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民兵打了八路军?抗日老将王一民惨死青岛

2015-05-21 作者:王学义

王一民全家13人当八路军他率武工队打鬼子出了名

“苟安于家道小康乃庸人之趣,报效于国家社稷方为丈夫之志。”这是革命先烈、抗日英雄王一民的名言。

王一民绝对称得上是全家抗战,在他的带动之下,全家老幼总共20多人 ,其中有13人参加了八路军。他也称得上是破家为国,家人被日伪军抓走,房屋被炮轰、焚烧。他是一个既会带兵打仗、冲锋陷阵,又善于做敌后工作的多面手。他频繁进出青岛,策反敌伪势力,筹集紧要物资,可谓英雄虎胆,屡建奇功。本期的《发现青岛》,就让我们一起看一下他的故事。

酒香中长大的有志青年

王一民,原名王福寿,生于1919年,招远市辛庄镇徐家疃村人。他是在一片浓郁的酒香之中长大的。近日,王一民的儿子王成军先生告诉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说:“我父亲出生之时,家境还是比较好的,我们家所酿的‘老烧锅’烧酒非常出名。”

王一民的父亲王腾武有四儿四女,王一民在兄弟中排行老四。家中亦农亦商,所酿制的“老烧锅”销往莱州、龙口、蓬莱等周边几个县。家中有房共三排30多间,虽然称不上大富大贵,但至少也是小康之家。王腾武思想很开明,他把8个孩子都送去了学校。王一民自幼聪明好学,在小学六年级时 ,国文老师出了一道“立志”的作文题。年方12岁的王一民奋笔写道:“苟安于家庭小康,饱食终日,无所作为,乃是庸人之趣;而效于国家社稷,解民倒悬,方为男儿之志……”这样的胸怀,让老师看了啧啧称奇。

1936年,17岁的王一民考取了山东省立益都(今属青州)师范学校。次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王一民在学校中早已接受进步思想,在这一年的冬天,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到寿光找到了共产党员马保三领导的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参加了抗日队伍。不久,马保三指示王一民,回家乡招远发展抗日武装。

1938年初,王一民回到了招远。“对于我父亲辍学从军,我祖父并未加以责备,反而非常支持他抗日的义举。”王成军先生说。大哥王子耀(原名王得寿)也支持四弟 。王一民又写信给在奉天(今沈阳)工作的二哥王万寿、三哥王松山(原名王永寿),说服他们回来参加抗日。在中共青岛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的《王一民烈士专集》一书中,收录了王一民的女儿王令君的回忆文章,她称,父亲兄妹8人中,有6人参加了八路军。“我四姑年仅12岁零8个月,就受我父亲的启发和影响参加了八路军。而我家就有13人参加了八路军。”

王一民不仅动员了全家的人,还倾尽全家之财,动员老父亲拿出多年积蓄,购买枪支弹药。在他的表率之下,附近百姓纷纷报名参军、捐款捐枪,短短几个月内,就拉起了一支一百多人的队伍。在福天寺打出了“招远县抗日独立大队”的大旗,王一民任大队长。

王成军先生说,距离福天寺不远有个焦家村,村中大地主焦广义的儿子焦慎卿也打着抗日的幌子,纠集一批地痞流氓,组成一支武装,获得了“第五战区游击总指挥部第十六支队直属第四支队”的番号,焦慎卿摇身一变成了四支队司令。这股势力经常和王一民率领的独立大队发生摩擦。焦慎卿想让王一民当他的副司令,遭拒绝后恼羞成怒,在一天夜里抄了王一民的家,还抓走了他60多岁的老父亲,扬言不跟他干,就要砍掉王一民老父的头。

王一民非常冷静,马上向马保三汇报。马保三当即派一支部队赴招远救人,当天就给焦慎卿下了通牒:限令当晚12点之前交人,否则就不客气。焦慎卿吓得乖乖放了人,承诺再不生事。第二天就偷偷逃进县城躲了起来。于是,“王大队长吓跑焦大少爷”的说法不胫而走,独立大队自此声名远播。

伏击日伪军武器运输车

鲁青抗战史研究专家张成先生说,1938年9月底,中共招远县委送王一民到八路军山东纵队胶东第五支队军政干部学校政治班学习。在干校,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结业后又回到招远,任县委委员。

1939年,王一民相亲之后结了婚。据王令君女士回忆 ,当年2月,父亲王一民带着警卫员,骑马挎枪前去相亲,姥爷从头到脚打量了好几遍,随后交谈感觉也很好。“我三姨就问‘是不是这个女婿你很满意’?姥爷就点了点头,随口就说‘英俊、威武、聪明’。”姥爷姓柳,家中挂满字画,父亲在其中一幅前面欣赏了很久,那一幅正是柳家先祖的作品,这位先祖水平很高,写的字曾被乾隆皇帝御批为“不卑不亢”。这充分说明父亲有品位、有眼力。当年父亲和母亲结了婚,母亲名叫柳淑琴,姥爷给母亲的嫁妆里有十个金元宝。王一民和妻子相处得非常好 ,他在前方打仗,妻子就在后方组织村里的妇女做军鞋、纳鞋底,缝补袜子。在他的带动下,岳父家也对抗日活动进行了支持。

1939年春,日军占领了掖县、招远和黄县等地后,气焰很嚣张。运送军火的汽车肆无忌惮地在烟潍公路上狂奔,车上的日伪军不时发出狂笑,丧心病狂地把田间耕作的无辜百姓当成靶子。当时,抗日队伍的装备和日军相差甚远,平时采取的手段只是破坏公路。王一民提出,破坏公路只能拖延时间,不如在公路两侧埋伏,打闪电战,袭击日伪军的运输车,这样不仅可以打击其嚣张气焰,还可以抢来武器,武装自己。

一天夜里,有情报称,敌人有3辆运输车将要经过烟潍公路,于是王一民决定在新城以北的官道村公路埋雷 、设伏。第二天拂晓,敌运输车果然来到,陆续被地雷炸翻。抗日队伍猛扑下来,被炸得晕头转向的敌人一下子成了俘虏。这一仗毙敌3人,活捉日伪军12人,缴获了一大批武器,而抗日队伍无一伤亡。这一仗也打出了士气。此后,王一民先后指挥了王家、于家、石老嘴、黄山郭家等大小战斗20余次,足迹遍及招掖边区,使日伪军闻风丧胆。

1941年,日军不断进行进行“扫荡”、“蚕食”,抗日根据地一天天缩小,环境每况愈下。据《王一民传略》称,在一次军政联席会议上,王一民提出,在强敌面前不应盲动,但也不能消极坐待局势好转,应当寻找敌人薄弱环节,主动出击。会议决定成立武装工作队,由王一民任政委。当时,一些汉奸跟随日军,四处残害抗日干部和家属。王一民则率武工队对汉奸采取坚决打击,神出鬼没地袭击敌人。这年夏天,他就连续铲除了3个区的伪政权,消灭9个乡的伪办事处。当地敌伪势力中流传着一句话:“可别做缺德事,小心王一民的武工队。”

声名在外,连遭日伪报复

王成军先生对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说:“当时我们家是少有的八路军家庭,掩护八路军就成了全家的责任。日伪军时常到村里‘扫荡’,为了掩护八路军,家里专门倒出几间房子来,让八路军住。家里准备了很多衣服,目的就是能让八路军随时换上老百姓的衣服,掩人耳目。家里还专门挖了地道,方便父亲王一民和战友隐蔽和撤离。”

因为王一民名声在外,所以这个家庭也屡屡遭受敌人的报复。就在1939年烟潍公路伏击日伪运输车后的第二天,大批敌人就开进了徐家疃村。他们先在村外架起小钢炮,炮轰王家,然后进村搜捕王一民,没抓到人就把王家的生活用品全部砸烂,放火烧了8间房子。1941年王一民率部在渠马沟伏击敌人的汽车,敌人又来报复。

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王一民的家人依旧冒险掩护共产党员。《王一民烈士专集》一书中收录了王一民的外甥刘哲生的回忆文章,其中称,1941年的一天,招远县县长董华民是共产党员,他被日军追捕时,躲进了王一民的大嫂刘桂甫家里。千钧一发之际,刘桂甫让他躺在炕上,盖上被子。日军进家门搜了个遍,也没找到人,后来问床上的人是谁?刘桂甫就说:“这是我丈夫,他得了伤寒病。”日本人一听,怕被传染,就赶紧走了,就这样救了董华民一命。

据刘哲生回忆,王一民家专门腾出一个不被人注意的大院子,在村东北边离公路较近的地方。“我记忆中,住了六七个伤病员,舅母们悉心护理他们,家里养了3只奶羊,给伤员们喝羊奶。”当时条件很差,没有医院,又无营养食品供给。就这3只奶羊,还是王一民专门派人送回来,给伤员补身体用的。

《王一民烈士专集》的主编为李草晖,在其与付莉合写的《王一民传略》一文中还讲述了另一个故事:1942年,王一民带领部队袭击了日伪军的采石场,破坏敌伪修烟潍公路的计划,敌伪恼羞成怒,把他的两个妹妹抓去当人质,并提出条件,只要不破坏修路就放人,否则交县城处理。消息传来,王一民的战友们十分气愤,有人提出还他石头坑,等人放回再说,也有人提出立即攻打炮楼抢人。王一民冷静地分析:还敌人石头坑等于投降,这是原则问题,不能让步,攻打炮楼伤亡太大也不可取,不如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于是,王一民派人把炮楼里伪军头目的家属监护起来,并通知敌人,如果敢动我们的人一根毫毛,就以血还血,以命抵命。敌人果然害怕了,提出花钱赎人。当时组织上决定花钱,王一民却把自家的1亩2分地卖掉,赎出了两个妹妹。有人说他傻,还有人骂他是败家子,组织上已决定花钱赎人还卖地干吗?王一民回答说:“我全家都参加了革命,要那几分地干啥?”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王学义

随着抗日战争的进行,王一民善于统战工作的优势逐渐展现出来。他给人的感觉是“年轻 ,英俊,是个学者的派头”,那种真诚的态度容易打动人,后来被调去做敌工工作。他成功将伪军医官争取过来,为抗日根据地买入大批药品和军火,还策反敌伪势力,营救被关押人员。

后来,王一民潜入青岛,1946年7月14日被国民党特务认出,被捕。1947年4月22日深夜,敌人将王一民秘密拉到太平角树林中,残酷杀害。

潜入青岛给抗日根据地买药

1942年初,王一民奉命调任胶东军区青年独立营营长。他还自己写了一首独立营营歌。据王令君女士回忆,直到好几年之后,父亲还喜欢抱着才几个月大的弟弟(王成军),一边轻轻晃,一边小声唱这首歌:“八路军独立营,谁参加了谁光荣,骑着马儿披着红,男女老少都欢迎,你看光荣不光荣。”这首歌几十年来一直萦绕她的耳畔。

1942年秋,王一民由青年营调胶东军区敌工部工作。其实,在此之前,他就展露出在统战工作方面的特长。王一民常说:“凡一切有爱国之心的人都要团结,能拉过来的决不能推过去。”

1942年夏,平度城西关有一位姓尚的小学教员被日伪军以通共嫌疑抓进监狱。这时平度的伪军属伪华北治安军第8集团军。一年前,他们在日军指使之下,侵占了平度、掖县(今莱州)、莱阳等城镇,控制了烟潍公路、烟青公路两条动脉通道和胶济铁路的东段。随后,汉奸王铁相被任命为第8集团军中将司令。

在李草晖、付莉合写的《王一民传略》一文中称:为营救这位尚教师,胶东军区西海军分区敌工科利用平度西关镶牙馆的女医生,和伪第8集团军医院院长湛寿春取得了联系。湛寿春是东北人,原在奉天和齐齐哈尔学医。“九一八”事变后 ,曾参加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抗联被打散后 ,他到哈尔滨军医学校进修为甲级研究生,1941年秋被任命为第8集团军平度医院院长,随军来到平度城。他常给王铁相看病,又与王铁相是东北同乡,所以关系密切。湛寿春答应帮忙,几天后 ,尚教员便被释放回家。

西海军分区敌工科认为,这位湛寿春不仅有民族气节、同情革命,而且在王铁相面前很有影响力,这年秋末,王一民就化名王振寰,来到湛寿春家中。两个人第一次见面,谈得非常投机,湛寿春为王一民所折服。湛寿春后来改名干将,他在回忆王一民的文章中写道:“他年轻 、英俊,文质彬彬,是个学者的派头;与我年岁差不多,左眉角上有个伤疤,说话很有礼貌,我和他情投意合。”

“当时因为日寇的封锁,根据地药品奇缺,我父亲多次潜入青岛,买药和医疗器械。”王成军先生对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说。有一天,湛寿春对王一民称,王铁相让他到青岛进药。王一民想一同前往,湛寿春一开始不同意,怕有危险。可王一民笑着说:“我不怕死,去青岛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药品,二是摸一下青岛敌人的底细。有你作掩护,我估计问题不会太大的。”湛寿春被这种无私无畏的精神所感染了。一个星期之后的一个夜晚,6个贴着“第8集团军医院药箱”封条的大木头箱子运到了平度西关,箱子里装满了药品和医疗器械,随后又秘密运到了抗日根据地。不久之后,胶东军区还在西关建立了联络站,转运物资更为方便。

被民兵错抓挨打,也不计较

鲁青抗战史研究专家张成先生说,在运回了药品和医疗器械之后 ,胶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和政委林浩又给王一民分派新的任务:在适当时期搞一批军火。

于是,王一民找湛寿春商量。湛寿春说:“此事必须通过王铁相,因为军械仓库在城外,不通过他不好办。”又说,当时王铁相正首鼠两端,他“爱财如命。这种既可赚钱、又能讨好八路军的事他一定会干”。接下来 ,湛寿春便去找了王铁相,半个月后 ,王铁相就以军械库在城外不安全为由,将仓库迁到城里他的公馆内。这时,王一民和湛寿春又已经做好了军械处处长的工作。自此之后,伪军的枪支弹药经常秘密地运往根据地,弥补了武器弹药的不足。

1943年冬,经王一民介绍,湛寿春加入了共产党。在王一民领导下,湛寿春先后将王铁相的随从副官李林家、狙击队长张文清发展为共产党党员,后来王铁相的参谋长于静波也被接收为共产党员。

于静波还根据王一民的意见,利用自己的权力,释放了狱中关押的我方大部分人员。其中,有几名重要的党员干部需要王铁相点头才能释放。《王一民传略》中称,经王一民同意后,于静波公开找王铁相去请示,王铁相说:“这事非同小可,我不能这么轻易把人放了。你通知他们来一名高级干部,我亲自和他们谈谈。”胶东军区首长听了王一民的汇报,认为这是争取王铁相的极好机会,于是派专人向王铁相传达了许世友和林浩欢迎他起义反正的愿望,双方达成了协议。会谈后8天,在押的党员干部全部获释。(后来 ,王铁相投靠蒋介石,1945年9月被解放军俘虏。)

1943年底,湛寿春调任伪济南陆军医院院长,临行之前,王一民和他再次来到青岛,与青岛伪警察大队长杨锦堂和医务室医生刘桂芳建立联系,打好了进出青岛的基础。1944年,王一民调任胶东军区大股伪军工作团团长。

王一民的外甥刘哲生在回忆文章中称,1944年,有一次王一民化装成商人,在妻子柳淑琴的陪同掩护下去执行任务,途中被民兵怀疑是特务或汉奸。民兵把二人捆绑起来 ,一边审讯一边打,王一民见民兵是在执行任务,就说自己是八路军。这样一来,民兵打得更厉害了,说“你还敢冒充八路?你既然是八路,为什么不穿八路军的衣服?”这时,王一民的部队正在焦急地找他。当民兵知道他们抓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王一民时,非常害怕。部队决定让民兵作检查,王一民拦住了,说:“不但不能让他们作检查,还要表扬他们认真负责。”由此可见王一民的度量,这也在当地传为佳话。

在太平角树林中被敌人杀害

王成军先生说,1945年5月,胶东军区联络部命王一民以联络特派员的身份来到青岛,领导青岛的地下工作。到青岛后,他先进行组织建设,发展了杨学陶、刘万坤、孙学纬等一批骨干力量。当时的青岛社会秩序混乱,伪钞贬值,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王一民就领导人们起来斗争。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国的支持下,抢占了青岛。王一民则派人打入国民党各军政机关内部,为共产党获取情报,配合解放区军事斗争。

事实上,王一民来青岛是冒着很大风险的。当时胶东很多县的反动势力聚集在青岛,而王一民在招远名声很响,很多人认识他,这就使得他的工作环境非常险恶。一天,一个名叫腾玉彬的人在街上偶遇王一民,大吃一惊,说:“你不该来 。流亡政权的人都在这里,太危险。”王一民坦然说:“没有再合适的人选了。这次来我是有准备的,要革命就不怕赴汤蹈火。”

据王令君女士回忆:“父亲带着母亲、我和弟弟到了青岛就住在国民党市警察局(即现在的青岛市公安局所在地)周边有个叫龙康公司的德式房子里面。”母亲天天都在为父亲担心,他一旦回来晚了,母亲就吓得不行,总是坐立不安,吃不下饭。有一天,父亲回来较晚,母亲一看他脸色不对头,就问什么情况。父亲摆了摆手,没敢当着孩子面说,到了另一个房间说,发现外面有敌人盯梢,可能已经暴露。当即决定要马上转移,于是雇了两辆黄包车,离开住处,向李村转移。途经广东公墓哨卡时,被哨兵盘查,母亲赶紧说,孩子姥姥病危,并掏包给了他一些钱,哨兵就放行了。母亲上了车后一直发抖,担心父亲被人抓走。到了李村后三四点钟,幸好叫开了一户好心人的门,躲过了一夜。

然而,后来不幸还是发生了。1946年7月14日,王一民途经北京路时,被国民党特务王鼎铭认出,被捕了。当时,他将唯一能够暴露身份的居民证吃进肚子里。在警察局进行了第一次审问。

问:你刚才把什么吃掉了?

答:刚才在吃口香糖。

问:你是干什么的?

答:祖上经商。本人是个商人,做买卖的。

问:你来青岛做什么?

答:初次来青岛,是来治病。走在北京路上被捕,在青岛无亲无故。

从容不迫,对答如流。敌人却也因此断定他是共产党的重要干部,审讯结束后,关进了金口三路5号军统特务监狱。王一民被施以酷刑,但他一口咬定自己不是共产党员,只是个商人。1947年4月22日深夜,敌人在一无所获的情况下,将王一民秘密拉到了太平角树林里,挖坑活埋了,牺牲时年仅28岁。

王一民牺牲时,女儿王令君才5岁,儿子王成军则刚满1周岁。母子三人相依为命,1957年柳淑琴病逝,两个孩子被大伯父王子耀带来青岛。王令君中学毕业后参加工作,王成军则在沈阳参军,在黄继光部队服役。王令君退休前任青岛市劳动局就业中心副主任、党支部书记。王成军退休前任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