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小村庄曾是日德战场 谁家有好事都去升旗庆贺

2015-03-06 作者:黄默

小村庄有座鞑子坟、3座鬼子茔一战时这里曾是日德战场

小村庄旧貌

小村庄,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史料之中,与四方村、海泊村、吴家村等一起标注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刊行的《即墨县志》“七乡村庄图”中。据史料记载,自明代初期 ,四方村和小村庄就有人居住。当时,有几户人家聚居在今嘉定山南麓,称小村庄。由此可见,小村庄不仅是四方最早的一批村落,也是青岛市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域之一,这里有鞑子坟的传说,有鬼子茔的旧址,这里曾经是一战期间德日对抗的战场,抗日战争时期村里也出过响当当的抗日英雄,虽然可查史料有限,但小村庄却从不缺少传奇故事。

传说村里有座鞑子坟

如今的小村庄,依然伫立着一块小村庄志碑,却记载了小村庄的起源,上书:“明朝永乐元年(公元一四零三年),有赵姓人氏从云南迁至山东城阳苇苫(原字为上“艹”,下“産 ”)村 ,又由苇苫村迁入本地西洼。继后有徐、黄、辛三姓相继迁入东洼、东北洼。以农、渔为生,聚居通婚,人丁繁衍,渐形成小的村庄,故取名小村庄村,沿用至今。”以此推算,小村庄距今己有六百余年的历史。

然而除此之外,对于这个村落的起止时间,住在小村庄的居民们还有另一种说法:小村庄的起源最远可以追溯到元朝,那样距今历史不是600多年,而是1300多年。而这种说法的依托正是有关“鞑子坟”的传说。青岛作家、民俗学者滕学臣的母亲黄秀兰,正是世代居住在小村庄的大姓黄家的女儿。1916年出生的她,清楚记得小村庄的东北头有一座很大的坟墓,她曾听长辈讲过这座“鞑子坟”的故事。

“我母亲五六岁的时候,姥姥带着她从那大坟头前面走,就告诉她这是个鞑子坟。“八月十五杀鞑子,单看老天应不应啊!”黄秀兰曾告诉滕学臣,元朝初建时,村里面来了驻守的鞑子兵,他们个个人高马大,进村后就没干过好事,在村民家里又吃又拿不说,各家各户还都得像祖宗一样供着,稍有不顺心,就会又打又骂,村民们都忍气吞声,都恨死了这些为非作歹的鞑子兵,但苦于无力反抗。

机会终于来了,朱元璋与刘伯温起兵造反时,合计八月十四、十五以月饼传信,联合全国人民一起行动。在每个月饼里都夹有一个纸条,上书:“今夜子时杀死你家的‘鞑子兵’。”小村庄村民也接到了这个信息,以月饼传信,在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摆酒庆祝,趁着住在家里的鞑子兵喝醉熟睡,一起动手铲除了祸害。第二天早上天一亮,村民们走到街上,互相询问:“你家的杀了吗?都杀了吗?”各家各户都杀了,村子里这才太平下来。滕学臣说,家传下来的这些传说因为年代久远,如今的小村庄居民已经没几个人听说过,“我前段时间回过小村庄,很多人都不知道小村庄有个鞑子坟,只说村东头是有个大坟,但没听说是个鞑子坟。”

究竟刘伯温的信使是否来过这里已经无从考究,如今的大坟头也早已夷为平地。史料记载,“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故事雏形见于清朝光绪年间首次刊行的元初徐大焯《烬余录》,该故事描绘了蒙古兵进入苏州吴县后对当地的残虐。后来有人摘采《元史》及蒙古族相传元朝虐政的记载加以改编,把刘伯温当作策划月饼传讯的主谋,才有了这个故事的完整版本。

村东边曾有三座鬼子茔

是不是真的有这个鞑子坟,现在已经无从考究,但小村庄东边有三座鬼子茔,却是村民们都知道的。滕学臣介绍,这三座鬼子茔里埋的分别是一战时期战死的外国士兵、曾经在大英烟厂工作过的英国人以及信奉耶稣的中国人。

第一座“鬼子茔”原址在重庆路南边、山东路北端西侧,埋葬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青岛战死的德军和日英联军。

上个世纪初期德军占领青岛时,小村庄还不属于市区,相当于城市的边缘,所以德军曾在小村庄南侧的南山上建立防御工事。1914年日本人攻打青岛的时候,就在小村庄西山(即现在的铁中山)附近架起了加农炮,向着南山开炮,有的炮弹还越过山头打进了村民家中 。“那时候我姥爷家兄弟刚分家房屋就被炮弹击中炸毁,那炮弹足有碌碡(石制的圆柱形农具,一端略大,一端略小,宜于绕着一个中心旋转。用来轧谷物、碾平场地等。在北方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农村大量使用。)那么大。还好当时村里的人都出去逃难,房子是空的。”滕学臣说这次战役之后,德军遭到了重创,他们把阵亡士兵尸体从南山上抬下来,在小村庄村河北岸架火焚化埋葬。村民黄袁氏亲眼看见,南山下边河沿被打死的士兵尸体也有一大片。

此后,这些战死的士兵就埋在了山东路北端西侧。据村民回忆,那墓地没有外墙,墓园里有个大十字架,因为是同时埋葬的,所以里面的墓碑排列得也很整齐。“我曾经和朋友做过一些研究,在青岛,凡是德国人待过的地方都会有大花金鸡菊,这是他们当年从欧洲带过来的品种,做装饰用。”但是这种植物的生存能力很强,有村民回忆说,直到多年后鬼子茔破败不堪的时候,还时常能在那附近采到这种黄色的小菊花。日军二次侵占青岛把这里建成公园,种花植树,命名为“东花园”,但附近老百姓却一直叫它鬼子茔。

英国人扫墓全村围观

第二座“鬼子茔”位于如今的山东路北首东边、重庆路南侧。这块土地是被大英烟草公司购买来安葬英籍职员的,所以小村庄的人也都叫它“英国茔”。

大英烟草公司即为青岛卷烟厂的前身,1919年由英国人创办,在青岛商河路大港车站对面设驻青岛办事处,承转海陆运输烟叶任务 。1923年,办事处在原址购买了五亩地,建了一幢临时工房,由澳大利亚运来13台卷烟机,招收工人300名 ,开始生产卷烟。当时的日产量是50箱左右,主要产品有“老刀”“品海”等。同年底,在青岛市孟庄路、下洼路、埕口路一带,租地约130亩建设新厂。从时间上推算“英国茔”的建造晚于第一座“鬼子茔”。

“英国人的墓地很讲究,竖的都是十字架,石碑也比平时看到的高级 、精细些。因为英国人不住这边,所以当时他们雇了小村庄上一个叫王元的人专门去看守,好处就是看着茔,里面的地都给他种。”滕学臣听母亲说过,守墓人王元当年只能从英国人手里拿到很少工资,只是那“英国茔”范围之内的耕地都由他来种,收获的庄稼归他所有。再就是每年英国人都会在春天来扫一次墓,会从市里带些礼物送给他。“那时候英国人每次都是开小汽车来,那个年代本来看外国人就稀罕,小汽车就更没见过了!所以每到英国人来扫墓的时候,小村庄里的老老小小都爱跑出来看热闹。”二十多辆小汽车一起开进小村庄,几十个洋人一起祷告、默哀,每年春天看英国人扫墓,在当时似乎也已经成为小村庄村民的一项集体活动。大人们站得远远的,倒是孩子们胆子大,都围着小汽车来回打转转,就像是看怪物一般。

早在在1898年,就有德国传教士来青传教。而位于瑞昌路以东约200米处,重庆路以北的一大片山坡地(即现在23中学)就是第三个鬼子茔,实际上埋葬的是那些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已故信徒。实际上此公墓从来没有安葬过一个外国人。

“这里也叫鬼子茔,其实埋的大都是中国人,因为信仰不同了,所以这些人的坟墓也都是按着外国人那样修的,但上面写的是中国字。就像《大宅门》里的白三爷,那时候能信仰基督教的大多是有钱人。”滕学臣介绍,虽然距离小村庄最近的嘉禾路基督教堂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才建立的,但在此之前就有人在周边传教,后来有了教堂,里面还经常发些漂亮的小卡片和糖果,吸引妇女和小孩。

记者 黄默(感谢滕学臣先生提供文史资料)

小村庄当年有个关帝庙谁家有好事都得去升旗庆贺

昔日的小村庄

如今的小村庄

从有史记载的永乐年间,有人在此居住,再到青岛建制后距离市区最近的村落,几百年来小村庄的居民们都以自己的方式生存着。由于地理位置重要,日军两次占领青岛期间,小村庄的居民都没能逃过厄运,但赵、黄、徐 、辛几大姓氏的后人依然生活在这里。如今虽然门楼胡同不再、四合小院已拆 ,但在他们的记忆中昔日的小村庄依然清晰可见。那就让我们听老人讲讲小村庄过去的故事。

小村庄曾有个“穷汉子市”

过去,小村庄的村民有了钱盖的都是四四方方的四合院,房屋之间的小路都以胡同称呼,赵家胡同、黄家胡同、徐家胡同……一条胡同里住的人都用一个姓氏。村子中间有条最宽的胡同,被村民称为大胡同,穿过整个小村庄把村子分为东西两个部分。“村东头和中间姓黄的居民住得多,西边姓赵、姓徐的多些。”在小村庄生活了一辈子的刘桂芝告诉记者,黄姓的村民当时在村里能占到一半以上,但有钱的却不多。

“小村庄主要靠农作维持生计,西边都是富人在住,东边就是穷人在住。一般来的早的就占地多,精明的可以做点买卖,所以家里条件也就好点。小村庄西头靠市区近,生意好做,自然也就富裕些。”经过多年对小村庄的研究,滕学臣对这里村民分布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据介绍村内几个商业店铺和手工作坊也都开在村西边,有杨盛瑞家开的杂货铺、老刘家的菜店和小百货,有从东北迁居来的黄家包子铺,还有一家外乡人开的染坊,后又被一个昌邑人接手开起了小织布厂。

而这种贫富不均的状况,也催生了小村庄“穷汉子市”的诞生。“村东头有个穷汉子市,相当于穷人的劳务市场,也有外来的人去,但主要针对小村庄内部。到了农忙的时候大户人家去那里雇人,穷人干完自家的活都带着工具去那儿等着,能多挣点吃的。”滕学臣说,因为都是村里乡亲,那时候到大户人家帮工,很少直接给钱,几乎都是管几天的饭,活干完再给些粮食。

等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后,随着帝国主义经济渗入和民族工业发展,小村庄的好多村民都陆续开始到周边的烟厂、纱厂、火柴厂工作,穷汉子市才慢慢消失。

人去世要去祠堂“销户口”

虽然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大规模拆迁改造,如今的小村庄已经再也找不到昔日的影子,但村西头的两棵上百年历史的银杏树留存了下来。“过去村里有条前街,各个姓氏的祠堂都在这条街上,四大姓氏里辛家人最少,所以没建,赵家、黄家和徐家的三个祠堂 ,距离都不是很远。谁家有红事白事 ,都要去自家的祠堂拜祭。”今年70岁的小村庄居民隋淑卿告诉记者,如今四方利群楼南墙外的两棵大银杏树,正是当年赵家祠堂的位置。

“这祠堂那时候就相当于现在的派出所,人死了要去那里报庙,相当于销户口。从前发丧的时候,都要往西南指路,不都说村里人是从云南迁来的么。”滕学臣曾在《小村庄往事》一文中描述过村里人去世报庙的情景,不光一天要往祠堂三次送“酱米汤”,进行指路仪式时还有一段固定的唱词——“娘(爹)西南大路正直走,上金桥走明路,苦处使钱,甜处安身。”之所以要走西南大路,正是因为那个方向指向云南。而徐家的后人刘桂芝也表示,不光要去祠堂报庙,死者的家属还要去河边“发盘缠”,男的烧纸马女的烧纸牛,边烧边指路,好让故人在路上少吃点苦。

除了三个姓氏的祠堂,传说早些时候村里还有个关帝庙 ,门口有个旗杆,每到谁家有好事儿,都要去那里升庙旗以示庆贺;如果是在村里抓住了小偷、盗贼,主事人也都在这个旗杆下对小偷进行惩罚。所谓主事人,就是村里处理大小事务、做决定的人。有人说他的职位相当于一村之长,也有人说主事人有四个,每个姓氏里都有一个威望最高的人来管理族中事务。“过去村里如果有人偷了东西,抓着就绑在那个旗杆上拷打,那场面村里的女人都不忍心看。”滕学臣说母亲曾跟他说过,虽说那是在惩罚犯罪的人,但被抓的都是穷人,主事人也都是由村里有钱有威望的人当着,所以村民们一点也不觉得痛快,那感觉就是富人在打穷人。

帮日本人抓鸡被亲爹踢瘫痪

1914年,随着一战的开始,日军的入侵,小村庄居民们平静的生活也从此被打破。“日本鬼子真熊啊!”每当滕学臣问起母亲关于日军入侵时候的事儿,黄秀兰老人总是以这句话作为开头,在她的记忆里青岛被日军占领了两次,小村庄都没逃过劫难,特别是1938年日军第二次入侵青岛时,小村庄的村民们更是被“祸害得不轻”。

1914年日本军第一次占领小村庄后,横行乡里,变着法祸害老百姓 。当时村里有个村民叫黄仁纯,他的儿子黄佳有那时候才十几岁。一天鬼子进村,黄佳有刚好在村里溜达着玩儿,正巧碰上日本鬼子到处捉老百姓的鸡,小孩子不懂事,觉得好玩就跟着日本人一起抓,这一幕被他老子黄仁纯看到后十分生气,“兔崽子,你帮着日本人抓鸡!”把儿子抓回来冲着黄佳有就是狠狠的两脚,可让黄仁纯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两脚刚好踹在了儿子的腰上,再加上用劲过猛,黄佳有从此就再没站起来过,原本活蹦乱跳的孩子被踹瘫了。

等到日本鬼子 1938年再进村时,小村庄的村民们纷纷跑到崂山、即墨等地避难,黄家人也逃了,只有家里的老太太黄王氏为了照顾瘫痪的孙子黄佳有,说什么也不肯走。老太太的三儿子黄仁礼担心母亲的安危,为了能回来看看老娘,劝她跟自己一起逃难,还专门去河南村开了个证明自己是良民的路条,揣着路条就往小村庄赶。可刚走到河西的地方,黄仁礼就被两个日本鬼子指住了,“八格牙路!跪下!”还没等他缓过神儿来,已经被压跪在地,此时赶紧掏出路条,可日本兵看也不看。眼看着日本兵站在自己面前擦军刀,看那意思是要砍头,黄仁礼心想:“这下完了!”可就在日本兵举刀之时,只见远处一骑尘土飞扬,一个穿戴整齐的日本军官骑马而来,用日语询问了士兵两句,随后又接过路条看了一眼,喊了一句:“开路,开路!”黄仁礼这才清醒过来,赶紧走了。这才从日军刀下捡回了一条性命。等到再与家人见面,真是感慨万千。

虽然逃过了此劫,但黄仁礼的命最终还是葬送在日本侵略者的手上。他上山拾草,就因在村北没有给日本人行礼,就被日本兵痛打了一顿,不仅如此日本兵还用刺刀将他劳累一天拾的草,全给挑散开不留一根 。他只好一瘸一拐空手回了家,日子过得窝囊,回家后一病不起,没过多久就撒手人寰了。

抗日英雄黄佳兴被追认烈士

日军第二次入侵青岛时,小村庄村里出了黄佳忠、咸德恩 、张鸿昌等几个汉奸,仗着有日本人撑腰,就在村里欺压百姓 。因为受够了这些人的气,那时候小村庄开始慢慢有年轻人加入了与日军对抗的组织,如今提起抗日英雄,小村庄的人们叫出的第一个名字就是黄佳兴。

1942年,刚满16岁的黄佳兴就报名参加了国民党青岛保安总队,简称“青保”。因当时人多枪少,刚入“青保”时没武器,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头戴草帽遮住脸、身背粪筐在各村以拾粪为掩护摸清敌情。一位老队员告诉他,要武器就得自己想法从汉奸和鬼子手里抢。

1943年的一天,为惩治汉奸和弄到枪,黄佳兴、李宝山、宫成亮 、王泽喜四人化装成日本宪兵队特务,走到了阳本公园(现海泊桥)附近,看到两个汉奸从日本特务机关出来,从内蒙古路向东走,其中一人身上还带有两把手枪,他们便紧跟其后,直到“阳本小学”附近,四人围上前去:“干什么的?”“你他妈管我们是干什么的!”其中一人强硬地回答。另一人的言语倒是缓和些,套近乎说:“我知道你们是宪兵队的!我是崂山治安军的!”再追问那人,自报是:“公安局崂东分局李村卡子门的李巡官”。四人一听,这不正是要寻找的汉奸么!于是上前三拳两脚缴了他们的枪,押着两个汉奸往小村庄走。到了东南山边一个两米多深的水湾旁边,黄佳兴使个眼色,王泽喜负责警戒,其他三人出手将两名汉奸掐死,并将其尸体捆绑石头沉入水底。

当年腊月,黄佳兴、李宝山到保儿村进行除奸活动时,因汉奸出卖,黄佳兴被日本宪兵抓住 ,关押在大学路日本海军司令部,受尽酷刑。年三十那天白天,黄佳兴被日本人开车拉到小村庄村西头停下车后,押着到了东南山(建工学院后边)指认除奸现场。鬼子和汉奸赶着村里村民都拿着盆,去那水湾里舀水、捞尸体。结果没捞干,后来还是找来了“猛子将”搜寻那两名汉奸,才捞上了那两具尸体,后来就停放在了村里土地庙的白果树下。小村庄的老人们,谈到当年春节前发生的这些事仍记忆犹新,虽然当时谁都不敢说黄佳兴的好,但在心里都在为铲除了汉奸的事儿暗暗叫着痛快。

后来的故事 ,变得有些传奇,黄佳兴再次被押回日本海军司令部两天后,由于日军疏于防范,黄佳兴趁机掐死看管他的日本人,跳上屋顶越狱逃跑,重又回到了“青保”。此后就一直在崂山附近跟敌军对抗 。

直到1943年7月,时任青岛市政府秘书长、青岛保安总队长李先良率青岛保安总队进入崂山抗日打游击,黄佳兴率领前哨小队曾多次到兴亚染织株式会社(第三染织厂前身)偷运布匹,到大厂(四方机车)和丰田室(青岛纺织机械厂前身)偷抢机械、钢材等物资运到崂山兵工厂。

黄佳兴在掩护队伍撤退时,看到水清沟日本领事馆门前有一挺机关枪,便跑过去夺,被埋伏的日军开枪击中大腿。他沿着大水清沟跑,跑到小水清沟时,被日军乱枪打死,英勇牺牲,尸体被盐滩人埋在了盐滩乱岗,当天晚上被“青保”人偷偷拉走埋进崂山里 。日军投降后,于1945年9月12日将黄佳兴的尸骨拉回小村庄,安葬到了“黄家茔”。那天,在黄佳兴的家门前搭起了灵棚,李先良追认他为抗日烈士。

文/记者 黄默 图/由滕学臣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