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漫步青岛大学路偶遇民国大师 蔡元培胡适……

2015-05-14 作者:王学义

幽静,整洁,满眼翠色,时有鸟鸣入耳。这里是大学路,行走于此,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在不自觉间放缓脚步。

纵观整个青岛市,若论最具文化底蕴的街道,莫过于大学路,它见证了青岛的百年沧桑。掩映于葱茏绿树间的一座座小楼中的,是诸多名人与学人的遗踪。那些过往的风华与风流,让如今的人们心生庄严,默默阅读,静静倾听。

大学路以前叫东关街

青岛著名文史专家鲁海先生对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说:“大学路是青岛最早的街道。”追溯它的历史,必须提及的是东关街和青岛河。这两个名词,让如今的青岛人感到有些茫然,然而在历史上它们却是绕不过的符号。

青岛原本是一个渔村,青岛河原为青岛的母亲河。青岛河发源于青岛山,水流下来后沿登州路龙江路经过东关街(今大学路)一直流入大海。19世纪末,清政府在青岛河西岸修建了一座总兵衙门,随后,河西岸也开始成为市镇。按照传统习惯,城门以外的区域被称为“关厢”,于是青岛河东面的位置也就成为“东关”,而那里的街道则被称为“东关街”。

当年,德国人侵占青岛之后 ,为了维持其长期统治,便开始进行大规模建设。他们沿着青岛河整修了一条现代化马路,名为“奥斯帕斯街”,但青岛人还是习惯称此为“东关街”。而后来,私立青岛大学开办,这条马路也就改叫大学路。随着青岛一步一步从渔村向城市转变,青岛河也一点一点被蚕食。而在它所流过的地方,则冒出了一座座充满异国风情的小楼。

上世纪70年代,早已干涸的青岛河的河道上游,被夷为平地,盖起了大量的楼房,原来分处河道两岸的大学路和龙江路,被连成了一大片。下游出海口的一段河道则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被覆盖并修成了马路,这就是大学路末端的一部分。最终,青岛河从青岛人的视野当中完全消失了。岛城知名文史专家吴坚先生对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说:“青岛河并没有消失,它只不过从明沟变成了暗渠。如今在大学路和黄县支路的交界口附近,还能看到一段明沟,这就是青岛河。”

鲁海先生对青岛河记忆犹新,上世纪40年代,他曾在“迎宾馆”那里住过两年,能看到青岛河,流水绿地风景很美。后来他还有一段探险的经历。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学校组织挖防空洞。“我们小组正好在现在的美术馆这个位置挖,挖着挖着竟然发现了底下仍然存在的青岛河,有七八米宽。当时我们就沿着河道走,一直走到了老二中的出海口位置。”

近日,城市信报/信网记者来到大学路,发现路旁的行人大多比较悠闲,人们缓步行走,似乎很享受这里的幽静。法桐新绿的叶子,路旁红顶的房子,都让人想静下来多看两眼。每天只有很短的时间,大学路是热闹的,那就是54号的大学路小学的学生们上学和放学的时间。

虽然,大学路小学在青岛本地人看来大名鼎鼎,但对很多外地游客来说,假如不按图索骥,他们往往很难发现大学路上还有这样一所小学。“就建筑风格而言,它的确太不像一所传统意义上的小学了。”鲁海先生对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说。红墙、小院、别致的建筑,它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座别墅。事实上 ,这里正是曾经的两湖会馆。

虽然两湖会馆没有齐燕会馆、三江会馆和广东会馆那“三大会馆”有名,但也是青岛比较出名的同乡会。鲁海先生说,据《青岛指南》一书中记载,两湖会馆建于1933年。在此之前两年,湖北人沈鸿烈当上了青岛市长。当时的湖北、湖南两个同乡会便进行了合并,由沈鸿烈出任董事长。这两湖会馆一开始选址潍县路5号,但后来改到了大学路上,建成后占地2993.34平方米,建筑面积777.19平方米。和青岛“三大会馆”一样,两湖会馆也为同乡提供帮助。

1947年,教育家吴秉衡在这里创办了慈幼小学。1949年改名为私立向民小学,1952年又与山东大学附属小学合并,成为大学路小学,一直沿用至今。

黄宗江在两湖会馆演过戏

“两湖会馆内曾经有个礼堂,里面经常会演话剧、歌舞剧,而著名表演艺术家黄宗江就曾在这里演出过儿童话剧。”鲁海先生对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说。

1932年11月,黄宗江和兄弟姐妹一起,跟随父母来到青岛。那时,他的父亲是电话局的工程师,从北京调来青岛。黄宗江兄弟姐妹七人,在兄弟中黄宗江是老大,老二宗淮,老三宗洛,宗英则是小妹。鲁海先生说,黄家在青岛所住过的老楼其实就是老舍故居。如今的老舍故居是黄县路12号,而黄宗英曾经说过,黄县路是旧居的后门。他们一家人1934年就搬出去了,那一年的秋天,老舍搬了进来,两家人并未见过面。后来,黄宗江还在文章中写道:“如此说来我就和老舍先生同一旧居了,又何其幸也。”

鲁海先生和黄宗洛都曾就读于江苏路小学,但二人并未谋面,因为黄宗洛是1933年至1934年这段时间在青岛读书,而鲁海入学时已是1937年。黄宗洛小时候笨嘴笨舌,但后来跑龙套却跑成了大师,演过话剧《茶馆》中的松二爷形象深入人心。

大学路上建筑给人深沉的历史感,不少欧式的小楼,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铁栅栏的门后面,在红墙里面,在深深的院落里,深埋着一个又一个故事。

大学路7号是青岛市美术馆,城市信报/信网记者曾多次来这里。它的外面是中国传统建筑所特有的黄瓦红墙,进门之后却会发现其建筑的多样性。这是一个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建筑群落,原为“万字会”旧址。这一建筑群落共三进两院,特点为五教合一,以三进布局,将罗马柱廊式、中国宫殿式、阿拉伯式三种不同风格的建筑集中于此,不仅具有历史的沉淀、文化的厚度,而且也是一处绝佳的观光地。2006年,它被国务院正式批准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学路14号是过去中国银行的职员住宅楼群,又被称为“银行大院”。它始建于1932年,建成于1934年,由青岛最早的华人建筑商马铭梁主持的“新慎记营造厂”承建,据说,其平面布局和建筑样式在国内绝无仅有 ,是国内宿舍公寓楼院的一种范本。进门之后,其左侧是红砖和花岗石立面的小礼堂,名为“广厦间”,取自唐代诗人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名句。这个大院也是一个文化大院,里面琴棋书画、文体兼备,人才济济一堂,特别是在戏剧方面。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包括中国银行经理王祖训在内的不少人喜欢京戏,这里就成立了“广厦堂剧社”。其中尤其要说的是京剧名角于振之先生。1934年,于振之加入“广厦堂剧社”。广厦堂每逢周末,必有演出,当时大院中家家户户去礼堂占座,热闹得如同过节一样。

大学路上还有很多有历史的私人住宅,其中16号是丁敬臣的旧宅。这位丁敬臣曾是德占时期“参议”,当过三江会馆的会长,开来了几家企业,是早期青岛的名人。

在大学路上走,很容易有一种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穿越的感觉。能看到穿着入时的时尚美女,也能看到穿对襟衣服,长发飘飘的男子,还有携琴持箫的艺人。偶尔转弯进了某个院落,就会发现到了某位名人的故居,惊喜与慨叹接踵而至。

大学路上的咖啡味道

“如今的大学路,给人惊喜的不仅仅是历史和文化,还有老房子里的新业态。”江苏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纪静怡对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说。近年来,大学路上的咖啡馆、酒吧、甜品屋等小店越开越多,已经形成了一种新的景致。据统计,目前此类商家,大学路上已有30多家。

吴坚先生是岛城咖啡行业的资深人士,他开办的胶澳咖啡馆此前一直在太平路上的栈桥王子饭店中。从去年开始,他将胶澳咖啡迁到了大学路48号。“我喜欢咖啡,喜欢老房子。在大学路正好将这两种情结聚到了一起。”他说。这里的业态是自发形成的,人们是根据这里的环境和个人兴趣来到这里开店,这样根扎得更牢一些,也容易出现千姿百态、摇曳多姿的风景。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走访发现,这里的咖啡馆、酒吧与东部地区的风格明显不同。东部往往讲究装修上的豪华,而这里则在优雅和文化气息上下功夫;东部往往看起来“高大上”,在这里却处处呈现出一种慢节奏,到处是和缓的调子,让人在几分怀旧气息中度过悠闲的时光。比如,大学路上的长颈鹿咖啡就特色鲜明,这里从窗户、桌椅、书架到每一个杯子,连同摆放的装饰品,绝大部分都是主人自己设计的,这样一种细微的心思是很多大规模的咖啡店所比不了的。

“一些年轻人选择来大学路上开店创业,这些‘创客’比较有追求,有趣味。而我们也想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做好相关配套工作。”江苏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纪静怡说。

吴坚先生则感慨:“大学路是青岛河所流过的地方,这条河曾滋养了最初的青岛,如今在这里又滋生出这样一种新业态,好像老树新花,似乎有点像冥冥之中注定的。”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王学义

大学路曾有俩最著名的建筑总兵衙门和俾斯麦兵营

在大学路,当年曾有两处青岛最有名的建筑,一处是章高元的总兵衙门,另一处则是俾斯麦兵营。

这两处建筑在历史上都有各自重要的意义,随着时光的流逝与历史演进,它们原来的样子只留在了档案中。在原总兵衙门的位置,建起了如今的人民会堂。而俾斯麦兵营则被胶澳督办高恩洪选址为创办大学的地方。后人在这里创办了私立青岛大学,而这也就是“大学路”这一名称的由来 。

总兵衙门拆除后建了人民会堂

“总兵衙门在当时还是比较宏伟的,他比一般的县衙规模要大不少。对于青岛来说,它也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岛城著名文史专家鲁海先生说。

从如今残存的照片中可以看到,总兵衙门就是一组平房,建筑风格是典型的北方传统式样。据记载,其结构为梁架体系,砖木结构,建筑为一层飞檐,上面覆盖灰色筒瓦,衙门正门高一丈有余。依照旧例,总兵衙门座北朝南,前面是辕门,门前有一面长15米的影壁墙,门外设置木制旗杆,上面悬挂着清朝的龙旗,辕门里面的正院分为前后三进,东西还有若干个跨院。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虽然不像高楼大厦这样显眼,但与大海相映衬,别有一种威严气派。

1891年6月14日,是青岛人应该铭记的日子,因为青岛建置于这一天。据《青岛市志·政权志》记载:“1891年6月,李鸿章和山东巡抚张曜对胶州湾进行了两天的实地调查,他们认为胶州湾水深港阔,形势险要,是一处天然良港。随即联名奏请光绪皇帝在胶州湾设炮台、驻扎军队,所需经费拟由山东海防中截留。1891年6月14日,光绪皇帝正式批准在胶州湾设防的建议。1892年秋,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广武前营、广武中营、嵩武前营、嵩武中营四营兵力,约2000人移驻胶澳。”

青岛建置之后,这座原本的小渔村的命运也开始发生巨大转折。既然总兵统领军队驻防,那自然需要办公和居住地点,于是便着手兴建总兵衙门。总兵衙门的正式称呼应为胶澳镇守衙门,选址于天后宫东侧。据《海云堂随记》中记载,当时的照壁上画有一个神兽,状如麒麟,寓意在于警示。这座衙门也是当时清廷在青岛象征主权的权威标志。

据岛城知名文史专家吴坚介绍,章高元驻防胶澳后,很快就遇到了两大难题:一是兵丁配备不足 ,广武、嵩武营并未到位,仅有广武两营;二是经费捉襟见肘,驻防工程举步维艰。1894年李鸿章再次到胶澳视察,对炮台建设情况并不满意。

就在3年之后,德军借口“巨野教案”突然登陆青岛,章高元率军撤离。总兵衙门也就落入德军之手,成为德国胶州占领军临时司令部。此后,又被日本人所占据。据鲁海先生介绍,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汪伪政府警备司令李仲刚曾这里创办了一所私立中学东文书院,此后改为崂山中学、青岛二中分校校舍。(大学路南端是青岛二中,即今育才中学,该校址原为私立青岛中学校址,房产系当时的青岛首富刘子山捐赠。)

“1959年是建国十周年,总兵衙门被拆除,开始建设一座会堂,次年落成,这就是后来的人民会堂。”鲁海先生说。

俾斯麦兵营与私立青岛大学

俾斯麦兵营位于大学路的另一端。按照青岛市史志办所收录的资料《德帝统治青岛罪行种种》记载,德军占领青岛时在东镇修建了名叫威尔俾斯麦的兵营。这些营房都以钢架为梁,以石为墙。当时在青驻有大量德军,光威尔俾斯麦兵营就驻有二三千人之多。这座兵营当时非常先进,不仅设计上非常讲究,依青岛山南麓而建,景色宜人,而且建筑精良,风格考究,其中还采用了当时尚未流行的抽水马桶,可谓一流的屯兵场所。

日本占领青岛后,妄图将青岛变为其殖民地,将奥斯帕斯街改名为“巽町”,俾斯麦兵营改名为“万年兵营”。只不过,这座兵营并未像日本人想的那样能挺“万年”,在建好二十多年之后,它就变成大学宿舍的教师公寓。而早在1922年中国政府就收回了青岛的主权。

这还要从高恩洪说起。1924年3月31日,49岁的高恩洪出任胶澳督办,统管青岛政务。这个高恩洪也是个教育专家,他曾在英国留学,此前曾任北洋政府的代理教育总长。上任之后,他就着手筹划创办私立青岛大学。而他也很明白,想让驻军北洋陆军第五师迁走绝非易事。于是,他决定先搞起来再说。1924年5月29日,高恩洪等人在胶澳督办公署(今青岛市人大和青岛市政协办公大楼)成立私立青岛大学筹备处,高恩洪、宋传典、刘子山等11人组成筹备会统筹建校事宜,另外延请了梁启超、蔡元培等24位学界名流为名誉董事,校董会成立不久,他就宣布校址拟定于俾斯麦兵营。

北洋陆军第五师特别是当中的王翰章旅,听到消息当然不干,双方就此起了争执,最后闹到了吴佩孚那里。当时,吴佩孚是直鲁豫三省巡抚使,一向以儒将自许,本来就重视教育。他当即签发了一纸命令:“令开:奉督办公署第3239号准予备案。9月15日,奉870号公函,准将青岛兵营拨给本校永做校址。”于是,“军爷”们只好乖乖地腾出地方。

筹款工作随即展开,其中,高恩洪捐了1万元,刘子山捐了2万元。1924年9月20日,私立青岛大学首届新生入学正式开课。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所大学,于是人们口中的“东关街”也就变成了大学路。可惜的是,私立青岛大学成立的第二年就开始走下坡路。那一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吴佩孚全军覆没,只好南逃,1924年,时任山东督理、督办的郑士奇(皖系军阀)派来王翰章逮捕了高恩洪。于是,私立青岛大学资金立即告急,根据青岛市档案馆材料,1929年私立青岛大学停办。

不过,仅仅一年之后,有一所新的大学在私立青岛大学基础上出现。这所大学就是后来山东大学的前身“国立青岛大学”,而它也为后来的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青岛大学奠定了基础。

大师们为青岛注入了诗意

1929年6月,蔡元培携家眷来青岛度假,借住于私立青岛大学女生宿舍小楼(今中国海洋大学的档案馆)。他也被这里的环境所吸引了。考虑到青岛战乱较少,蔡元培提出将正在筹划的国立山东大学迁来青岛。国民政府教育部通过了他的提议,于是,本来定在济南的国立山东大学被拉来青岛,原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被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还将私立青岛大学的校产一起收用。

杨振声是蔡元培的高足 ,时任清华大学教务长兼文学院院长。经过蔡元培的推荐,他成为国立青岛大学的第一任校长。1930年9月21日,国立青岛大学开课,此时可谓群星璀璨。杨振声亲自去上海请来了闻一多、梁实秋。到1931年,沈从文等也加入进来。而且,杨振声还请章太炎、胡适、罗长培、冯友兰、陈寅恪等大家前来作讲演,一时名声大震。

后来,杨振声因故离开,国立青大被解散。再后来,国立青大被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新任校长是赵太侔。赵太侔沿袭了杨振声原来的办学方法,又让国立山东大学开启了一个黄金时期。七七事变之后,学校再经坎坷,被迫南迁,中途解散。抗日胜利后,才重新复校。期间,老舍、洪深等著名学者曾在此任教。新中国成立之后,迁往济南。不过,赵太侔也给青岛留下的了两颗宝贵的“种子”——水产系和医学院。这两个机构留在了青岛。水产系经过发展,后来成为山东海洋学院,而它就是中国海洋大学的前身。而医学院则演变成青岛医学院,后来并入青岛大学。

岛城著名历史学者巩升起在《国立青岛(山东)大学的教授们》一文中称,闻一多、梁实秋等著名教授们,给青岛留下了浓郁的文化气息。特别是闻一多,给这个城市注入了诗意。据他介绍,诗人、学者、斗士是三种身份,在闻一多身上结合成一个人。1930年,应杨振声之聘,闻一多来到青岛,出任国立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期间,破格录取臧克家入读,显示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胆识。梁实秋是和闻一多一起来青岛的,不过离开得较晚,多待了两年。梁实秋是跨青大与山大两个时期的人物,任外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他与闻一多及其助手陈梦家、沈从文、女诗人方令孺、孙大雨等同为新月派人物,使青岛一时成为新月派的桥头堡。梁实秋是真正热爱青岛的,他在《忆青岛》一文中深情地写道:“我虽然足迹不广,但北自辽东,南至百粤,也走过了十几省,窃以为真正令人流连不忍去的地方应推青岛。”

如今,行走在大学路上,人们还会常常想起那些过往的大师们,正是他们让这个城市的身影变得更厚重,更优雅。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王学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