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李哲玄修建了太清宫 三皇殿龙头榆他亲手所栽

2015-03-22 作者: 黄默

李哲玄后周太祖郭威

崂山作为道教名山,曾有许多名道在此修行,开山始祖张廉夫、华盖真人刘若拙、金山派始祖孙玄清,此前都已经向大家介绍过。今天的《发现青岛》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崂山第一位受朝廷敕封的高道李哲玄,他被后周太祖郭威敕封为“道化普济真人”,太清宫的三皇殿正是由他募集资金修建而成,那棵寓意吉祥的千年龙头榆也是他亲手所植。

出生时满室异香

作为崂山名道,李哲玄的名字虽被人熟知,但关于他入道前的身世,现有史料上却记载很少,为了探究这位“道化普济真人”的踪迹,原崂山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孙守信曾先后到过李哲玄的家乡及他拜师修行多年的广东罗浮山,将搜集来的资料编撰成文,收录于《崂山名道传奇》一书中。

李哲玄,字静修,号守中子,公元847年生于河南道陈留县,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兰考县。当时是唐朝中后期,虽然没赶上盛唐的好时候,但是李家这个大户人家,仍凭借着与皇室同姓在当地颇有名望,可遗憾的是族里人丁虽兴旺,几代人没出个大官,顶多就是在州上谋个差事,也就相当于个县级干部。族中的长辈们,看了很是着急,天天就盼着族中能出个有才学的人,进京做官,也好光宗耀祖。正在这时,李哲玄诞生了。

唐宣宗会昌七年(847年)二月十七日,李氏家族的一个旁支有一个男婴诞生了。这个孩子之所以能引起族长的关注,是因为他出生的时候屋子里充满了异香,族里人听说了都来看热闹,就连平日很少来的族长也前来看望。这个男孩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十分惹人喜爱,便认定这孩子将来能成大器。说来也凑巧,这男孩出生不到半个月,皇帝就改了年号,定当年为“大中元年”。族长得知后更加高兴:“大中,大中,此子将来必能高中!”于是嘱咐族里的人要对这个孩子重点培养,凡是生活所需,不得有欠缺。

孙守信介绍,哲玄这个名字是日后罗浮山的道长给他取的,在此之前他是单名一个“奇”字,是族长亲自取的。再说李奇的父母,因为族长器重自己的孩子,也跟着沾了光,不但物质方面有了保障,在族里走路也抬得起头来了。

有一天,村里来了一位四处云游的道长,族长便把他请到家里,让他给看看李奇的前程。道长把孩子抱在怀里仔细端详后自言自语道:“吾辈中人也!”族长一听不太高兴,可道长接着又说:“此子前途无量,低于皇帝,却高于宰相。”听完这句话族长更糊涂了,都说宰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朝廷之中哪还有高于宰相的职位?道长看出了族长的心思,俯在族长耳边说了一句,族长马上会意地笑了,还安排人设宴盛情款待。至于道长到底说了什么,旁人一概不知,族长此后也没有再跟任何人提起。

十岁时离乡求学

就这样,在族人的照顾下,李奇一天天长大,到了四五岁的时候就跟着大一些的孩子一起读书。他天资聪慧,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深得教书先生的喜欢。李奇还有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读书有什么不懂的一定会追着先生问清楚不可,他10岁时,族中私塾的几位先生都已经被他问得张口结舌,族长只好再派人出去找有学问的先生。虽然族里肯出重金,但是学问高的先生一听是教个10岁的孩子,觉得有些大材小用,不愿放下身段;学问一般的来了,也都被李奇给问住了,所以一直没找到适合的先生。

就在族长发愁的时候,李奇却提出了出门游学的想法,他对族长说:“古人云,学欲有成,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不如先让我出去历练,等有了先生我再回来,或许在路上我能碰到有真知的人,当即拜师,不要总在这里耽误时日。”

族长看他小小年纪,说出的话却很有道理,就同意了,但要他从族中选人陪他同行。李奇想了想,选了比自己大十几岁的叔叔李憨。李憨虽然不是读书的料,但却练得一身好武艺,而且善良正直、嫉恶如仇,他的父母早亡,自己也还没成家,也算是无牵无挂。族长见这叔侄二人一智一勇,也算互相有个照应,于是替他们准备了一些盘缠,择吉日送二人出发了。

叔侄二人,离开河南,越湖北,经安徽,过江西,一路上,每到一处李奇就帮人写写家信,李憨则帮人干干重活,来换取一夜借宿和一顿饱饭。一路经历的风土人情,看过的名山大川,让李奇增长了见识,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一日,两人走到一座大山脚下,被眼前美景所吸引,只见这里气候暖湿,植被丰富,常绿植物茂密繁盛,此处便是罗浮山。二人沿着山路走进一座道观,一位道童迎出门来。听说两人是来求师的,就把他们引入观内,与道长相见。道长一看这叔侄二人,一个眼含睿智之光,一个眉宇间透出浩然正气,便认定他们是可造之才,只是现在入道为时尚早,便开口询问李奇:“不知公子志在何方?”“报效国家,光宗耀祖而已。”李奇回答。道长听后笑着说:“果然非平庸之辈,可否问公子,欲达此目的,需要的是什么?”“勤学以增才,多思以养智,苦练以健体,三者兼备必定可达目的。”“公子此言差矣,取其标而舍其本也!”道长摇摇头,继而向二人讲起以德为本的道理。经道长一番指点,李奇茅塞顿开,心想这几年的路总算没有白走,找到了高人,当即要拜道长为师。道长起初还有些推辞,认为他们俗缘未了,但见二人拜师十分诚心,便答应先让他们留下读书习武。

虽说在辈分上李憨是李奇的叔叔,但二人是同时拜师,就成了师兄弟。道长为李憨取名哲虚,字静邦,号守一子;李奇则名哲玄,字静修,号守中子。

为完成族人心愿考进士

此后,哲虚和哲玄就在罗浮山上住了下来,在道长的指点下,一个练武一个习文,功力和才学都有了很大的长进。一转眼,三年过去,道长将二人叫到面前,对他们说:“出来这么多年也该回去看看了,但一定要记住一点,无论家里发生什么事情,都不可耽误前程。”听完师傅一番话,二人也觉得该回家乡看看了,但想想师傅的恩情,师兄弟们多年的照顾,又有些不舍。道长却说:“咱们的缘分还远远未尽,日后定会相聚。”听了这话,两人才拜别众人,下了罗浮山。

三个月日夜兼程回到家乡,眼前却是满目疮痍,原来二人出游不久,河南就遭受了一场瘟疫,族中很多人没逃过浩劫,原本人丁兴旺的李氏家族,如今已是十室九空。族长见到二人回来,老泪纵横,不过看到两个孩子都学有所成,心中也安慰了许多。而此时正值朝廷三年一次的科考,两人一个报了文举一个报了武举。经过这些年在外游历学到的本领,哲玄和哲虚都顺利通过了乡、县、州的选拔,可以到京城参加殿试了。老族长见光宗耀祖有望,高兴之余竟在祖宗牌位前仙逝了。两人悲痛不已,只好背负着全族人的希望,进京赶考。

公元861年,京城聚集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文武考生,这一年李哲玄只有15岁。或许是没有从悲伤的情绪中解脱出来,虽然两人都通过殿试榜上有名,但都没有名列前茅,授职时也都不是什么好职位。此时的唐朝,已早无贞观开元的开明,官场风气贪腐,这让李哲玄十分反感。但在京城的这段时间,李哲玄接触到了孙思邈、司马承祯等人的事迹,很受启发,便生隐退之意。再加上李哲虚在军中因性情耿直,得罪了上司,也心灰意冷,于是踏上仕途不过两年,就相约辞职回罗浮山了。

曜真洞修道二十余年

公元863年,李哲玄和李哲虚再次回到罗浮山,老道长并没有多言,安排他们去山上的曜真洞静修。说起这曜真洞,许多道人都在此修行过,后来的华盖真人刘若拙也是从这里出家的。

如果说第一次上罗浮山是为了求学问、练武功,那第二次上山才是真正的修行。抛开了世间的名利纷扰,李哲玄和李哲虚在曜真洞中得以静心修行。虽然二人的秉性与特点各不相同,但都具有很高的慧根,再加上师傅的指点,他们的内外功力与日俱增。

二十多年过去了,老道长知道自己飞升之日将近,于是希望李哲玄接替他的位置来管理道观。但李哲玄却执意要让师兄李哲虚来担此重任,两人僵持不下,反复推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李哲玄选择了离开。他给师傅和众师兄弟留下一封信,说明自己要去云游四海,希望师兄可以管理好道观,照顾好师傅,此后他就再也没有回过罗浮山。城市信报记者 黄默

太清宫龙头榆

公元904年,李哲玄来到了崂山太清宫,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以及深厚的道家文化底蕴,留住了这位四处云游的高人。他为太清宫修建了三皇殿,并在此修行数十年,直到112岁高龄羽化,他的墓就位于太清宫后山,至今尚存。

他来到崂山太清宫

“道家的云游,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简单,这不是游山玩水,而是修炼过程中的一门功课。”孙守信说,道人云游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检验自身的定力,在深山之中修行,没有外界干扰自然容易做到平心静气,但在纷乱的社会环境中如果还能经得住诱惑和干扰,那才能说明之前的修行是成功的;第二个内容是化缘,这是一种修行兼修功德的形式,通常是为了修建庙宇筹集资金,四处宣讲传道;第三就是最高阶段的修行做功德,即是已经具备了相当本领和功能,会到社会上去除恶扬善,救苦治病。话再说回李哲玄的这次云游,离开罗浮山后,为躲避中原的兵乱,沿着边隅一路北行,拜访道教名山。最后于唐昭宗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来到了崂山太清宫。

当时崂山太清宫的道士大都属于茅山宗,修行方式与江南等地的道士区别不大,所以经过沟通和交流,宫中的几位道士与李哲玄十分投缘,于是百般挽留他常住崂山。此时的李哲玄已在外游历数年,感觉也应该尽快把这些年来的所见所闻,加以整理和归纳,再加上太清宫道士的盛情邀请,于是决定留下来。

崂山太清宫是崂山开山祖师张廉夫于公元前140年所建,先有三官殿后建三清殿,经过千年的发展,当李哲玄到崂山时,两处大殿已经颇具规模。虽然足够云游的道人前来居住,但道家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说法,所以李哲玄认为,只有两处大殿与道家哲学不符,应再建一座才好。

募集资金建三皇殿

经过勘察,李哲玄选定了建设新殿的位置,于是道别太清宫一众道友,开始外出化缘。起初听说李哲玄要走,太清宫的道士们还以为是哪里招待不周,后来得知李哲玄是要去筹钱为太清宫建新殿,大家喜出望外,于是决定帮他一起出门化缘,约定百日之期再回来碰头,核算筹资的情况。

在众道人的努力下,第二年开春,太清宫的第三处大殿就破土动工了。李哲玄亲自带领道友们开水渠、通甬道,植树栽花。到了夏末,大殿已经基本建成,按照李哲玄的提议,在主殿供奉中国古代的三大祖先:伏羲、神农和轩辕。大殿也由此定名“三皇殿”。

据孙守信介绍,中国历史的蒙学把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近六十余万年的历史阶段称为“三皇五帝”时期,三皇则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传奇人物。在古代传说中,说伏羲氏“仰观于天,俯察于地,始演八卦”,创出了最基本、最朴素的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他的功绩在于让人们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天道),故被尊为“天皇”。

再说“地皇”神农氏,神话传说中他生有一副水晶肚肠,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他曾遍尝百草,如果吃了有毒的植物,他的肚肠就呈现黑色,要昏睡半天;如果吃下植物后肚肠仍旧鲜红,就说明这种植物没毒,人们可以食用。他成为人类依赖土地得以生存的主要创始者,所以被尊为“地皇”。

实际上,原始人类从基本依赖渔猎到从事农耕,是经过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的,那时候为了鉴别植物的可食性,不知有多少先民付出了生命,古代传说举出一位形象的人为代表,供后人供奉,使后人不忘先人之功。最后是轩辕氏,首先以武力统一了黄河流域各部落,为最终建立国家开创了基业,是实现社会管理的奠基人,故被尊为“人皇”。

由于建了“三皇殿”,使得太清宫的布局更加合理,此后李哲玄就住持“三皇殿”,道士张道冲、李志云住持“三清殿”,郑道坤和王志诚住持“三官殿”。一时间,崂山太清宫道场闻名遐迩,各地众多道人前来投奔,推动了崂山道教的发展。

后周太祖封他为“道化普济真人”

后周太祖广顺三年(公元953年),106岁的李哲玄听说京城已经五个多月滴雨未降,庄稼颗粒无收,当地瘟疫流行。于是他动身离开崂山,前往京城为百姓治病。李哲玄救活了许多人,因为手到病除,他被老百姓称为“神医”,一时名声大噪。

正在为灾情发愁的后周太祖,听闻有高道来到京城,连忙下诏命李哲玄祈雨。传说李哲玄施法不久,果然连下了三天大雨,百姓欢声雷动。随着甘霖普降,城中的瘟疫也渐渐消除。后周太祖召见了李哲玄,要重重地赏赐他,李哲玄推辞不受,太祖当即敕封他为“道化普济真人”,并尊为“国师”,自皇帝以下,尽全礼敬之。说到这里,云游道人俯在李氏族长耳边说的那句神秘的话,也揭开了谜底,让族长不解的那个职位正是“国师”,“低于皇帝,却高于宰相”。

太祖极力挽留他留在京城,但李哲玄却坚持要回崂山,遂于第二年返回崂山大清宫。回山后他潜心研究道家内功修持理论,在继承前人《太上黄庭内景经》、《太上黄庭外景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修功实践体会,撰著了《太上黄庭内景玉经》和《太上黄庭外景玉经》,充分强调脾在练功修身方面的重要性和脾与其他脏器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修身和养生都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李哲玄的这些著作,被后人纳入《道藏·洞玄部》,属中级以上的修功理论。

112岁在崂山仙逝

公元959年,李哲玄在崂山太清宫飞升,世寿112岁。如今在三皇殿的东北角,我们还能看到一个大石崮,上面布有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形状像是北斗星座。这是太清宫道士拜斗的祭坛,叫做“拜斗台”。每当导游带队走过这个景点,总会告诉游人:“传说唐代太清宫道士李哲玄在这里拜斗修真,见红光从天而降,由此得道成仙。”在大石上还留有“本宫始祖李真人哲玄号守中子敕封道化普济真人于唐天祐元年甲子至本宫拜北斗于此”的石刻,给人们留下无数遐想。飞天成仙,或许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据说,李哲玄的骨骸葬于太清宫后山之阳,至今墓葬尚存。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海上仙山出名道,名道造就一仙山。在崂山这个地方,张廉夫百岁之人尚能遍游大江南北,李哲玄百余岁广治瘟病祈雨降福,之后太清宫中年过百岁的道人大有人在。千百年前他们在这里留下足迹,如今关于他们的传说依然在这里流传,现在太清宫“逢仙桥”旁的那棵龙头榆,已成为游客必经的祈福之地,“摸摸老龙头,一世永无愁;摸摸老龙尾,做事有头有尾;摸摸老龙背,长命到百岁”。跟着导游重复这些吉利话时,或许很多人不知道,这棵有着千年树龄的老树,正是当年李哲玄亲手所植。

城市信报记者 黄默(感谢孙守信先生对本文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