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即墨路小商品市场曾经"逼"出青岛首批万元户

2014-11-19 作者:郭冰

两棵树之间挂一根绳,或者就地铺个一米宽的布,摆上自行车套、手套等小商品就算开张……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青岛市即墨路小商品市场曾一度享誉全国,这里也走出了青岛首批万元户。他们因“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波,赶上了流通领域的市场化”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开创了一个繁荣兴旺的即墨路时代。首批个体户如今命运如何?4月30日,记者走进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倾听岛城首批个体户讲述他们这代人的传奇故事。

为吃口馒头“逼上梁山”

“个体户”一词,曾经标志着中国终于走向了市场经济。说起青岛首批个体户就不得不提曾一度享誉全国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而说起即墨路小商品市场有一个人就不得不提,他就是即墨路商圈商会会长冷延乐。1978年之后,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青岛,一批小商贩自发地在即墨路和周围几条街摆摊做买卖,形成了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的雏形。1980年前后,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的个体工商户正式登记注册,领取了营业执照,时年19岁的冷延乐正是其中之一。“我们那一代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家里兄弟姐妹多,在家里都吃不上饭,只能出来闯荡。”今年已经53岁的冷延乐穿着一身运动装出现,说话带着笑意,十分温和。说起创业初期那段历史,冷延乐笑着说,青岛第一批个体户“没有一个不是逼出来的”。冷延乐出生在农村,家里兄弟姐妹6个,他排行老四。用冷延乐的话说,家里吃不上饭,已经非走不可了,他们都是被生活“逼上梁山”的。

幸运的是冷延乐从小生长的村子处在一个交通枢纽上,有一条铁路途经,村里有一部分人出门“闯荡”,回村后都出手大方。“当时大家都去青岛、济南、烟台这些地方,拿东西出去跟城里人交换,换回来的东西再想办法换成吃的用的,其实在当时就是‘投机倒把’。”看到别人出去一趟回来就能改善一下生活,冷延乐心里也开始痒痒。1979年秋天,高中只念了一年,他就辍学来到了青岛市里。“跟我一起出来的还有我们村另外两个小伙伴,我们三个关系好就一起出来了。一开始火车票只有1块5毛钱,我们三个没有钱也只能逃票。”冷延乐笑着告诉记者,“那时候我们最羡慕的是当兵的,因为他们能吃上馒头,我们去青岛的初级目标就是吃上馒头。”

晚上睡澡堂床褥都是潮的

在那个商品严重匮乏的年代,能用来交易的商品也是有限的。一开始直接用东西卖钱也是不允许的,“小商贩”只能用最原始的物物交换的形式交易。“做这个的大多是乡下人,没饭吃就拿点东西来换。自己家的鸡蛋、自己做的手工都拿出来跟人交换。”在即墨路小商品市场一位年纪很大的业户告诉记者。“那时候人们出行都骑自行车,我们就拿自行车套去城里换手套、劳保鞋等东西。我们村有个劳保用品厂回收这些东西,一个自行车套要是能换两双手套我就可以拿手套回劳保用品厂,从中间赚个差价。”冷延乐告诉记者,那个时候,青岛大街小巷做这种“投机倒把”生意的人很多,大家都在路边摆摊,天一亮就出来,天黑了才找地方休息。“那时候生意好做,只要手上有货就不愁卖。所以我们在路上都是打游击,有管理的人来了我们就跑,换个地方继续摆摊。”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除了商品匮乏之外,住房也很紧张,为了省钱,跟冷延乐一起来青岛闯荡的第一批“淘金者”大多数都睡过马路,条件好点的就是睡澡堂。冷延乐差不多一个周左右从老家农村到青岛市往返一次,从老家带自行车套,在青岛换了东西再拿回村里。而在青岛的这一个周时间,他跟同伴就只能睡在5毛钱一晚的洗澡堂子里。“我有个大爷在青岛市里,但是他们家只有一个土炕,大爷跟三个孙子住一起,实在是没有地方收留我。”冷延乐在这个澡堂子里一住就住了好几年,一直到1984年左右才给自己勉强租了一个小屋。“那个小屋也就8平方米,勉强放一张床和一个桌子,但是在当时已经算是条件好的了。很多人只能租别人的小厨房住。”

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市场管理所副所长裴军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小商贩”都是打游击,没有固定住所,白天背着货物到处跑,晚上随便找个地方凑活一下就过去了。“那时候很多都睡马路,住得起洗澡堂子的都是条件好的了。”洗澡堂子白天要正常营业,洗澡的人很多,晚上床都是潮湿的,用来当被子用的浴巾还滴着水。“白天跑了一天,晚上一躺下就睡了。”冷延乐笑着告诉记者,住澡堂子还能免费洗个澡,还是很划算的。

将最新的商品带回青岛

改革开放的春风刮到了青岛,即墨路小商贩们也陆续进行了统一登记,成为青岛首批个体户。有了正规的营业执照,小商贩们再也不用东躲西藏打游击了,他们开始有了自己固定的摊位。“那时候一人一米宽的地方,大家都可以光明正大摆摊了。”裴军告诉记者,刚开始条件很艰苦,就是一个“马路市场”,没有固定的营业时间,天一亮,小商贩们在两棵树之间挂一根绳,或者就地铺个一米宽的布,摆上自行车套、手套等小商品就算开张了。“他们都天亮了就出来,天黑了才回去,风雨无阻。”

“当时全国穿衣看上海,很多人都开始跑上海、广州等地去进货。”冷延乐告诉记者,自己1984年下半年也开始跑上海当起了“二道贩子”。全国经济形势慢慢好起来之后,青岛的第一批个体户们经营的范围也开始扩大,他们不仅仅局限于一开始的劳保用品,开始增加了服装、鞋帽、箱包等小百货。凡是来青岛逛街的人,没有人不知道即墨路的,因为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的商品永远跟着全国最流行的脚步,别的地儿有的新产品,即墨路的个体户们也会以最快的速度将潮流带到青岛。“那时候市场上已经开始划分行市了,我经营范围就以皮具为主。有一次,有个朋友去上海回来告诉我上海人都背一种包特别好看。当时咱们青岛东西还是少,看到那种好看的包朋友很稀奇,当成新鲜事讲给我听。”朋友一句无心之谈,颇具生意头脑的冷延乐却记在了心里,他回家之后就决定去上海看看。坐船去了上海之后,冷延乐拿出身上所有的钱买了100个包背回了青岛,很快就被抢购一空。看冷延乐带回来的款式比较新,市场里的同伴们也要求跟着冷延乐去上海,后来除了上海,他们也开始跑广州、河北等地。冷延乐告诉记者,那时候的“二道贩子”是被人看不起的,但是他们能赚到钱,生活都好起来了,别的也就不在乎了。

尝试开工厂、办企业

“一开始我们从上海、广州进货,做‘二道贩子’,后来为了降低成本我就自己开办了工厂,专门生产加工,除了自己零售也搞批发,很多人都排队去我们厂进货。”冷延乐告诉记者,自己是一个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的人,小工厂开业只有22台缝纫机。看到好的款式的包,他自己先拆开研究,照着在纸板上画图设计,再教工人如何制作生产。一个人身兼技术、业务、采购多种身份。之后冷延乐先后做过不少尝试,开过酒店、做过家纺……这么多年投资了不少领域,有赚也有赔,但是冷延乐一直乐在其中。2013年,他又涉足珠宝行业开了青岛恒利富吉珠宝有限公司。“2008年我做餐饮的时候,开着奥迪车给餐厅跑堂、出去买酒水很多人可能不理解,但是只要是我想做的事情,我就愿意去花心思投入。”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之后,跟冷延乐一样不少人开始尝试开工厂、办企业,甚至投资别的领域,不断追求新的发展。

从1980年正式成立,划分行市、摊位编号,到1997年10月退路进室,即墨路小商品市场一步步规范起来,而这里产生的第一批个体户也从最初的小打小闹发展壮大起来。“第一批个体户现在在青岛开酒店、做珠宝、搞房地产的各行各业都有。”裴军告诉记者,青岛现在比较著名的企业中很多都是第一批个体户开办的。

◎相关链接:

改革开放30多年,个体私营经济绝对是一个颇多意味的话题。改革开放后,青岛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引导和扶持个体户。30年多间,个体经营户在青岛的数量呈不断上升态势。个体经济也从单一的商贸流通、餐饮服务,扩展到交通运输、建筑化工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到2013年年底青岛市全市的市场主体总量达到60.7万户,注册资本突破了一万亿人民币大关。不管是从从业人数还是从注册资本都保持了非常高的增长数。个体私营经济不再仅仅扮演“拾遗补缺”的角色,而是已经融入经济社会中,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记者 郭冰 图/郭冰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