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日本投降后青岛曾是美海军基地 驻有上万兵力

2015-03-25 作者:田野

1945年9月,美国海军陆战队第六师登陆青岛
文登路10号曾是司徒雷登别墅 田野 摄

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国人反抗外国侵略的历史,1945年9月16日,日本投降刚刚过去一个月,全国还沉浸在抗战胜利的喜悦当中,9艘美国军舰开进了青岛港。十多天之后 ,一队队的美国大兵先后进入了青岛市区,分头占据太平路、广西路、大学路等处。这让青岛民众感到恐慌,中国不都是战胜国了吗?怎么还有外国人闯进来?要知道,这个时候,国民党的中央军还没开进青岛呢,而美军对外打出的旗号是“维持治安,戒守秩序。”

伴随着美国大兵登陆,青岛成为美国海军基地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与之相关的,青岛民众反抗美军的斗争也开始不断上演。美军缘何如此钟情于青岛?他们在青岛又做过些什么?美国又是如何撤出青岛的?本期《发现青岛》咱们就来说说美军与青岛的故事。

青岛何以成为美国海军基地

1945年9月16日,9艘美国军舰开进了青岛港,是为美军登陆青岛的序幕,这一年的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应该说是美军进驻青岛的第一个原因。

众所周知,二战后的世界实际上是美、苏抗衡的世界,在那场世界大战之中,欧洲不少强国沦为了二流国家,德、日两国更是沦为战败国,怎样重新分割世界这块大蛋糕成了美、苏两国的一块心病。“北极熊”和“美洲虎”争执的重点一个在欧洲 ,一个就在远东。苏联似乎先下手了一步,1945年8月14日,国民党政府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苏联获得使用旅顺海军基地的权力,苏联的军事力量由此得到扩张,这让美国如鲠在喉。青岛的战略地位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起来,如果美军能在青岛设立军事基地,那么就足以抗衡驻扎在东北地区的苏联军事力量,青岛因此成为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一个战略据点。对此,青岛市档案馆张晓言先生曾经有过详尽的分析,他说:“二战后,苏联在中国势力的增长及其在欧洲的政策加深了美国的忧虑,美国认为应该将其海军陆战队暂留中国。为此,美国需要在中国寻找新的海军基地,他们认为青岛自然条件优越,是海军夏季训练极为理想的场所,而且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能够从战略上制衡苏联在旅顺、大连的驻军,最终美国决定在青岛建立海军基地。”

除了从世界大势上考虑之外,中国大陆的战后形势也给了美军以可乘之机,这可以说是美军进驻青岛的第二个原因。抗战胜利之后,国民政府的军队大多位于大后方,日军刚一投降,国民政府根本无法及时接手前线城市,这让蒋介石很是苦恼,国民政府特别需要美军的帮助。为此,美军抢先进驻青岛,并在此后帮忙运送国民党军队来青。就连国民政府的一些要员也对此承认,如时任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山东挺进军总司令的李延年就为美军进驻青岛辩解称:“青岛是华北的一个重要港口,万一有失,对国家前途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中央军来到之前,特请美军来青代我们维持治安。”

那么,美军进驻青岛真的就是维持治安这么简单吗?不是。从此后美军一系列的动作老看,美国的真实意图是想把青岛变成他的一个海军基地,为此,它还真下了不少本钱。

美国海军陆战队登陆青岛

其实,美军早在日本投降之前就对青岛打起如意算盘了。张晓言在《青岛何以成为美国海军基地》一文中说,1945年8月10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曾做出过指示:由美国海军陆战队控制中国战场的关键港口和交通枢纽,迅速将国民党部队运送至中国的关键地区。文中的“关键港口”很明显包括青岛。

在经过一番精心谋划之后,1945年9月16日,9艘美国军舰开进青岛港,解除了日本海军武装。10月11日~12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六师的2个团及7个直属营共2.7万余人,在司令谢勃尔率领下,由关岛来青,登陆后分别占据太平路、广西路、大学路、国立山东大学等处。此后,又有大量的美国军队和美国政府高官来青,这样美国在青岛算是立了足。

美国政府也明白,如果没有现实的利益,真想在青岛站稳脚跟谈何容易,为此,它给了国民党不少好处:其一,是直接给钱粮。据张晓言称,在1949年9月,美蒋签订《中美30年船坞秘密协定》,美国以价值410万美元的军事物资和装备“交换”上海与青岛两处船坞的使用权。其二,是直接给武器。出于美蒋军事合作需要,美国通过战时租借法案,以“援华赠舰”名义向国民党赠送了一批坦克登陆艇等舰艇。其三,是展开军事合作。美国派出了海军顾问团协助国民党政府进行海军训练事宜,在青岛成立了“中央海军训练团”。

到了1946年11月4日,美蒋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规定美国船舶可以在中国“开放之一切口岸、地方及领水内”自由航行,在紧急时,包括军舰在内,可以开入中国任何不开放的“口岸、地方或领水”。这份条约实际上已经将青岛作为美国海军的军事基地一事合法化了。

美国大兵经常酗酒

说了这么多严肃的历史事件,接下来说些轻松的段子,美军既然来青,他们的衣食起居就少不得要和青岛人接触,那么在老百姓眼中,美军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作为占领者,美军的表现自然是糟糕透顶,干了不少伤天害理的勾当,但也不乏一些有趣的故事。

不少青岛老人曾经向笔者回忆,个别美国兵在青岛的表现算得上友好,会向小孩子赠送糖果,但缺乏具体的事例,倒是两则材料可以勾勒出美国大兵在青岛的一些生活形象。这两则材料一则出自于向阳先生的《青岛街巷里院传奇》,一则出自现代科学家李吉士先生的《求真随想录》,是回忆美国大兵在青生活的宝贵材料。

美军的军纪一开始不错,这点李吉士先生有段描述,他说自己曾就读的青岛私立商业学校就成了美国大兵营。“他们登陆初期,一般对中国人还算友好,在行为举止上也注意检点,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兵营里,出了兵营,就列队行进,显得很有规矩。街上还不时有军乐队做行进表演,戴着袖章的军事警察也四处巡逻。”但是好景不长,“人们很快发现许多美国大兵在青岛的大街小巷出没,碰到中国人就问:‘girl?’中国人听了这句话,慢慢地知道了美国大兵的意思,就指引他们去青岛的妓院——平康里。”

于向阳先生则称,在热河路到大连路路口原有日本第一寻常小学,学校有一个很大的操场,抗战胜利后,被美军用为军用物资仓库。他回忆说:“美国水兵纪律很差……驻守在这个仓库的美军士兵,常偷拿仓库中的军用皮靴、巧克力糖等,站在墙头上向中国人出售,卖了钱去酗酒。”酗酒是不少老人对美国大兵的一个印象,李吉士先生对此回忆得更为真切,他说:“经常有美国大兵喝得酩酊大醉 ,在马路上东倒西歪、旁若无人地大喊大叫,恣意横行,还经常侮辱中国人,俨然是占领者的姿态。”

不过有一则趣事却能反映个别美国大兵友善的一面,读来颇为有趣。据李吉士先生回忆,他们的英语老师经常鼓励他们跟美国大兵进行交流,“学好英语要经常练,现在美国大兵在青岛,是个难得的机会,要想办法和他们接触。”为此,学生们开始尝试简单的接触,开始时,都不敢单独与美国大兵接触,总是两三个同学结伴同去。“我们一般都是去美国兵营的围栏外,看到有美国大兵在里边,就打招呼,说些简单的话。后来胆子大了,一个人经过兵营,见了美国大兵,也敢上前打招呼,简单交流了。有时实在说不明白,就连说带比划。”最有意思的一次是李吉士先生单独走过兵营的一次偶遇。“有一次,我买了两个芝麻烧饼夹油条,边吃边走,经过美国兵营围栏外时,一个黑人兵过来与我打招呼,一边比划一边说,那意思是想吃我的东西。我说:‘可以换。’他拿出铅笔,我不答应。又加了个小本子,我还是不答应。我说用钢笔换可以。他想都没想,就用钢笔换了我一个芝麻烧饼夹油条。我一看,这支钢笔竟是‘派克牌’的,可把我高兴坏了。还有一次,我又拿吃的东西换了一支四色自动铅笔。这两件东西,成了我最心爱的文具。”

青岛百姓掀起三次反美怒潮

美国大兵在熟悉了青岛环境之后开始不断滋事,这成为美军灰溜溜撤出青岛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军在青岛乃至在中国制造的暴行,引起了青岛老百姓的愤怒,从1946年12月底开始,青岛民众陆续掀起了三次反美怒潮,给驻青美军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第一次反美怒潮的导火索并不是发生在青岛,而是发生在北平,即是震惊全国的“沈崇事件”。当时,酗酒的美军在北平强奸了一名北大女学生沈崇,事件被曝光之后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全国数十个大中城市学生和各界人士约50万人,于1946年12月底至1947年5月,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以抗议美军暴行。青岛本来就有美军驻扎,因此老百姓的反应也更为激烈。当时青岛设有国立山东大学的学生进行了罢课声援,并于1947年1月4日召开了“抗议美军暴行大会”。

如果说第一次反美怒潮的声势还不够强大的话,那么第二次反美怒潮可就很激烈了,因为此次的导火索就发生在青岛,即“苏明诚惨案”。事件发生在1947年3月30日晚,两个美国水兵乘人力车来位于前海广西路上的第一大旅舍跳舞。下车后,美兵扬长而去,车夫向美兵索要车资,双方争执中,美兵从腰中掏出小刀,朝在旁观看的苏明诚猛刺过去,苏流血不止,顿时殒命。目睹这一惨剧,路过的老百姓个个义愤填膺,群集于旅舍门外,待舞会散场后将两个美兵抓获。这次事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国立山东大学的学生更是在地下党的领导下通电全国的学校要求声援。见势头不妙,不少的美国高官都来到青岛视察,其中就包括时任驻华大使司徒雷登。据说,司徒雷登特意来到国立山东大学发表演说,安抚学生情绪,但他正演说时学生却高声朗读了《致大使书》,司徒雷登无言以对,只得怏怏而去。

第三次反美怒潮的起因乃是因为山大校舍被抢占事件。当时,驻青美军为了长期在青岛驻扎,向学校当局提出租借山大校舍九十九年的要求。结果学生罢课3天,并在校园内游行示威。山大教职员也发表反对美军占据校舍的宣言,有99名教授在宣言上签名。慑于广大师生的压力,美军被迫改订租借期到1950年。此次事件之后不过半年,国民党政府在大陆的统治就土崩瓦解,租借到1950年成了一纸空文。

美军最终撤离青岛

美军在青岛遭到的反抗实际上是其在全中国处境的一个缩影,“沈崇事件”之后,面对着全国声势巨大的反美浪潮,美军退缩了,但唯独青岛的态势没有丝毫变化,青岛市档案馆张晓言先生曾撰文说:“1947年初,美国政府不得不制定6个月内撤出海军陆战队的紧急计划。1月至9月,上海、天津、塘沽等地的海军陆战队陆续撤离,但青岛驻军却丝毫未减。相反,时任美西太平洋海军司令的柯克上将提出,驻青美军应从目前的1900人增至4300~4800人。”可见美军确实将青岛视为一个很重要的战略基地。

此时,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已经宣告失败,解放军在山东地区占有绝对的优势。1947年4月,解放军山东兵团发动春季攻势,胶济铁路被从中切断,国民党势力只限于济南和青岛,成为孤立之城。此种形势下,驻青美国西太平洋海军司令白吉尔两次紧急致电海军作战部长登菲尔德,他对“共军”进攻青岛时美军将如何行动提出了4种方案,照录如下:A.援助国民党军队保卫城市及重要的城郊设施(飞机场及水上设施);B.美国单独承担保卫重要设施的责任;C.必要时迅速撤退全体工作人员;D.美国沿岸设施及非战斗队员立刻撤离,武装部队继续留在附近舰上。

按照这四个方案中的A 、B项,美军有可能卷入内战,与解放军发生冲突,所幸的是,参谋联席会议最终决定“视形势需要执行C行动方案”。

到了1948年9月份,济南解放,青岛彻底成为一座孤岛,可美军迟迟没有撤出青岛,根本原因在于美国对于青岛实在是不忍放弃,此后美军只是将一些设备器材装卸待运,依然在观望形势,不肯撤军。直到1949年4月份,南京都已经打下来了,可青岛依然掌握在美军手中,为了解放青岛,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兵团自5月3日起开始进攻青岛外围据点。

这个时候,形势已经不让美军继续犹豫了,是打是撤必须做出决定,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致电国务院,建议“对西太平洋海军司令继续使用青岛基地立即予以重新考虑”,实际上希望美军撤离青岛。当年的5月13日,国务卿艾奇逊回电,“中国人民解放军一旦占领上海,美国海军陆战队立即撤离青岛;如果上海打不下来,就再等一阵。”但美军的犹豫很快就被解放军的胜利所打破。5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苏州河以南的上海市区,上海即将解放,当天下午4时,全部美国海军撤出了经营达4年之久的青岛基地。

◎链接

司徒雷登青岛有别墅

沂水路1号是美国驻青总领事馆旧址,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别墅在文登路10号。美军登陆青岛不久,曾被日军占领的美国驻青总领馆就宣布复馆了。

其实,美国在青早就设有领事馆,时间可以上溯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只不过当时的馆所设定在江苏路,此后才迁到了沂水路1号德国人乔治公寓的旧址。现在我们还可以一窥领事馆的风貌,和许多同时期建筑相比,这个建筑的平面更加清晰,立面装饰趋向简洁。据鲁海先生回忆,这个领事馆于1941年被日军封闭,工作人员被关在潍县集中营。谁想风水轮流转,现在美军重新回到青岛,日本人成了战败方,1945年12月,位于沂水路的美国驻青领事馆复馆了,次年升格为总领事馆。鲁海先生称,伴随着美军而来的还有大量的美国经济界人士,“官舍不够用的,领事馆又在莱阳路租了房子。”

来到青岛的除了有军界、经济界人士,还有一位“名人”,他就是当时的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他在青岛也有一处自己的住所,位于文登路10号。

作为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主要办公地点应该在当时的首都南京,但他为何在青岛还有一处别墅呢?除了因为青岛的战略地位重要之外,还因为美国大兵在青岛不断制造麻烦,鲁海先生称:“当时,青岛驻有上万美国官兵,并且不断滋事、酗酒、杀人 、强奸,司徒雷登便常来青岛。”如今,司徒雷登别墅已经是一家幼儿园,远远望去,给人以洗尽铅华的从容之感。

特约撰稿 田野(资料图片来自青岛档案信息网) 未经城市信报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