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即墨人多来自云南 原住民惨遭明朝战争血洗

2015-04-09 作者:王学义

传说唐赛儿得到天书造了反她兵败失踪,明军血洗即墨

即墨历史悠久,自隋朝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就在如今的即墨市区附近重建即墨城。然而据调查,如今大部分即墨人的先祖却是明朝时从外地迁来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岛城著名文史专家鲁海先生对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说:“历来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都绕不过一个有名的女人,她的名字叫做唐赛儿。”在明朝永乐年间,她率众造反,席卷青州、莱州、莒州和即墨等九个州县,惊动了当时的明成祖朱棣,派兵来剿,即墨百姓大受牵连。逃出生天的唐赛儿则成为文人笔下的传奇人物,被赋予神话色彩,在民间广为流传。

官逼民反,唐赛儿率众起义

《明史·卫青传》称:“永乐十八年二月,浦台妖妇林三妻唐赛儿作乱。自言得石函中宝书神剑,役鬼神,剪纸作人马相战斗。”

这是正史上的记载 ,也代表官方口径。永乐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这里说的浦台即山东蒲台县,今属滨州市。鲁海先生说,唐赛儿生于公元1399年,也就是建文元年。她的父亲是个农民,给她取名叫“赛儿”,就是希望她能像儿子一样。唐赛儿也没辜负父亲的心愿,她自幼学武,练就了一身好武艺,“登高涉险如履平地,刀枪剑戟样样精通”。

永乐后期,明朝为营建北京城,修治运河,北征鞑靼,耗资巨大,山东是负担最重的地区之一,加之连年水旱,名不聊生 。明末清初的史学家谈迁在《国榷》一书中记载 ,永乐十七年,即公元1419年,“山东、河南、山陕诸处饥荒水旱相仍,至剥树皮,掘草根……老幼流移,颠踣道路,卖妻鬻子,以求苟活”。

唐赛儿起义是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她父亲被征去运送军粮,母亲也身染重病,不治身亡。她和丈夫林三气愤不过,一起去向官府讨粮,结果丈夫被杀,她的父亲也悲愤而亡。于是,唐赛儿起兵造反。整体来看,就是一个“官逼民反”的范本。

明代文人凌濛初所写的小说《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并称“二拍”)中有一卷名为《何道士因术成奸,周经历因奸破贼》,说的就是唐赛儿的故事。其中说,唐赛儿的母亲生她之前,梦见有神人捧着一个金盒,其中有一颗灵药,母亲吞下灵药,于是便有了身孕。唐赛儿自幼聪明伶俐,识字快,有姿色,经常剪纸人纸马,比划着打打杀杀。长大后,她嫁给了本镇同乡王元椿。这王元椿家道丰裕,精通武艺,弓马娴熟,常常指点妻子。俩人只顾舞刀弄枪,饮酒取乐,家业也就败光了。后来,俩人没钱过活,只好卖了家中梨园,买来一匹好马。王元椿骑马到酸枣林中拦路抢劫,没想到,他偏偏碰上一位高手,被一箭射中,乱刀戳死。

唐赛儿不胜悲痛,幸亏别人周济,才得以安葬丈夫。那天黄昏,她正往家走,忽然林间古墓射出一道白光,唐赛儿上前,发现一个石匣,旁边有一口宝剑,一副盔甲。回家打开石匣,点灯看时,只见一本天书,上写《九天玄元混世真经》,旁边有一首诗,诗云:唐唐女帝州,赛比玄元诀。儿戏九环丹,收拾朝天阙。”这其实是首藏头诗,四句诗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就是“唐赛儿收”,可是唐赛儿当时没看懂。后来,经一个姓何的道士指点,她才明白其中的含义。于是翻看天书,发现竟然是一部兵书,还有诸多法术,喜不自胜。

后来,县官派人捉拿唐赛儿。传说她就靠着天书所教的本事,将纸人变成兵马,造起反来。地方上的豪强看她懂法术,也就纷纷来投,于是战火燃起。

攻占即墨,火烧县衙

“唐赛儿被《明史》称为‘妖妇’,主要是因为她的起兵与白莲教有关。”鲁海先生对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说,白莲教作为古代一种秘密宗教一直潜藏在民间,元末红巾军所信奉的就是白莲教,而红巾军大将毛贵曾纵横山东。

据《明史·卫青传》记载 ,唐赛儿率领数千人,进兵青州,在卸石棚寨驻扎下来。

青州卫指挥使高风闻讯,率兵前来围攻卸石棚寨。高风全没把农民军放在眼里,认为一战就可以全部剿灭。没想到,唐赛儿利用有利地形,设下埋伏,一战就全歼高风所部人马,混战中还斩得高风首级。唐赛儿一战成名,周围州县民众云集响应。她又分兵攻打莒州、安丘、胶州等城池,还一度攻取即墨城。

鲁海先生说,永乐皇帝朱棣接到山东军报,大为吃惊,他派特使去卸石棚寨诏安唐赛儿,遭到严词拒绝。于是,他任用明朝开国元勋、安远侯柳升为总兵,都指挥使刘忠为副将,调动兵力向山东杀来。这个柳升能征善战,战功赫赫,他一到山东,就将卸石棚寨团团围住,连番攻打。唐赛儿据险而守,官军无可奈何。

不过,唐赛儿也知道,困守卸石棚寨绝非长久之计,只要官军长期围困,寨中粮尽之日,便是灭亡之时。于是,她决定趁官军立足未稳,连夜前去劫寨。柳升和刘忠分兵驻扎,各守一边。唐赛儿探知虚实之后,当夜趁月黑风高,挥军杀向刘忠大营。官军毫无防备,乱作一团,此战刘忠战死 ,唐赛儿率手下人马突围而去。天明之后,柳升在获知消息,命人快马去追,却也仅抓获了唐赛儿的手下刘俊等百余人。

唐赛儿去哪儿了?她率军去打安丘了。安丘知县和县丞组织800兵丁死守,一时攻不下来。唐赛儿传下将令 ,调集在其他地方攻城略地的人马齐聚安丘。

此时,唐赛儿的手下将领董彦杲正把即墨城闹得底朝天,放火烧了县衙和仓库。据清朝同治年间的《即墨县志》记载,很多贫苦百姓参加了唐赛儿的农民军。一个名叫蓝福盛的义官(编外官职)赶紧向鳌山卫指挥王真求援。王真说:“要想剿平这些贼人,需要你先把乡绅们发动起来。”这时,董彦杲正好接到了唐赛儿调兵去安丘的命令,率众驰援。于是,蓝福盛飞马挺戈,率乡民在前,王真指挥官军在后,追上了走得慢的部分农民军,在诸城将其击溃。

各路农民军共万余人聚集安丘城下,唐赛儿继续强攻,眼看就要攻下来了。这时,在山东沿海防范倭寇的官军将领卫青,率领千余骑兵昼夜兼程,赶到安丘城下。唐赛儿毫无防备,卫青与城中守军内外夹攻,击败了农民军。

唐赛儿失踪,官军血洗即墨

“即墨人当时已成为义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有数千人之多。”即墨史志办孙春在《唐赛儿起义与即墨》一文中称。而安丘一战也成为整个造反事件的转折点,在此之后,唐赛儿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此时,负责围剿唐赛儿农民军的安远侯柳升显露出了他的心胸狭窄,和残忍成性。据《明史·卫青传》记载 ,当卫青取胜之后,柳升才率大队人马赶到。卫青前去拜见,柳升怪他不等自己,独占大功,将其乱棍打出。安丘之战,农民军阵亡约两千人,四千余人被俘,这四千人被官军全部斩杀。

官军取胜之后,朱棣赐诏书慰问卫青,并升他为山东都指挥使;原鳌山卫指挥王真为都指挥同知。而柳升则因为冒领卫青的军功,被关进了大牢,两年后被朱棣重新起用,后来在南方战死。王真说即墨义官蓝福盛在战斗中当了向导,于是授予其巡检(从九品)一职,蓝福盛推辞不当官 ,只接受了一千贯钱的赏赐。别人笑他得不偿失,蓝福盛自己却说:“我只不过是想让老百姓平平安安而已,哪想过什么赏赐啊!”据《即墨县志》记载,蓝家世代为即墨望族,即墨城西门里大街有十四座牌坊,仅为蓝氏家族所立者就达九座。

然而,即墨老百姓真的平平安安了吗?文史专家宋正介撰文称,在唐赛儿起义过程中,即墨人参与其中的不乏数千人,而这数千人的亲属加起来就有上万人。造反属于株连亲属的大罪,起义失败之后,官军追查责任,即墨也就出现了杀人如麻、血流浮杵的恐怖场面。

孙春也在文中称,从唐赛儿起义失败后朱棣诛杀山东布政使储埏、张海,按察使刘本等大员来看,即墨等地参加起义的民众以及他们的亲属,受株连、遭屠杀实所难免。经过这场大战乱,许多村镇十室九空,人口锐减,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破坏。而唐赛儿的下落一直是一个谜,官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抓到她。据说,朱棣怕唐赛儿躲入寺院或道观之中,竟下令凡北京、山东境内尼姑及女道士都抓到京师,以至于尼姑道姑被抓者,前后达万人之多。但唐赛儿仍杳无音讯。

而失踪了的唐赛儿也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良好题材。除了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之外,在康熙年间,吕熊还写有一本长达数百万言的神魔小说《女仙外史》,以唐赛儿为主角,把她放在了与朱棣对等的位置上。在同治见年的《即墨县志》中也称,唐赛儿被捕入狱后,“三木被体。俄,皆自解而逸”。也就是说,她颈、手、足这三处的刑具自动解开,然后她就逃走了。

如今,在山东地区“唐赛儿,赛男儿”的民谣仍在民间口口相传。在唐赛儿的家乡滨州,她的雕塑高耸于滨州黄河大桥北段,路过之人均能看到,俨然已是滨州的一处地标。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王学义

即墨人祖先大多来自云南只有三个家族从山西来

永乐年间的唐赛儿起义,使即墨惨遭官军血洗,这是即墨原居民减少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多方面的原因。对于这一问题,即墨文史专家黄济显、李景智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们称,从北宋末年(1127年)到明朝初年(1368年),包括即墨在内的山东地区人口一直呈锐减趋势。目前即墨居民的先祖,主要是明初从外地迁入的军户,其中很大一部分从云南迁来。在山东,很多地方的人来自“洪洞大槐树”,这一点上,即墨有着与众不同之处。

明初前,即墨原住民哪去了

1985年,即墨县地名办公室对全县建村情况进行了调查,出版了一本《山东省即墨县地名志》,其中记载称,在明代以前,现即墨市有人口居住的村庄仅30余处,现今的瓦戈庄、太祉庄、大官庄、乔家屯、田横等乡镇皆属无人之地。那么,在明代以前这些地方的原住民去哪里了呢?

黄济显、李景智在《寻根追源即墨人》一文中称,从公元1127年到公元1368年这241年间,不仅即墨,整个山东地区人口锐减。

金兵从1125年开始南侵,于1127年灭亡北宋。金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村镇变为废墟。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当金兵经过后,山东发生了大饥荒,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各州县根本顾不上彼此,此时盘踞在即墨的强盗宫仪,“每车载干尸为粮”。在金人统治初期,对汉族实行奴隶统治,任意杖杀汉人和夺取民田。后期,金既要对付南宋,又要对付蒙古,战火连年不息,大肆抓丁,苛捐杂税极重。在山东爆发了李全等人领导的红袄军起义,连番交战,百姓遭殃。

随后到来的蒙古人是山东人经历的又一次劫难,据《中国历史纲要》记载,由于蒙古军的烧杀掳掠,“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被杀几尽,金帛子女被抢一空,房舍尽焚,城郭丘墟”。这一点,《元史·地理志》中所记载的数字极为惊人,1234年蒙古灭金,次年统计人口,北方人口共有475万人,而在27年前的金章宗泰和七年,当时是4581万人。通过如此悬殊的数据,就不难理解当时的人经历了怎样的灾难。在1349年之前,即墨人口连两千户都不到。

在元朝末年,红巾军与元军进行了长达数年的拉锯战,也造成了山东人口的减少。根据《即墨县地名志》记载,在明代以前,即墨众多宗族因战乱而灭绝,其中包括灵山镇崔家庵的崔姓,七级镇大小欧戈庄的欧姓,官庄镇池戈庄的池姓,长直镇范戈庄的范姓、周戈庄的周姓,以及刘家庄镇赵戈庄的穆姓等。

明朝建立之后,即墨地区人口的减少主要牵扯三件事,一是靖难之役,二是永乐扫北,三是唐赛儿起义。

靖难之役是燕王朱棣与其侄儿建文帝因争夺皇位而爆发的战争。即墨文史专家张可先在《“燕王扫碑”与“永乐扫北”》一文中称,“燕王扫碑”又称“燕王扫北”,燕王即为永乐皇帝,民间又演变为“永乐扫北”,并与五征蒙古相混淆。按照这种说法,永乐扫北和和靖难之役其实一件事。因为山东是主战场,战争自然殃及百姓。在即墨至今仍流传着“永乐扫北”时,原来的居民被杀光或者纷纷逃走的故事。

在历史上,一般说“扫北”,指的往往是和游牧民族作战。根据正史记载,永乐帝五征蒙古,都是从北京出发,并未经过山东。文史专家宋正介在《“永乐扫北”并非无稽之谈》中有另一种解释,他认为即墨人说的“永乐扫北”影射的可能是唐赛儿起义事件。因为,那时明朝尚未迁都北京,对南京来说,即墨等地就是“北”。

移民主要来自云南乌撒卫

朱元璋力主休养生息,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山西成为重要的移民输出地。很多山东人的口头禅都是,“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而事实上,大多数即墨移民并非来自山西,而是云南。

据《即墨县地名志》记载,来自山西的移民仅有三个宗族,如王村镇坦村的张姓,据传,其祖先来自山西的蒲州。华镇梁家疃《田氏族谱》记载称:“田氏祖籍山西阳高,永乐二年,与董氏同时迁来此地立村。”黄济显、李景智在文中称,以上三姓均属于零散移民。而且,山西《平阳府志》记载了明洪武、永乐年间,朝廷曾先后八次将山西移民集中在洪洞,办理移民手续,迁往各地,其中并没有迁往即墨地区的记载。

《即墨县志》副主编孙鹏在《明朝初期即墨移民初探》一文中称,明代初期,移民即墨的主流是来自云南的军户。鳌山卫镇有37个自然村是明洪武、永乐时建村的,其中23个村是从云南移民来的,占明初建村数的62%。田横镇明初建村35个,其中25个村的族谱记载其先祖是从云南移民来的,占71%。

很多宗族的族谱也进行了记载,说是来自云南乌沙卫,有的说是乌撒卫,这两处应为同一地方,因发音相似而混用。比如,金口镇南阡、古阡村的《金氏族谱》称,其先祖来自云南乌撒卫乐歌屯。而北阡村《房氏族谱》则称,其始祖来自乌沙卫之乐古屯 。“乐歌屯”和“乐古屯”应该为也是同一地方。而四舍村的《武氏族谱》记载,他们的始祖来自于云南乌撒卫的银子桥。这些军户应该是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朝廷设立鳌山卫时,从云南乌撒卫等地调入即墨的第一批移民。而如今即墨通济街道办事处的张家西城、窑头等村的张姓的始祖就这一年从云南乌撒卫调到鳌山卫或浮山所,来担任卫指挥使和百户的。

孙鹏称,另一批来自云南的军户是在明永乐初年(1403年),因为“靖难之役”后的军事调动而迁来即墨。比如,如牛齐埠的《董氏族谱》记载称:明朝永乐二年,始祖董志清由贵州大定府威宁州,迁居即墨牛齐埠。而威宁州的治所正是在乌撒城。如今华山镇小埠《李氏族谱》记载称:明朝永乐二年,由由小云南毕阳县(当为今之毕节县)东门里 ,迁居即墨北乡万华山前小埠疃。另外,店集镇青山西村的《邵氏族谱》记载称:明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邵九公由云南从徐辉祖来援山东,留戍雄崖所,永乐二年邵课士携家来青山之前 。这里说的徐辉祖就是明朝的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儿子,这一记载正说明了迁徙是因为“靖难之役”。

据明朝万历年间的《即墨志》记载,万历初年,即墨县总户数为11231户,其中军户为6290户,占总户数的56%。岛城文史专家侯文程考证称,据有关史料记载,即墨市的1000多个村庄中 ,约有225个是由云南省移民立村的。这些军户并非少数民族,而是汉族士兵极其家属。他们很可能在云南娶了当地少数民族为妻并生子,也带来了当地的生活习惯。

学者张彩霞在《明初军户移民与即墨除夕祭祖习俗》一文中称,在即墨有关于“高祖公”和“高祖婆”的传说,说的是一场洪灾之后,人类灭绝,一对兄妹在仙人指点下结为夫妻,成为人类始祖。这一故事与云南地区瑶族等少数民族传说结构相同。而在过去,即墨人过年祭祖时,所供奉的就是“高祖公”和“高祖婆”。另外,当老人去世后,即墨人还流行说“人死了是回云南老家”,祷告亡灵时说“吃饱了,向西南走吧”。

即墨还曾经向河北移民

相比于青岛其他地方,即墨的移民相对单纯,但也并非全部来自云南、山西。有来自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等省的,还有从省内迁至即墨的,但规模都比较小。据孙鹏记述,有的是从外地来即墨做官,比如鳌山卫的卢、顾、朱、高、焦等姓氏,其先祖来鳌山卫任指挥,随即定居于此,开枝散叶。还有逃难来即墨的,比如,三里庄的《李氏族谱》记载称,明洪武见年,有三家姓李的逃难来到即墨定居,这三家并非同一宗族,于是称为三李庄,后来演变为三里庄。

据明代万历年间的《即墨志》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即墨的人口为126800人,到永乐十年(1412年)即墨人口则是121400人。这近20年间,有不少移民迁入即墨,怎么即墨的人还减少5400余人呢?孙鹏在《明朝初期即墨移民初探》一文中称,这是即墨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就是不仅有云南移民迁入即墨,而且即墨还曾经向外移民。

据1992年出版的河北省《吴桥县志》记载,1985年该县有451个自然村,根据各村居民族谱记述,有253个村是于明朝永乐初年由即墨移民该县建立的。即墨移民建村占全县总村数的56%。而河北南部,靠近山东省有一个南皮县,该县1986年仅有299个自然村,其中永乐二年,山东省即墨县移民来此建村的就有55个村,移民分9批前来,一些村子的名字就是在姓氏之前加上批次,口语中“一批”叫“一拨”,于是村名就是“李六拨”、“邢八拨”、“朱八拨”等。

那为什么要从即墨向河北移民呢?这里还是必须要说“靖难之役”。当时双方在山东西部及河北北部进行了残酷的“拉锯战”,几乎变成无人区。而洪武、永乐年间大量军户拥入即墨,实行军屯。按规定,要给军户每丁拨发土地50亩。因为前来的军户太多,鳌山卫、雄崖所周围就出现了人多地少的情况,不得不向外移民,以便腾出土地来拨给军户。另外,因为“靖难之役”战争期间,即墨地处一隅,相对安稳,不少流民来到即墨。待到战争结束之后,永乐皇帝下旨,让流民到战争所致的无人区开垦荒地,于是这些流民从即墨迁移到河北的吴桥、南皮等地。这是永乐年间,即墨向河北移民的大致情形。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王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