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琅琊古代曾是青岛代名词 首任琅琊王骗来王位

2015-07-21 作者:田野
琅琊国位于黄岛琅琊镇琅琊王刘泽的王位是骗来的

青岛建制才120多年,但从广义上来说,青岛的历史可不止这么个岁数。现在黄岛的琅琊台,据说最早为越王勾践所建,是当年秦始皇游览之地,单从这点来讲,至少琅琊这一地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沉淀了。之前的《发现青岛》我们说过古胶州、古即墨,也讲过古莱西、古城阳,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古琅琊。您恐怕有所不知,琅琊一地,在古代曾经是青岛的代名词,甚至成为独立的封国,而琅琊国的立国之君、首任琅琊王刘泽也有一段传奇的经历。

接下来,就让我们穿越厚厚的史料,一起去了解这段早期青岛的历史吧。

中国第一次海战发生在琅琊

据《青岛百科全书》记载,琅琊,古代写作琅邪。地址在黄岛琅琊镇一带。春秋时期,琅琊已是齐国大邑和海港及军事重镇,琅琊古城大概也就在此时期修建。因为地理位置重要,这里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485年,吴国从海路攻齐,在琅琊海面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海战,这大概也是琅琊第一次出现在重大历史事件当中。据说,当时齐国水军大概有300艘海船参战,吴军的数量则更为庞大,齐国海军以逸待劳,分成3个阵列,当冲击到距吴军约200米远时,齐军水兵开始用强弩以齐射的方式向吴军舰队发射火箭。当冲击到约100米的距离,齐军开始使用射程稍弱于弩的弓箭,向吴军舰队发射更密集的火箭,造成吴军战舰起火,最终取得战争胜利。更妙的在于,传说,工匠的祖师爷鲁班也来帮了齐国海军的大忙,他发明了一种器械叫做“钩拒”,“钩”能把敌方战船钩住,“拒”则使得敌方战船无法靠近,从这个角度来看,鲁班要算齐国的“民族英雄”了。

后来,越国取代齐国,控制琅琊,并且迁都于此。琅琊经济日渐繁荣,以富饶闻名天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对琅琊的重视又提升了一个档次。他析齐国东部沿海地区置琅琊郡,辖琅琊、不其、即墨、黔陬(均在今青岛境内)等县,郡驻地在琅琊(今黄岛琅琊镇),系秦36郡中唯一的滨海郡城。距郡城数里 ,即为当时中国最大最早的琅琊古港。可以说,此时的琅琊囊括了青岛的大部分地区,简直成了青岛的代称。也是在这一时期,秦始皇在琅琊台两次接受徐福上书,派遣徐福率数千童男女入海求仙药。

西汉时期,齐地分为七郡三国,琅琊郡为其中之一,仍驻琅琊镇,是东方经济、文化、航海发达地区。琅琊由郡升国发生在吕后(吕雉)专权期间。吕后七年(前181年),吕后析齐之琅琊郡为琅琊国,封汉高祖刘邦的远房堂弟刘泽为琅琊王 ,都琅琊。孝文帝元年(前179),汉文帝徙封刘泽为燕王 。刘泽封燕王后,琅琊国除,地盘归齐国。

此后,琅琊作为一国的历史断断续续。据《后汉书》记载,东汉建武十五年(39年),刘秀之子刘京被封为琅琊公。建武十七年(41年),再立琅琊国 ,刘京进爵为琅琊王 。琅琊国辖有琅琊等十三城。后来,刘京上书汉章帝,愿以琅琊国的华、盖、南武阳 、厚丘、赣榆五县,换取东海郡的开阳 、临沂两县,并将国都从莒城迁至开阳(位于今临沂城)。琅琊国地域广大,属县众多,赋税甚高,其宫殿华丽,都城坚固 ,具有重要军事地位。汉献帝初平年间(190~193年)琅琊国废,立国150余年。

首任琅琊国王刘泽诞生记

琅琊之成为独立封国 ,两个人物至关重要,一个是首任国王刘泽,另一个是他的谋士田生,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的能耐,就是会骗。您注意了,这可不是骗吃骗喝的“小骗”,他们凭着高超的骗术,居然骗出了一个国。

翻开厚厚的《史记》,我们就能发现刘泽的非同凡响。太史公司马迁著《史记》有严格的体例,帝王级的入本纪,功勋卓著的入世家,次一等的进列传。我们看汉初文臣武将等风云人物立传记述很多,而列入汉代世家记述的人物则寥若晨星。刘泽列为世家与吕后、曹参、萧何、张良等一并记述,足见司马迁对琅琊王刘泽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之重视。

岛城文史学者彭煜文对刘泽颇有研究,在他看来,刘泽的发达固然靠骗,也离不开自身的能力。刘泽,与汉高祖刘邦同宗同乡,同为沛县中阳里人。刘泽的祖父与刘邦的祖父属堂兄弟,刘泽与刘邦是近支兄弟。他少年跟随刘邦征战,担任刘邦护卫。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升为郎中,参加征伐项羽的战争 。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巨鹿太守陈豨在韩信的唆使下,起兵反汉,刘泽被升为将军击陈豨 。打败陈豨后,以军功显赫封为营陵侯,食邑一万两千户。

尽管刘泽当时是大侯,但毕竟与刘邦的皇族较远,封王的希望很渺茫,可老天偏偏给了他个机会——刘邦死了,吕后开始专权。吕后这女人心肠歹毒,她一心打压刘氏宗族,大力抬高吕氏一门在朝中的地位,弄得诸刘人人自危。刘邦长子刘肥虽然拥有山东六郡封地,而他非吕后所生,甚至连庶出也不是(他是刘邦与他人之妻的私生子),也忌讳。有一年刘肥进京述职,与吕后儿子汉惠帝刘盈饮酒时,以兄弟之礼待惠帝,惹怒了吕后,差点将刘肥毒死。您读到此处,可能有些疑惑,如此看来,吕后专权对刘泽来说简直是一场灾难,怎么会是机遇呢?

这里就要提到刘泽的谋士田生了。齐国人田生本是个穷汉,因筹集资金而游走营陵侯刘泽处,主动提出为刘泽谋取王位。刘泽也不知怎么想的,居然真送给田生黄金200斤,做为谋取王位的活动经费。通过这笔钱,田生结交了吕后新宠幸的大谒者张子卿。熟络之后,他把张子卿请到家中,开始施展自己的骗术:“我看现在长安城中,诸侯王府上百座,都是高祖皇帝的功臣所有,而吕后帮助高祖皇帝打天下和治天下,功劳最大。吕后已年迈,诸吕地位不高,很想封自己的侄子吕产为王,但又顾忌大臣们反对。你现在是吕后最宠信、大臣们最信任的人,为什么不放风给大臣们,让他们上书太后封王诸吕?如诸吕得以封王,太后自然高兴,会封你张子卿为万户侯。太后心里想的你不快去办,灾祸就离你不远了。”张子卿听了后觉得有理,于是便给大臣们做工作,上书奏请封吕产为吕王。

封吕产后,太后很满意,赏赐给张子卿黄金千斤,张子卿拿出一半感谢田生。田生不受,继续开骗:“封吕产为王 ,大臣们心里并不服气。像营陵侯刘泽,属刘氏皇族宗亲,且担任京城护卫大将军,很有想法。你应该向太后陈述利害,给刘泽封一个10多处县的王国,让他离京。这样诸吕的地位也就稳固了。”张子卿果真向吕后陈述利害 ,吕后很快就把齐国所属的琅琊郡十三县改为琅琊国,封刘泽为琅琊王。

田生就是通过一张巧嘴 ,硬给刘泽骗出个国王 。他也担心自己的谋划被吕后识破,因此催促刘泽赶赴琅琊。果不其然,刘泽刚出函谷关,吕后就反悔了,派人追赶、阻止他们。但是,刘泽已经出关,追赶的人望尘莫及,就只好回去。连聪明盖世的吕后都能骗了,田生的骗术可见一斑。

琅琊王被孙子骗了

有句话说的好,出来混迟早要还的。骗过了吕后的刘泽当上琅琊王没多久,就在阴沟里翻船了,骗他的人论辈分还是他的孙子,真够丢人的。

就在刘泽被封琅琊王的第二年,吕后病死。皇帝年幼,诸吕弄权。当时吕禄为上将军,吕产为相国,整个汉朝的军政大权可以说都抓在吕氏手里 。他们聚兵长安,打算作乱并趁机取代刘氏。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齐王刘襄的弟弟朱虚侯刘章获得消息后,密告齐王,建议他举兵攻入长安,铲除诸吕,自己登基称帝。

齐王刘襄眼见机会难得,立马点起兵马。他以舅舅驷钧为相、魏勃为将军、祝午为内史,尽发国中之兵西征长安。琅琊国在齐国之东,刘襄生怕刘泽在后院放火,于是派内史祝午赶赴琅琊国。干什么?行骗。能骗得了?还真骗成了。

祝午摸透了刘泽这个老狐狸的心理。据《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记载,祝午对刘泽说:“吕氏党人阴谋作乱,齐王要发兵讨伐他们。齐王自以为是晚辈,年纪小,不懂军事 ,愿意把全国都交付给大王。大王从高皇帝(刘邦)时起就是将军,熟悉用兵打仗。齐王不敢离开军队,派臣来请大王到临淄(齐国京城),共商大事 。”刘泽是什么人?吕后都骗过,因此不把这个毛孩子放在眼里 ,加上他一听能控制齐国 ,抓住兵权,马上赴临淄去见齐王。可现实是残酷的,刘泽前脚进王府,后脚就被齐王刘襄扣留了。而他的琅琊国之兵,反被祝午控制并发往长安,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知道自己被孙子给骗了,琅琊王刘泽内心应当是十分煎熬的。天道好还,报应不爽,刘泽的经历可以说是一部活生生的行骗反面教材。

特约撰稿 田野

琅琊王刘泽拥立刘恒为皇帝开启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现在人们说起中国历史上的盛世,自然会想起“文景之治”。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治世,文景时期百姓生活富足,西汉国力强盛。

而琅琊王刘泽之所以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当然不是靠的善骗 ,也并非靠的王位,说到底,靠的是“安刘定汉”。某种程度上说,“文景之治”之所以能开启,刘泽功莫大焉。

刘泽是这样哄刘襄的

能在骗局之中处乱不惊,再度行骗,可以说是“骗子界”的高手了,琅琊王刘泽就是这么一个人。

得知自己被孙子齐王刘襄欺骗之后,刘泽肯定是懊恼万分,他不但不能统帅齐兵,连琅琊兵权也丢了,回不了国,当不了家,活脱脱地成为孤家寡人。可短暂的思考之后,刘泽就为自己找到了出路,说来有趣,他决定将计就计,再度行骗。

和上次欺骗吕后一样,刘泽再次抓住了当事人的贪利心理。刘泽哄劝刘襄说:“大王您是高皇帝的长孙(其父刘肥是刘邦的长子),应当继承皇位。如今大臣们还在犹豫不定,而我在刘氏中是最年长的,他们是等待我去决定大计的。如今大王把我扣留在这里,也没有用处,不如派我前往长安,帮您争取皇位。”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齐王竟然信以为真,不光好吃好喝伺候着,还安排车马送刘泽入京。

据《史记·齐悼惠王世家》记载,送走刘泽之后,刘襄发齐兵和琅琊兵夺取了已被封给吕氏的济南国。齐王函告诸侯,自己要举兵长安,诛吕安汉。长安城里的相国吕产闻讯后,派大将军灌婴统帅汉军东拒齐兵和琅琊兵。灌婴是高祖旧将,不满诸吕叛汉,到了荥阳,心中考虑道:“吕氏家族领兵占据关中,想危害刘氏而自立。我现在如果打败齐军回朝,这是增强吕氏的力量。”于是,就让军队停下来驻扎荥阳,派出使者通告齐王,愿互相联合,等待吕氏一叛乱就共同诛杀他们。不久,以太尉周勃、丞相陈平为主的功臣党,发动政变,斩杀了吕产和吕禄,吕氏一族被清理出政局。

琅琊王刘泽催生“文景之治”

此时,琅琊王刘泽也赶到了长安。当时,吕后立的小皇帝已经被废,新皇帝究竟选谁来当成了问题。大臣们都同意朱虚侯刘章的意见,欲立齐王刘襄为帝,可刘泽却表示反对,他痛恨刘襄对他的欺骗,决心报复。刘泽说:“齐王的舅父驷钧乃虎狼之辈,比吕氏更为可怕,如立齐王为皇帝,必再有一次吕氏乱政!”陈平等人对驷钧之事颇有耳闻,也表示反对。刘泽还提出:“今有先帝儿子,缘何立孙?”大家更是铁定了心,不立刘襄。可是立谁呢?

有人提出了代王刘恒。刘恒是刘邦第四个儿子,为薄氏所生。薄氏出身不高,故薄氏一族颇谦恭简朴,正是功臣们最放心的外戚。在刘邦直系血亲中,刘恒辈份最高,年纪也最长,更重要的是他素有仁孝宽厚的声名,不论在血亲排行上和德行上均最合宜。于是,刘泽便与诸位大臣一起拥立刘恒为天子,是为汉文帝。

最先起兵讨吕的齐王刘襄,虽然一开始骗了琅琊王刘泽,最终还是被这位爷爷算计,末了也未能当上皇帝。岛城文史学者彭煜文认为,不管刘泽是出于报复还是出于公心,事实证明,舍齐王而迎代王,拥立汉文帝的决策是正确的。如果不立刘恒那样老成之人为帝,便不会有文景两代与民休养生息之治。没有“文景之治”,也难有汉武帝时代的兴旺发达。倘若立齐王刘襄为帝,必然导致外戚干政,大汉江山未必会传四百年。有道是:“老臣谋国”,琅琊王刘泽应该是安汉的第一功臣。

家业毁在他孙子的手里

汉文帝刘恒即位后,为了安抚齐王刘襄,将吕后时所割齐国的城阳、琅琊、济南三郡,尽数归还齐国。对拥立自己登基称帝的琅琊王刘泽更是重用和厚赏。孝文帝元年(前179年),汉文帝徙琅琊王刘泽为燕王。燕地居汉朝北方边陲,疆土比琅琊大许多。高祖四年初立燕国,先封张耳,再封太尉卢绾。燕国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实乃汉朝的藩屏之国。

刘泽被封为燕王仅一年就去世了,谥号是敬王。黄岛区琅琊台前的琅琊港,春秋时为全国五大港口之首,西北几百米处有一巨冢,相传为刘泽之墓,至今封土完好。刘泽死后,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刘嘉,这就是燕康王,国家治理的还可以。到了刘泽的孙子刘定国在位时,国政就不行了。刘定国荒淫可耻,竟然与自己父亲的姬妾通奸,并生了一个男孩。此后,刘定国又将弟弟的妻子强夺为自己的姬妾。他禽兽不如,后来竟然与自己的三个女儿通奸。

这件事最后被人告发,起因是刘定国打算杀死他的臣子——肥如县县令郢人。据郑林、刘伟等编著的《〈史记〉新读》介绍,郢人把他的罪行上告朝廷,刘定国先下手为强,派人假借其他的法律检举郢人,然后,将他逮捕并且杀害灭口。到了汉武帝元朔元年(前128年),郢人的弟弟上书朝廷,揭发了刘定国的全部恶行,引起了举国上下的一片讨伐之声。由于影响重大,朝廷派专使前去调查,结果,情况属实,证据确凿。汉武帝召集公卿大臣进行讨论,应该如何处置刘定国。公卿大臣们都认为:“定国的禽兽行为,败坏人伦,违背天理,应该判处定国死罪。”汉武帝批准了他们的建议。最后,刘定国畏罪自杀,封国被废除,成为汉廷直辖的郡。

中国古语说“富不过三”,又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大家族的福泽,不可能永久保持,到了第五代就没有了),历朝历代的豪门大族似乎都逃脱不了这个定律。琅琊王刘泽一心安汉,积累下雄厚的家业,可到了孙子一辈就灰飞烟灭了。由此可见,再雄厚的家世门楣也是不足依傍的,居安思危,富且修身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特约撰稿 田野

◎链接琅琊国

历史上的琅琊国,按封王计应有7处,但有3处封地不详,或许以郡、县为国,或许原本就无封地。

第一个琅琊国为西汉建。西汉吕后七年(公元前181年)改琅琊郡为国,封汉高祖刘邦之弟营陵侯刘泽为琅琊王,治琅琊古城 。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47年)改封刘泽为燕王,除国复郡。立国35年。

第二个琅琊国为东汉建。东汉刘秀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改郡为国,封刘秀第11子琅琊郡公刘京为琅琊王,都开阳(今临沂市),七传至汉献帝初平年间国废。立国150余年。

第三个琅琊国为三国时期东吴建。始建年代,封地皆不详。据三国孙吴皇族世系记载,孙权第6子孙休被封为琅琊王。公元258年,孙琳废会稽王孙亮,立孙休为东吴景帝。

第四个琅琊国为西晋建。晋武帝司马炎泰始元年(公元265年)灭曹魏建立两晋,大封同姓27人为王。琅琊改郡为国,封司马懿第9子司马伦为琅琊王。咸宁三年(公元277年)改封司马伦为赵王,改封东莞王司马伷为琅琊王。国都在今临沂市。司马伷三传至司马睿。

第五个琅琊国为东晋建。琅琊王司马睿居京师期间,素与琅琊士族王导善。王导常劝司马睿离京之国,培植自己的势力。永嘉初年(公元307年),琅琊王司马睿用王导计,出镇建邺。晋怀帝司马炽蒙尘平阳后,王导、王敦等琅琊贵族拥立司马睿为晋王,在建邺培植自己的势力。公元316年,晋愍帝司马邺被杀,司马睿便于建邺称帝,都建邺,并改名建康(今南京市),史称东晋。东晋建国,完全依赖琅琊士族势力扶持,时人谓“王与马共天下”。司马睿称帝后,封自己的儿子司马褒为琅琊王。江南琅琊国封地不详,或许以郡为国,有待进一步考究。但自司马睿渡江后,琅琊王在江南传4代10王,立国103年。自司马睿以下,有6个琅琊王登基称帝,占东晋11帝的半数以上,是晋代27个王族中的旺族。公元420年,南朝宋武帝刘裕灭东晋,琅琊国亡。

第六个琅琊国为南北朝时期北齐建。据南北朝皇族世系记载,北齐武成帝高湛(公元561年即位)之子高俨被封为琅琊王,始封年代与封地皆不详,一代而已,未有传封。或许高齐改郚城为琅琊,先封高俨而后改县,有待进一步考究。

第七个琅琊国为唐代建。据唐代皇族世系记载,唐太宗李世民第8子李贞封越王。李贞之子李冲封琅琊王。而李冲之子李琳又嗣封越王。李冲琅琊王始封年代与封地均不详。或许唐代析岭方县所置琅琊先为国而后改县,尚待有识者考证。彭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