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德国人占青岛修胶济铁路 抢夺潍坊坊子煤矿

2015-03-06 作者:宫岩 黄默

1861年,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带着在中国选取海军锚地和商港的秘密任务第一次踏上中国的领土,虽然那一次对于中国台湾的勘测结果并不令当权者满意,但他却从此对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产生了兴趣。1868年的秋天,李希霍芬再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正是他的此次中国之旅,埋下了德国人占领青岛的种子 。

1904年6月 ,胶济铁路全线通车,这是山东境内最早的铁路。这条“钢铁巨龙”,一端延伸至青岛的现代港口,一端深入矿产丰富的山东腹地,它彰显了德国殖民者大肆掠取的野心,也凝聚了中国民众的汗水与鲜血,同时在客观上带动了山东经济的发展,承载了齐鲁大地的百年荣辱。

修铁路不被俾斯麦重视

李希霍芬是提出修建胶济铁路的第一人 ,当殖民者的铁蹄还没有踏进齐鲁大地半步时,他已经乘着骡车、带着仆人从鲁苏交界进入了山东半岛,那是1869年的春天。此后,李希霍芬用了近三个月的时间,对山东的煤矿、地貌及经济价值进行了全面调查。这里富饶的物产和淳朴的民风让他喜出望外。特别是在实地勘察过坊子和博山之后,在他眼中,山东半岛以西的广大腹地“宛如一条飘逸的黑绸带,上面缀满乌黑闪亮的煤和铁。”在其研究专著《中国》的第二卷中,他甚至将博山城形容为“是我迄今看到的工业最发达的一座城市。所有的人都在劳动,都有活干。这个城市有着众口皆碑的工业城镇的声誉。这里的优质煤蕴藏在景色美丽的地方,这些煤很早就用于各个工厂,而这些工厂都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自此,修建一个自由港和一条连接伸向腹地的铁路的想法在李希霍芬的脑海中出现了。“胶州湾的开放和上述与内地连接的交通线的开辟,是山东丰富的煤矿资源的前途所在……”于是在1869年当年,李希霍芬就曾向时任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发出密函,提出德国“有必要发展海军以保护这些重要的利益和支持已订的条约;要求在万一发生战事时德国的商船和军舰有一个避难所和提供后者一个加煤站。”提议夺取胶州湾及其周边铁路修筑权,将使华北的棉花、铁和煤等更为方便地为德国所用。

李希霍芬的提议并没有得到俾斯麦的重视,但他却从未放弃自己的设想。1890年,实施稳健“大陆政策”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下台,威廉二世执政时期李希霍芬的提议重新得到了重视,胶州湾成为德国建立军事基地和商港的首选。于是,在1897年,德国人借“巨野教案”占领青岛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筹备建造胶济铁路。

不等就绪就开采煤矿

1898年3月6日,德国与清政府签下了《胶澳租界条约》,主要内容除了将胶州湾租借给德国99年,胶州湾沿岸 100里内德国军队有自由通行权外,其余所有内容似乎都与胶济铁路有关:“允许德国在山东境内修筑两条铁路,一条由胶州湾经潍县、益都(今青州)、博山、邹平等地达济南,另一条由胶州湾经沂州(今临沂)、莱芜至济南”、“德商享有铁路沿线两侧30里以内的开矿权”“山东境内开办各项工程,需用外国人员、资金、器材时,德商有优先承办权。”

于是,铁路建设前的勘察工作浩浩荡荡展开了,德国人以低廉的价格雇佣了大量中国工人 ,进行简单培训后,沿着早已规划好的路线开始勘测;同时,修建铁路的建材订单大批涌入德国本土,据《胶澳发展备忘录》记载,仅1899年当年,山东铁路就订购了总重近85000吨的器材,价值约2000万马克。虽然铁路一直到1899年9月才正式开工,但德国人显然已经等不及一切就绪,顺理成章地开采铁路沿线的煤矿,早在《胶澳租界条约》一个月后,就已经在坊子购地开矿了。

大量的建设物资从德国航运至胶州湾,不仅拉动了德国本土重工业的总产值,也让航运公司赚了个盆满钵满。铁路修筑的五年中,北德意志劳埃德公司和亨宝轮船公司每年都要派6艘轮船装满货物驶向青岛,仅截止到1901年10月,就为修筑铁路运送了6万吨物资。此外,还有混凝土、电线杆、木材等不值得用轮船运送的货物则使用帆船运送。帆船虽然便宜,但运输过程也充满了风险,据《胶澳发展备忘录》记载,1899年至1901年10月,就发生过四次不幸事件:运载10245桶水泥的“亨尼·埃列门”号神秘失踪;装有3200根电线杆的“苏特兰舍尔”号在苏门答腊以南海域粉身碎骨;还有两艘满载水泥的帆船分别在航线上和斐济群岛着火。

为了能让大型货轮进港,德国人开始在小港建造码头;而由于所有铁路运营所需要的机车在从德国运来时都是拆成零件的,为了将抵达青岛的零件重新组装,于是就盖起了专门组装零件的厂房。随着1904年6月1日,胶济铁路的全线通车,小港码头与四方机车厂也已经渐渐初具规模了。

修路触怒附近老百姓

1901年4月8日,胶济铁路青岛至胶州通车;1902年7月1日,通车至潍县;1903年4月12日,通车至青州;1904年6月1日,胶济铁路全线通车……五年的时间,胶济铁路在德国人的计划中逐渐成形,它的建成让德国人看到了满眼的黑金,也给沿线的胶东人民带来了难以言说的苦难。

为了修筑铁路,德国在铁路沿线肆无忌惮的占领农田,原本要给乡民们微薄的耕地补偿,也因为德方雇佣人员的层层盘剥变得越发稀少。民众的利益被严重损害,已经对德方非常不满,德国人却变本加厉“遇有坟墓,不待迁徙,即行刨掘”,强行迁坟移舍的行为彻底触怒了中国的老百姓。

1899年,当勘测队以这种蛮横的姿态出现在高密境内芝兰庄一带时,双方的矛盾终于以流血暴力的形式爆发了。数以千计的乡民聚集起来,阻挠铁路修建,不久 ,德国胶澳总督叶世克派兵镇压,芝兰庄死伤村民百余名。此后,高密108个村的村民揭竿而起,反抗斗争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

直到1900年10月,时任山东巡抚的袁世凯与德国胶澳总督府多次接触谈判后,达成协议,撤离所有驻扎在铁路两侧50公里区域内的中国军队,租借地至高密的铁路由德军负责保护。起义被清政府和德军联手镇压了,沿线居民的利益依然没有得到保障。

高密的抗路事件说到这里,一位青岛人的老朋友就要出场了,他就是一手创办了礼贤书院(现青岛九中),为青岛的现代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德国传教士卫礼贤。反抗的民众虽然被镇压下去,但他们心中抗德的怒火却从来没有平息过。为了阻止流血和冲突继续发生,1900年11月6日,卫礼贤驾着骡马到达了高密。到达高密后,他一方面拜访了地方行政长官,对当地有声望的长者和德军之间进行调停;另一方面,他在寺庙里开了简陋的医院,为当地受伤的村民进行治疗。他甚至将自己的妻子也带到了高密,以方便为许多保守的受伤妇女进行及时治疗。他的这些行为,获得了高密人民的肯定,在他的努力调节下,也的确缓和了当地居民与德军紧绷的对峙关系,一等程度上避免了更多的流血事件发生。民怨逐渐平息,德国人和清政府的日子也都好过些,所以有人说,卫礼贤1906年被清廷赏赐的四品顶戴,不仅仅是因为他在青岛办学有功,高密事件的调停也为他记下了一笔大功。

德花钱修路,日本捞钱

1899年6月,胶济铁路开工前为了修建这条铁路,德国的14家银行共同出资5400万马克,建立了“山东铁路公司”,据说,建胶济铁路钱,清朝政府也投资了40万两白银,但实际上在铁路建造方面并不掌握实权,之所以甘心拿出钱来搞“德华”合办,是打着日后收回铁路使用权的算盘。但在那个时候这两个投资方却都没有想到,最终在这条铁路上攫取到最大利益的却是一分钱没掏的日本人。

1914年,胶济铁路开通十年后,德国人尚未收回建造铁路投入的巨额成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纷繁的欧洲战事让德国人无暇东顾,于是早已盯上胶州湾这块肥肉的日本在此时采取了行动——单方面向德国宣战,出兵占领了德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1915年,袁世凯政府在日本的威逼利诱下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首次承认了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自此青岛和胶济铁路落入日本之手。虽然,1922年中日双方签订了《山东悬案铁路细目协定》,中方花费4000万日元将胶济铁路赎回,但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人却再次控制了胶济铁路。

“就像我花几百万买了套房子,又花几十万装修好,还没住两天,却被别人抢去了,还在用它开了间旅馆开始赚钱了。”青岛市档案馆编研处处长孙保锋表示在胶济铁路问题上,德国人是给日本人做了嫁衣裳,铺就的铁路、沿线开发已具规模的矿藏,开发建设完成的海港、航线,德国人苦心经营十七年的一切,都为日本人提供了最大的利益获取空间。“铁路开通这十年德国根本没有赚到什么钱,收回成本有时间周期,刚要挣钱日本人就来了。据史资数据显示,自1905年至1913年德国占领时期,胶济铁路共运送旅客812.7万人次,运送货物 556.7万吨,利润为1950.6万银元,而1914至1922年日本人经营胶济铁路的8年间,获取的利润竟高达5126.5万元。

记者 黄默

为了抢夺潍坊坊子煤矿德国人偷偷将胶济铁路拐了个弯

上世纪30年代的坊子煤矿

建成之初的潍县火车站

修铁路、办工厂、建码头,德国人在青岛的计划进行得很顺利。但也有件事让他们很头疼,开工运输建设都得需要燃料,运费既高,海路又不安全,总不能光靠从外面进口吧。这时他们盯上了当时全国第三大煤矿——坊子煤矿。为了方便开采和运送坊子煤矿挖出的煤炭,他们更改了胶济铁路路线,专门绕了个弯过去,这才有了后来的“坊子火车站”。由一个坊子站可以看出德国人建设胶济铁路的用心。

为抢坊子煤铁路拐个弯

看当时的胶济铁路路线图会发现,上面有个明显的“失误”,一直顺畅的铁路线,忽然在潍县(今潍坊)处向东南绕了一个大弯,在约20公里处设置了一个站点叫坊子火车站。但这可不是个失误,而是德国人故意的。

潍坊今朝文学院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胡一平研究胶济铁路十年有余,他对这段历史最熟悉。这就是德国人精明的地方啊。因为那个时候德国人已经占领了青岛,开始实施一系列的计划,但他们最缺乏燃料。后来打听到潍县城南有人在开煤矿挖煤,德国人派人过去打探一番发现。哎呦,这煤是真好啊,正是他们需要的工业用煤,而且储量非常大。

发现了煤矿,德国人恨不得马上就能用,不过很快他们就头疼起来。胡一平说:“1898年,德国与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的同时也获得了修建胶济铁路和其沿线15公里内开矿的特权。凑巧的是,潍县城南的煤矿偏偏不在这15公里以内。”

这可怎么办?面对着当时已经基本成形的胶济铁路路线图和煤矿,德国人为难了。“这事简单,把铁路绕个弯不就行了。”一位工程师的一句话点醒了他们。就这样,原本路线顺畅的胶济铁路到了潍县后忽然来了个大转弯,直接伸向煤矿地。现在这个弯已经没有了,胶济铁路也不再经过坊子,省了那块不该有的路段。但坊子火车站至今还保存完好,成为当地一处典型的德式建筑。

将坊子站偷偷挪了地方

设计好了路线图 ,德国人为了运煤方便,又想在附近专门建个火车站,勘探队员了解情况后给选了个地方,名字都取好了,叫“坊子火车站”。“之所以叫坊子火车站是因为那个地方原本是一条道路的路边,连个小村庄也没有,更没什么特殊建筑,只有个供行人吃饭的客店叫坊子店,德国人便采用了这两个字,还用德文写在了路边的志石上。”胡一平说。说起这个“坊子火车站”,胡一平说里面也有段有意思的传闻。

其实原本德国人最初选定的坊子火车站是在宁家沟村南 ,消息一传出,宁家沟村民急了。因为那附近是村里的一块墓地,大家担心会“惊了先人、冲了风水”,但当时德国人就看准了这个地方,怎么办?后来村里刘家的几个富户商量了个办法,不能跟他们玩硬的就得来软的,几个人凑钱买通了当时负责修建铁路的一名德国工程师,让他改变位置。这位工程师也做得非常巧妙,他把铁路的路基向北移动了一华里,还把坊子站的位置向东移动了五华里。虽然挪动了位置,铁路的总里数却没有改变,所以并没有被发现。同时,勘探人员中有几个是本地人,他们和村民们一起把最初勘探时写着德文的那块志石也悄悄挪走了。就这样,虽然坊子火车站还叫坊子火车站,位置却已经改了,这件事堪称做得滴水不漏。

将潍县炭改名为坊子煤

说到坊子煤,这里面还有名堂。胡一平说:“其实这个名字还是德国人起的呢,他们最初看上的潍县城南的那个煤矿,所出的煤本名叫潍县炭。”这又是怎么回事?事情还得从清朝末年一位叫刘鸿儒的人说起。

清朝末年,炭已经在山西一带广泛使用,但在刘鸿儒所住的宁家沟村,大家却并不知道这种东西的存在,依然过着砍柴做饭的日子。有一天,附近村民在挖水井,刘鸿儒跑过去看到,怎么从地里挖出来些黑色的石块,用手掂一掂,不沉也不硬 ,带回家研究发现,这些黑色的石块竟然可以烧火,而且火势特别旺。后来一些外地的铁匠闻讯而来,刘鸿儒从他们口中得知这种黑色石块的名字叫炭,可以烧铁打铁用,山西就有不少这样的煤矿。刘鸿儒像是捡到了个大宝贝,变卖家当后专门跑到山西的煤矿学习,不久便回到家乡开起了小煤矿。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不少人也慢慢加入到了挖煤队伍中。

刘鸿儒开采的炭,不硬不重而且烧起来火势也大,慢慢便远近闻名,那个时候大家称这个地方为“炭庄”,这些远近闻名的炭叫“潍县炭”。潍县炭的发现让这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传统手工业发展最迅速。胡一平说:“当时织出的土布、铁打的马掌、做衣服用的顶针最有名,全国90%的顶针都是出自这里。”流传至今的一句谚语:三百小红炉、两千砸铜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便是对当时这一繁荣景象的真实写照。

潍县炭已经在全国小有名气,德国人盯上这块“肥肉”后便加大了对这里的开采。但往外卖时他们又耍了个心眼,胡一平说:“在没有发现潍县炭之前,德国人所用的燃料全部都是从国外运来的,价格非常昂贵。在发现潍县炭后,他们又不想失去那部分利润,便将开采的煤矿重新取名叫‘坊子煤’,因为当时谁也不知道坊子究竟在哪里,还是充当国外的煤炭进行销售。这样花低成本便赚得了比以前还要多的利润。”

至于为何取名要叫坊子煤?前面也提到过这个概念,是因为当年刘鸿儒的一名后代,在宁家沟村西南的一条古道旁边开了一家专门供行人吃饭住宿的客店,客店旁边有一块写着“方子石”的花岗石,他便将店名取了谐音“坊子店”。德国人来这里开采后,就是利用这个概念,又取名为“坊子煤”。解放之后,被最终确定叫坊子煤矿。潍县炭被德国人偷梁换柱成了“坊子煤”,之后坊子煤矿便在全国迅速打响。而潍县炭当时受到封建社会的影响,在资金、经营等各方面都比不上德国人,所以刘鸿儒创下的潍县炭也就慢慢落寞了。

山东人乘火车北上闯关东

1904年,胶济铁路全线贯通。人们对胶济铁路的感情也从最初的抵触到慢慢接受再到欢迎。查阅各种资料可以得到这样一组数字:1905年,胶济铁路的旅客为80.3万人,1913年为131.7万人,1921年为345.12万人,16年间增长了好几倍。

在没有胶济铁路之前,胡一平说人们的出行是这样:“有两个人从青岛往济南运送400斤粮食,一个在前面拉、另一个在后面推。这一路上就算他们都不偷懒,等走到济南时,粮食也得被他们消耗掉80%,可想而知当时的运输多么困难。”那个时候,从青岛到济南需要十天的时间才可以。胶济铁路通车后,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变成了“12个小时”。

到了20世纪一二十年代,山东旱灾、匪灾不断,尤其是1920年,山东饥荒更是突破了历史记录,很多人选择“闯关东 ”。根据当时的统计数据,到1916年,4.47万人由青岛去东北,到了1920年,青岛“闯关东”的农民已超过7.18万人。当时闯关东的方式除了沿海北上和陆路而行外,还有一条路径就是乘火车。

因为胶济铁路通车后,1912年,津浦铁路天津至山东峄县段也全线通车。此后,胶济铁路、津浦铁路与1907年全线开通的京奉铁路连接。乘火车“闯关东”成了当时不少人的选择。据胶济铁路的统计,1927年平均每天从青岛前往东北的农民就有3000多人。

让青岛经济迅速赶超烟台

孙中山说过:道路者,文明之母也,财富之脉也。这句话在胶济铁路通车后三年便迅速体现出来了。在胶济铁路修建的同时,其他工业建设也在进行。根据《胶澳发展备忘录》记载,铁路运营所需要的机车车辆都是拆卸成零件后运送过来的,到青岛后再重新安装,为此德国人专门找了个地方,招募和培训中国的五金匠、木匠等,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四方机车厂。同样,船坞工艺厂、啤酒厂、屠宰场等十几家工厂也都是在那个时期建设起来的。

对胶济铁路的影响,青岛市档案局编辑研究处处长孙保锋这样描述:“它的影响是深远的,对青岛、山东乃至整个华北地区都有很大影响。同样是港口城市,在胶济铁路之前,在全国海关里面烟台是走在青岛之前的。但胶济铁路改变了这一状况,原先走烟台的之后都改成了走青岛,烟台的港口立即就衰落了。比如当时著名的草编之前从产区掖县沙河镇送往烟台再出口,铁路通车后,草编改成铁路运输,青岛取代烟台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草编输出港。”

孙保锋对1907年这个年份印象深刻,“在1907年,青岛超过了烟台。”不仅如此,铁路的通车让农产品和手工艺品迅速流通起来,草编、花生、棉花不断输出。洋油、洋布、洋火不断输入。胶济铁路沿线城市因为通车带来商业繁荣,比如潍县的棉纱每年有六千吨经铁路运出 ;青岛的布匹、针线等通过铁路直接运往潍县,潍县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铁路沿线之前都种植烟草却因交通行销不便,通车后,潍县的二十里堡成为烟草的重要集散地,全国闻名。记者 宫岩(图片由胡一平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