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李先良带保安总队崂山抗战四年 自己组建武装

2014-10-30 作者:
537×768

李先良

537×768

李先良和夫人赵士英

说起李先良,即使是青岛本地人,可能知道的也不多。李先良生于1904年,江苏省吴县人,自幼丧父,母亲靠做小生意谋生,曾就学于江苏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于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第一期。1933年,李先良调到青岛 ,在沈鸿烈麾下任职。1942年10月任青岛市代理市长兼青岛保安总队(青保)总队长,领导崂山抗战,后任青岛市长。本期《发现青岛》,咱们就来说说李先良。

李先良是国民党CC派

所谓的国民党中央党务学校是蒋介石为了进一步控制国民党党务,在南京创办的,由陈果夫、陈立夫掌管。李先良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被派到国民党中央党部工作,他身上带有鲜明的国民党CC派色彩。

1929年,李先良任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干事。1933年来青岛后,任国民党青岛市党部委员、常务委员等职。李先良的才干深得沈鸿烈赏识,逐渐成为一名得力助手。1939年,李先良任国民党鲁东行署主任。1941年6月任青岛市政府秘书长。1942年10月任青岛市代理市长兼青岛保安总队总队长,领导崂山抗战。1945年8月任青岛市长。1949年去台湾,受聘为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教授,写下《抗战回忆录》、《市政学》等著作,1974年退休,后来移居加拿大,1993年去世。

综观他的简历,李先良很长一段壮年时期是在青岛度过的。现定居上海的原崂山石老人村村民、84岁的曲辉明老人以及青岛文史专家鲁海先生,都曾见过李先良。

“那是1944年10月10日,我14岁,在青岛市立初级中学读书,李先良在太清宫前的广场组织了一场阅兵,我们也被叫去参观。李先良讲了话,他瘦瘦的,个子大约在1米75左右。李先良看起来挺朴实,他的大儿子李烈青,也很朴实。”曲辉明老人对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说,他当时和李烈青在一个班读书,当过两年前后桌,所在的市立初级中学,正是李先良领导创办的,主要是供青保干部的子女亲戚读书,李先良兼任校长,有时还会来学校作报告。“我19岁时离开青岛,李烈青后来去了美国攻读燃料方面的专业,已经没了联系。”

鲁海先生则是在抗战胜利后见过几次李先良,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1945年10月11日,李先良在迎宾馆宴请美国的谢勃尔少将。“我家就住在迎宾馆一楼,李先良宴请美国将领,一共20多个人,他们在里面吃饭,我和母亲也过来看,离得比较近,看得很清楚,他大约1米73,脸瘦瘦的。”

沈鸿烈为什么选中李先良

李先良一直从事国民党党务工作,为什么派他带领部队抗战呢?这得先说一下当时的环境,这有点像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北平无战事》,剧中国民党中统、军统以及蒋经国领导的铁血救国会,在抗战胜利后互相争权夺利,而在抗战时期局面更为复杂。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在前两年的正面战场上,中国军队节节败退,只能采取守势,打持久战。1939年,国民党军队决定效仿中共游击战,带动沦陷区内的地方政权和抗日武装。沈鸿烈以山东省政府主席名义设立鲁东行辕,作为国民政府在鲁东地区的最高行政和军事领导机构。

鲁东地区在1937年底即为日军占据,成为全国较早的沦陷区之一。表面上,鲁东地区的军事武装力量只有国、共、日、伪四方,但实际上国民党方面的派系却极其复杂,如CC系、政学系以及军统,此外还有各路自成一系的小“诸侯”。这些派系各自为战,又互相牵制,导致鲁东的抗战局面始终无法打开。

1939年1月,属于CC系的鲁东行辕主任卢斌因任用私人、排斥异己,而被地方实力派——山东省第八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厉文礼派人暗杀,史称“鲁东行辕事变”。卢斌被杀后,由谁来接任主任成为沈鸿烈最为头痛的事情。

鲁青抗战史研究专家张成告诉城市信报/信网记者,沈鸿烈选人有三个标准——海军、青岛、湖北佬,“因为祖籍湖北的沈鸿烈曾任国民党海军司令,所以一个是选湖北人,一个是自己的海军部下,再有就是在青岛的同事。”经过一番考量,沈鸿烈选中已在其麾下效力达五年的李先良。

到任先组建自己的武装

李先良并不是军人,更没有领军打仗的经验,怕自己担负不起鲁东抗战的重任,在得知自己即将被任命为鲁东行辕主任前就躲了起来。李先良多年后回忆,他当时“避往栖霞蛇窝铺村(据张成考证,应该是栖霞蛇窝泊村)的青岛市律师公会会长牟绍周家”,结果牟绍周劝他以抗战大局为重,山东省保安第3旅旅长赵保原也来“促驾”,这才前往行署驻地莱阳赴任。此时,鲁东行辕改称为鲁东行署。

民间抗战史、民国军事史学人胡博在《抗战敌后奇兵:国家青岛游击军》一文中写道,“卢斌的前车之鉴,使李先良在物色部属时尽量任用派系色彩不明显的人。他的这个明智决定,很快就稳定了鲁东政局,各路不安实力派虽想发难,但却没有任何理由。之后,李先良就开始筹划组建自己的武装,他知道卢斌之所以被杀,主要就是没有自己的武装。”

李先良首先与“促驾”的赵保原抱成一团,得以站稳脚跟,随后他收编了孙式庵的第五战区游击总指挥部第十六支队第2纵队第3大队(全由青岛人组成),将其扩编为鲁东行署独立营,时为1939年7月。有了自己的武装,李先良便以莱阳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联合八路军,先后在莱阳、栖霞、掖县打了三个漂亮仗,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1942年2月,山东省政府因沈鸿烈和于学忠争权失败下台而被迫改组,新任省主席牟中珩到职后,首先拿沈鸿烈亲信李先良开刀,把鲁东行署裁掉了。不过,这一招,李先良早有防备。

一年前,为保存实力,在李先良的建议下,沈鸿烈成立青岛市行政机构,李先良任青岛市政府秘书长,在莱阳成立办事处,从行署特务营抽调两个连作为基础扩编为青岛市保安大队,保安大队成立后便去崂山建立根据地。

李先良卸任行署主任后,就以青岛抗战为鲁东抗战之重为由,在沈鸿烈的帮助下,被任命为青岛市代理市长。1942年,李先良前往崂山,同时增设保安第二大队。不久,把崂山一带的各小股游击队收编,两个大队合编为青岛保安总队,李先良兼任总队长,高芳先任副总队长,揭开了崂山抗战的新篇章。

三种方法获得武器

崂山,位于青岛市区东北方,离市区仅15公里,海拔约1000余米,占地百余里,进可攻、退可守,十分适合打游击战。李先良在华严寺成立市政府,在太清宫培养干部,太清宫前面七八十亩地,则当作练兵的操场,还把白云洞当作军工厂,在太平宫储备粮食军械。

日军为了拔除崂山根据地,屡次前来扫荡,长则一周,短则三四日,但成效不大。在山上打游击,条件艰苦,游击队很难从市区获得武器。

那么,他们怎样获得武器呢?李先良在《抗战回忆录》中有详细记载,大致有三种方式。

一是搜集民间的枪支。在游击区内,搜集老百姓收藏的长枪、短枪、盒子枪,作为基本的武装配备。虽然这些长枪、短枪,大部分质量低劣,简陋不堪,但这是拖住敌人的本钱。

二是土法自制的枪支。李先良招集了五十几个手艺精良的铁匠,作为兵工厂的工人,没有造枪的材料,就拔出铁路的钢轨,截断后投入熔炉手工锤炼,照着步枪的样子一件一件制造,平均每天能造出一支步枪。为了安全,李先良把小型兵工厂设在崂山之顶一个隐蔽的洞穴里面,天天要把制造武器的钢铁材料,还有工人所需的粮食,都是一包一桶,捆在肩上,爬到绝顶去供给,正是采用这种拙笨的方法,补充了半数的武器。

三是获得敌人的武器。获得敌人的武器,有两种情形,一是身入虎穴袭取而来,一是作战的时候得自敌人。据李先良回忆,八年当中,所得敌人的步枪共1500多支,机枪10多挺。

除了武器,服装短缺也是一大问题,战士们一年只发两套衣服,一套单的,一套棉的。

于是,李先良盯上了日军在青岛的两个纱厂。1943年9月,李先良派出一连的兵力,同时发动100多名老百姓,明确宣示到敌人工厂拿布,规定每个人扛布的数量,超过部分都归他们所有。一开始,这些老百姓觉得太危险,不太愿意去,可是进入富士纱厂,打开仓库,搬出一部分布匹,敌军竟没有发觉。老百姓分得布匹,都喜出望外。到第二次拿布,纷纷报名,等到第三次,李先良的部队没通知老百姓,不过队伍夜间经过每个村庄,老百姓知道是去拿布,就跟着后面跑,一路跟了五六百人!

近日,城市信报记者来到石老人村,在曲辉明的侄子曲孝伟的帮助下,记者找到了94岁的村民曲相本。遗憾的是,老人年事已高,记不起当时的事情。

而曲辉明老人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是他记得的确有这样的事儿,“到青岛的纱厂抢布匹,我们村的村民也参加过,因为能得到布,都很积极。”曲辉明说,“青保在我们村也征兵,我在1944年3月到9月还参加过青保一个叫‘崂山办事处粮服统筹委员会’的后勤机关。一方面我弟兄五个,就要抽一个去当兵,另一方面我父亲是小学校长,支持抗战,所以我就当了半年多的勤务兵,后来就去青岛市立初级中学读书了。”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宋义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