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1937年日本放弃进攻青岛 汪精卫来青岛开会

2015-03-06 作者:宫岩

1938年初,日本海军陆战队在栈桥登陆

德县路事件事发地--圣功女子中学

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当全国绝大多数地区陷入一片火海时,青岛却很“祥和”,商业往来继续、生产工作继续、游客旅游继续。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双方都在暗自部署准备对战。直到8月14日,德县路事件发生,日本用惯有的伎俩 ,栽赃陷害,挑起了侵略青岛的事端……德县路事件的真相是什么?为何当时一触即发的战事又戛然而止?在充满疑惑的4个月时间后,国民政府一把大火将青岛的工厂烧成“焦土”,弃城而逃。

青岛往事

十八版三大汉奸青岛开会为分赃大吵大闹

十九版运啥啥被劫鬼子不准道两边种高粱

抗战初期,青岛一片“祥和”

青岛大学法学院国际关系研究中心教授李广民介绍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全国陷入一片战火。但与别的地区不一样的是,日本对青岛并没有马上发起进攻,只是在1937年7月11日,调动台湾附近的日本第三舰队第十战队、第十六驱逐舰赶到青岛,日本航空队一部及新编特别陆战队在大连集结待命。之后,便一直在岸边观察。

作为华北地区的重要军港和商港,战略意义重大,当时的青岛又没有重兵设防,距离日本很近,为何迟迟没有发起进攻?除了日本的战略外,还有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李广民说:“一战后,日本战胜德国占领青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在青岛建设各种工厂发展经济,大量日本侨民来到中国。到1937年时,在青岛的日侨已经2万多人、日厂200余家,价值9亿多日元,在中国关内仅次于上海。他们担心贸然进攻会影响到这些日侨和自己的企业。”

集结军队在港口,浓重的火药味让当时的青岛市市长沈鸿烈异常紧张。他明白,青岛的战争一定会打响,但当时青岛兵力空虚,必须得做好准备才行。7月15日,沈鸿烈给南京政府发了一封电报:一旦日军登陆,应否即以武力抗拒,事关大局及青岛市存亡,乞详予训示。收到电报的蒋介石,几次犹豫不决,最终回复:“均应断然以武拒之”。但就在电报发出前又临时做了更改,将文中的“以武”二字去掉。这个指示让沈鸿烈进退两难,不能动武,怎样才能断然拒之呢?

面对日本全面侵华,蒋介石曾号召: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为何在对青岛的态度上又有这样的变化?李广民分析:“当时华北战事正在进行,他内心确实不希望青岛再发生战事。另外,当时蒋介石内心对‘国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组成的国际组织,宗旨是减少武器数目、平息国际纠纷及维持民众的生活水平)还存有一线希望,希望自己的抗争引起‘国联’的关注,由他们出面制止日本的侵略。”

就这样,在卢沟桥事变后的一个月时间里,青岛保持着与别的地区不一样的“祥和”。但大家心里都明白:日本侵略者只是在等一个时机、一个借口而已。

日本又用栽赃陷害挑战事

这个机会终于等来了。

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日本侵略者用的借口是:一名日本兵失踪。8月9日的上海“虹桥事件”,借口是:中国守军击毙了2名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同样,在面对青岛时,他们再次故伎重演,8月14日,导演了“德县路事件”。

根据当时日军的说法:日本水兵在德县路圣功女子中学(今第七中学)门前,遭到两名不明身份人的枪击,一人死亡,一人受伤,日军硬指开枪者为中国便衣队员。这件事一度被列为“抗战八年”的其中一个谜。真相到底如何?

《青岛志鉴》中对事件这样记载:1937年8月14日下午,两名身穿便衣、骑着自行车的人,行至德县路圣功女子中学门前时,突然向两名日本水兵连开数枪逃遁。两日兵身负重伤,其中一人抢救无效身亡。之后有新闻媒介披露:从捡到的弹壳看,证明是日本制造,事件是日本浪人所为。

而进一步提出关键证据解开谜底的,是莱西市民田秋林收藏的一本叫《沈鸿烈长青岛六载琐记》的书,里面详细记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本书的作者是芮麟,时任青岛市政府人事处长等职务。书中对德县路事件真实还原如下:1937年8月14日,日本海军派遣几名日本浪人,化装成中国士兵,携带手枪潜伏在德县路圣功女子中学对面的一条冷僻的胡同内,下午2时,一批日本水兵走过德县路,潜伏在胡同内的日本浪人突然开枪,击毙日本水兵一名,击伤二名。日本军方大放厥词,硬说中国政府无力维持地方治安,日人生命财产毫无保障,日本海军不得不登陆自卫。

两个版本的来龙去脉一致,谜底终于揭开,真相大白。在之后日本驻青岛总领事大鹰正次郎给沈鸿烈提供的报告中对凶手进行了描述:穿着土黄色衣服、骑着自行车。而当时中国军队的衣服就是土黄色。李广民说:“他们是自己的特务把自己的水兵打死,却借口是中国人杀害了日本所谓的皇军,以此为借口向青岛出兵。”

用一周时间转移日本侨民

德县路事件发生当天,青岛市市长沈鸿烈就立即签发了通缉令:悬赏捉拿这两名开枪者。但通缉令还没有下发,日本就迅速作出了反应。

青岛市档案馆史学专家沈富生介绍:“事件发生仅5分钟,日本海军就进入了临战状态,将舰艇炮口对准市区。同时,日本驻青岛总领事大鹰正次郎向沈鸿烈提出无理要求,要求日军登陆,保护日侨的生命财产。”这明显是日本又一次提出的“现地保护”政策,沈鸿烈显然明白这背后的深意,只有两个字:打仗。所以面对这一无理要求,沈鸿烈当场拒绝,只答应会保护日侨的生命财产安全。在这之后,他深深明白,离双方开战不远了,立即秘密成立青岛市防卫指挥部,自任总指挥,并抢修山头工事。双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但之后事情却忽然出现了转折,日军竟然放弃进攻青岛了。

“当时日本的主力尚未抵青,在青的日本海军和陆战队人员少,难敌当时青岛8000余兵力。所以8月14日下午6点,日军就紧急下令,不能立即进攻。”

双方又进入僵持阶段。真实原因是,8月23日日本政府做了这样的决定:“目前华北及上海出兵之时,再向青岛方面出兵,与大局不利,暂时放弃在青岛方面作战方针。”

放弃战争改为“外交途径”。第二天,也就是8月24日,双方几次交锋后达成协议,日方“保证”不在青岛挑起战争,沈鸿烈则保证保护日侨在青财产。这个协议为日方争取到了时间,在这之后的一周时间里,2万余名日侨及日军舰、飞机撤离了青岛,并将其工厂、商店等财产全部封存。与此同时,预定进攻青岛的日本海陆军在日侨完全撤退后也紧急调转了方向,往上海和华北战役奔去。

日侨走了、日本军队撤离了,青岛暂时安全了?恰恰相反,这才是战争的真正开始。李广民说:“日本对青岛一直犹豫没有进攻,就是担心一旦进攻了,这些日侨和在青的资产会受到影响,现在这个顾虑没有了,那他们就可以实施真正的入侵计划了。”

占领青岛,没费一枪一弹

其实 ,在德县路事件后,蒋介石便密电沈鸿烈:等到必要的时候,对青岛实行“焦土抗战”。“这是在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后,蒋介石做的最坏打算,与日军实行一城一战,一旦这个城市不保,那就对其实施焦土抗战,用火烧掉这所城市的一切,可以供敌人使用的房屋、设备等。”什么是这个必要的时候,蒋介石没有明确指出,沈鸿烈只能提前做着准备。

“没有等多久,因为那个时候国民党战局急转直下,1937年11月份,上海、太原相继失守,12月份南京陷落。这个时候,他们觉得,是时候进攻青岛了。”李广民说。1937年12月18日,日本陆军参谋部发出了侵占山东和青岛的作战指令,这个“必要的”时刻还是来了。当天下午,沈鸿烈以青岛市市长的身份召开了最后一次会议,布置“焦土抗战”任务。

当天晚上,日本在青岛的九大纱厂炸了、青岛啤酒厂炸了、铃木丝厂炸了、2个橡胶厂炸了、四方发电厂、2个自来水源地及青岛船坞等都炸了。与此同时,在12月25日,沈鸿烈又下令将军舰和小火轮共20余艘船装上水泥自行凿沉于青岛港主航道之中,他带上部队和眷属弃城而逃,南去徐州。

在青岛市档案馆二楼展厅,记者看到了一份《美国驻青领事馆就1月份政治形势报告 写给北平美国大使尼尔森的信》,上面记载了当时日本占领青岛的详细过程。其中提到,日本占领青岛之前,在青岛的外国领事们请求日本政府将海边公寓及其附近区域划为外国人(美国人和欧洲人)的安全区。当日本军队准备在1938年1月10日占领青岛时,用飞机散发英文传单,建议外国人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美国领事馆立即通知了所有美国人。但在接到一个日本海军军官的电话后马上在上午10点半取消了这一通知。那个日本军官称这里不会有流血事件发生 ,除非日本被攻击,因为所有的中国军队都已从青岛撤离,青岛成了一座不设防空城,到海边公寓避难已无必要。

接下来发生的事印证了这位日本军官说的话。1938年1月初,日本海军第四舰队从山东头 、沙子口、浮山湾和汇泉湾等地登陆。日本陆军鲤城支队也随后抵达青岛市郊。1938年1月10日,日本侵略者大摇大摆地走过中山路、栈桥和中山公园,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青岛。记者 宫岩

1940年,这三人来青岛开卖国大会请记住:他们的名字叫汉奸

1940年1月 ,汪精卫(中)与王克敏(左)、梁鸿志(右)在青岛迎宾馆举行汉奸大聚会

坐落于今天龙山路的青岛市迎宾馆,是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但除了这个身份,不少人并不知道,曾经在这里上演了一场“汉奸丑闻”。这场戏的总导演是日本人,主角是当时的三大汉奸:汪精卫 、王克敏、梁鸿志。1940年1月,他们在这聚会、分赃,最终成立了伪国民政府。那一刻,也成为青岛历史上的屈辱一刻。

见到汪精卫,日本人高兴了

日本对华的侵略方针,除了武力出动外,还有关键一点,物色各类恬不知耻的卖国之徒,帮他们来管理,这就是他们的“以华制华”方针。

所以,在抗日战争初期,大大小小的汉奸纷纷登场:在北平扶植以王克敏为首的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扶植以梁鸿志为首的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另外在内蒙古还扶植以德王为首的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这些汉奸虽然很听话、会干活,但总不是日本人心中所需要的那个人。他们想找的那个人必须是:投敌卖国、国民党要员、能产生较大政治影响力。这时,一个人的身影出现在日本人面前。他见到人卑躬屈膝、笑起来恬不知耻,还担任着国民党的副总裁、国民参政会会长职位,最关键是有卖国求荣的欲望。这个人就是汪精卫。见到汪精卫的日本人高兴了,赶紧为他筹划一场场“宣传事件”。

汪精卫是老同盟会员,他怎么会走上背叛这条道路的呢?青岛大学法学院国际关系研究中心教授李广民分析:“汪精卫这个人虽然能力很强,但权利欲望也很强,尤其是他作为元老级人物,在与蒋介石争夺中越来越差,受到了排挤。另外,他的性格很怪,非常容易走极端。所以在那种情况下,他潜意识里就是,想尽办法也要得到自己想要的。”

好了 ,“第一男主角”汪精卫已经选好了,剩下的就是怎样管好这些演员来演戏的问题。日本人决定,让汪精卫邀请王克敏、梁鸿志几位汉奸一起举行会谈,讨论成立伪中央政府。时间定在1940年1月24日,地点定在青岛迎宾馆。

汉奸大会咋选在青岛

城市是历史的记录者,建筑是真相的见证者。重新行走在今天的迎宾馆内,它依然散发着自己高贵的气息。作为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建设于1905年,是由德国建筑师拉查鲁维茨设计。豪华的装饰、典雅的造型,成为“德国建筑艺术在中国”的最高代表。

正是因为这些,每天来这里参观的游人很多。除了会惊叹建筑的美之外,很少人会注意到一块解读牌上写的字:小接待室是非正式会见客人的场所,也是总督一家平时小饮的场所。1940年1月,汪精卫、王克敏、梁鸿志等在此开会,密谋成立汪伪政府。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那段历史对青岛来说,是不光彩的一段,但我们不能抹去历史。所以只在解读牌上稍微提了提,没有写进解说词中,也没有专门去考究过那段历史。”

疑惑深深埋藏在大家心里,就像一位12岁的小男孩问妈妈的话:“妈妈,青岛这么美,这些汉奸为什么要来这里开会呢?”是啊,为什么就偏偏选中了青岛呢?

对于这个原因,专家分析主要有这样几个因素:这三大汉奸都代表不同的区域,华北、南京还有北平,在任何一个汉奸的地盘上开会都会让其他汉奸心里不爽。而青岛从地理位置上讲,距离这三个地方都不算远,交通又很方便,那就把大家都叫到这里来吧,可以好好谈一谈。另外,青岛当时已被日本人再次占领,还给改了个名字叫“日华紧密结合”的特别行政区,在这里开会,社会治安方面会比较放心。除了这些,日本人还动了这么个小心思:让他们来看看在我统治下的地区,给这些汉奸鼓气。

如何卖国,汉奸达成一致

汉奸三巨头要来青岛开会了,在日军占领下的日伪当局紧张不已。青岛市档案馆史学专家吴道林描述当时的场景:“这可忙坏了警察们,伪青岛市警察局局长傅鑫亲自在局内坐镇,随时调遣指挥,市南分局的全体警员也都在局内食宿,以备调遣。”为了预防意外,戒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尽管如此,就在汪精卫到来的前夕,还是出现个大意外。潜伏在青岛军统华北区青岛站站长傅胜兰很早就得到蒋介石指令,会谈时要狙击群奸。一切都做好了准备后却在行动前被军统华北区副区长王天木出卖,傅胜兰被抓。据了解,那场大检查,共逮捕了300多人。

问题解决后,汉奸们陆续到来了。

1940年1月21日,王克敏偕齐燮元、王揖唐、朱深等人乘飞机抵达青岛。1月22日上午,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德王代表李守信乘飞机到达青岛。1月22日下午3时,汪精卫偕周佛海、褚民谊、林柏生一行,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行政院长梁鸿志偕陈群、温宗尧一行,搭乘日本“奉天丸”轮船由上海驶抵青岛。

汪精卫到达青岛后就赶紧去拜会在青的日本将领。他先去给日本驻青岛陆军司令部大岛司令官请安,又去问好日本华北方面海军部队野村司令官。之后还在迎宾馆会见了中外记者,为自己的叛国投敌进行狡辩。

1月24日,是三大汉奸第一次会谈的日子。天气在这一天突然变了脸,大雪纷飞、气温降到了零下10℃。在日本人的导演下,他们穿过迎宾馆戒备森严的走廊,三大汉奸终于聚集在一起,这场卖国丑剧开演了。这一次,汪精卫先给大家勾画了一幅前景美好的伪中央政府前景图,伪中央政府如何产生、政治纲领怎么定等问题。对于这些,三方很快达成一致。

如何分赃,汉奸们大争吵

名为三大汉奸会谈,实际上是一场各自背后日本力量的大较量。所以在会谈时,日本的各派实力人物都到场了。

第一天会谈的主题是:做梦、美好,气氛比较融洽。可到了1月25日的第二场会谈,现场就像炸开了锅一样,争吵的争吵、拍桌子的拍桌子,这场戏的主题是“分赃”。按照青岛市档案馆提供的记载,当时的现场大概是这样的——汉奸们都到场后,汪精卫首先自荐:“既然要建立国民政府,就要把政权进行合并。在这里面我是职位最高的一位,政府要由我一人统领。”一人统领,那我们的利益怎么办?王克敏当场拒绝。梁鸿志也急了:“不行!”

众人情绪激动,汪精卫看这场景不好控制。不得不做出妥协。政权问题解决后,人员安排上又出现矛盾,各不相让,谁都想占有优势。最后只能在他们的讨价还价中安排了各自的职位,梁鸿志任监察院长、王克敏任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其他大小汉奸“论功行赏”。

1月26日上午,卑躬屈膝的汪精卫、戴着墨镜的王克敏还有一脸横肉的梁鸿志一起走进迎宾馆,汪精卫宣称:这次会谈“实可称为和平运动一大进步与发展。”面对中外镜头留下三人合影。这是青岛历史上的羞辱一刻。至此,三大汉奸会谈丑剧落幕,总导演日本人走到台前称赞汪精卫“堪称勇者”,敢于“挺身而战,敢言论和”,认为“此次会谈成果中日前途光明。”

这场日本人导演下的三大汉奸会谈结束了,这场赤裸裸的卖国会议加剧了日本诱降下国民党营垒的动摇和分裂。会议结束不久,日本帝国主义的傀儡,“满洲国”的儿皇帝便致电青岛会谈,表示“待望邻邦中华民国之新中央政府”早日实现。伪青岛市长赵琪也卑鄙地称“青岛历史上光荣之一页。”

但这场会谈同时也激起了全国爱国军民的无比仇恨。1940年1月28日,也就是会谈结束后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号召:“在全国范围内有共产党组织的地方,极力扩大反对汪精卫卖国协定的宣传。”之后又在延安举行的讨汪大会上怒指“为虎作伥,固国人皆曰可杀”。记者 宫岩

三大汉奸最终下场

汪精卫

汪精卫出生于广东三水。幼年接受家塾的传统教育,曾获番禺县试第一名,考取留日法政速成科官费生,赴日留学。其时正是资产阶级革命蓬勃兴起之时,汪精卫加入了革命派行列。1925年,汪氏加入孙中山北上行列,成为著名的孙中山遗嘱的起草人和见证者 。随后 ,成为中国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1940年3月30日,汪伪国民政府“还都”南京,汪氏出任伪国民政府代主席兼行政院长,成为汪伪政权的主脑。

下场:1944年11月10日下午4时多,汪精卫因患多发性骨髓肿病在日本名古屋病死,终年62岁。之后 ,汪精卫葬于南京明孝陵前的梅花山。1946年1月,国民党当局指令工兵部队炸开汪墓,将汪氏棺木连同尸体运往他处火化。汪精卫虽已尸骸无存,但其叛国巨奸之恶名却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王克敏

王克敏原籍中国浙江杭县(今余杭),生于广东。字叔鲁。清末举人。1903年任留日学生监督,后改任驻日使馆参赞。1907年回国后历任直隶交涉使等职。1935年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叛国投敌。先后任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行政委员会委员长和汉奸组织“新民会”会长等职。

下场:抗日战争胜利后,以汉奸罪被逮捕。1945年12月25日在狱中畏罪自杀。

梁鸿志

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日本侵略者的策动下,在上海组织维新政府,并担任伪行政院长,卖国投敌。1938年3月28日在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任“行政院院长”,后出任汉奸组织“大民会”总裁。梁鸿志擅长诗文,著有《爰居阁诗集》,其诗低徊多感,颇有独到之处。

下场: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 ,梁鸿志携两妾、幼女逃往苏州。10月2日梁鸿志在苏州被捕,随即被解押上海,送到楚园里作了“楚囚 ”。在强大的社会舆论指责下,梁鸿志以汉奸叛国罪被判处死刑。11月9日在上海提篮桥监狱被执行枪决,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