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一战亚洲唯一战场在青岛 日本是如何介入一战

2014-11-13 作者:田野
1024×568

"伊丽莎白皇后"号巡洋舰(茜茜公主)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百年前,这场战争第一次让全世界打成了一团,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参战,各附属国也加入进来,世界变成了一台“绞肉机”。因为一战的主战场是在欧洲,因此 ,远东地区习惯上将此战称为“欧战”。

但事情总有例外,被称为“欧战”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地区还有一个主战场,那就是青岛。为了争夺对青岛的控制权,协约国的日、英两国和同盟国的德、奥两国大打出手,俄、法等国作壁上观,上演了海、陆、空全方位的立体作战,是为“日德战争”。其战术之复杂、战况之惨烈,现在看来都惊心动魄。

值一战百年之际,《发现青岛》推出《日德战争系列》,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文字,和您一起感受战争的惨烈,体会青岛的一段历史。

日本如何介入一战

1914年11月2日凌晨3时,一艘排水量4000多吨的奥匈帝国(奥地利)巡洋舰游荡在青岛附近的海域 ,四周一片漆黑。在发射完最后一枚炮弹后,舰上官兵打开位于船底的阀门,将船沉没在团岛与黄岛之间的主航道上,伴随着这艘战舰的沉没,德军在青岛的统治即将宣告结束。

百年之后,发现过二战沉没航母和潜艇的国际专业潜水团队将目光投向了这条名为“伊丽莎白皇后号”(伊丽莎白皇后就是人们熟知的茜茜公主)的沉船,制定了寻找这条战舰的计划。可以预见的是,在一个天气和水文条件允许的日子,潜水团队的水下探寻很可能会有所收获,这艘百年沉船很可能重见天日。

“伊丽莎白皇后号”自沉事件不过是“日德战争”临近结尾时的一个小插曲,关于这艘战舰的沉没我们还要从一战说起……

现在我们说起一战,自然联想到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枪杀。当时的伦敦《每日新闻》报道:“这次暗杀对欧洲来说像一次雷鸣。”

“雷鸣”的比喻毫不夸张,在它之后而来的就是狂风暴雨。其时,欧洲战云密布,各大国在明里暗里早已经拉帮结派形成两大阵营,这两大阵营一方是以德国和奥匈帝国为代表的同盟国,一方是以英、法、俄为代表的协约国,围绕着重新瓜分世界的问题,两大阵营摩拳擦掌。萨拉热窝事件无疑成了点燃炸药的导火线,事件发生后不久,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下达最后通牒,两大阵营迅速站成两队,大打出手,一战就这么爆发了。

就在一战爆发之时,一个曾经的小国注视着欧洲战场的一举一动,它就是日本。

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一跃成为东亚第一强国,此后通过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彻底奠定东亚霸主地位,但日本从来没在世界的舞台上露一下脸,一战的爆发让日本看到了机会。早先,日本就和英国订立过英日同盟,日本很想在这上面做些文章。

机会就这么来了。孙力舟先生对一战历史颇有研究,他在《一战在东亚的缩影——青岛之战》中说,1914年8月4日,英国以德军侵犯比利时的中立为理由,对德宣战。三天之后,战火就烧到了东亚。8月7日,德国的一条驱逐舰在南中国海伏击了英国的运输船队,中国开始被动卷入战争。伏击事件发生的当天,英国驻日本大使要求会见日本外相加藤高明,提出要和日本联合在海上对德国作战,日本自然迫不及待,作为盟国,日本有义务协助英国作战,而从战略利益上考虑,日本巴不得参加“欧战”。当然,日本不会花上20多天的时间从海上长途奔袭欧洲战场,日本将目光锁定在距离本国不远的德军租借地——青岛。

德军构筑“青岛要塞”

青岛是列强都为之垂涎三尺的一个天然良港,最先占据它的是德国。

早在19世纪中期,德国的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就曾在山东半岛长途游历,他通过考察发现青岛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他的这番见解引起了德皇威廉二世的重视,为此,德国几次对青岛进行调查。1897年11月,2名德国传教士被杀,威廉二世欣喜若狂,直言不讳地说:“我们终于等到了期待已久的借口。”在与俄国达成默契后,德国舰队闯入山东胶州湾。1898年,清政府被迫将胶州湾租借给德国,租期99年。孙力舟指出,从文件上来看,青岛是德国的租借地,但实际上跟殖民地没什么区别。一个事实是,在清末邮政系统中,寄信往胶州湾被列入寄信到德国的分类,青岛成了德国的“领土”。此后,德国又夺取了修筑青岛到济南的胶济铁路的权利,势力伸展到山东省大部分地区。最终,青岛成为德国海军的东亚舰队基地,用来保护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

为了经营好青岛要塞,德国花费了很大的心思。之后的义和团运动,更使得德国殖民当局更加认真考虑青岛的防卫。经过长时期构筑,德军在青岛布置下陆、海两大防御系统,最终形成“青岛要塞”。请大家认真记住这些防线,在之后的叙述中,它们将会被多次提到。

地面防御系统:在朝向内陆的方向,德军布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沿着青岛市区和港口与山东半岛分割的陡峭山岭修建。第二道防线长达17千米,也沿着峻岭修筑。最后一道防线在市区以上200米。德军筑有堑壕、炮台和其他要塞工事。

海上防御系统:在朝向黄海的方向,德军在入港水道处布放了水雷,修建了4座炮台、5个多面防御堡垒。尽管有些大炮是清军在胶州湾炮台遗留的相对老旧的炮型,有的是从根据《辛丑条约》被迫拆除的大沽口清军炮台上拆卸下来的,总体来看青岛的防卫设施比较完善,也得到了较好的操作。

据《环球军事》刊文统计,到了一战前夕,驻防青岛的德军有130门岸防炮,还有30余门12和88毫米的野战火炮,以及几十挺当时最为先进的马克沁机枪(一战索姆河战役,德军凭借此枪,曾创造一天内6万英军伤亡之记录),海军有16艘军舰在港内。从武器装备上,由于德国工业比较发达,特别是军火工业发达,德军的武器装备要优于进攻的日军。

当然,世界上永远没有不可攻破的防线,之后我们就会发现,德军的“青岛要塞”遭受了和后来著名的“马奇诺防线”同样的命运。

日本德国互放狠话后交火

1914年8月份 ,青岛上空开始战云密布。

其实早在8月7日英国驻日大使向日本外相发出参战要求之前,德国就已经预感到战争的临近 。8月初,德国皇帝宣告胶州湾进入军事戒备状态,德国在远东的侨民都被应召入伍,或编为预备役人员。也是在此时,我们在开头提到的,德国的重要伙伴、奥匈帝国的巡洋舰“伊丽莎白皇后”号,也驶进了青岛港,加入到青岛要塞保卫战的行列当中。

但是,德军表面上看起来坚不可破的“青岛要塞”却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兵源不足。《一战在东亚的缩影——青岛之战》详细记载了当时的情况:因为地理原因,德国在东亚的军力相当有限 ,而德军在一战初期的作战计划更让这一问题加重。在欧洲战场,德国总参谋部为了避免两线作战陷入不利,制订了“施里芬计划”。这个著名计划企图速战速决,要求德军在战争初期利用俄国政府效率较低和交通落后的弱点,在数周内攻下巴黎,然后向东击败俄国。这一计划客观上要求德军将兵力集中在欧洲大陆,也就进一步限制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驻军规模。因此,在8月初战争即将打响时,在中国的德国陆军仅有3650人。还有一些编入德军的当地中国人也被当做炮灰加入守军队伍。而日本则出动了5万人。

日军相比之下兵力充足,加上战争欲望强烈,因此很快就下达了最后通牒。1914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向德国政府下了“最后通牒”,以将胶州湾租界地全部交还给中国为由,要求德国政府必须无条件地将青岛交由日本暂管,德国陆海军撤出中国,否则日本将采取必要的行动。

面对这一通牒,德国人给出了有趣的回答——“可以考虑把青岛交还中国,但是日本也应将台湾交还中国。”日本人当然不希望青岛回到中国人手中,因此警告中国:不得从德国人手中接受青岛,否则日本将认为中国是自行破坏中立。

面对日本的强硬立场,德国摆出了一副一战到底的架势。德皇威廉二世亲自电告身兼青岛要塞司令的迈尔瓦德克总督:“务必保卫青岛要塞,战斗到最后一人。”一则更能反映德国人心态的对话记录在艾德顿·罗伯特的《朝日武士》一书中,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说,“向日本人交出青岛,比向俄国人交出柏林更让我感到屈辱”。

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日德正式开打。

1914年8月23日,日德战争正式开始。接下来,我们将分成三个阶段来叙述作战经过,第一个阶段就是日德之间的海上对决。客观上来说,从战争一开始,德国就在海战上处于下风,无论从舰艇的数量和火力上,德军都受到日军的压制,这些压制最终扼住了德军的海上咽喉,使得其补给发生困难,也在最终为日军发动“钳形攻势”创造了条件。作战能力一流的德军,为何会在海战上落了下风?日德开战之后 ,中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态度,又有哪些作为?

袁世凯决定严守中立

一战爆发的时候,中华民国刚刚成立两年,时任大总统是袁世凯,面对这样一场世界级的大战,民国政府选择了中立。8月6日中国宣布中立立场,并公布《局外中立条规》。

实际上,中国也发现了日本借口进攻德国,强占青岛的意图,并在私下有些小动作。据说,当时袁世凯一方面以大总统名义电请各参战国勿在中国领土上进行战争,一方面斡旋于英德两国之间,期盼靠“以夷制夷”的策略收回青岛,并且却得了些许成效。

8月23日,日本正式宣布对德国宣战。同日,德国驻华代办马尔参向袁政府明确表示,德国愿将胶州湾租借地无条件交还中国。可这显然不是日本人想要看到的,于是日本再次无理阻挠,声称德国胶澳租借地必须通过它的手转交。应该说,此时对于中国而言,是个难得的收回青岛的历史契机。但是,机会不属于弱者,民国政府无力也不敢把青岛接手。

既然不敢接手,面子总还要有一些,日本出兵青岛,显然是侵犯中立国领土,完全违反国际公法,打一打总行吧?为什么不动手呢?后世不少人据此唾弃北洋政府丧权辱国,那么我们来看看,北洋政府除了严守中立,又该有哪些对策呢?

当时任北洋政府外交部参事的顾维钧,被邀请参加了总统府召集的紧急会议,在他的回忆录里详细记载了当时的情况:“袁世凯问陆军总长段祺瑞:中国军队能采取哪些行动?段回答说:如总统下令部队可以抵抗,设法阻止日军深入山东内地。总统直截了当地问他抵抗可以维持多久?段立即回答说48小时。总统问他48小时以后怎么办?他看了看总统说:听候总统指示。总统环顾四周,等待别位总长发表意见,然而大家却沉默不语……”

如此看来,中立实在是下下之策了。即使这样,中国连最后的一丝颜面也没能留下。战争刚一开始,日本新任驻华公使日置益就提出,要中国在山东境内划出一块日德交战区。日本提出交战区的范围包括了龙口 、掖县、即墨等地,但中国政府只给划出了胶州湾一带很小的一块地方。后来的事实证明,日本根本没有把中国的决定放在眼里,军队一度开到了济南。

日、英海军大兵压境

8月27日,日德战争首先在海上打响。日本方面,由海军中将加藤指挥的日本第二舰队60余艘军舰到达崂山湾后,立即封锁了青岛海面,并限令中立国舰船于24小时内撤出封锁海域。

需要说明的是,日本海军为控制海权,可谓下了血本。杨来青在《日德青岛之战:制海权决定胜负格局》中告诉我们:日本海军动用了三个舰队参与对德作战,其中第一、三舰队配合,第二舰队主攻 。具体来说,第一舰队负责在东海及黄海外海水域围歼敌舰并保护日本运输船只 ;第三舰队负责在上海解除敌对国舰只武装,担负上海以南、香港以北航线的警戒,并阻止敌方舰船北上;第二舰队负责掩护陆军登陆部队,封锁胶州湾,用炮火支援登陆作战。作为主力的日军第二舰队配备3艘战列舰、2艘重巡洋舰、5艘轻巡洋舰,还配备了1艘水上飞机母舰和一批炮舰、驱逐舰。同时,英军1艘重巡洋舰、1艘驱逐舰配合日军海上作战。为了彻底打残德国的远东舰队,除了日、英两国的舰队外,法、俄舰队也都在外围布防,可谓布下了天罗地网。

但是在争斗过程中,有趣的一幕发生了,出海作战的德军战舰都是些小型驱逐舰,这些小舰艇凭借自身的灵活与日军周旋,始终不见主力舰队的身影,德军的主力舰队都去哪了?

原来,青岛港内的德国海军主力舰早已经金蝉脱壳了。战前,德国东亚舰队计有军舰14艘,德国人知道,单凭这些舰船根本不可能击败英日海军,为此德军制订了一套“牵制作战”的方案,具体来说就是主力舰队驶往外海,破坏敌方海上交通线,攻击敌军监控中立港口的舰队,以牵制包围青岛的敌军,保护青岛出海口畅通。而在青岛本地只是留下老旧作战舰艇以保护港口。

1914年7月下旬,战争还没打响,德国远东舰队主力战舰就远离青岛,集结于南太平洋,截击英国远洋运输船队。青岛港只有8艘老旧舰只或小型舰艇,合计10500吨,能承担作战任务的不过奥地利巡洋舰“伊丽莎白皇后号”、“美洲虎号”炮艇和S-90雷击舰等几艘老旧军舰,不具备大规模海上作战实力。

从全局上说,这个策略有利有弊,实在是无奈之举。如果德国海军不执行这一策略,都窝在青岛港,很可能全军覆没。但执行这一策略,实际上等于让出了青岛港的制海权。那些派往南太平洋的军舰,最终在南大西洋的马尔维纳斯群岛附近被击沉。而港中剩下的舰队只得采取港内防御的策略。当时,德国海军主力——公海舰队也曾想要救援,但始终无法突破英国舰队在北海的封锁,况且欧亚非的主要战略水道都在英国海军控制下,因此,德军在海战方面一直处于劣势。

剩余战舰最后集体自沉

因为德军港内防御的既定策略,日德战争中一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海战,小舰艇凭借自身的灵活性一直在近海周旋,而日本军舰又畏惧德军强大的岸防炮台火力而不敢驶进胶州湾,战争一开始就这么相持着。

央视《探索·发现》之《青岛要塞》称,这种海战的僵持局面一直持续到战争的最后,最终,确信败局已定的德国军队在日英联军发起最后攻击的前夕,作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那就是将停泊在胶州湾内外的所有战舰炸毁堵塞航道。

9月28日,德军战舰“哥尔莫兰号”、“卢克斯号”和“伊尔奇斯号”首先引弹自爆,沉入团岛主航道。随后奥地利巡洋舰“伊丽莎白皇后号”也自爆沉没。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奥地利巡洋舰“伊丽莎白皇后号”,我们在文章开头曾有过介绍。1890年9月25日,这艘装甲巡洋舰在普拉港建成下水,这是以奥皇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妻子(伊丽莎白·阿马利亚·欧根妮,就是茜茜公主,是巴伐利亚女公爵与公主,后来嫁给弗朗茨·约瑟夫一世成为奥匈帝国皇后,她的美貌和魅力征服了整个欧洲,被世人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皇后”。)名字命名的,该舰在当时是一艘十分先进的军舰。“伊丽莎白皇后号”出厂后10年就来到中国,经历了中国很多的历史事件。青岛的文史学者依琳曾撰有《在青岛沉没的奥地利巡洋舰》一文,据介绍,“伊丽莎白皇后号”巡洋舰最早开进中国是在义和团运动期间,当时奥匈帝国打着保护侨民的名义让此舰参战,它曾参加过对天津大沽口炮台的战斗,并向陆上派出陆战队士兵参加军事行动。战争结束后,该舰驻守天津,此后,该舰经过整修和局部改装长期在地中海水域驻扎。

1913年8月19日,“伊丽莎白皇后号”巡洋舰再次远航来到中国,起初是要造访日本,但途中得知德日即将开战,于是在1914年7月27日来到青岛。在青岛日德战争期间,“伊丽莎白皇后号”巡洋舰的奥地利官兵表现英勇,这艘舰艇的主炮被拆卸,安装在陆地当作火炮使用,但是该舰依然能够利用所剩的火炮抗击日军,在战争期间始终活跃在胶州湾水域,与德军炮舰一道不断地北上配合德军陆上炮台向前沿日军阵地发炮轰击,支援德军堡垒,迟滞日军推进。

1914年11月1日,当最后一枚炮弹从“伊丽莎白皇后号”上发射出去之后,该舰的炮声沉寂了。为了防止军备资敌,为了阻塞青岛港口的主航道,“伊丽莎白皇后号”巡洋舰于次日凌晨3时打开海底阀门自沉于团岛和黄岛之间的主航道水域。早在2012年,青岛市文物局、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青岛基地便开始对“伊丽莎白皇后号”战舰进行过勘测,调查采用物理探测扫描与潜水探摸相结合的方法锁定了六处疑点海域,判断极有可能是沉没的军舰。直到2014年7月份,我国首艘水下考古船“中国考古01”号驶入青岛母港,配合国际专业潜水队打捞沉船 ,相信在现代技术的帮助下,一段尘封百年之久的历史会被掀开。

特约撰稿 田野 未经城市信报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