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老山大选址俾斯麦兵营 梁实秋说青岛是君子国

2015-03-06 作者:田野

老山大选址俾斯麦兵营军阀赖着不走,惹恼吴佩孚

俾斯麦兵营

私立青岛大学校门 高恩洪

关于青岛的大学、大师和大帅脉络复杂,我们不妨从一个建筑说起,它就是青岛著名的德建老楼——俾斯麦兵营。

出现在文字上方的就是20世纪初期的俾斯麦兵营。尽管画面陈旧,但我仍可看到兵营当年的依稀容貌,按照青岛市史志办所收录的资料《德帝统治青岛罪行种种》记载,德军占领青岛时于东镇建设了名叫威尔俾斯麦的兵营。这些营房都用钢架作梁,以石为墙,称为“万年兵营 ”。当时在青驻有大量德军,光威尔俾斯麦兵营就驻有二三千人之多。

这所兵营,建筑精良,风格考究,依青岛山南麓而建,景色宜人。装修则极尽奢华,引进当时并不流行的抽水马桶,可谓一流屯兵场所。

然而这所兵营,却并没有长久保持军事用途。在建好二十余年之后,它经由一场官司,变成了大学宿舍和教师公寓。又几年,蔡元培、闻一多、梁实秋等名家都在此居住,兵营成了诸多大学的校舍。如今俾斯麦兵营部分仍存,变为中国海洋大学的校舍。俾斯麦兵营何以催生了青岛高等教育?我们这就给您慢慢道来……

康有为办大学选址俾斯麦兵营

关于青岛所有大学的历史,不妨从私立青岛大学说开去。不单单是因为这所学校首次在名号中注明了“青岛大学”这个词汇,更因为由此之后,青岛近百年的历史就跟大学和大师联系在了一起,此中趣闻种种,在青岛的历史上留下了极为绚丽多彩的一页。

1923年之前,青岛还没有一所中国人开办的大学,作为“五四运动”的兴发所在,青岛的教育问题引起当时社会各界的关注,第一个出现的名人是康有为。

康有为不仅曾经在青岛居住,即使身死之后,遗体也安葬在青岛。作为“戊戌变法”的参与者之一,康有为算得上当时力主在青岛开办大学的大人物。这位老先生的住宅位于福山路6号(今福山支路5号),恰巧在俾斯麦兵营的南侧。因此他的办学主张自然就跟俾斯麦兵营扯上了关系,在给方子节的信中,康有为曾经款透心曲:“吾拟开一大学与此,就近收得万年兵营(即俾斯麦兵营)为之,亦相距数百步耳。扶杖看云望海之暇,与天下之英才讲学,远胜沪上矣。”换句话来说,康有为不光力主在青岛设立大学,还亲自拟好了校址,他觉得万年兵营环境优越,讲学看景两不耽误,比之当时的上海十里洋场是远远胜出的。

可惜的是,康有为的想法并没有由他本人实现。因为当时的万年兵营为北洋陆军第五师驻所,以康有为的力量并没能挪动“军爷”们的屁股。康有为失望之余来到沪上,历史似乎存心捉弄他,当初不被他看好的上海却成了想法付诸实施之处,1926年,康有为在上海创办了“天游学院”,这是后话。

高恩洪请吴佩孚做主赶走大兵

和康有为怀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但最后对办学事件起扭转作用的人物叫做高恩洪。

青岛人对高恩洪的了解也许不多,但他对青岛的贡献可说是“响当当”的。1924年3月31日,时年 49周岁的高恩洪出任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督办,统管青岛政务,在此之前他已是北洋政府举足轻重的要员,曾经担任过北洋政府的交通总长、代理教育总长,因此在交通和教育两方面的施政经验极为深厚。

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增人是青岛高等教育研究方面的专家,他曾经查阅大量关于高恩洪的史料。刘增仁教授称述高恩洪的几件善政包括修路和建校。他就在青岛修建过街天桥,优化青岛的交通布局,为时人所称道。

高恩洪所做的另一大善政就是筹划成立了私立青岛大学。有着英国皇家留学院留学背景的高恩洪早就热心教育事业,此次上任伊始,他就筹划创办私立青岛大学。他深知俾斯麦兵营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更知北洋陆军第五师不易迁就,于是干脆甩开第五师自己做了决定。

1924年5月29日,高恩洪一干人在胶澳督办公署(今青岛市人大和青岛市政协办公大楼)成立了私立青岛大学筹备处,高恩洪、宋传典、刘子山等11人组成筹备会统筹建校事宜,另外延请了梁启超、蔡元培、张伯苓、黄炎培等24位学界名流为名誉董事,校董会成立不久,就积极筹款建校,并且大胆地宣布校址拟定在俾斯麦兵营。这就好比集市上两个人做买卖,卖方还没应允,买方已经大手一挥把东西拎走了。这样一个决定遭到驻军的反对,特别是第五师王翰章旅坚持不走,双方闹得不可开交。

这件事越闹越大,双方干脆派人直赴洛阳,请时任直鲁豫三省巡抚使的吴大帅定夺。吴大帅就是吴佩孚,官司打到他手里,正中高恩洪下怀。高恩洪何许人也?他是吴佩孚的同乡、同僚,更重要的在于他还当过吴佩孚的老师。这场官司他占尽了便宜。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吴佩孚其人,一直以来,吴佩孚作为旧军阀形象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中,但实际上,他本人绝非莽汉。吴佩孚是秀才出身,向来自命儒将,崇尚孔孟之道,加上他跟高恩洪的这层关系,自然把兵营定做教育之用。”

就这样,校址公案在吴大帅手下就此了结,我们可以想象吴大帅当时恼怒的样子,他签发的命令斩钉截铁——“令开:奉督办公署第3239号准予备案。9月15日,奉870号公函,准将青岛兵营拨给本校永做校址”。

私立青大督办易人,经费断绝停办

和校址官司同步进行的还有建校筹款跟招生,中国人在青岛开办的第一所大学已蓄势待发。第一届学生只有40名,主要来自山东、江苏、湖南、广东等地,其中有9名来自南洋和朝鲜的留学生。在这批学生中,有罗荣桓、彭明晶 、张沈川等进步青年,这也为私立青岛大学留下了不同寻常的历史意义,关于他们的故事我们稍后会提及。

由于学校的私立性质,筹款成了绕不过的话题。“当时的一块大洋差不多能买两斤白面,高恩洪捐了1万元,还有一个青岛商会的刘子山,他是青岛首富,靠贩卖烟土起家,他捐了2万元,这笔钱就是最初的筹备经费。”刘增人教授称,此后的学校经费由胶澳商埠督办公署、胶济铁路 、士绅富商三方拨款组成,“公署每月拨款1000元,铁路局6000元,士绅捐赠4000元,这笔钱是学校的日常活动经费。”

1924年9月20日,私立青岛大学首届新生入学正式开课。作为校长的高恩洪发表训词。然而,私立青岛大学成立的第二年就开始走下坡路。高恩洪在青岛施政期间曾帮助吴佩孚筹措军饷。因为这层关系,吴佩孚倒台后难免殃及池鱼。

私立青岛大学成立当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全军覆没,只得南逃。1924年,时任山东督理、督办的郑士奇(皖系)派王翰章到青岛逮捕了高恩洪。这个王翰章正是跟高恩洪打官司的北洋陆军第五师军官。所幸,高恩洪被捕后一年又重投吴佩孚麾下,任十四省联军司令部交通处处长。再往后,他弃官从商,在上海创办自行车公司,获善终。不过自从高离开青岛后,就再没参与过私立青岛大学的教务问题。

高恩洪的下野给私立青岛大学蒙上了一层阴影。他一走学校的资金立马成了问题。刘增人教授曾经在青岛市档案馆查阅到一则档案,明确了私立青岛大学停办年份是1929年而非1928年。

1928年4月,国民政府发动第二次北伐战争,1929年4月15日,国民政府接收青岛,不久青岛成为特别市,归国民政府直辖,政府表示相关的补助费用一并停止,私立青岛大学的经费来源完全断绝,被迫停办。不过我们不必为之嗟伤,因为仅仅相隔一年,在私立青岛大学的基础上,一所新的大学又在青岛出现。这所大学大师云集,“一宗三枝”,分别奠定了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的基础,它就是后来山东大学的前身——国立青岛大学。

怕北大清华来抢名教授校长杨振声整夜睡不着觉

国立山东大学

赵太侔

国立山东大学公函

就在私立青岛大学难以为继时,国民政府创办国立大学的浪潮正汹涌而来。和私立大学不同,国立大学主要由政府兴办,资金也由政府提供,不必仰赖各方捐款。在山东,国民政府筹划在省立山东大学的基础上创办国立山东大学,校址拟定在济南,但当时的济南作为交通枢纽,战乱频仍。这一决定迟迟未付诸实施,也许是天意使然,一位民国大家的到来加速了国立青岛大学的出现,此人就是蔡元培。

蔡元培把大学从济南拉到青岛

1929年6月,蔡元培先生携家眷来青岛度假,借住在私立青岛大学女生宿舍小楼(今中国海洋大学的档案馆)。前文已经提及 ,私立青岛大学的校址位于俾斯麦兵营,景致十分宜人,这一次蔡元培先生也被吸引了。

蔡元培考虑到青岛战乱较少,于是提出将正在筹划的国立山东大学迁往青岛的主张。

作为国民党元老,蔡元培先生说出的话本来就很有分量,再加上办学经验又丰富,国民政府教育部赞成他的提议。于是,本来定在济南的国立山东大学被拉到了青岛,名字也做更改,原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被改成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除了将省立山东大学接收以外,还将私立青岛大学的校产一并收用,一所新的青岛大学马上就要出现。

“私立青岛大学跟国立青大之间没有很复杂的关系,二者主要的相近之处在于名称相似,还有就是校址相同,除此之外联系不大。”刘增人教授认为,“在教学水平上,国立青大要比私立青岛大学高出不少。”国立青大筹委会共有9位成员,6位是蔡元培先生执掌北大时的在校学生,办学理念因循北大的模式,刘增人教授将国立青大称为“北大的青岛版”。

这里要提及另外一位著名学者,他就是杨振声。杨振声是蔡元培的高足,时任清华大学教务长兼文学院院长,经蔡元培推荐,杨振声成为国立青大的第一任校长。他把北大“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理念带到了国立青大,办事认真的他还未宣誓就职就来到学校办公。国立青大是一所综合性大学,需要文 、理双方的著名教授,杨振声开始广邀国内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和科学家。他因为担心本校教授被北大、清华等著名学府拉去,经历了许多的不眠之夜。

1930年9月21日,国立青大开课,此时已是人才济济。杨振声亲赴上海请来了闻一多、梁实秋。此外,来国立青大任教的还有数学家黄际遇、化学家汤腾汉、生物学家曾省等人。到1931年,文学家沈从文、化学家傅鹰也来到国立青大。杨振声还延请了章太炎、胡适、罗长培、冯友兰 、陈寅恪等大家前来讲演。此时的国立青大可谓是群星璀璨了。

学生组团向蒋介石请愿

令人遗憾的是,杨振声在国立青大任教只有两年时间。最早想把国立青大变成国立山大的还不是国民政府。说来有趣,这个想法的提出者是时任山东省政府主席的韩复榘。关于韩复榘的轶闻可谓不少,不少地方以讹传讹称这位韩主席最爱作诗,如描写大明湖的诗:“大明湖、湖明大,大明湖里有蛤蟆,呱呱呱呱直蹦跶 。”其实这些说法恐不尽然,韩复榘出自书香门第,本人颇能属文 。曾和韩复榘合作过的国民政府官员陆立之后来就曾回忆韩复榘道:“在当时国民党所谓‘儒将’中,还很难找到第二人。”韩复榘治理山东期间,并非一无是处,他常会微服私访,遇有案件,当堂审理,他的教育举措也多为后人称道。如何思源,他是北大毕业后又各地留学的学者,他的教育厅厅长一职就是韩复榘力排众议委任。韩复榘从不拖欠教育经费,其时国立青大的不少经费就由省政府拨款,韩复榘从无二话。

韩复榘热衷教育,自然想把国立青大变为省政府直辖。杨振声校长的后人回忆道:“青岛大学本来是市属大学,韩复榘一直想把青岛大学改成山东大学,以便于他能够全面控制。当时何思源是山东教育厅的厅长,是父亲的老同学,有时候他到青岛,去我们家跟父亲谈起这个事情,我在旁边,记得父亲对此反对得十分坚决。”

尽管韩复榘一直有更名学校的想法,但最终导致校名更改的反而是国立青大自己的学生。

就在国立青大成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爱国学生举行了轰轰烈烈的救亡运动,10月1日,国立青大的学生也成立了反日救国会,发起者是进步学生俞启威、杨翼心、李香婷、李仲翔等人,12月4日,请愿学生到达南京并向国民政府递交请愿书。

当天下午,蒋介石在中央军校大礼堂接见了各地的请愿学生,他表示:“现在日本太强盛,中国太软弱,我们准备不足,不能跟日军作战。”但他也表示了一旦准备充分则会收复失地的决心。到了 12日,蒋介石又接见学生,在冬天立谈两小时,他在日记中称:“余挺身和解,至少四分之三以上学生能受感化,而极少数学生亦可奈何也?”到了 15日,北平请愿学生到达外交部,情绪激动之下,捣毁了外交部办公室,殴打了蔡元培等人,再后来开始捣毁中央日报社,国民政府决定进行制裁了。

12月17日,国名政府给当时的青岛当局发了封电令,学校只得做出行动,想来杨振声校长只不过想要做个样子,鉴于学生爱国之举,此次处罚并没有下狠手,只不过给予两名学生记过了事。

学生驱闻一多,杨振声辞职

“南京请愿事件之后,学校跟学生的矛盾就很尖锐了,最终彻底爆发只差一个导火索。”刘增人教授称,“学则事件”就是这样一个导火索。这场导致大学易名,校长辞职,教授出走的导火索究竟孰是孰非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当时事件的严重程度。

1932年春,国立青大依照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做出了一些新举措,其中最引起学生关注的就是新修改的《国立青大学则》。在这些学则当中,最令人关注的就是第四十三条:学生全年学程有三种不及格或者必修学程两种不及格者令其退学。进步学生认为,该学则是学校想要利用“学分”压制学生的抗日活动,逼着学生埋头学习。他们组织了罢课作为抵制。罢课的时间定于6月23日开始,而6月23日恰逢期末考试,校方校务会议决定,考试照常进行,但考试当天,没有一名学生到场。学校作出妥协,秋季开学再行补考,但妥协之余下出狠手,9名非常学生自治会常委被开除。

这一来彻底惹怒学生,矛盾终于爆发了,学生们开始将矛头对准了学校的负责人,第一个就是闻一多。闻一多曾经在学生南下请愿之际表示反对,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学生后来返校后,闻一多还曾经表示应该开除为首学生。6月25日,学生们正式开始张贴材料,第一个就是《驱闻宣言》,内中称闻一多是”不学无术的学痞”。闻一多何许人也?看到学生的过激行为,他感到异常失望,立刻辞职了。

闻一多被逼走后,学生们还是没有收手,他们又把矛头指向了杨振声跟梁实秋。学生们表示如不恢复旧学则,就罢课一年,校方也十分震怒,既然你们要罢课,索性成全,没多久就贴出公告,准许罢课一年。非常学生自治会见状又发表了《国立青大全体学生否认杨振声校长并驱逐赵琦梁实秋宣言》,内中称“我青大学生一致决议,除……另派贤能,接替校长外,誓不承认为青大校长。”到这时候,杨振声也是心灰意冷,愤而辞职了。

赵太侔留下两粒“高教种子”

伴随着杨振声的离开,国立青大也被解散。1932年7月,国民政府成立了整理委员会,对学校的院系做了调成,对全体学生进行甄别,如无“问题”才可返校 ,之后,国立青大正式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新的校长就是赵太侔。

刘增人教授把赵太侔的办学方法称为“萧规曹随”,这位新校长在前任校长杨振声的基础上继续遵循仿效。这位新校长凭借其杰出的治学本领,把国立山东大学带到了一个黄金时期。

他为人注重学业,不结交政界,被传为佳话。赵太侔曾说:“虽然本校在社会上有时得不到一般的了解,但在学术界却已有了很深的认识。”他曾告诫教员“我们不能太注重宣传,也不能太向各方面应酬。”

国立山东大学的命运颇为坎坷,此后的七七事变,迫使学校南迁,途中解散,抗日胜利之后,它又光荣复校 。在这段时间内,学校荣辱沉浮,但办学水平却更加出色。期间,老舍、洪深、汤腾汉等著名学人都在此任教,给学校留下了宝贵的遗产,直到解放后的1958年,这所学校为了便于管理,迁到了省会济南,现在的山东大学即告成立了。

值得一提的是赵太侔先生给青岛留下的两个“种子”。在国立山大时期,水产系和医学院正式创立 ,解放后的迁校活动,这两个机构并没有参与,都留在了青岛。这个水产系经过缓慢发展最后成为山东海洋学院,它就是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而另外一个医学院后来则演变成青岛医学院,最后并入现在的青岛大学。昔日的国立山东大学“一宗三枝”,在济南、青岛两地继续培养着无数学子。

梁实秋借给江青钱买巧克力沈从文在青岛追到苏州媳妇

 

梁实秋第一次来青岛便把这里称为"君子国",不仅是因为看到了这里宜人的气候,更是因为在这里"居然市井斗筲之民也能知礼"。

闻一多来到青岛后不再写诗,却开始苦心钻研《唐诗》与《诗经》,对于研究课题的痴迷,让他变得不修边幅,甚至几天可以头发不梳。

在青岛居住期间,沈从文的一大收获便是爱情--把对沈从文"顽固不爱"的苏州女子张兆和追到了手,让张兆和服服帖帖地来到了青岛。

诸多大学的成立对于青岛来说,不仅仅是一所所高校那么简单,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梁实秋的《忆青岛》,没有鱼山路上的名人故居群落,没有闻一多、沈从文在这里留下印记的青岛会是什么样子。1924年,高恩洪在青岛创办了第一所中国人自己设立的大学,自此之后,各种名人也就纷纷来到青岛,这个海滨城市的历史上又多了不少精彩的章节。

梁实秋:青岛是“君子国”

由于私立青大时期教学条件有限,名师尚未云集。说到名师,我们就先从国立青岛大学说起,第一个要说的是梁实秋 。

1930年,青岛国立大学初建之时,校长杨振声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在全国广聘名师,他首先来到上海找到好友梁实秋和闻一多,向二人推介青岛,并抛出了“先尝后买”政策:你们先去青岛玩一趟,费用我来出,感觉好就留下,不满意就回来。对于这样的要求,梁、闻二人欣然接受,随即跟着杨振声到青岛“一观究竟,再做定夺”。谁知梁实秋这一“尝”却品出了味道,青岛就此也成为了他一生的思念,即使晚年定居台湾,他也一直把女儿从青岛带回的一瓶海沙视为珍宝。

梁实秋第一次来青岛便把这里称为“君子国”,不仅是因为看到了这里旖旎的风光和宜人的气候,更是因为在这里“居然市井斗筲之民也能知礼,令人惊异”。原来初来青岛,梁、闻二人雇马车两辆,游览海滨公园。当时青岛居民常用橡胶管接水饮用,有时水管横穿马路,这时马车路过,四下无人,直接轧过去是没有问题的。但这两位车夫遇到这种情形,总是将车停下,小心翼翼地将水管高高举起,把马车赶过去,再将水管放回原处,一路上如是三四番,而其也不以为烦。对此梁实秋颇为感慨,大叹山东不愧为孔孟之帮,这才使梁实秋最终决定留在青岛任教。不久,梁实秋举家迁至青岛,在国立青岛大学任外国文学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

事实证明,他不仅是位好老师,在图书管理方面也相当出色,上任后专程去上海采购图书,短短一年时间,中外文图书已超6万册。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国立青岛大学图书馆负责人一职,先于梁实秋的有宋春舫,后于他的有黄星辉 ,但却只出了这么一位梁馆长,直至梁实秋离开青岛多年,图书馆也只有主任一职,对此,对山大校史有多年研究的现任山东大学档案馆馆长刘培平认为:“这是因为没有人的资历能够胜过梁实秋,所以没人敢称馆长,而只是被叫做图书馆主任。”

既然提到图书馆馆长一职,就不得不提到梁实秋当年的一位下属——李云鹤,也就是江青。1931年7月,借着曾与赵太侔在上海合作戏剧的关系,江青来到国立青岛大学一边当图书管理员一边做旁听生。江青后来忆及这段岁月时说:“我每月拿30元钱薪水,10元钱汇给娘 ,因为青岛的生活费高,余下的20元不够我开支。”而在叶永烈先生的江青传记中,曾有记载:据梁实秋夫人韩青清女士从台北来沪时对笔者述及,梁实秋一边看公审江青的电视,一边说过:“当年,在青岛大学,她忽地向我借两角钱。我问她干什么用,她说买酒心巧克力吃。她借了钱,到现在还没有还我呢!”梁实秋说罢,大笑不已。

闻一多:鞋破了,穿厨师的

“当国立青岛大学创建之时,我的祖父闻一多就应杨振声校长聘请来到山东,在青岛大学生活了将近两年。对一个人的一生经历来说,两年的光阴十分短暂,但这两年在他的生涯中,却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回顾他在青岛大学的两年,是他对今后人生的思考与选择的两年。”2010年,闻一多先生的长孙、中国社会科学院闻黎明教授在做客山东大学时,这样描述了闻一多先生在山东任教时那段日子。

1930年至1932年,闻一多任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有人说这两年是闻一多从诗人向学者转变的时期。虽然是与梁实秋同时来到青岛,但与梁的热情相比,闻一多留给青岛的更多却是沉默。

正如臧克家所说,诗人闻一多来到青岛后不再写诗,却开始苦心钻研《唐诗》与《诗经》,对于研究课题的痴迷,让他变得不修边幅,他甚至可以头发几天不梳,连下楼买东西都会嫌远。闻一多在青岛时最好的朋友梁实秋在《忆青大念一多》中这样形容他的生活:“一多在私生活方面是个懒人,对于到市内购买什物是视若畏途。例如,我们时常都喜欢穿千层底的布鞋,一多怕去买鞋,时常逼到鞋穿破了之后,先穿他的厨师的鞋子,然后派遣他的厨师代他去买鞋。”甚至是他居住的“一多楼”也让梁实秋“有如入废墟之感”,“他屋里最好的一把椅子,是一把老树根雕刻成的太师椅,我去了之后,他要把这椅上的书搬开,我才能有一个位子。”

做大事的人不拘小节,但这些被忽略的小节却往往会引起他人的误解。八十年过去了 ,如今的山东大学里仍然流传着一种说法,闻一多虽然文学造诣很深,但由于他性格孤僻、为人低调,所以课讲得并不太好,属于茶壶里面装饺子,有料倒不出的类型。但根据闻一多之前的工作经历来看,这一说法却有些经不起推敲,说一位五年间先后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担任教务长、上海吴淞政治大学担任训导长,并任教于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即现在的南京大学)、武汉大学的教授不会讲课,实在有些难以让人信服。

据说,有一天,梁实秋和闻一多无意间看到了放课后学生们在黑板上留下的一首新诗,内容为:“闻一多,闻一多;你一个月拿四百多 ;一堂课五十分钟;禁得住你呵几呵?”这“呵几呵”是针对闻一多平时上课时喜欢夹杂“呵呵……”的声音而写。不仅如此,学生们还画了一个乌龟一个兔子,旁边写着“闻一多与梁实秋 ”。见状,闻一多很严肃地问梁实秋:“哪一个是我?”梁实秋没有正面回答,只说了一声“任你选择!”

虽然两位教授并没有真的动气,却也足以可见闻一多在学生们中的人缘并不太好,这也许要追溯到1930年到1932年间国立青岛大学先后发生的三次学潮中,闻一多坚决地站在校方一面,所以一直被学生视为重点反对的对象。而这也是让他心灰意冷,决定辞职离开青岛的原因。

沈从文:在青岛喝到爱的甜酒

除了梁实秋和闻一多两位大家,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国立青岛大学,还有一个令文学青年们尖叫的名字——沈从文。这位从湘西古镇走出的文人,1931年国立青岛大学成立之初 ,经徐志摩推荐来到青岛任教,当时的他在中国文坛已经很有名气。

“我在青岛的时候,海边 、山上,我经常各处走走,留下极好印象,大约因为先天性的供血不足,一到海边就觉得身心舒适,每天虽然只睡三个小时,精神却特别旺盛。”沈从文在《小忆青岛》中这样描述刚刚来青时的自己。那时他住在刚刚修葺好的学校宿舍,由于临近汇泉湾和海滨浴场,所以这栋小楼未免有些潮湿,于是沈从文就给居室取了个雅号,名为“窄而霉斋”。他最负盛誉的作品《边城》,就是在青岛任教期间酝酿成型的,翠翠的原型正是一位在崂山取水的少女。

在青岛居住期间,沈从文的另一大收获便是爱情。从1928年到1932年,四年苦苦的单恋,最终在青岛画上了完美的句号。早在上海中国公学任教时便对苏州乐益女子中学校长张冀牗的三小姐张兆和一见钟情,其中不间断的情书却始终没有收到回音,而是被编上“青蛙13号”的标记,静静躺在了不起眼的角落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读书时的张兆和面容姣好,温婉清丽,被公认为中国公学的校花,追求她的男子更是排成了长队,而沈从文则是那第十三个给她写情书的人。沈从文最擅长的文字攻势没有打动张小姐的芳心,反倒是被捅到了校长胡适面前,虽然胡校长对沈先生的文采、德行大家赞扬,并对张兆和说:“他顽固地爱着你。”但张小姐却明确表示:“我顽固地不爱他。”

即使是这样,沈从文也没有放弃对张的追求,从上海到青岛,他没有一刻不惦念着心中的这个女神 ,也没有一刻间断为她写下一封封深情的情书。住在福山路3号的两年间,几乎每两三天都会有一封情书从这里寄出。直到1932年,张兆和那颗“顽固不爱”的心才开始动摇。那年夏天,沈从文趁着暑假,到上海联系书稿的出版问题,在那里他认识了巴金。因为对彼此的文字并不陌生,所以两人一见如故。得知沈从文将转道去苏州看望张兆和后,巴金亲自帮他选了一套中外文学名著,又买了一对精致漂亮的书夹,而用来买这些礼物的钱 ,正是沈从文卖掉了短篇小说集《虎雏》手稿获得的稿费。

与张兆和的家人度过了愉快的时光,这个暑假对于沈从文而言自然意义非凡,回到青岛后,他马上写信给二姐允和,请她帮忙征询张父对这门亲事的意见,信中说:“如果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张父开明,主张儿女婚事自理,而张兆和毕竟也没有招架住这几百封情书!于是二姐允和马上去拍电报告知沈从文,机灵的她只发了一个字:允!此字含义有二:一是告知父亲已经同意了这门亲事,二来也代表了此电报为允和所发。而作为对几百封情书的回应,当事人张兆和也给沈从文拍发了电报:“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发报员不解,问张兆和是什么意思,张兆和不好意思地说:“你甭管,照拍好了。”据说,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封白话文电报,而这第一封白话文电报的去向正是沈先生所在的青岛。1933年1月,沈从文利用寒假再次去苏州,把心中的女神接回了青岛。自此,张兆和在国立青岛大学图书馆担任外文编辑一职,直到1933年9月,两人一起离开青岛。

罗荣桓个子高坐最后一排臧克家冒叔叔名上老山大

国立山东大学毕业证(青岛市档案馆提供)

罗荣桓

臧克家

之前我们提到的名师多出现于国立青岛大学与国立山东大学时期,接下来我们说一说著名学生,第一个著名学生我们就从私立青岛大学说起。虽然私立青岛大学只存在了短短的5年时间,且在开办第二年就走下坡路,但私立青岛大学创办伊始就接收了一名著名学生,这名学生后来成为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此人即是罗荣桓。

聘技师生产国货抵制日货

罗荣桓是十大元帅中毛泽东唯一写诗悼念的元帅,这首诗的题目是《七律·吊罗荣桓同志》,诗中最后两句是:“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除了毛泽东之外 ,邓小平也曾评价过这位元帅,他称罗荣桓是“做老实人,干老实事,一生光明磊落……”其实,罗荣桓的这些性格在私立青岛大学就读时就已经体现出来。

前文已经说到,1924年9月15日,私立青大首届学生入学,这里面就有罗荣桓。当时,罗荣桓是从湖南到北京参加一个专为湖南籍学生补课的学校,恰逢私立青大在北京招生,罗荣桓报名之后,成绩合格,与其他七八名湖南学生一道被录取了。

罗荣桓沉稳厚重的性格很快就在学校得到体现,在《罗荣桓传》中曾经记载这样一则事情,刚刚来到青岛求学的罗荣桓个子比较高,在教室里坐在后排。每逢上课,他都端端正正地坐着,戴着厚厚的近视镜吃力地看着教授们在黑板上书写的公式,专心致志地听课,他的功课成绩也十分优秀。

除了求学上踏实严谨之外,罗荣桓在校期间耳濡目染青岛的一些景色也给他留下深远的影响。由于青岛曾经成为日本殖民地,因此种有大量樱花,入学第二年春天的一个星期天,罗荣桓和几位同学到汇泉山赏花。当他看到很多日本人驻足樱花丛中,而不少中国贫苦的老百姓只能远远遥望时,就对同学们说:“回去吧,咱们不看樱花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大诗人杜甫当时的心情今天我领略到了。”这句话虽然简短,但是可以看出,当时的青年罗荣桓已经立下了宏伟志向。

岛城著名的文史专家鲁海则提起过另外一件罗荣桓求学异事:当时的私立青岛大学曾经两次组织学生参观军舰,一次是参观北洋政府的海圻舰,一次是参观日本军舰比睿号,罗荣桓的好友张沈川回忆说:“参观日本军舰后,罗荣桓更加沉默寡言,整天发奋读书……”他们甚至成立了“三民实业社”,聘请技师生产国货抵制日货。

在私立青大求学时期,罗荣桓已经是一个把国家命运看做个人命运的有志青年了。

同学们都叫罗荣桓“大树将军”

1925年,高恩洪下台,私立青大走了下坡路,同样是在这一年,青岛惨案发生。说起青岛惨案就不得不说说张宗昌,张宗昌当时主政山东,人称“狗肉将军”,这位大帅的传闻之广,荒唐事之多,恐怕还难有军阀出其右。单单自己的姨太太,都多到了自己不知道数目的地步。

当时青岛日本纱厂的工人组织大罢工,张宗昌血腥镇压,很多革命志士遭到杀害。这场惨案也引发了后来的“五卅运动”。其时,私立青岛大学成立了学生联合会支持工人运动,组织者就是罗荣桓、张沈川、彭明晶等进步青年。学生会成立之后,立即建立了总务、财务、写作、讲演、募捐、演剧等组,开始分头活动。罗荣桓和彭明晶还受青岛学联的委托,分赴北京、上海,向两市人民报告青岛惨案的真相。由于罗荣桓谦和持重,不露锋芒,同学们将他比作为建立东汉王朝立了大功,而在诸将论功时每每退避大树下的冯异,称他为“大树将军”。

张宗昌为了控制局势,从济南来到青岛亲自坐镇,进步学生的处境开始变得危险起来。当时,中共青岛四方支部书记李慰农和《公民报》记者胡信之等多人被捕,罗荣桓此时虽然并未入党,但李、胡还是在狱中通过青岛大学附中的一位美术教员联系上了罗荣桓,他们告诉罗荣桓、张沈川,敌人几次审讯都问到了他们,要他们赶快转移。在这一片白色恐怖之中,罗荣桓和张沈川化了装,到高密农村暂避了一个时期。他们回校得知,李慰农和胡信之已经惨遭张宗昌的杀害。

在此之后,罗荣桓匆匆在私立青岛大学预科结业,随之南下武汉。他在私立青岛大学结识的好友彭明晶则和他在一起,最后竟成了他的入党介绍人。私立青岛大学的这段学习时光或许只是罗荣桓人生中一段极普通的插曲,但也对他之后参加革命活动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臧克家三句话换得入学通知书?

老青岛学校走出的另一名高材生叫臧克家,他的一篇诗作是高中语文课本上的名篇,叫做《有的人》,道是:“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是国立青岛大学的学生,和罗荣桓的私立青岛大学差了一个年代。不少媒体报道过臧克家的轶闻如下:这名高材生高考作文只写了三句话,就被闻一多破格录取,这故事也被人们传为上世纪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不拘一格降人才的佳话,但当年的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又有多少人知道?除此之外 ,臧克家的这次入学考试背后还藏着什么其他的秘密,现在就为大家一一揭开。

臧克家,山东诸城人,幼时家境良好,1930年的臧克家25岁,正值青岛国立大学建校招生,和罗荣桓一样,他也是新校的首批应招学生。凭着自己多年读书的底子和对文学的热爱,臧克家决定去试一试。

当时的考试分为两个科目,国文和数学,自幼读私塾的臧克家对于数学自然是一窍不通,最后干脆得了个鸭蛋。但最终他凭借着语文考试中的命题作文《杂感》一题,引起了批卷人闻一多的注意。这篇作文中有三句话让闻一多赞赏有加,道是:“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边的苦海!”作文最终得到了98分的高分,并顺利被录取。

如今看来,臧克家偏科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但他的最终录取是否算破格 ,这一问题却有不同的说法。山东大学现任档案馆馆长刘培平,对于校史及臧克家先生的诗歌都有多年研究,他表示当年入学考试的实际情况其实与现在外界流传的有所偏差。他提出被误读的关键点有两处:首先,当年臧克家的考卷上并不是只有这三句话,因为当年的国文试卷上总共出了两个题目,一为《你为什么投考青岛大学》,一为《杂感》,要求考生两题任选一道,但臧克家两题都做了,只是《杂感》一题的答案引起了闻一多的注意;其二,考究当年的入学录取标准,是以两科平均分为准。学校当年为了甄选人才,选取时判分十分严格,都是本着及格即优秀的原则,考生的考分普遍偏低,单科30多分的比比皆是。所以按照平均分算下来,臧克家有49分,这样的成绩在当年看来,已经能排到录取范围之内,所以也不算是破格。

 “假文凭”入校,终生感恩四叔

当年入学考卷的误读解除了,关于臧克家考大学的另一个秘密也该揭晓了。

也许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臧克家的曾用名是臧瑗望,至今在山大档案馆里仍可看到“臧瑗望,字克家”的学历卡和成绩单。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其实是他本家四叔的名字。

其实臧克家的四叔就叫臧瑗望。按照当年国立青岛大学的入学考试规定,考生要有大学预科的文凭才可报考,可臧克家却没有。这可急坏了想要求学的青年,现在办假证的比比皆是,可当初那个年代还没有诞生这一行业,但臧克家还是想出了办法。

巧在刚好家族里有个跟臧克家十分要好的叔叔有这么一份文凭,而他的叔叔就叫臧瑗望,于是臧克家便以文凭上的名字“臧瑗望”报考了国立青岛大学。在国立大学就读期间,也就一直沿用了这个名字。在青岛读大学的几年里,臧克家认识了自己的恩师闻一多,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没有四叔的成全,或许这位杰出诗人的命运将会完全不同。所以臧克家的一生,都念着四叔的恩情,直到去世前他还委托家人把自己的骨灰分成四份,一份安放在八宝山公墓,一份埋在诸城老家,一份撒在看着他长大的“老哥哥”坟上,还有一份就是撒在四叔的坟前,以感谢他的成全之恩。

文/记者 黄默 图/山东大学提供(署名除外) 本期策划/乔文林

感谢青岛市史志办、青岛市档案馆、山东大学宣传部的大力支持

青岛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增人、山东大学档案馆馆长刘培平对文章亦有帮助一并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