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宁戚死后葬在平度坟顶古松 为平度旧八景之一

2015-03-22 作者:

宁戚敲牛角而歌的情形(图片来自网络)

很多人喜欢养宠物,小狗、小猫、小猪五花八门,有人却偏偏对牛情有独钟,并且靠一头牛、一首歌,成功引起齐桓公的注意,并成为重要辅臣。创造这个奇迹的人叫宁戚,著名的“桓管五杰”之一,也是平度历史上的第一位名人。

他的故事让他成为很多人的偶像,比如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说:“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唐代大诗人李白也借诗抒情:“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足见这位“放牛者”的巨大影响力。而宁戚在历史上的地位不仅仅因为他对齐国的贡献,更关键的是他开启了毛遂自荐的历史先河,让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跻身高富帅行列。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平度人宁戚从小放牛

出身微贱,怀济世之志而久不见用。宁戚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在历史中,计算时间应该是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宁氏全球宗亲网上有一篇文章《远祖宁戚仕齐传略》(作者高连欣),其中介绍:“宁戚从小好学上进,勤于思考,年少胸怀大志。从十几岁开始为牛商挽车,跟随牛贩周游四方,有心考察诸侯列国,转遍中原大地。他认定,要想施展治国安邦的抱负,必须投奔一位开明贤君。”

只是历史跟他开了个大大的玩笑,知道他叫宁戚,也清楚他不如意的生活,却不确定他究竟是哪里人。《管子》《吕氏春秋》《史记》认为:“宁戚,卫人(今河南境内)”。而道光《平度州志》则认为:“宁戚,莱之棠邑人(古城在今平度门村镇唐田村)”。

莱国棠邑,这是一个曾经不被齐国控制的强大之国。作家李树在《平度史话》一书中对它的历史进行了描述,他说: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后分封诸侯,为了有效控制东夷地区,把杰出的军事家姜尚封为齐侯,都营丘(今临淄附近)。姜尚去上任时,遇到了前来争夺营丘的莱兵,费了好大力气才把他们击退。”

但此后不久,周王朝的宗室又借着东夷力量发起战乱,还是姜尚把他们一一打败,并借此扩大了齐国的势力。那时候的齐国成了“负有抚绥东夷地区重大使命的超级大国。”

实际上,在胶水之东的半岛上还长期存在着一个并不受姜尚及其子孙们控制的强大国度—— 莱国。到齐桓公即位时,莱国还在与强齐分庭抗礼。而棠邑就是这个莱国的都城。史学家根据各种历史事件分析认为,棠邑是今平度门村镇唐田村,以此得出结论:宁戚就是土生土长的平度人。

平度市档案馆副局长陶瑞法在《宁戚与平度》一文中说:“不管怎样,综观宁戚生前的事迹和他身后的归宿,都和平度密切相关,他也因此成为平度历史上第一位名人。”

论证宁戚的祖籍是史学家们的任务,宁戚并不关心,他满脑子想的是:自己一身本事,想去投靠齐桓公,该怎么办呢?他依然为人挽车喂牛,依然在闲暇时牵着牛去散步。就在这种等待中,他的伯乐到来了。

巧遇伯乐管仲

齐桓公,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姜太公的第十二代孙。年纪轻轻却有个最大的本事:会用人。即位之初,就拜大政治家、思想家管仲为相。这位“春秋第一相”确实提出了很多治国方针,但光靠他一个人如何能实施呢?当时的齐国犹如一颗闪闪发亮的新星,亟待更多有识之士的到来。就在这个时候,管仲遇到了宁戚,他们的相识过程被明末冯梦龙和清代蔡元放形象地写在《东周列国志》中:

有一次,管仲带着爱妾婧出去玩,走到一座山脚下歇息,抬头看见远处站着一个人和一头牛,那人穿着粗布做的外套,手轻轻拍着牛角,面对青山,独自唱歌。说也奇怪,他的歌声很有穿透力,就连旁边的牛都停止低头吃草,变得温顺很多。管仲和爱妾也被吸引了,静静地听完这首《浩浩白水》。管仲没有多想,只是觉得歌词和声音都不错,反倒爱妾听出了这位歌者的意思。

“古有白水之诗,诗云:‘浩浩白水,绦馅之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此人很有学问,是想做官,成就事业。”管仲是位政治家、思想家,能陪伴在侧的爱妾当然也颇具才气。这样一分析,才让管仲如梦初醒。这时放牛歌者忽然说话了:

“车上坐的可是齐相管仲?听说管相国礼贤下士,有谦谦君子之风,今日居高临下,矜持傲慢,让人大失所望。”

管仲一惊,肃容询问姓名,歌者答:“山野草民,贱名宁戚。早闻齐国声名日隆,日后称霸当属必然。相国乃天地造化之人,可惜独木难支,曲高和寡,难以左右逢源。”

管仲立即走下车来,继续倾听宁戚的话后发现,他虽清瘦单薄,却气宇轩昂,是个难得的人才。

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宁戚不平凡的谈吐和才能征服了管仲。他当即写了一封书信交给他,并告诉他这封信可以帮他实现心中的理想。这样,才有了后面宁戚与齐桓公之间的故事。

牵牛唱悲歌刺激齐桓公

宁戚遇到管仲已经这么有传奇色彩,那宁戚与齐桓公的相见就更不能普普通通。确实,为了这次偶遇,宁戚费尽心思,因为机会只有一次,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按照《吕氏春秋·举难》中的记载,我们将事件还原出来应该是这样的:

宁戚虽然得到了管仲的推荐,但他家实在太贫困,想见到高高在上的齐桓公更是难上加难。怎么办呢?他想了个办法,有位商人正好要去齐国送货,宁戚再次发挥自己放牛的专长拿到了赶牛车的工作,这样就不用担心一路上的花费问题了。

这世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凑巧,宁戚赶着牛车刚到齐国城门外,还没想好如何见到齐桓公,这位最高统治者却主动送上门来了。原来,那天晚上有贵客到齐国,齐桓公要到城门外专门迎接,所有闲杂人等都老老实实站在道路两旁。其他人紧张得大气不敢喘一下,宁戚却悠然自得地喂起了牛,边喂边敲打牛角,等齐桓公经过时,悲伤地唱起了歌。

齐桓公治理下的齐国,虽然还没有达到鼎盛,但也已经国泰民安,宁戚竟然对着君王唱悲伤的歌曲,齐桓公怎能不生气?借着火把对着这个喂牛的百姓说:“当今太平盛世,天子英明,百姓安乐;寡人身为盟主,战必胜,攻必克,尧舜也不过如此!你一介牧夫,怎敢唱歌讥讽时政?”

宁戚嘴角微微上扬,就等你开口问呢。他毫不胆怯,继续反驳:“堂堂大国之君,目光何以如此短浅?尧舜盛世,百官廉正,天下安定,不怒而威,不愧为太平景象。可如今,王室衰微,纲纪不振,戎狄侵扰不断,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君上却说是太平盛世,岂不令有识之士齿寒?”

宁戚疯了,真的疯了!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如此讥讽齐桓公,这可是砍头的大罪啊。他被五花大绑起来,此时的宁戚却大笑:“昔日夏桀无道,杀了龙逢;殷纣无道,杀了比干;今日齐侯杀宁戚,可谓鼎足而三。我宁戚可以同那两位贤人并列,成为第三位贤人啦!”

关键时刻,齐国大夫隰(音席)朋走到齐桓公车前,小声说道:“君上,臣看此人威武不屈,浩然正气,并非等闲之辈,虽直言得罪,应予赦免。”齐桓公看到宁戚的表现早已若有所思,再加上大臣也这样说,便将其带回了京城,下旨:“赏赐给他官衣官帽,我要接见他。”

成功逆袭成重要辅臣

事情大转折,谁都没想到。第一天相见,宁戚便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想法,游说齐桓公要统一四境,第二天相见,还是这个话题。这可说到齐桓公心里去了,当即表示要举火授爵,重用宁戚。

这时群臣不愿意了:“我们应该先去打听打听他的底细再任命,否则太不谨慎了。”

齐桓公拒绝了大臣们的建议:“不可这样,打听可能会听到一些小毛病,因为小毛病,而忘记人家的美德,这就是君主往往错失天下人才的原因。况且一个人很难十全十美,治政只用他的长处即可。”就这样,放牛娃宁戚一夜之间变成了齐国的大夫。

有人问,那管仲写的推荐信哪去了?有的史料记载说,宁戚在最后一刻他拿出了推荐信,保住了自己一命。而我们更愿意相信,他是靠自己的本事敲开了齐国的大门。

这就是“宁戚饭牛”的故事。因实在太经典,此后被历史演绎成了多个版本。不管怎样,李树说:“宁戚自我推荐,比后来战国时期赵国的‘毛遂自荐’还早了几百年。”他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向统治者自荐成功而登上政治舞台的士人。

此时的齐桓公身边聚集了五位最杰出人才—— 宾须无、管仲、隰朋、鲍叔牙、宁戚,统称“桓管五杰”。在他们的努力下,齐国励精图治,终于建立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

宁戚究竟唱的什么歌

宁戚靠一头牛、一首歌吸引到了齐桓公的注意,饭牛而歌的故事也成为千古传诵的佳话。那他当时究竟给齐桓公唱的什么歌呢?至今存在着5种不同的说法,这些说法都被李树记录在了《平度史话》一书中:

汉代大学者刘向《新序》说是:“击牛角,疾商歌。”

高诱和马融都认为:“宁戚饭牛,击车辐而歌《硕鼠》。”

东汉学者应劭认为宁戚的唱词是:“南山矸,白石灿(烂),生不遭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 。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

隋代李善的《文选注》收有一篇:“出东门兮厉石斑,上有松柏清且澜。粗布衣兮缊缕,时不遇兮舜主。牛兮努力食白草,大臣在尔侧,吾当与汝适楚国!”

唐代欧阳询等纂修的类书《艺文类聚》里还有一篇这样记述:“沧浪之水白石烂,中有鲤鱼长尺半。榖 布短衣才至骭 ,清朝饭牛至夜半。黄犊上坂且休息,吾将舍汝相齐国。”

李树说,看最后两篇的语言风格,大概只能出自汉代文人的假托。不过,由此倒可以看出,对于宁戚的幸运际遇后人是何等艳羡,曾经拨动过多少渴求共鸣事业之人的心弦。对于宁戚达成所愿,日后他将为齐国倾尽所有,奉献自己的一生。

城市信报记者 宫岩

宁戚冢

他只身入宋国,说服宋国归于齐国麾下;他当上大司田,开创了铁犁牛耕新时代……宁戚丝毫没有浪费他在官场上的时间,他被齐桓公誉为“齐国之栋梁,君臣之楷模”。只是天妒英才,看着齐国成为天下霸主,“工作狂”宁戚病倒了,他死在了行军途中。士兵们用战袍兜土筑成墓地,这就是位于平度市马戈庄镇的宁戚冢。为了感谢他对平度人民所做的贡献,宁戚冢附近的村落均用“冢”命名。

第一个任务:当使臣

宁戚领到的第一个任务,在中国古代政坛应该属于最难的一种。两国即将兵戎相见,使臣前去劝降,劝得住就是汗马功劳,劝不住连小命都难保。此次,他的目标是宋,当初“北杏会盟”的叛逆者。还是看《远祖宁戚仕齐传略》一文,事情是这样的:

宁戚刚当上齐国大夫,便跟随齐桓公到了宋国边境,相国管仲已经在那等候多时了。原来曾经北杏会盟,宋国背盟而逃,齐桓公得周天子指令,率师讨宋,这仗该怎么打?还得众臣商量商量。新人宁戚发言:“依臣之见,暂且不必进兵,以德取胜。宋国背盟而逃,是他们理屈,我们理直。但宋是大国,一旦背城一战,难免伤亡重大,不如派遣能言善辩之人,说服宋国前来请罪订盟,双方免动干戈,这是上策。”

如果不动一兵一戈就能完成任务自然好,既然宁戚提出这个建议,那使臣便非他莫属了。

宁戚出发不久,宋国的统治者宋桓公便得到两个消息:一,齐国已经派大军压境,战争一触即发;二,齐国派了使臣过来,此人叫宁戚,是个村野牧夫,刚由管仲推荐为大夫。宋国的大臣们又糊涂又生气,齐国竟然派个村野牧夫来劝降,简直异想天开!君臣几人商量了一个对策:冷落使者,如果出言不当,大臣便举绅带(腰带)为号,令兵士将他拿下,齐国劝降之计便破产了。为了从阵势上压倒宁戚,还专门选了八名武士手持戈矛,分列两旁。

宁戚来了,他根本没有正眼看这八位武士,而是旁若无人地直接走上前,恭恭敬敬地向宋桓公请安:“齐国使者宁戚,参见宋国国君。”

时间好像静止了,朝堂上没有一丝声音,宋国君臣脸上浮现出宁戚看不到的冷笑。过了一会儿,宁戚忽然仰望殿顶,大声喊道:“危哉危哉!宋国大难临头啦!”

冷脸的宋桓公震惊了,这是唱的哪一出啊?也顾不上脸上表情怎么变了,脱口问:“为什么呢?”

宁戚说道:“周公正当周朝鼎盛时期,天下太平四海安定,尚且能够吐哺握发(意思是,洗发时多次挽束头发停下来不洗,进食时多次吐出食物停下来不吃。形容礼贤下士,求才心切),接纳天下贤士。而君上你所处之境地,外有群雄并起,你争我斗,内部乱相叠变,两任国君被弑,人心惶惶。即使你效法周公,礼贤下士,犹恐有识之士,未必为宋效力;你蔑视贤良,怠慢来客,纵有治国良策,爱君之忠言,君上能听得到吗?长此以往,宋国难道不会危险吗?”

此时的宋桓公面部表情更为复杂,他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众臣看情况不妙,赶紧命人举起身上的绅带发出暗号。但宋桓公已经顾不上那些了,向宁戚作揖:“寡人即位以来,从未听过君子的教诲,刚才多有怠慢,失礼之处,望先生见谅。”回头再看那位负责发暗号的大臣,不管怎么咳嗽,手中的绅带举起多少次,都不管用了。不仅如此,宋桓公还令八位武士退下,诚恳请宁戚赐教。戏剧性的变化,让在场每一个人纳闷,只有宁戚嘴角微微上扬,成了。

取得了宋桓公的信任,接下来的事情就水到渠成了。宋桓公自然采取了宁戚的建议,当即派出使者,备上白玉五十,黄金千镒,请求与齐国重新结盟。

两国化干戈为玉帛,全靠宁戚的过人策略和他那张三寸不烂之舌,怪不得被称为春秋“四大辩士”之一呢。

政绩卓著却只住简陋茅屋

宁戚成功出使宋国,让齐国上下看到了这匹“黑马”的实力。但他的专长并不只是辩论,他在农业发展方面也很有天分。恰好齐国农业生产凋敝,土地荒芜,相国管仲明白要强国富民必须重视农业的改革,所以才在全国实行了“相地而衰征”大计,按照土地肥瘠的不同,征收不等额的租税。但他实在不是研究农业方面的专家,有一次跟齐桓公品评众大臣时说:“垦草入邑,辟土聚粟,多众尽地之利,臣不如宁戚,请立为大司田。”

大司田,这可是个重要职位,当时农业的发展决定着齐国的综合实力。宁戚拿到这个任务后,不敢有丝毫懈怠,带了两名随从,徒步到齐国各地调研土地情况。这次亲身实践让他掌握到了更为全面的一手资料,为之后的齐国农业发展提出了中肯建议。

比如他把管仲的“相地而衰征”政策进行补充修正;他严惩大奴隶主抗税不交,使相地衰征政策得以顺利推行;他发现齐国冶铁业发达,但农民开垦荒地用的仍然是木犁人耕的传统方式,不仅费时费力效果也不好,便建议农民使用铁犁耕地,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还有,我们常说的那句俗语“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据说也是宁戚发明的。宁戚还著有《相牛经》一卷,这是中国最早畜牧专著,对促进齐国农牧业发展产生一定作用。

“宁戚长期主管齐国的经济,致力于开垦农田和兴修水利,把滨海的许多盐碱地改造成了良田,并大兴渔盐之利,使齐国成为当时最富庶的国家。”作家李树这样说。怪不得,齐桓公称赞他是“齐国之栋梁,君臣之楷模”,管仲也对宁戚颇为尊重了。为了表彰他的贡献,管仲还专门安排给他建造豪华府第,宁戚却甘愿栖身简陋的茅屋。

宁戚就是这么个值得人信任的臣子,所以即便齐桓公和管仲经常带兵外出伐山戎,讨蛮楚,镇西狄,威东夷,他们也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因为后方有宁戚在,把国事交给他,他一定会处理得井井有条。

齐桓公对宁戚的信任到了什么程度?汉代大学者刘向在《说苑·君道》中记载了两人之间的一次对话。

齐桓公问宁戚:“仲父年纪大了,他一旦弃我而去,我担心今后法令不能实行、官员失职、百姓埋怨、国多盗贼。我怎样才能使奸邪不起,人民丰衣足食?”

宁戚回答:“最重要的是任用贤能的人。为他们开辟道路,考察后任用,尊重他们的地位,加重他们的俸禄,显扬他们的名声。这样,天下的贤能之士就会接踵而至。”

齐桓公又问:“已经有了选拔人才的制度了,可是却总没有奇才前来,这是为什么呢?”

宁戚回答说:“国中存在着五阻:一是君主并不是真正好士,周围满是阿谀之徒;二是听了好的建议却不去实行;三是耳不聪、目不明,因循守旧,只看到周围的人;四是用人过于苛刻,打击迫害人才;五是主管者擅政弄权。去此‘五阻’,则能人贤士荟萃;‘五阻’不去,则上蔽吏民之情,下塞贤士之路;所以明王圣主要像大海吸纳百川一样广揽人才,这样才能成就大业。”

如此赤裸裸地剖析齐国政界的问题,只有宁戚遇到齐桓公、齐桓公遇到宁戚时才会发生。

战袍兜土筑成宁戚冢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已经形成,在仕途上辛苦了四十多年的宁戚也病倒了。相传齐国兴兵伐东莱,宁戚死于行军途中,为了防止被雨水等自然灾害造成水土流失,士兵用战袍兜土筑成他的墓地—— 宁戚冢。它位于平度市马戈庄镇境内一个高埠顶上,高约15米,直径约70米,1984年被列为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百姓称其为“冢顶”。李树告诉记者:“宁戚的坟墓一直受到后人保护,封土高大,蔚如山丘。”

宁戚冢附近的村落,因宁戚而有了新的名字,分别为冢东、冢前、冢西。又据记载,早年冢顶上曾有两株古松,虬枝蟠舞,覆地参天,近看像是绿伞蔽阴,远看犹如卫士守护,呼之为“宁戚双松”,旧为平度八景之一。

而到了清雍正年间,平度知州姚廷槐在“宁冢”立碑,还别出心裁在州城西关大街路北立了一通“齐大夫宁戚饭牛处”的石碑,认为宁戚当年在这里喂过牛。只可惜石碑在文革时被毁,宁戚在这喂过牛的传说却被当成真事流传下来。

说到这,文章开始时的那个疑惑又出现了,如果说宁戚是卫国人,为何他的坟墓会在平度呢?李树在《管子》等书中找到了答案。“据记载,宁戚在齐国的活动多在齐国的东部。如齐桓公和管仲为解决商贾放债和农民之间的尖锐矛盾,曾委派四位重臣分赴各地调查研究,派到东方的就是宁戚,他当时很可能是分管齐国东部地区政务的。他长期在胶水一带组织开垦土地,发展农耕,使得莱国百姓纷纷来降,并得到了妥善安置。宁戚因此深受胶水以东百姓的爱戴,所以宁戚死后葬在胶水东岸(今平度马戈庄镇境内)而不归葬临淄。”

只是就算他是卫国人又如何?宁戚的一生与平度有扯不开的联系,他当之无愧是平度历史上的第一位名人。

宁戚去世管仲痛惜

宁戚去世了,管仲就像是塌了半边天,痛惜得整日恍惚,不停地让爱妾婧为他弹奏曾经那首《浩浩白水》。

管仲尚且如此,那些钦佩他的文人墨客更是不惜笔墨表达对偶像的崇拜之情。

明代画家周臣专门作了幅名画《宁戚饭牛图》;战国时楚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宁戚之讴歌兮,齐桓闻以该辅。”把他辅佐齐桓公和姜太公辅佐周文王相提并论;屈原的弟子宋玉在《九辩》中写道:“宁戚讴于车下兮,桓公闻而知之;无伯乐之善相兮,今使乎誉之。”赞扬了齐桓公对宁戚的识才用才;唐代诗人李白在《秋浦歌》第七首中写道:“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空吟白石烂,泪满黑貂裘。”《吕氏春秋·离俗览第七》对宁戚饭牛叩角而歌更是作了生动的记述。

这一切不只因为他写过《相牛经》、他对齐桓公的贡献、对齐国百姓的爱戴,更因他是中国历史上毛遂自荐第一人。那种智慧和勇气值得现在每一个人学习、钦佩。

城市信报记者 宫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