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胶州匡福是抗倭名将 匡家人为避讳不贴福字

2015-03-22 作者:宫岩

胶州匡氏后人匡黎

董辰生2000年作京剧人物《铁弓缘》

11位进士、20位举人 、29位贡生,九品以上官职的就有36人 !这份荣耀出自同一个地方——匡氏家族,胶州历史上时间最久 、影响最深远的世家望族之一 。跨越明清两代,有600多年历史的胶州匡氏,既是响当当的文化世家,又是将门之后。从一世祖匡福(1333年~1399年)定居胶州开始,匡家文官武将、文人墨客、医疗高手人才辈出。如果您要问,是什么力量让匡氏家族如此繁荣?翻开匡氏家族族谱,你会发现一个共同点:忠!

先祖是抗倭名将匡福

这是一个古老的姓氏,老到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那时,匡只是鲁国的一个邑,是个地名,后来一位叫句须的人来到这里担任最高行政长官,称“匡邑宰”。之后,句须的子孙便以地名为姓,称为匡氏。

胶州市政协文史办主任、《胶州百家姓》作者石业华介绍,匡姓在历史上时有名人出现,比如大家所熟悉的战国时期齐国名将匡章,西汉大经学家匡衡(成语凿壁偷光的主角),还有元朝大将匡才。

当然也有位普通人叫匡九翁,他生了五个儿子,元朝末年为了躲避战乱,带着全家人住到了赣榆旗山下。之后,这五个儿子跟随朱元璋参加反元起义,被分封各地,次子匡福来到了胶州。

匡福是员武将,武功与智慧兼备,元朝末年,他曾进京为官,官至河南行省参政,反元农民大起义时,匡福统帅苗兵随大军出征,打败了起义军。但在这次军事行动中他发现,元朝大将军勃罗帖木儿作风跋扈、阴有异志,匡福辞官离去,归隐江苏赣榆旗山下。

他一直在观察整个时局的变化。元朝统治的年代已经结束,几股反元起义军能力太单薄,这时唯有朱元璋的起义军能担起改朝换代的大任。不久,他便做了个重要决定:投奔朱元璋!成为改写历史的一位重要人物。

在朱元璋麾下,他的武将才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作战异常勇猛,史称“勇冠千人”。石业华介绍:“明洪武元年,他以战功授山东沂州守御所百户,洪武四年升莱州卫副千户。洪武十四年,授武略将军,率军在山东沿海抗击倭寇,曾在即墨阴岛(今红岛)和掖县平岛大败倭寇,屡建奇功,‘东莱之人不复知有寇’,成为著名的抗倭爱国名将。”

奔来奔去、打来打去,为明朝奋斗了大半辈子,身心疲惫的匡福向朱元璋递交了辞职报告。明朝感念他做出的贡献,钦赐其长子匡德世袭胶州守御所正千户。正是这道旨意,让晚年的匡福跟着儿子来到了胶州,成为胶州乃至青岛历史上第一位姓匡的人,开辟了匡家600多年的家族传奇。

匡福与《铁弓缘》

匡福在历史上是位传奇人物,作为胶州匡氏家族的始祖,人们为了赋予他更完美的形象,还留下了很多关于他的轶闻传说。最经典的莫过于《铁弓缘》,说的是他来胶州后发生的一段美妙情缘。关于《铁弓缘》的版本有很多,这里我们以石业华在《胶州百家姓》中的描述为准。

元末明初,胶州城南关外有个小茶馆,茶馆的主人是一对母女,母亲年岁已高,女儿名叫高秀英,正值妙龄。别以为人家是母女就可以轻易欺负,她们可都是有武功的人。原来,高秀英的父亲曾经是胶州城内有名的拳师,能开10石之弓,在拉弓这个绝活上没人能挑战得了他。只可惜,高拳师还没有等到真正的对手就因病逝世了,临终前留下遗愿:“把那个铁弓挂在墙上,将来如果有人能拉满铁弓就把女儿嫁给他。”

父亲去世后,母女俩便开了这小茶馆,墙壁上一直挂着父亲留下的铁弓,只可惜,来试的人不少,却没人能拉开。当时,胶州城有个史员外,生了个儿子吃喝嫖赌,标准的纨绔子弟。有一天路过小茶馆,见高秀英长得漂亮便起了歪心,上前调戏,高秀英几下拳脚就把他打趴下了。从那之后,小茶馆再无宁日,这位史公子没事就带人来茶馆闹腾,逼着高秀英做他的小老婆。往往这时,英雄救美的场景就该上演了。

里面是这么说的,年轻的抗倭将军匡福来到胶州不久,正为一堆公事烦心,便支开手下,一个人到街上溜达,满怀心事的他走着走着便坐进了茶馆中,一进来就被墙上的那张弓吸引住了。征得主人同意后,匡福用力一拉铁弓,没想到只开了一半,这下他更来劲了,还没遇到自己拉不开的弓呢。于是摆正姿势,用上浑身解数,顿时来了个弓开满月。在一旁的高秀英和母亲都愣住了,再仔细看他的长相,英俊潇洒,顿生爱慕之情。

为了进一步确认,高秀英又跟匡福比试了一番武功,结果当然是,高秀英故意输给了匡福。站在一旁的母亲乐开了花,此人能开满弓,武艺也不错,正是女婿的最合适人选。当即就向匡福说明了铁弓的来历和老伴的遗愿,虽然匡福对年轻貌美又有武功的高秀英也一见钟情,但他已成家,于是很为难。没想到,高秀英的老母亲说,若不嫌弃,可收女儿做偏房。于是,一桩铁弓缘就好事天成了。

之后,《大明英烈传》的作者郭勋了解到这个故事,认为很有戏剧性,便将其编成折子戏《铁弓缘》。只是为了避嫌,把主人公匡福改成了匡忠,把史公子改成了石公子。从此,《铁弓缘》家喻户晓,直到现在仍然是京剧舞台必演的曲目。

只是,这事一看就有蹊跷的地方。《铁弓缘》中的匡福年轻俊美,但历史上匡福来到胶州时已经到晚年了,明显不对。有人说,其实这里面的匡福原形是他的后裔清代武进士匡忠,并把年代改到了元朝末年。

大匡与小匡的矛盾

《铁弓缘》的事情不论真假,都给匡家带来了一些影响,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匡与小匡,这个说法在胶州当地几乎人人皆知。

匡福因铁弓缘娶了高秀英做小,引起家族人反对,之后原配葛氏所生的为大匡,高秀英所生的则为小匡。从此,大匡与小匡之间便有了“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矛盾,大匡一支自视匡氏正统,小匡则受尽鄙视,甚至不能入祖祠。

所以曾经《铁弓缘》在全国各地争相上映时,在胶州却非常不受欢迎。郭泮溪在《胶州匡氏与<铁弓缘>》一文中介绍:“相传某戏班子不知此禁忌,要在胶州上演《铁弓缘》。谁知,还没等到搭好戏台,就被匡姓人撵走了。据说,那个戏班子就是被小匡一支给撵走的。”

胶州匡氏第二十世、原日照市工商局科长匡辉告诉记者:“匡福有四个儿子,德、贵、政、荣,德和贵都在胶州,政和荣则在赣榆,从这些小细节也可以看出,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关系。大匡小匡的说法一直影响到了第十六世的匡源。”据说匡源就是小匡一支的后人。

事情得从匡福的十五世孙匡羲上说起,匡羲上23岁因病去世,只留下妻孙氏,没有留下任何子嗣。丈夫去世后,孙氏不改嫁,想跟叔兄弟们过继个孩子,好给丈夫留个后。但匡羲上家庭条件不好,近支的叔兄弟没有合适的子嗣,只能向自己一位远方叔兄弟求助,他们也嫌对方条件不好,却又不好直接拒绝,就说妻子已经怀孕,如果生下男孩就过继给她。

不久后的一天晚上,孙氏梦见一轮红日撞入怀中,从中惊醒,天亮就传来消息,远方的那位叔兄弟家果然生了个男孩,已经送过来了。

孙氏抱着孩子欢喜不已,据说这孩子就是匡源。现在有了心理上的依靠,为了让孩子能在更好的环境下长大,孙氏先带他回了娘家,等大一些后又回到了自己家中。

小时候的匡源没有父亲的疼爱,跟母亲相依为命,艰苦可想而知。这不要紧,关键还得经常忍受别人的眼光,好在匡源很努力,年纪轻轻就考中了秀才。

据说当时报喜的人把喜报送到一个本族本家去,这家主人看后说:“考了个秀才算什么!”吩咐仆人把喜报扔了出去。街坊邻居看了很纳闷,知情人说:“他这是大老婆嫌小老婆生的啊!”这事就这样被张扬了出去。怪不得匡源少年时会写下自勉诗:“世人多白眼,吾独上青云。”当然,也有些长辈一直在身边照顾,不然任凭匡源再有天分,也不可能年纪轻轻就当上顾命大臣。

直到现在,我们也无法从文字记载中发现“大匡小匡之说”的证据。留在民间的各种传说也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被淡忘了。大匡小匡的概念早已不存在,现在凡是姓匡的人都会很骄傲地告诉身边人:“我就是抗倭名将匡福的后人!”

胶州匡氏第十八世匡黎感叹:“匡家人的凝聚力特别强,没有统一的辈分。如果在外遇到匡氏的后人,一般会问,是哪一世的?不管自己的年龄是不是比对方大,只要世在前面,就会很亲切地称呼叔或爷爷等。”

匡福去世后葬在赣榆

铁弓缘的缘分也好、大匡小匡的说法也罢,在这是是非非中,匡福去世了,享年66岁。起初,他和夫人葛氏都被葬在胶州,但儿子们认为,他们的老家在赣榆,只是因为工作的缘故才在胶州住着,万一之后工作再有调动,回来扫墓就会非常不方便。而且,匡福也一定很想念曾经跟家人在赣榆旗山下隐居的日子。

所以,儿子们便将匡福葬到了赣榆旗山下的祖茔里。解放前,胶州匡氏的长辈们还每年步行到赣榆去祭祖。匡福之后,他的儿子、孙子、重孙子在他的荣耀下,相继世袭胶州守御所正千户。以武起家的他不会想到,从五世匡翼之开始,匡姓子弟凭着真才实学,通过科举考试走上了仕途,并创造了考中11位进士的传奇。城市信报记者 宫岩

胶州云溪公园是嘉树园旧地(网络图片)

嘉树园布局图

胶州有个小区叫嘉树园,小区很舒服,但很少有人关注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有什么含义?胶州也有个很大很漂亮的云溪公园,人们在这锻炼身体 、放松心情,却不知道500年前这里有座远近闻名的园林建筑。现在的云溪公园,就是曾经匡家的大花园——嘉树园,占地千亩,因内有众多奇花异树而得名。曾经匡家人在这潜心读书,与宾朋饮酒作诗、抚琴对弈,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来过之后赋诗称赞:“春风含笑百花开,别有天中笔多魁。台榭已随年代换,华亭一字一珠瑰。”只可惜,这个“别有天”在1653年海时行兵变时葬身火海,大火烧了十几天。

花了60年才建成匡家园林

初春时节,阳光透过灰蒙蒙的天空照射到云溪公园,让人感觉温暖静谧。也许,500年前,匡氏五氏匡翼之也是因为感受到了这份惬意,才决定选在这个地方建园的吧。

匡翼之,一字云溪,清廉之声震天下,嘉靖皇帝曾经对朝中大臣说:“清军如匡御史,清得七分。”他是匡氏家族第一位通过科考进入仕途的子孙。胶州匡氏第二十世、原日照市工商局科长匡辉介绍:“在匡家发展史中,这是一个转折点。匡家以武起家,从匡翼之开始由武转文,也是匡家顺应历史潮流的改变,曾经匡家跟着朝廷打天下,现在天下早已稳定,需要更多有文化有思想的有识之士来建设。”

此时的匡家历经五世已经成为胶州有声望的官宦名门,匡翼之决定专门建一个地方来祭祀祖先。但他开始这项工程后不久便去世了,建造园林的主要工作落在其后代匡铎身上。

匡铎是1565年的进士,曾经在山西、河南等地做知县,因政绩卓著被提升为监察御史。但很快因得罪张居正被降职,寻常官员早就郁闷不已,匡铎不以为然,把他派到哪他就去哪里尽职尽责。张居正死后,他又被提升为刑部郎中。在捉摸不透的官场变更中,匡铎对政治彻底失去了信心,辞官归乡,建成了嘉树园。据了解,嘉树园始建于1477年,到匡铎建成,历时60多年,因园内奇花异树居多,故以“嘉树”命园。匡辉感慨:“如果嘉树园还留着,它将是中国历史上最大最早的私人园林。”

占地千亩的嘉树园究竟什么样子?据清朝乾隆年间的《嘉树园记》介绍,嘉树园建构奇妙,人工之美与天然之美相辅相成,厅堂书屋、楼台亭榭、名花异树、竹林池塘、假山奇石等各适其所,并有许多名士题写的匾额楹联。

匡氏后人给记者提供了一张嘉树园的图纸,整个园区分为正中区、左一区、左二区、右一区和右二区,每个区域都有3~6个不同的主题。比如正中区的享堂(祭祀始祖匡福的建筑)、醉月台、雪净山房、云外阁等,另外四区的心远亭、雾隐堂、暖鱼窝、团瓢、十七楼、杏园、醒心书院、槐荫书屋、竹园、采菊轩、有竹居、别有天等。记者数了数有30几个名字,每个区域各有各自的特色。

比如云外阁是“宴宾饮酒赋诗”之处;团瓢是一个圆形建筑,屋顶与门窗都是圆形,连屋内的家具器物都是圆形的,极有特色。杏园内有银杏数十株,南边的醒心书院是“同姓弟子辈,异姓诸生徒,聚学于斯”的场所;采菊轩前面有一片竹林,竹林中有茅草屋数间,曰“有竹居”……

嘉树园建成后,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前来观赏,也成为匡铎宴请宾客的绝佳场所,他们在这里喝酒吟诗、抚琴对弈,犹如世外桃源一般。怪不得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忍不住赋诗称赞“春风含笑百花开,别有天中笔多魁。台榭已随年代换,华亭一字一珠瑰。”

发生兵变,嘉树园毁于一旦

只可惜,嘉树园的美景只持续了一百多年。1653年,胶州镇总兵海时行发动兵变,他早就盯上了这座名园,想占为己有,匡家人誓死不从,他们便强行进入园内抢劫。当时匡家后人匡兰兆奉旨巡按江浙(江苏、浙江),回京复命顺道回乡探亲,正遇上这场兵变。目睹海时行的暴行,他和父亲奋勇抵抗惨遭杀害。除了匡兰兆父子,这场兵变中共有20多位胶州名士被杀。

之后,大火包围了嘉树园,这座匡家几代人用60多年建成的园林被毁于一旦,大火烧了十多天才熄灭。

海时行的暴虐终于引起胶州百姓的反抗,法若真在兵部衙门前哭诉三天,朝廷终于决定,派兵剿灭叛军。海时行被杀后,他的头颅被送到了胶州,悬挂于嘉树园前云溪河北岸大杨树上。这是对嘉树园的祭奠、对匡兰兆父子的祭奠,也是对胶州二十几位名士的祭奠。

这是自匡姓扎根胶州以来,遭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挫折。嘉树园被烧之后,匡家不少人搬离了这个地方,曾经文化世家、将门之后的荣耀没有了。他们成为寻常百姓,重新开始。

匡氏后人匡范历经了嘉树园的悲剧,那一年他16岁。靠着祖父之前给他讲述的样子,之后他写出了《嘉树园记》和《怀嘉树园诗》。《增修胶志》记载:嘉树园被烧后,“其地夷为民居。然犹名花园,杨家园即嘉树园遗址。”上世纪初,随着杨家园的荒废,匡氏嘉树园在历史上画上永远的句号。

精通医术,人称“痘儿哥哥家”

翻阅《匡氏族谱》,你会为匡姓子孙所取得的成就一次次鼓掌。不仅有驰骋沙场的武将、不畏权贵的官员、独领风骚的文人,还有在医学上的佼佼者。这其中以匡严共、匡崇略父子最出名,他们擅于妇科、儿科,尤其精于治疗水痘,就因为这,老百姓给他们起了个俏皮的名字“痘儿哥哥家”。有三则故事很有意思:

一件事是击掌疗病童。有一天晚上,匡严共一个人在街上散步,看见一帮小孩正在戏耍,其中一个孩子虽然也跟着玩闹,却目光呆滞。匡严共看了会,悄悄走向他的身后,趁着不注意,在他背后猛打了两巴掌。孩子受到这突然袭击,被吓得哇哇哭。家长听到哭声跑过来,责骂匡严共为什么要出手伤人?匡严共赶紧解释:“你这孩子得了天花,已经好几天了,一直憋在体内出不来,如果时间太长会威胁到生命的。我今天突然打他俩巴掌,明天早晨痘出来,就可以得救了。”家长听得半信半疑,好个数落才带着孩子离开。第二天一早,果然如匡严共所说,孩子身上出了很多痘,家长赶紧登门道谢。

另一件事是一望知生死。有一次,一位朋友来匡家做客,匡严共在跟他交谈过程中发现,客人神色异常、舌苔又发紫,脉如雀啄。匡严共断定,他将不久于人世,赶紧命人将他送回家。第二天,朋友家人来报丧,他已于凌晨去世了。

第三件事则是开棺救母子。这题目一看有点吓人,那是匡严共带着儿子出诊时,父子俩路上遇到一队出殡的人家,他们没有闪躲,反而站在那细细观察,怎么棺材底部有鲜血流出来?还透着股羊水味。原来,里面躺着位孕妇,因难产已经去世了,一块死去的还有尚未出世的孩子。匡严共不管三七二十一,拦住了出殡队伍,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希望能打开棺木让自己一看究竟。丧主听后勉强同意。

打开棺木一看,果然如意料中,胎儿已经平安产下,产妇也已经醒了,匡严共仔细把脉确定他们已经安然无恙。白事变成了喜事,周围人都为他的医术叫好。

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了匡氏父子的医术,还给他们起了个外号“痘儿哥哥家”。除了匡严共父子,匡家还有其他后人在医术上很有成就,比如道光咸丰年间的神医匡懋忠也是个“治痘”高手。据说还给咸丰皇帝的爱妃那拉氏(慈禧太后)看过病,那拉氏精神恍惚、食欲不振,宫中太医没有办法,便从民间请来了匡懋忠,没想到一把脉发现,不是有疾而是有孕了!从此,匡懋忠被封为太医院院判,加五品衔。

逢年过节,匡家门上从不贴福

胶州匡氏子孙的事情实在太多,根本无法将他们一一说到。我们只需要记住的是,明清以来,匡姓家族共考中11位进士,其中清朝武进士1人;考中举人20人,其中武举人4人;贡生29人;因世袭、援例、议叙、考授等方式,授九品以上官职36人,是胶州历史上时间最久影响最深远的世家望族之一。当问及为何匡氏家族会取得这么大的荣耀时,胶州匡氏家族十八世匡黎说了一个字:忠!

“小时候爷爷就给我讲老祖宗们的事,说有个老祖宗匡衡家里很穷,为了学习,凿壁偷光,有个老祖宗匡福是抗倭名将,还有个老祖宗匡源,家里也很穷,靠自己努力当上了皇帝的老师。从那时,心里对匡家就有了个信念,他们都很忠。之后有机会了解到更多史料,发现众多进入仕途的匡家后人,他们对朝廷、对自己的事业尽职尽责,一直很忠!这是匡氏家族最大的特色。”

这样的意识在匡黎心中根深蒂固。当青岛沦为日本殖民地,逼迫学校升日本国旗、唱日文国歌时,小小年纪的匡黎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装病不去学校。

除了“忠”,匡家人还有个特点:直爽!用胶州当地的话说就是:“姓匡的都是‘直把子’。”意思是,他们在做官、为人处世方面,不会阿谀奉承,只要是自己认为对的地方,就一直坚持,说话直接,不怕得罪人。

如今,胶州匡氏后人奋斗在大江南北,光胶州市就有6000多人,匡辉说:“民间说,阴宅不压匡家林,阳宅不压薛家岛,说明姓匡的人从古至今就非常多。”现在的胶州匡氏后人从事着教师、医生、商人等工作,不知为何,从政的为数不多,即便有也没有太好的官位。但不论他们身居何处,逢年过节总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家里不能贴福字。

这一切都源于“匡无福,薛不禄”的说法。为了避讳始祖匡福,匡家人逢年过节从不在家里张贴福字,祖孙名字也不能带“福”。

文/图 城市信报记者 宫岩(感谢匡黎、匡辉先生对本文的大力支持)未经城市信报授权不得转载、摘编,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