着南宋朝廷拒绝,那时他便立马撕毁合约,60万水陆大军旌麾南指,抽出雪亮的屠刀。记者 王学义

金国皇帝完颜亮派使臣向南宋提出多条无理要求,南宋朝廷深知,一旦拒绝,战争就会接踵而至。怎么办?这让已经享受了20年太平日子的宋高宗赵构感到巨大压力。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

屈膝苟安吗?那完颜亮此后肯定还会提出更过分的条件。拼死一战吗?眼下众寡悬殊,谁敢临危受命,拯救万民于水火呢?

在万马齐喑的气氛里,一个此前名不见经传的将军站了出来。他是一代名将岳飞的老部下 ,接下来 ,他将以非凡超绝的勇气和领袖群伦的气概改变历史,创造奇迹。

宋高宗用十个处女选太子

我们先看一下宋高宗赵构。他是宋徽宗的第九子,宋钦宗的弟弟,曾被封为“康王”,是南宋的第一个皇帝。同时,他还是个著名的书法家和“软骨头”。民间有赵构的很多传说,其中最出名就是他“泥马渡江”的故事。

据辛弃疾的《南渡录》记载:靖康之变后,赵构被当成人质押在金国。有次,他与金国太子一起射箭,赵构三射三中,金国人认为这必然是赵宋在其家族中选了一个武艺比较好的人来冒充康王。小人物留下来也没用,于是就让他回去。赵构得到释放,连跑带藏,很是疲惫,就躲在一座庙里睡觉。在睡梦里,有位神人跟他说:“金国追兵马上就到,赶快离开这里。已经给你把马准备好了,在门口。”赵构惊醒来,果然见马就在旁边,急忙上马往南逃跑。渡过河后,马就不再动了。赵构下来一看,竟然是庙里泥塑的马匹。

另一个是宋高宗用“十个处女选太子”的故事。在中国古代,皇帝选太子的方式无非有两种:第一种是皇帝根据“立长不立幼”的古训册封太子;另外一种就是群臣联名举荐。但在这件事上,宋高宗却不走寻常路。某次逃跑中,他受惊吓过度,失去生育能力,而且他唯一的亲生儿子也已死去。为了帝位能传下去,宋高宗需要从宋太祖一千多个后人中选出合适人员,这绝非易事。经过一番仔细搜寻,宋高宗终于找到了一胖一瘦两个小孩,其中,赵睿就是比较瘦的那个。刚开始,宋高宗比较喜欢胖点的小孩,但一件小事改变了结果。某次,宋高宗将赵睿和胖小孩叫到一起,恰巧此时闯进一只猫,赵睿仍全神贯注地听宋高宗讲话,连眼睛都没眨;而胖小孩却不同 ,猫闯进来后他显得很惊慌,再也无心听宋高宗讲话,还伸脚去踢猫。这一举动葬送了宋高宗的好感,胖小孩被打发走了。

此后,赵睿留在宫中待了近20年,也没被立为太子。为什么?因为宋高宗一方面对他始终有成见,另一方面也渴望自己生育能力恢复。另外,宋高宗的母亲韦太后不喜欢赵睿,而想立另外一个叫赵琢的小孩为太子。宋高宗摇摆不定,最终他想到一个既可以不让韦太后生气,又可以考验赵睿和赵琢的万全之策:给俩人分别送去十名绝色处女,半个月之后再将这些美女召回来,看谁破处最少,谁就是皇位的最佳人选。这一招很管用,送给赵睿的十个处女完好如初,而送给赵琢的十个却全都不是处女了。

最终,赵睿通过了宋高宗的考验,被立为太子,直至登上皇帝宝座,他就是后来的宋孝宗。后人评价赵构,说他一生行事只有选太子最公允,能上慰天地,下慰祖宗,但也仅此而已。

为向金国求和杀害岳飞

宋高宗背上千古骂名的一件事就是杀害名将岳飞。很多人想不通,皇帝为什么要杀掉赞誉为“精忠岳飞”的名将呢?

这里面有三个重要原因。首先,岳飞一心主战,和宋高宗政见不同 。宋朝自开国以来一直重文轻武,宋高宗重用武将实属无奈。最初,宋高宗和岳飞君臣关系也比较融洽,没有任何家庭背景的岳飞一度被封为太尉——这是武将的最高官衔。然而,在赢得了和金国和谈的砝码之后,宋高宗就不想再打仗了。公元1138年,宋高宗主张向金国求和,岳飞明确表示反对,加上此前他就有过撂挑子的举动,这更加深了宋高宗的猜忌。

而在另外一件事上,岳飞此前就已得罪了宋高宗。一次,岳飞曾好心建议宋高宗早立太子。高宗时年才30岁,内心仍抱有生育的希望,此时立太子,在他看来无疑是向天下暴露自己“不能生育”的难言之隐。加上宋朝祖宗家法明确规定武将不得干预朝政。所以,岳飞的这条建议一下触犯了两大忌讳,导致了高宗对他的忌恨。

这里还有极其重要的一条,即金国代表曾提出以杀害岳飞作为议和的条件之一。公元1141年4月,宋高宗下旨任岳飞为枢密副使,名为升官,实际上是解除兵权。接着,史上最著名的奸臣之一的秦桧指使手下进行诬告,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岳云父子杀害于杭州大理寺的风波亭内。一缕忠魂成为两国和谈的“见面礼”。

南宋和金国之间的这次和议史称“绍兴和议”。其中规定,南宋向金称臣,金国皇帝册封宋高宗赵构为“宋皇帝”,还有割地、纳贡等诸多条款。这份“和平”是以极其屈辱的代价换来的。

二十年弹指而过,如今,金国皇帝完颜亮又来寻衅,怎么办?这一次,宋高宗居然还是倾向于全盘接受,但朝中的很多大臣以及皇室成员强烈反对。迫于压力,宋高宗决心一战。

他分派军队赴川陕和长江沿线迎敌,同时,也打算派水师阻止金军的海上进攻。陆军很快到位,但在金军强大舰队的威慑下,南宋的将领们却迟迟无人敢接这个烫手山芋。在这种尴尬而又凄凉的气氛里,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将领主动请缨,他叫李宝,是岳飞的老部下。

岳飞老部下李宝毛遂自荐

李宝,乘氏(今山东菏泽)人,是个坚定的主战派。李宝是个农家子弟,自幼有胆略,水性好。他自己家虽不富裕 ,可是遇到没有饭吃的人他就送给人家粮食,遇到没有衣服穿的人他就把自己的衣服送给人家。因为仗义,李宝成为家乡人心目中的英雄。后来因为金兵残暴,李宝带头杀死了一个金兵百户长和几个金兵,举起反金义旗,转战濮州(今山东鄄城北)。失败后,南下投奔岳飞。在岳家军那里,李宝学到了不少带兵打仗的知识,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将军。此后,岳飞又命他潜回山东联络抗金义军,在金军南下时,李宝多次率人袭击金军后方运输线,有效配合了正面战场上岳飞等部的战斗。岳飞遇害后,李宝几经辗转,郁郁不得志。

转眼20年已过,昔日岳飞的部将李宝,还真能统帅南宋水师打这样一场硬仗吗?

在这里,宋高宗再次证明了自己绝非是个“糊涂蛋”。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宋高宗和李宝进行了一番谈话之后,就对亲信大臣说:“李宝非常骁勇善战,而且他深谙韬略,可以依靠。我以前就留意过他,相信以后他会很有前途的。”

对于李宝当时的官职,《续资治通鉴》中称,李宝出场时已经是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而《宋史·李宝传》中说,这一职位是宋高宗在他毛遂自荐之后才封给他的。

李宝对宋高宗讲了自己的战略思想。他认为自己只有 3000名弓箭手和 120艘战舰,这和有600艘战舰、水兵7万人的金国舰队相比几乎不值一提。而且,从严格意义上讲,这3000名水兵也比你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南宋正规官军,而是由福建、浙江一带临时招募的“土兵”(宋朝地方武装,近似于今天的民兵)。用这样的劣势兵力,在老家坐等金军到来无异于等死。李宝说:“金国舰队强大,必然骄横轻敌。我们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置之死地而后生,只要寻找到最佳时机,就能歼灭骄横的金国舰队。”宋高宗当即同意,而且赐给李宝玉带、马匹,以及数以万计的银两、绢等,作为军费。

有人或许会问,为什么宋高宗不多派点人给李宝呢?这里史书上并未给出回答。但据史料分析有两种可能:其一,南宋仓促应战,兵力不足。因为据《剑桥中国史》记载,在长江沿线的另一主战场采石矶(今安徽马鞍山南部),宋军在以1.8万人的兵力阻击40万金军主力。这个数字或许有所夸大,但也足以反映当时的兵力悬殊。其二,还有一种说法是宋高宗并未对李宝的舰队抱多大希望,他在组织抵抗的同时,已经做好了随时乘船逃往两广甚至海南岛的准备。

虽然宋高宗批准了,但李宝主动出击的做法,还是面对众多质疑。为表明自己视死如归的决心,李宝当众折箭为誓,还留下亲笔遗书,连自己的后事都安排好了。在主帅的激励下,南宋将士士气大振。公元1161年8月,在亲人们的含泪送别下,李宝率领120艘战舰、3000名水兵和部分船工组成远征舰队,从平江(今江苏苏州)军港起航。舰队东出长江口,沿海岸向陌生的金国腹地驶去。

解海州之围,舰队获得给养

“过去的战船不可能像今天一样在深海中远程航行的,需要岸边,不时补充给养。”鲁海先生说。而李宝的舰队孤军深入,怎样补充给养呢?

李宝帅水师出海后,一连三天狂风大作,船只被吹散。《宋史·李宝传》记载称,李宝见此情景,对左右发感慨:“老天爷要试试我李宝的决心吗?我心如铁石,誓死不变了。”说完,他把杯中酒洒入大海,紧跟着大风就停了。于是,李宝后退停泊在明州关澳(注:今舟山群岛),收集失散的船只,进行休整。

在李宝出兵之前,先派他的儿子李公佐跟随一名叫边士宁的部将一起,到金军占领区搜集情报。就在李宝休整时,边士宁回来了,报告说:“李公佐已经和当地宋军将领魏胜一起,占领了海州(今江苏连云港)。”李宝大喜过望 ,对手下人说:“我儿没有辜负老爹的厚望啊!”海州是东海的战略要地,不但可以切断金军南下的补给线,还能作为李宝舰队补充给养的中转站。只不过,边士宁同时称,金军为解除后方威胁,正调集数万兵力围困海州。

李宝当即传令,发兵海州。舰队赶到时,但见金兵围城正紧,连营数十里,水泄不通。李宝率军登岸,以剑指地,传令:“现在这里不是我们南宋的国土,咱们一点退路都没有,要不要拼命就看大家的了。”说罢,便手持长槊杀向敌营,宋军奋勇争先,各个以一当十。这时,海州守城的宋军也得知援军已到,也从城内杀出。

由于南下之后,金军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所以异常骄横,加之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南宋援军居然闪电般杀到。在两线宋军的夹击下,金军大败,溃退数十里。

海州之围遂解,城中军民大为振奋,守将魏胜也亲自出城迎接李宝所率的将士。南宋舰队随即在海州补充了大量给养和武器装备。

这一场突袭战赢得很漂亮,它极大地鼓舞了南宋舰队官兵的士气。在他们看来,战胜金军舰队也并非没有可能的事了。记者 王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