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明朝防倭寇设置灵山卫 当地起义军骑驴打胶州

2014-10-16 作者:
灵山卫城隍庙
 灵山卫位于黄岛东部,与灵山岛隔海相望,灵山卫也因灵山岛而得名。如今灵山卫是黄岛新区的一个街道办事处 。“卫”指的是明朝军队驻防屯田的地点,后来沿用作地名。

  灵山卫古城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经三次营建,灵山卫城城池整齐,规模宏大。城外还有社稷坛、风坛、城隍庙、关帝庙、福寿寺、朝阳寺等宗教建筑。不过,灵山卫古城现已全部拆除。城市信报记者来到灵山卫,只找到了剩下的唯一宗教建筑——城隍庙。

  城隍庙已成为村里的标志

  别看灵山卫古城明清时期在海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现在已经没有踪迹可循。城市信报记者在灵山卫打听,连出租车司机也不知道古城遗址和城隍庙的具体位置。一路来到灵山卫街道办,值班的保安王先生才给记者指明了方向,“古城早就拆了,城隍庙还在。”

  灵山卫城隍庙位于灵山卫东西大街西端北侧,庙前有一尊鼎,中间刻着“卫城古庙”,两侧刻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鼎后有两棵有着600多年历史的银杏树,树上缠着红绸子。树后就是城隍庙主殿,门上方的牌子上写着“威灵公府”,殿内有城隍爷塑像,左右是两个判官的站像,均表情冷酷。

  庙宇主体虽然是灰色的,但总体看起来很新。负责看庙的西街村村民陈老汉说,这个庙2011年曾经翻修过,庙前的《重修城隍庙记》简单介绍了翻修始末。陈老汉说,古时有城就有庙。当年建灵山卫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护城河。那时的人觉得与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

  陈老汉对记者说,“灵山卫城隍庙是明朝初年建的,每年定期举办祭奠仪式,以祈求家和兴旺、国泰民安。当时先建的庙,后栽的树,我今年74岁,在我的印象里,有这个庙在,灵山卫就没有旱灾,没有水灾,没有虫灾。院内这两棵银杏树600多年了,我们已经把它们当成神树了,保平安,而且还能结果子。”

  “我小的时候庙里有很多塑像,有城隍爷和城隍娘娘,有判官,还有小鬼,在主殿的东面,有一座钟楼,里面的生铁钟比人还高,敲起来全村人都能听见。”陈老汉说,城隍庙已经成了西街村的标志,逢年过节的时候,村民都会到这里来祭祀一下。现在每天上午8时30分至下午5时,城隍庙都对外开放,城隍庙庙会也每年举行一次。

  陈老汉告诉记者,原来可不止这一座庙。“原来灵山卫的庙可多了,后来 ,这里的文庙、马神庙等庙都遭到破坏,唯独城隍庙得以保存下来。这个庙当时用来盛粮食,才没有拆除,要不然也拆了。”

  灵山卫古城早已成为传说。可是,城隍庙依然存在,它印证着灵山卫的历史,承载着文化的记忆。.

  明朝设灵山卫防倭寇

  城隍庙因城而建,要说灵山卫古城,不得不说明朝的卫所制。卫所制是明朝最主要的军事制度,由明太祖朱元璋所创立,是明代特有的军民合一的管理体制。

  据记载,自元末明初开始,每年清明前后,倭寇借东南风从朝鲜西海岸进入山东半岛,一番烧杀抢掠之后,随即乘船遁去,民众不胜其扰。灵山卫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当初是为了抵御倭寇袭扰而修建的沿海军事重镇。

  明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东南沿海是明政府的主要财源之地。倭寇的入侵严重威胁到明王朝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的安全,于是朱元璋先后派遣汤和等人前往沿海进行大规模的海防建设,“跨县设所,连府设卫”。灵山卫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设立的。明代的一卫有军队五千六百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据2002年出版的《灵山卫志校注》,当时灵山卫辖有前、后、左三所。前所在琅琊古城(原胶南琅琊镇驻地夏河城),后所在胶州城,左所就在灵山卫城内,都是千户所。灵山卫城的设立,是明朝海防的需要。

  各卫所都隶属于五军都督府(明朝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五都督府的总称,统领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也属于兵部(五军都督府和兵部都听命于皇帝,五军都督府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兵部拥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一旦有军事行动,就把兵都招来,出发打仗。等打完仗,把倭寇赶跑了,就把兵再归还卫所,回去种地,自给自足,这样,朝廷可以省去一笔庞大的军饷和运输军事物资的人力物力。明代的卫所不能理解为现在的兵营,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生产建设兵团。

  历史上,灵山卫城曾历经三次营造。第一次是明洪武五年(1372年),右丞相魏国公徐达,派遣指挥佥事朱兴来此建造土城,以防倭寇。建成后,城周为三里,围墙高二丈五尺、厚一丈二尺五,东西南北各有城门,护城河深为二丈五尺,宽二丈。第二次是在永乐二年(1404年),第三次是弘治元年(1488年)。经过这三次建造,灵山卫城城池整齐,规模宏大。

  我们从《灵山卫志》中可以看到当时灵山卫城的规模:四个大门高大宽阔,城内的街道都是十字形,整整齐齐,就像棋盘一样。中间还有一条用来分界的河,从北门流入,从南门流出,在城南汇聚,然后流入大海。城中分为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建有卫署、学宫、经历司、仓库等。城东有演武场,建有将台、厅堂。城外还有社稷坛、风坛、云坛、雷坛、雨坛、先农坛、城隍庙、关帝庙、玄武庙、三官庙、三司庙、马神庙、观音阁、福寿寺、朝阳寺等宗教建筑;有文林坊、柱史坊等坊表建筑;有通济桥、长平桥、迎鹤桥、小石桥等桥梁建筑。

  光凭这些描述,我们就可以想象,当时的灵山卫城是何等繁华!这种繁华一直持续到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灵山卫裁并后,古城日渐荒废,道光年间开始倒塌,到民国二十年(1931年),只留下四门和部分城墙,上世纪60年代初还保留西门和部分残墙,后全部拆除,只有城南还留有烽火台遗迹。

  “在青岛地区的两卫五所中,灵山卫古城是拆除比较晚的。1958年,我在薛家岛一个叫安子的车站坐车去当时的胶南 ,就从古城中间穿过去,东门进 ,西门出,那时古城看着还挺完整。同一时期,琅琊的夏河所就破败很多,城墙已经不完整,在夏河我住的旅馆,院子西边就是一段城墙,城墙不好看,不像砖墙那么整齐,但是很古朴,旅馆条件很差,却很有味道。”鲁海先生说。对于灵山卫古城的拆除,鲁海先生感觉很遗憾,“青岛就缺少这样的古城,如果现在还有这么个古城,那该有多好,拆了太可惜了。”

  张大雅骑驴指挥打仗

  明朝中后期,由于倭患次第平定,卫所军基本上已失去其原有的作用,作为一代军事制度象征的卫所也变为驻兵的场所。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进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这时胶州、即墨、昌邑等地都有农民起义,灵山卫人张大雅、张千出兄弟也参与进来。

  清代著名学者张谦宜所写的《增修胶志·杂述》在《张大雅韩继本攻胶州》中记载了这一事件。用现在的话说,大意是:张大雅和张千出兄弟俩本是灵山卫的军户,都能说会道、巧舌如簧,做事也机灵,他们聚集了一帮兄弟,扯旗举事,不仅攻占了灵山卫,而且联合胶州的韩继本等人,进攻胶州。这群人当时都很穷,手里没钱,装备也就很简陋。没有马匹,头领们就骑驴,打仗时挥舞的旗子,都是用妇女的破裙子做的,好寒碜啊!

  当时的胶州知州是郭文祥,他招募闲人扩充兵力,组建了100多人的骑兵团。不过,这些人的战斗力也好不到哪儿去,出城和张大雅打仗也打不赢,互相都有损失。张大雅带人在城外掠夺财物,抢来一些官帽,分给下面的人,过过官瘾。腰包鼓了一点,张大雅这才开始造攻城的武器。登莱巡抚(也称海防巡抚)曾化龙和郭永祥是老乡,便派了500人去帮忙。张大雅一看,就和夏庄的单之赏结盟,左右呈犄角之势攻打胶州,却没有成功。张大雅又和城内一个叫朱黑子人约好,里应外合,谁知这朱黑子不靠谱,被郭永祥捉到砍了头。张大雅手下这些人,本来就是乌合之众,光想着抢东西,对攻打胶州这事儿并不上心。

  1644年6月,曾化龙招登州将领滕允玉(《南明史》为滕胤玉)来解围,张大雅知道滕允玉的厉害,率领部队逃跑了。这时,昌邑土豪李好贤率众向曾化龙投降,两人想出了一个灭掉张大雅的办法。李好贤移兵灵山卫,招呼张大雅来结盟,一起攻打胶州,张大雅不知道李好贤已投降,就和张千出赶了过来,没想到被李好贤绑住送给了郭永祥,当街斩首。张大雅的余党被韩继本收编。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总兵柯永盛入驻胶州,先是镇压了韩继本率领的农民起义,随后废除灵山卫指挥使司,设立守备署。守备署成为与胶州平行的特殊行政单位,但管辖区域仍以原来卫的范围为限。

  从清顺治末年到康熙初年,是否保留灵山卫争论激烈。到雍正元年,朝廷认为“沿海卫所原为防倭而设,今倭不为中国患已百有余年”,灵山卫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裁撤边海卫所终于被提上了议事日程。雍正十二年(1734年)灵山卫归并胶州。

  文/图 城市信报记者 宋义彪

  未经城市信报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继续左滑阅读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