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游击大王”贾若瑜纵横胶东 解放青岛亦有功

2015-07-02 作者:章侨
抗战时贾若瑜人称“游击大王”他纵横胶东,曾率军打平度

开国将军贾若瑜是一员儒将,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因对游击战有着独到研究,而被称为“游击大王”,曾受到朱德总司令的表扬。他纵横胶东战场,屡施奇谋,痛击日伪军。在日伪军对大泽山根据地进行扫荡时,他指挥军队,同优势敌军展开激战,彻底粉碎敌军进攻。

在攻打平度城的战役中,贾若瑜率军从东面进行攻击。最终,部队两个晚上就打下了平度。

生于中医世家,投笔从戎

“贾若瑜是一员儒将,有着很好的文化素养。”鲁青抗战史研究专家张成先生说 ,贾若瑜原名贾直,又名若愚、大鉴 、镕溥。1915年6月20日(农历五月初八)出生于四川省合江县二里乡,后迁居贵州省赤水县。其祖父贾中夫、父亲贾训能均系中医 ,母亲段氏不幸早逝,所幸的是其祖父和父亲送他读了私塾和小学,奠定了坚实的诗书基础。贾若瑜的记忆里非常好,后来直到年过九旬,他仍能背诵《左传》大部分篇章。

据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贾若瑜画传》称,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一批中共党员回到合江开展工作,建立了中共赤(水)合(江)特别支部,并在赤水文庙创办学校和平民夜校,贾若瑜就是这两所学校的第一批学生。贾若瑜的舅父段雪生、表兄梁业广等都是共产党员,在他们影响下,贾若瑜开始接受党的启蒙教育。1929年春,贾若瑜考入贵州省立第二中学第二期。

在白色恐怖下,赤合特别支部的办学资金只能靠自筹解决。因为没有资金来源,所以他们只能想方设法,从地主和土豪身上“敲”出一点钱来。这时,年纪轻轻的贾若瑜就表现出其机智勇敢的一面。马健的《金戈铁马 豪气挟长虹——访军事学院原副院长贾若瑜将军》中有这样一件事:贾若瑜的堂姑爷吴承北当时是合江九支区区长,他最大的嗜好就是斗鸟,家中养了一只号称“铁爪将军”的画眉鸟,历次斗鸟,都能赢不少钱。一天,吴承北的管家盯上了一位地下党员所养的画眉鸟,主动上门挑战,想讹诈一笔钱。这位地下党担心自己的画眉鸟斗不过“铁爪将军”,没敢轻易答应,就去找贾若瑜的表兄梁业广商量对策。梁业广认为正好可以将计就计,“敲”吴承北一些钱,当办学资金。梁业广知道贾若瑜聪明,就找他交待了一番。

斗鸟那天,贾若瑜身穿一袭长袍,将一只小猫藏在袖筒里,假装去看斗鸟,趁人不注意,偷偷将袖筒里的小猫和“铁爪将军”打了个照面。猫是画眉鸟的克星,“铁爪将军”一下就被吓破了胆,斗鸟时死活不肯出笼。这一来,急得吴承北满头大汗,又无计可施,只好乖乖掏出了20块大洋。

1931年2月,经表兄梁业广等人介绍,16岁的贾若瑜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取代名“晴江”。1932年,贾若瑜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入成都高中第二期的理科。1933年初,贵州军阀侯之担为扩充实力,在赤水开办了一个军事教导大队。赤合特别支队为开展工作,决定让贾若瑜放弃学业,从成都返回赤水,打入该大队。这一次,让贾若瑜有点纠结:他学习成绩很好,连续几个学期都得到学校免交学费的奖励及合江县教育局的奖学金,不忍心放弃学业。另外,他父亲也不同意他投笔从戎。

表兄梁业广看出了贾若瑜内心的矛盾,就说:“黑暗的社会制度不改变,你学会了科学技术又有何用?”最终,贾若瑜决心放弃学业,走进了军事教导大队的营门。

罗瑞卿建议他改名“若瑜”

《贾若瑜画传》中称,1934年4月,赤合特别支部派贾若瑜去上海联系共产党组织,他到上海后,虽经多方联系,还是无法与组织取得联系。无奈之下,只好利用亲戚关系进入国民党第八十五师工作,先后担任该师教导大队卫兵排和五一〇团三营八连、机枪连的中尉排长。在困难之下,他时刻保持警惕,独立进行秘密工作。

1935年8月3日,国民党第八十五师在湖北来凤板栗园与红二 、六军团相遇。当时,贾若瑜所在的机枪连连长忙着做生意赚钱,也没心思指挥部队,就让贾若瑜临时负责机枪连。盼望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贾若瑜把部队带进一个隐蔽的山坳中,严令所有士兵不许开枪,同时派人与红四师侦察连取得联系,没费一枪一弹,就把一个完整的机枪连交给了红军。

贾若瑜终于脱下了国民党军服,戴上了向往已久的红五星 。那时,高中生和经过一定军事院校训练的共青团员,在红军队伍中绝对算得上是秀才,于是贾若瑜被分配到红四分校任军事教员,1935年11月,红四分校拆编为红二军教导营和红六军团教导团,贾若瑜担任教导团教员、主任教员,随后任红六师和红六军团参谋。

1936年4月,贾若瑜加入中国共产党。《金戈铁马 豪气挟长虹》一文称,这一年5月下旬,贾若瑜随红六军团渡过金沙江,来到玉龙雪山下,准备翻越这座高达5300米的大山。在当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时,部队从一个地主家里得到一大坛参茸大补丸,很多战士不懂得人参和鹿茸的药性,抓起来就吃,结果吃得鼻子直流血,一坛上好的补品连吃带扔,糟蹋了不少。出身中医世家的贾若瑜,从地上捡两把装进口袋里,他知道,过雪山时一定用得上。

当时正是夏天,战士们大都穿着短裤,有的甚至连鞋子都没有穿,就这样开始爬山了。果然不出贾若瑜所料,山上狂风怒号,雪花弥漫,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 ,越往上走,道路越是陡峭曲折。正是那两把药丸救了贾若瑜的命,在冷得无法忍耐的时候,他就掏出一粒药丸放在嘴里,用以补充体能,延续生命。下山后,贾若瑜发现身边少了很多熟悉的面孔 ,很多战士或者掉下了悬崖,或者滑进了雪洞,或者活活被冻死,将生命永远留在了渺无人烟的雪山上。

1936年7月初,贾若瑜所在的红六军团经过长途跋涉后,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于1936年10月22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结束了长征。1938年,贾若瑜先后担任抗大第五大队和抗大庆阳分校主任教员。同年12月,抗大第一分校成立,贾若瑜奉命挺进敌后,到晋东南地区办学,任军事总教、校勘编辑主任和第三支队长。就在此前一段时期,他根据罗瑞卿的提议,将名字“若愚”,改成了“若瑜”。贾若瑜晚年回忆说:“老首长说:你不愚嘛,不如把‘愚’字改成‘瑜’字,‘瑜’是一种美玉,清白无疵。这当然是他对我的希望与鼓励,我欣然接受了。”

人称“游击大王”

“贾若瑜还有个‘游击大王’的称号,那是他在抗大讲课时,被学生叫起来的。”鲁青抗战史研究专家张成先生说。洛川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决定了具体作战方针:在运动战的基础上,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这种战术和井冈山时期的战术很相似。此时的贾若瑜在努力完善自己,他一边按照中央的作战方针教学,一边在战斗间隙学习,手不释卷。

刘波在《抗战时期的“游击大王”贾若瑜》一文中称,1939年夏,贾若瑜奉命到晋东南开大会。在会议上,朱德总司令问抗大校长何长工:“听说你们有个教官讲课讲得很好,大家都称呼他为‘游击大王’,他是谁呀?今天来了吗?”何长工将贾若瑜推到朱总司令面前,笑称:“就是他,名叫贾若瑜。”面对朱总司令,贾若瑜有些腼腆,只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朱总司令看着英姿飒爽的贾若瑜,高兴地说:“我们就应该多培养一些‘游击大王’式的教员!”

不久之后,贾若瑜被调到临汾,为山西青年决死队讲授游击战课程。对方热情招待,每天都有少将和中将级别的军官陪同吃饭。吃惯了粗茶淡饭的贾若瑜对鸡鸭鱼肉很不习惯,也不自在,就这样,虽然饭菜丰盛,但每顿饭都吃不饱。一天晚上,贾若瑜饿了,就派警卫去外面买些蛋糕回来吃。没想到,这也被对方的警卫发现,他们认为贾若瑜爱吃蛋糕,于是此后贾若瑜饭桌之上,除了堆积如山的饭菜之外,还多了两块硕大的蛋糕。这让贾若瑜哭笑不得,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吃蛋糕了。

1940年3月,贾若瑜奉命率抗大第一分校前往胶东,到掖县桑园与胶东军政干部学校合并,组建抗大第一分校胶东分校。刘汉任校长,贾若瑜任副校长兼八路军第一纵队教导团团长,不久接替刘汉任校长。从此,贾若瑜在胶东大地留下了10年的战斗足迹。

就在贾若瑜率部队开赴胶东的路上,途经高阳村时,遭到日军和伪军联合夹击,一小股日军窜至北高阳村东面,和伪军形成合围之势。贾若瑜镇定自若,指挥驻北高阳村的部队进行顽强反击。经过一整天的激战,终于粉碎了日、伪军的联合夹击。

抗大分校刚刚成立,就遇到国民党的暂编第十二师来犯。该师师长是顽固派赵保原,手下全是日械装备,自吹“打遍胶东无敌手”,十分狂妄。当时,抗大一分校仅有两个学生营,但他们在时风涧东山多次击退了敌人进攻。而且,贾若瑜还指挥部队,与从北面来援的第十三团协同,选择在敌人午饭的时机发起攻击,将敌人打得溃不成军,缴获不少战略物资。这也是贾若瑜指挥的第一场大仗,他的名字逐渐在胶东大地越来越响亮。特约撰稿 章侨

贾若瑜曾率军护送3万两黄金他后来任胶东军区司令员

在胶东战场上,贾若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战例。其中,既有神出鬼没的转移,也有虎口拔牙的突袭,他还曾率军押送黄金3万多两,光自己身上就带了100两,历经艰险,完成了任务。

1949年2月,贾若瑜任胶东军区司令员。1955年授衔时,贾若瑜获少将军衔,成为共和国开国将军。后来,他成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简称军博)的首任馆长,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

在大泽山根据地反“扫荡”

“贾若瑜熟读兵书,运用起来也得心应手,常能出人意料获得成功。”鲁青抗战史研究专家张成先生说。

1940年冬,贾若瑜指挥抗大学员打了一场更艰难的仗 。当时 ,日军对大泽山根据地进行合围“扫荡”,山东纵队第五旅决定率领主力部队转移,把中共胶东区党委、行政公署、工、农、青、妇等群众团体加上党校,共2000多人的非战斗人员,交由贾若瑜掩护,并指定要带到勺子头(又名所里头)山区隐蔽。贾若瑜听了之后,提议:“抗大仅两个学生营,武器也不是很好,要带这么多非战斗人员上山,有陷入死地的危险,是不是让我带着转?”但上级不同意,他只好执行命令。

《贾若瑜画传》中称,贾若瑜带着队伍一上山,就被敌人团团围住。山上只有两条通路,南面一条通往国民党顽军占领区的路口叫何庄口,被顽军堵死了;北面一条的路口,也就是我方上山的路口,也被日伪军1000多人堵死。山上既没有人家,也没有水源和粮食,更没有弹药储备。这就是一座石头山,敌人一发炮弹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贾若瑜看出,敌人是准备第二天攻山,眼看胶东党政民机关和抗大分校就要毁在这里,他迅速思考着突围之策。从地图上看,这里根本没有其他出路了,但他还是派很多人去找路。战士找来一个羊倌说,他从山北来,北面也发现敌人,没法回家了。贾若瑜听了说:“你从山北来,说明还有路。”羊倌说那根本不是路,只能沿分水岭的水沟走,很难走,全是石头,骡马行走声响会很大。

贾若瑜听了,就和政委廖海光一起商定,从山北的沟中撤离。为避免发出声响,他传令将骡马脚上都裹上棉花。撤退时,派通讯排留一个班警戒南北两个山口,同时在山上燃起火堆,并不时向山下扔手榴弹和开枪,设好疑兵阵。当队伍行至山北的水沟时 ,与驻北山出口的敌人仅相距200多米,连敌人的哨兵在烤火,都看得一清二楚。敌人怎么都想不到我军敢从这里撤出。第二天,敌人攻山,担任掩护的通讯排长郭永刚和班长胡文奎牺牲 ,其他人则成功转移与主力部队会合。这一仗,也惊动了胶东的军政首长,他们派人四处调查到底牺牲了多少人,当得知仅牺牲两人时,惊叹不已,感觉不可思议。

也是在这一年冬天,贾若瑜带领两个营的部队护送近3万多两黄金前往山东分局。人民网有一段题为《贾若瑜将军惊险送黄金》的视频,其中,贾若瑜回忆说:“胶东藏黄金,那一次我送的是3万多两,一般是一个连送,这一次太多了,就两个营送。几十匹骡马,当时一匹骡马上面驮四个箱子,一个箱子有1000两的金子。连以上的干部带了50两,当时就给了我100两,一条就是10两,十个条子,这个东西压得实在没有办法。”当时 ,正碰到日军扫荡,贾若瑜想方设法,靠芦苇掩护,成功避开了日军。

声东击西,智取敌据点

1941年7月,贾若瑜调任山东纵队第五旅参谋长,之后,他更多地展现出军事指挥方面的才华。

刘波在《抗战时期的“游击大王”贾若瑜》一文中称,1942年4月,山纵第五旅政委高锦纯接到中共山东分局发来的机密电报,命令他亲率一个团到胶济路北侧策应国民党山东省保安第一旅姜黎川部来胶东根据地整训。姜部因同八路军搞统战,受国民党顽军迫害,急需到胶东地区休整。高锦纯和旅长吴克华商量之后,决定让贾若瑜指挥部分主力部队执行这一任务。当时贾若瑜指挥的部队有第十四团、旅特务营(欠一个连)、一个骑兵营,共五个营的兵力。

临行前,高锦纯特别对贾若瑜强调,在青纱帐未起前,在胶东平原地区日伪军据点林立的平原行动“不可以打仗”,因为很容易遭到敌人合击。贾若瑜转而向旅长吴克华说:“旅长,给我松松绑,给我点机动权行不行?”吴旅长说:“你看着办吧。”高锦纯也表示同意。

贾若瑜来到平度西部山区后,召集西海、南海军分区领导干部和姜黎川代表张渐九等开会,姜部代表说,他们越过胶济铁路后,“前面由赵保原部一个团据守的平度李付庄据点一定要拔掉。如果不打掉,我们一过铁路,它在前面阻拦,日军从后面追击,我们就麻烦了。”贾若瑜问:“绕道行不行?”张渐九说:“只能从这里走。”南海军分区的领导对打李付庄的愿望也十分迫切。经过再三斟酌,贾若瑜决定: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佯攻丈岭(今平度云山镇)平度保安团李德元部据点,主要袭击李付庄顽军特务第二团据点。进攻部队在距丈岭5华里的刘河家贴出标语“打开丈岭,活捉李德元”。刘河家通往丈岭的电话线也不剪断,消息也不封锁,有意让通敌的保长、谍报员可以畅通无阻地向其上司通报消息。佯攻部队故意大张旗鼓地活动,骑兵队伍来回奔驰,让敌人误以为是我军的主力部队。

4月19日正好是星期六。这天夜里,五旅第十四团第二连在连长王挺带领下搭上云梯悄悄地摸上围子,一个整连上去后,敌人也未发现。第二连迅速夺占东门和东南、东北的两座碉堡。第三营也从南面攻入李付庄。激战两小时后,敌人向西突围,却不知正好一头钻进口袋阵之中。战前贾若瑜把骑兵营部署在距李付庄西面5里地的张戈庄,有意向西虚开生路。当守敌向西突围时 ,贾若瑜向空中发射了3枚信号弹,于是骑兵营自西向东急驰而来,合围逃敌。逃敌看到骑兵过来,还以为是日军援兵来了,更加卖力地向骑兵靠拢,结果悉数被歼。战斗结束后,贾若瑜向旅部报告:“打下了李付庄,消灭敌人一个团,捉了700多人;我军18人负伤,3人牺牲”。这一仗创造了我军在平原攻歼围堡守敌的范例。

智取李付庄一战 ,恢复了南海军分区在平度、莱阳、胶县、高密的部分地区,打开了八路军向南进军的大门,同时起到了以平原巩固大泽山区和依托山区开展平原抗日游击战的效果,意义重大。

临危不乱,歼灭秦毓堂部

鲁青抗战史研究专家张成先生说,贾若瑜还歼灭了国民党秦毓堂部的主力。因为秦毓堂部声名狼藉,为害一方,这也是为民除害。

1942年7月,胶东军区成立,许世友任司令员,林浩任政委,贾若瑜任参谋长。

当年8月下旬,胶东军区首长派贾若瑜指挥东海军分区和胶东军区第十七团攻取牟海县(今乳山市)的滕甲庄据点。盘踞在那里的是国民党顽军鲁苏战区游击第六纵队秦毓堂的主力、鲁苏战区第五纵队丁綍庭部第十六支队和主力第十三支队、特务营,及其第五、第六纵队的后方机关和部队,共3000多人防守,是一个超大型的据点,防御工事极为坚固。9月8日,当贾若瑜准备对滕甲庄发起强攻时 ,敌情发生了重大变化。日伪军从青岛增兵,由海阳向东派出了1000多人的增援部队,进攻滕甲庄的部队面临腹背受敌的危险。

罗春茂在《贾若瑜与青岛》一文中称,得知这一情况后,胶东军区首长电令贾若瑜率部立即撤出战斗。而贾若瑜十分冷静,他认为,在胶东军区第十六团的阻击下,日伪军和顽军的援军到黄昏时可能进至距滕甲庄20华里的夏村宿营,而当时青纱帐已起,援军不敢夜间出动,只要严密加强警戒,不断扰袭敌人,就可以阻止敌人前进,为进攻滕甲庄争取更多的时间。同时,利用守敌知有增援而放心,以及认为我军不敢在白天进攻的心理,就把攻击时间提前到下午5时半,趁敌人开晚饭之际,突然发起强攻,打它个措手不及。

于是,他果断地决定以十七团为主攻部队,于下午5时半,以外部爆破的手段,从敌人东南角碉堡实施爆破进行攻坚战。经过6个多小时激战 ,到晚上12点钟即告结束,抓了2000多俘虏,这是胶东部队抓俘虏最多的一次攻坚战。秦毓堂部被全歼,丁綍庭主力被歼,驻海阳的守敌不战而逃。海阳城解放了,东海军分区辖区内的顽军全部肃清。

1945年8月,贾若瑜被任命为山东警备第五旅旅长,仍兼南海军分区司令员,随即与山东军区第五师一部向青岛和胶济路东段进行大反攻。9月10日,他率军协同第五师十三团、第六师一个营,强攻据守平度拒不投降的伪华北治安军第八集团军王铁相部、伪第十二师张松山部,将其全歼,俘伪军6000余人。这是胶东大反攻以来歼敌最多、缴获最大的一次战役,使胶东除青岛、潍县以外全部解放。

1949年2月,贾若瑜任胶东军区司令员。6月2日,胶东军区与三十二军协同解放青岛。1955年 ,贾若瑜被授予少将军衔。后来,组织向他下达了去济南军区任参谋长的命令,正要走马上任时 ,叶剑英元帅给他发了一封电报,他被留在军事学院当教员,任战史部书记。再后来,贾若瑜出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第一任馆长。此后,他又先后担任军事学院教育长、副院长等职,并且一干就是20多年。特约撰稿 章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