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清代胶州武科榜眼探花秀 徐渭韩良辅出身名门

2015-07-09 作者:魏军
胶州人韩良辅是清朝名将当参将时率兵杀虎100多只

自清代开武科取士以来,山东共有6人考取了武探花。清代的武榜眼和武探花,常常因为没有满意的人选等各种原因,其数量要比武状元少一些。清代胶州出了两位武探花,一位是我们曾经讲到过的李廷扬(见第233期《发现青岛》),还有一位就是韩姓家族的韩良辅。这两位武探花入仕以后,都曾经因为政绩突出担任过从一品的武职。本期《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聊聊韩良辅和胶州历史上的武榜眼徐渭。

清代胶州出了俩武探花

据统计,从清顺治三年至清光绪二十四年,全国共有109人考取了武状元,有93人考取了武榜眼,有91人考取了武探花,武科三鼎甲(时称一甲前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为三鼎甲)总共293人。在这293人之中有籍贯可查者共有267人,其中武状元95人,武榜眼87人,武探花85人。

清代山东先后有13人考取了武状元,有9人考取了武榜眼,有6人考取了武探花。这在当时的各省之中位居第二,排在直隶省(包括今天的河北省、北京市和天津市)之后。清代武科殿试共举办了109次(含恩科),被皇帝钦点的状元每次一位 ,属于足额。但是武榜眼和武探花却并非足额,由于各种原因(例如没有满意的人选等)有时会出现缺额的现象。

在清代山东省6名武探花中,胶州独占了其中的两名。这两位考取殿试一甲第三名的武探花分别是康熙朝胶州人韩良辅和嘉庆朝胶州(今即墨七级镇七级西南村)人李廷扬。

韩良辅父亲韩成是一员名将

说起韩良辅,咱们先来看看韩姓的由来。据胶州市政协文史办主任、《胶州百家姓》作者石业华介绍,韩姓主要来源有三:一是出自姬姓;二是北魏鲜卑族有两字姓“大汗”,孝文帝改革时以汗和韩发音相近,就改单姓韩,是为河南韩姓;三是传说上古时期黄帝有个孙子昌意,后人韩经成了“仙人”,后人就以韩为姓。

而胶州韩姓望族主要有两支,一支是北乡韩家村韩富家族,另一支是城南东辛置村韩成家族。据张宾雁《州志前编》记载,世代以务农经商为业,直至清康熙年间,韩成一支因为军功显赫,成为声势显赫的名门望族。

韩姓的兴旺,始自韩良辅的父亲韩成,那么韩成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据《胶州百家姓》记载,韩成,字君辅,胶州市南关东辛置村人,他出生在一个贫困人家,六岁时父母染病双亡,成了一名孤儿。邻居可怜他小,给他口饭吃,可日子长了,邻居照顾不过来,他就沿街乞讨。十岁那年夏天,大雨把父母留下的三间土屋冲塌了,他无处安身,便搬到村东南的破窑里暂住。因为以要饭为生,他经常吃不饱,就偷点瓜果之类的充饥,从此留下了不务正业、东偷西摸的名声。

韩成有个堂叔,家境富裕,但却不接济他,对他非打即骂。一次,韩成因为偷地瓜被人抓住,堂叔就把他绑在村东头的枣树上,拿树条子抽他。韩成十五六岁时,朝廷招募新兵,他就报名当兵了。起初,长官看他是个孩子,就分配他到骑兵营当伙夫。有一天,骑兵营夺得一匹青鬃烈马,无人能降服,即使有人骑上去了也被甩下来。韩成人小胆大,非要去试试。只见他走到马前,大喝一声:“畜生!你主子来了,还不听话!”说来也怪,这马一动不动,韩成翻身上马,烈马扬蹄跑了一圈,跳下马,拴好。当时在场的士兵都惊呆了!

骑兵营的军官听说韩成能降服烈马,就喊他来。军官一看韩成年龄虽小,但两眼有神,气宇不凡,就把韩成调到骑兵营当战士,并把青鬃马给他,还给配了兵器。从此韩成和老战士一起学骑术,练习刀枪,不久就很熟练了。不久,部队开往四川前线,他打仗总是冲在最前头 ,屡立战功,从四川一直打到云南,直到“三藩之乱”平息。后来,韩成又随大军肃清甘肃匪患,平息噶尔丹叛乱,康熙皇帝提拔他为重庆镇总兵(正二品)。

韩成那个堂叔,听说他当了总兵,想寻点好处,就厚着脸皮到重庆探亲。韩成不记前仇,热情接待,在家伺候吃喝,还领着他游览名山大川,住了三个多月。一天,叔侄二人闲聊,韩成问:“咱村东头那棵枣树还在不?”堂叔说:“还在。”韩成一提到枣树,堂叔就想起以前把韩成绑在树上打的情景,有点后怕,担心韩成记仇。第二天,堂叔说:“我在这里住的时间不短了,该回家了。”韩成为堂叔备好马和路费,亲自送他上路。堂叔回家后,深感惭愧,为赎从前愧对韩成之过,破天荒出资盖了三间学堂,请塾师培养韩家贫穷子弟。

韩成有四个儿子:韩良辅、韩良弼、韩良卿、韩良臣。其中,长子韩良辅是康熙朝武探花,官至广西巡抚;次子韩良弼,康熙癸未科武进士,官至参将;三子韩良卿,康熙壬辰科武进士,官至陕西提督;四子韩良臣,康熙丁酉科武举人。

在胶州历史上,韩姓人在科举取士的道路上颇为成功,文武并举,出现过武探花及多位二品以上朝廷大员。韩姓家族在军事方面取得的业绩,尤为胶州之冠。

从武探花到从一品的韩良辅

韩成的大儿子韩良辅,也是清朝名将。韩良辅,字翼公,从小力大胆大,15岁时便随父亲韩成上阵。青岛大学教授郭泮溪在《清代武探花胶州出了俩》一文中说:少年韩良辅不仅武功好,而且颇有文才,曾经考取了州秀才。清康熙二十九年(庚午年),韩良辅参加武举乡试考取第一名,成为乡试武魁(武解元);第二年赴京参加辛未科武进士考试,由于他不仅武功超群,而且策论武经试卷也颇为优秀,随后在殿试中被钦点一甲第三名武探花,按例赐武进士及第,授正四品二等侍卫。

后来,韩良辅被任命为陕西延绥营游击,迁宜君参将。据《清史稿》记载,“(宜君)境多盗,有为之主者,捕得必连坐。又多虎,造虎枪,教士卒刺虎法,杀虎百余,患遂息。”当时,陕西宜君县强盗特多,韩良辅抓住强盗头,就连坐他们的族人;这里老虎多,他制造专门对付老虎的虎枪,教士兵怎么刺杀老虎,杀了100多只老虎,平息了虎患。

《陕西省民俗风情大全》也从侧面记录了他的这段事迹:“明清两代,许多地方长官都把消除虎患作为重要职责。明末,宜君县屡遭兵变,人逃地荒,虎狼食人。在兵部尚书洪承畴部下任职的宜君人孙英士,因驱除虎豹有功,被授予坊州守备之职。清代武探花韩良辅在宜君任参将其间,共捕杀老虎99只,因此升任总兵之职。”

清雍正元年(1723年),韩良辅升迁天津总兵。一年后 ,韩良辅出任广西巡抚兼广西提督。提督是从一品的军职,在清代,武官即使当到提督者,能出任巡抚乃至总督,都是十分罕见,只有韩良辅、年羹尧(川陕总督)、刘铭传(台湾首任巡抚)等寥寥数人。武官能出任文职,那是十分荣耀的事。

雍正皇帝对韩良辅十分器重。器重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韩良辅的老婆王氏在天津患重病,消息传到雍正帝的耳朵里,他吩咐太医院御医(御医可是专门为皇帝和后妃看病的)霍桂芳去天津,还钦赐了平安丸等药物。当远在广西的韩良辅收到长子韩勋的家信,得知老婆生病,皇上直接关照,“感激涕零”,向雍正帝表示“即粉身碎骨,亦难仰报高厚之恩于万一”。雍正帝的一片苦心,可谓没有白费。

韩良辅病逝于胶州家中

广西多山林,军队适合用藤牌挑刀。韩良辅上任后 ,让步兵弓箭手改为牌刀手,又买壮马替换掉原来的弱马,军队的战斗力大增。他上奏朝廷,认为广西地广人稀,荒废的土地太多,原因是田地离村子太远,粮食熟了担心被人偷割;百姓虽然知道取江河水,但是不知道挖渠塘储存水;技术太落后,不知道高处也能耕种……他建议朝廷派得力大员镇守此地,盖房屋,养耕牛,挖渠塘,让百姓知道有利无害,这样大清的边疆就变成乐土了。雍正皇帝看了奏折,认为他的建议很好,就派李绂(fú)来处理广西事务。

和卫国在《清代中前期的广西农业经济》一文中也提到了韩良辅在广西的这段经历:雍正五年正月,巡抚韩良辅在奏报广西粮价时提到,鉴于广东大量采买西米,“小民不知蓄积之道,得价即行出粜(给钱就卖)”,很容易导致本省粮食短缺从而引发粮价上涨,出现粮荒。所以,他在上任之始便积极鼓励人们利用广西“炎乡地暖,冬间从无霜雪”的有利自然条件,力治当地放纵牲畜“践食”的陋习,鼓励人们大规模种植大麦、小麦、春麦、春荞、蚕豆、菜子等杂粮作物以及蔬菜品种。截至当年年底,“通省种植杂粮,耕助遍地,即使谷价昂贵,而小民亦不忧乏食矣”。此奏固然有溢美之嫌,但也说明杂粮种植已颇受重视。

韩良辅在广西任上虽然政绩颇多,但是后来因公去贵州期间,广西发生了内乱,韩良辅被朝廷免去官职。清雍正七年(1729年),回胶州养病的韩良辅病逝于家中。

韩良辅的长子韩勋,字建侯,19岁就考中了武举人。韩勋是清朝名将,曾率军一昼夜杀敌200余人,攻破四座寨子,后又连战三天,杀敌2000多人。以军功破格提拔为贵州安笼总兵。韩勋官至贵州提督,是清朝一省最高军事将领。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魏军

徐姓胶州的名门望族清代出了个武榜眼叫徐渭

清代胶州人文荟萃,不仅学文成名者多,习武而有成就者也不在少数。据《胶州志》记载,自清康熙六年王培考取丁未科武进士以后,直到清同治年间 ,胶州共有20人考中武进士。其中进入一甲前两名的武进士,是清雍正丁未科武状元王元浩和清乾隆甲戌科武榜眼徐渭。对于武状元王元浩,《发现青岛》已做过介绍,今天我们来说说武榜眼徐渭。

徐姓是如何成为望族的

说起徐姓,咱们先来看看徐姓的起源。据《胶州百家姓》记载,徐姓的起源主要有三:一是出自嬴姓,是帝颛顼(zhuān xū)玄孙伯益之子若木的后裔。相传颛顼的孙女因为吃了鸟蛋而怀孕生了大业,大业的儿子伯益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帝舜把本族姚姓女子嫁给他,生下两个儿子,次子若木夏禹时被封于徐,建立徐国,其地在今江苏北部和安徽东北部。春秋时徐国被楚国打败,从此一蹶不振,后来徐国被吴国灭亡。章禹的子孙便以国为姓,称徐姓。二是出自商朝遗民。传说周公长子伯禽受封于鲁国,分到了殷民六族,第一族就是徐氏。这支徐姓出身殷商都城(今河南淇县),早于以国为姓的徐。三是别姓改姓。如五代时,李升改姓徐,其后代也称徐姓。

胶州徐姓不是生来就是名门望族,也是慢慢发展壮大的。徐姓刚到胶州很艰难,基本上就是逃难啊!据《胶西徐氏族谱》记载,徐姓原籍山东泗水县,明朝嘉靖年间,泗水发生大饥荒,因酷吏逼迫钱粮,加之族党发生命案,官府借机勒索株连,徐氏家族的徐邦柱逃难来到胶城东乡西庄村,“流离播迁,聊以自存”,以务农为业,兼读诗书,以求仕进,可见徐姓迁胶之初生活有多么艰难。

后来慢慢的,胶州的徐姓才开始有起色。一世祖徐邦柱,二世徐永贵、徐永禄,明天启二年(1622年),徐永禄由西庄村移居胶城东关麒麟街,成了胶城东关徐姓始祖;三世中的徐继徽,中年移居胶城东小麻湾村,成了小麻湾徐姓始迁祖。从四世开始,徐姓分十五大分支派繁衍,人丁兴旺,读书习武,科第不断,徐姓遂进入胶州望族之列。

只爱舞枪弄棒的徐渭

胶州徐姓成了大姓望族,徐姓子弟多读书习武,科第晋身者代有数人。徐渭的祖父是胶州名秀才,对长孙徐渭寄以厚望。徐渭这位胶州徐氏家族的少爷,从小便喜欢舞刀弄棍,与人摔跤。

据胶州的老人们讲,徐渭少年时很有力气,一次,他在打麦场上,要与他家的长工比摔跤,长工身材魁梧,蔑视徐渭说:“你这么小,哪能和我摔跤。只要我一只手抓起你来,就能把你抛出老远!”徐渭不服,一定要比试。长工看拗不过他,说:“你真要比试,我让你个后腰。”于是把两臂左右一伸,徐渭趁机在长工的身后一搂,正搂在长工的胃部,把长工中午吃的小米饭从胃里挤了出来。

然而,徐渭对读书却不感兴趣 。石业华在《胶州百家姓》里是这样说的:徐渭上学时极为顽皮,塾师(私塾的教师)只好用板子打他,但是收效甚微。一次,徐渭去沟崖上拔了几棵满是尖刺的小酸枣树,上学时送给塾师。塾师甚为不解,徐渭解释说:“您用板子打我不怎么痛,今后就用酸枣枝子打我吧。”塾师无奈,只好向徐渭的父亲说了这件事。并且建议从孩子的特点考虑,找一个好老师教他习武,将来可能会有出息。

徐渭的父亲听从了塾师的建议,便把徐渭送到胶州城周武举家中习武。徐渭跟周武举习武非常认真刻苦,深得周武举的赏识。在小徐渭习武期间,徐渭的父亲又聘了一位塾师教他学文。几年下来,徐渭果然不负众望,顺利地考中了武秀才。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徐渭赴济南府参加武科乡试,以卓尔不凡的武功文才考中了山东省武科乡试第一名(武解元)。

徐渭考中武榜眼

徐渭考中武解元之后的4年间,遍访武师宿儒请教,进一步刻苦习文练武,以准备参加武进士考试。清代武进士考试分一、二、三场进行。一、二场考弓马技勇,称“外场”;三场试策论武经,称“内场”。一场不合格者不得参加二场以后的考试。乾隆年间,一场考试又增加了马射“地球”,以考察伏射能力。二场考步射、技勇。步射九发三中为合格。技勇主要测膂力,共三项:头项拉硬弓,考场备有八力、十力、十二力三种弓供应试者自选,以三次拉满弓为准;二项舞大刀,刀分一百二十斤、一百斤、八十斤三种号,刀号自选,以一次完成为准;第三项是拿石志(专为考试而备的长方型石块,上有抓手),分为头号三百斤、二号二百五十斤、三号二百斤,供应试者自选,以一次完成为合格。凡应试者,弓、刀、石三项必须有两项为头号,一项为二号。达不到者淘汰。若三项皆选头号并完成者为优秀。

“内场”考试对大多数应试者来说,比考武的“外场”更难应付。内场主要考考策论文,“策”是问答题,“论”是按试题写一篇议论文。策题出自《孙子》、《吴子》、《司马法》三部兵书,论题则从《论语》、《孟子》中出题。

由于徐渭文武兼备,不论“外场”还是“内场”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所以在随后参加殿试时,被乾隆皇帝点为一甲第二名武榜眼。

从二等侍卫到武功将军

据青岛大学教授郭泮溪《清代胶州武榜眼徐渭》一文介绍,徐渭被乾隆皇帝点为武榜眼后第二天,兵部举行盛大的宴会,赏给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盔甲和腰刀等,并且赏给众武进士银两。自清雍正五年(1727年)开始,武状元授御前一等侍卫,武榜眼、武探花授二等侍卫。然后再从二甲武进士中挑选10名授三等侍卫。其余武进士全部在兵部注册授予守备等营职。清雍正朝以后武进士授官情况虽有一些变化,但是基本上按定例办理。身为武榜眼的徐渭按定例被授予二等侍卫官职。

据《胶州百家姓》介绍,小麻湾村原有一张柏木小方桌,据传是徐渭当时学习用的,可惜后来被他卖给收古董的了。徐渭被钦点武榜眼后,胶州徐家门前竖起了两根大旗杆。许多人见过残留下来的旗杆座,后来被改为石磨放在街上,供左邻右舍磨小豆腐用。

徐渭任二等侍卫期间恪尽职守办差,受到了朝廷的器重。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徐渭由从三品的二等侍卫升任为正三品的安徽宁国营参将,出京城赴安徽就职。

徐渭在安徽宁国营参将任上究竟做出了什么样的政绩,文献中没有记载,但是数年之后,徐渭又升任从二品官职的湖南长沙营副将,诰封武功将军。由此可见,徐渭在任宁国营参将期间是有作为的。

徐渭之死传说多

自清代以后,胶州民间关于武榜眼徐渭之死的传说很多。有的说是因为徐渭的妻子贪污了朝廷拨下来的一批丝织品,徐渭因此被朝廷砍头处死的,相传徐渭下葬时又被安上一个金头。也有人说是用铡刀铡死的,行刑时刽子手问徐渭要钱,被徐渭一脚踢倒,刽子手气急了,将其腰斩,这种说法显然不对,因为清朝从雍正年间就废除了腰斩。但徐姓后人不承认是行刑死的,只是说过江时遇到了风浪,船要翻时惊吓而死。

另外一种说法是,徐渭的灵柩是从南方用两匹马驾驭的大车送回胶州的。相传徐渭的灵柩到了小麻湾杀牛涧时,拉灵柩的马怎么也拉不动大车了,徐家人猜想徐渭可能因为无颜见父老乡亲的缘故,于是便赶着车绕道而行,最后来到花泊子茔下了葬。

据说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当地人在花泊子茔一带挖坟整地时找到了徐渭的坟墓,墓中只有一口大黑棺材。开棺后是一具完整的尸骨,不但没有传说的金头,连陪葬品也没有。由此可见,徐渭不是被砍头处死的。徐渭墓旁边就是他夫人的坟墓,棺内有很多殉葬品,其中最显眼的是五颗红色大珠子,每个珠子下面各有一颗红色的木瓜状的饰品,珠子 、木瓜都是用石头做成的,里面都有血色,核桃大小,还有一颗绿色的小珠子 ,夜间还发光。这些殉葬品现在已无法查寻了。

一位武榜眼出身的从二品朝廷命官究竟为何而死?为何死后没有任何陪葬品?由于文献上没有记载,故而至今仍是一个谜。

◎链接王元浩

王元浩,字海如,现胶州丁家庄人。相传王元浩从小就开始习武习文。少年时代的王元浩已经长成一名5尺多高的壮小伙子,他的武艺在胶州城乡颇有知名度,也招来不少比武者跟他切磋 。每当遇到前来比武的人,他从不因为自己的武艺高强而小看别人,而是跟每个人虚心学习,从每位对手身上吸取他们的闪光点。

在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王元浩参加了在济南举行的武举考试,顺利地考中了武举人。殿试时,他一下举起360斤的石块,舞动60斤重大铁刀,当即被雍正皇帝钦点为“武状元”。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