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元帅罗荣桓深受毛泽东赏识 少时曾在青岛求学

2015-09-22 作者:田野

罗荣桓在山东指挥抗战七年1942年正式提出“翻边战术”

1955年,十位战功赫赫的将领被授予元帅军衔,这就是十大元帅。在这十大元帅中,有的善于作战 ,有的深具政治智慧,其中一人尤其得到毛泽东的信任和青睐,他就是罗荣桓 。

与其他几位元帅不同,做政工工作出身的罗荣桓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政治元帅”。他多谋善断,为人谦虚谨慎,其个人品格多次获得毛泽东的赞赏。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在罗荣桓逝世后,毛泽东居然数日夜不能寐,甚至发出了“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的感叹。

罗荣桓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又何以能够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一起说说罗荣桓 。

小学校长给他改的名

据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的《罗荣桓传》记载,1902年11月26日,罗荣桓诞生于湖南省衡山县寒水乡鱼形镇南湾村(今属衡东县)。他出生后,父亲罗国理按照祖谱的字辈,给他取名慎镇,字雅怀,号宗人,因此幼年的罗荣桓一直被称呼为“罗宗人”。

罗家是个小农之家。罗荣桓的祖父自幼读书,可始终没有考上秀才,终身以教馆为业,去世时只给后代留下了一斗谷的田。到了他的父亲罗国理一辈 ,为生计所迫,弃文经商,开了一间小杂货铺,家境才慢慢好转。

因为家族的读书传统,罗家自小就比较重视罗荣桓的教育。8岁时,他就被送到私塾读书,在此之前,父亲罗国理就教过他《三字经》、《百家姓》等童蒙书籍,因此学习起来不甚费力。12岁时,罗荣桓又转入了罗氏岳英小学读书。也正是在这里,他获得了现在的名字 。据记载,罗荣桓进入学校后,校长罗炳文嫌罗宗人的名字不好听,罗国理便请这位兼教国文的校长另给他起个名字。罗炳文略作沉吟,顺手取一张纸,写了“荣桓”二字 ,并解释说:“《诗》云:‘桓桓于征’。‘桓桓’者,威武也;‘征’者,征伐也。我看令郎年纪虽小,但长得十分魁梧,现在国家正是多事之秋。令郎将来讲习武事,建功军旅也未可知。”罗宗人此后就改名为罗荣桓。后来,罗荣桓真的如同他的名字一样,在军事上建立了一番功业。

1919年夏,17岁的罗荣桓到长沙去读中学。随着阅读书籍的增多,他的知识不断得到积累,大城市的所见所闻又让他眼界开阔,他开始表现出那个年代的青年所具有的一些特质。他组织学会,和青年朋友一起探讨理想。他参与罢工罢课,反对当权者的暴政。他抵制日货,支持民族经济的发展。以往他回乡大都是乘坐日本戴生昌公司的小火轮。有一次,为了响应抵制日货的号召,他毫不犹豫地弃船不坐,步行回乡,一连走了几天旱路 。当然 ,这些变化也开始让他和自己的家庭产生隔阂。

按照父亲罗国理的意思 ,罗荣桓应该学习毕业后就返乡,娶妻生子越早越好,然后就继承杂货铺的事业,当一个小老板。可罗荣桓志不在此,因此跟父亲的摩擦也就越来越多。据说有一次,村里有几个罗姓的农民犯了族规,作为族长的罗国理把本族各房的男子召集到祠堂里,宣布要打这几个农民的板子。罗荣桓也去了。他对此十分反感,忍不住挺身而出责问他父亲:“你何事打人?”罗国理说:“因为他们犯了族规。”罗荣桓又问他父亲:“×××(一个同族的读书人)也犯了族规,你为么子不打?你不公道!”在罗荣桓的反对下,这顿板子硬是没有打成。

罗荣桓的性格本来就比较沉静,加上他同家庭的矛盾越来越多,他在家里越发显得郁郁寡欢。家里人对他很不理解,有的就说他“成天背着个手,噘着个嘴,像是谁欠了他二百钱似的”。虽然罗荣桓同这个家庭在经济、生活上一时还脱离不了联系,但已经是貌合神离,他同父亲在思想上的距离越来越远了。1923年夏,罗荣桓毅然离开家乡北上北京,开始了自己的闯荡之路。

一块银元救了命

北上北京后,罗荣桓一度梦想通过努力学习改变自身和国家的命运。他曾在北京、青岛等多处求学,亦曾创办过实业社,可这些努力全部宣告失败。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他渐渐发现中国共产党的主张和自己的愿望不谋而合。1927年4月中旬,罗荣桓来到武昌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前身)学习,在这里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罗荣桓被派往鄂南搞农运,随即率农军参加秋收起义。此后,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并跟随毛泽东上了井冈山。虽然是文职,罗荣桓也经常参加到战斗中去。据罗荣桓之子罗东进回忆,罗荣桓曾经在一次战斗中险些牺牲。

“有一次在井冈山战斗中,他突然感觉前胸好像被人打了一拳,但随后他也没有多想,继续参加战斗,直到战斗结束父亲才发现自己的上衣口袋被烧破了。他摸了一下,感觉作为零用钱发的一块银元居然还在,他拿出银元摊在手心一看,回想起刚才的情景,才恍然大悟,原来正是那块银元挡住了敌人射向他胸口的子弹。后来,他经常诙谐地和我们说:‘要不是那块银元,我早就去见马克思了。’”

一块银元救了罗荣桓的性命,也使他得以施展个人才华。他出色的政治工作才能,坚定的立场渐渐被毛泽东发现。1929年的古田会议上,罗荣桓以基层政工干部的身份当选为红四军前敌委员会委员,毛泽东当时评价说:“罗荣桓是个人才,对这个同志,我们发现晚了。”此后,罗荣桓在政工岗位上不断提升,到了抗战时期,已经成为八路军115师政委,成了独当一面的人才。

此时,抗日战争刚打响不久,共产党按照既定策略,急需开辟敌后战场。在诸多的敌后战场之中,山东地区无疑具有相当重的分量。这个地区不光能威胁津浦铁路,使南北日军不能畅通往来,还能和江南的新四军取得实际联系。1938年底,八路军总部按照中共中央精神向115师代师长陈光 、政委罗荣桓下达命令:率115师主力部队东进山东,开辟山东抗日根据地。这次开赴抗日前线有两件私事值得一提,一个是罗荣桓和妻子林月琴刚刚新婚不久,为了打消林的顾虑,毛泽东把林月琴找去谈话;另一个是罗荣桓之子罗东进的名字也来源于此,1939年罗东进出生,在起名字时,罗荣桓说:“部队正在东进,就叫他‘东进’吧!”

抵达山东地区后,罗荣桓稳扎稳打,不断总结经验教训,1942年正式提出了“翻边战术”。据罗东进介绍,“翻边战术”脱胎于红军时期“围剿”与反“围剿”的经验,不同的是,红军打破“围剿”是诱敌深入,而“翻边战术”则是深入到敌人的后方,打击敌人的薄弱环节,迫使敌人无法将“扫荡”进行下去,这也被罗荣桓解释为“敌进我进”。经过多年的战斗,八路军在山东的力量不断壮大,连敌人都惊呼:“在山东,再也没有保险的地方了!中共势力正在山东不断扩大,其根据地正在不断发展!”对于罗荣桓在山东工作7年间的功绩,毛泽东曾有过这样的评价:“山东只换上一个罗荣桓,全局的棋就下活了。山东的棋下活了,全国的棋也就活了。”

为何被选作林彪搭档

提起罗荣桓,就不得不提另外一个著名人物林彪。罗荣桓从红军时代起,就和林彪长期共事,双方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互相扶持,人称“林罗”。罗荣桓又是怎样和林彪走到一起的呢?这里面离不开毛泽东的“撮合”。

1930年2月,24岁的林彪因指挥有方 ,被提拔为红四军军长。但他个性很强,与历任党代表都搞不好关系,与他做搭档必须既有原则性,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毛泽东想来想去,觉得这个角色非罗荣桓莫属,便将他派到了红四军。这是罗荣桓与林彪合作的开始,从那时起到解放后,他们两人多次搭档。据说毛泽东得悉两人配合默契,十分高兴。

罗荣桓之所以能和林彪配合默契,根据不少当事人的回忆,源于二人“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林彪主抓军事,而罗荣桓则将部队的政治、训练、装备、后勤等工作全都担负起来。加上罗荣桓为人低调,从不抢功,在非原则问题上极能谅解和忍让,才成就了这一对战争年代的好搭档。

但这并不是说“林罗”就一点儿摩擦也没有。林彪的脾气摆在那里,罗荣桓自然心知肚明。王树恩的《十大元帅中哪一位被毛泽东称为“一生共事的人”》中有这样一件事:1959年庐山会议以后,毛泽东曾经单独找罗荣桓谈国防部长的人选问题。罗荣桓谈了自己的看法。回家以后,林月琴问他同毛主席说了什么。罗荣桓只说了一句:“一些人事上的事。”没有再多说什么。后来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当时,我要罗荣桓同志谈谈看法,已经定了林彪。罗说林彪打仗还可以,就是主持全面工作不一定很行,一是身体,最主要的是,林这个人喜欢搞小圈子,不能团结多数同志是他的弱点。现在看来,罗荣桓的观点是有预见的。”

正因为罗荣桓的谦虚谨慎,低调处事的风格,他深受毛泽东的赞赏。毛泽东不止一次评价罗荣桓是老实人,说他“说老实话、办老实事”。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逝世后,毛泽东悲痛万分,几天几夜不能寐。一天深夜,他用颤抖的手写下了七律《吊罗荣桓同志》。毛泽东一生写了很多诗词,怀念战友和亲人的作品却很少。诗中最后一句“国有疑难可问谁”,足以体现毛泽东对罗荣桓的友情和器重。特约撰稿 田野

罗荣桓在青岛上了两年大学同学们都叫他“大树将军”

那么,罗荣桓和青岛又有什么关系呢?没错,罗荣桓曾在青岛求学,是私立青岛大学的毕业生。

罗荣桓在青岛虽然时间不长,但就是在这段时间里 ,他亲眼目睹了中国人的悲惨命运 ,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屈辱,这对他之后踏上革命道路不能说是没有作用的。

多年之后,罗荣桓再次来到山东,在齐鲁大地上和日军作战。从某种程度上说,罗荣桓和青岛、和山东,也许真的有一种不解之缘吧 。

考进私立青岛大学

1923年夏,罗荣桓从湖南到北京,参加了一个专为湖南籍同学补习功课的补习学校。第二年6月,补习学校的课业结束。这时,私立青岛大学预科班在北京、南京、济南、青岛同时招生。当时,在北京报考的人很多,罗荣桓报了名。经考试,他与张沈川等七八名湖南同学被录取了。

张绍麟在《罗荣桓在青岛求学的岁月》一文中介绍,罗荣桓这期学生分工商两科,共80人,来自全国各地,并有朝鲜和南洋的学生。当时学校规定除了学习专业课外,国文、数学、英语为必修课,法律学、逻辑学、世界史为选修课。另外,工科加学德语,商科加学日语。罗荣桓读的是工科,在课堂上从来都是端端正正地坐着,戴着厚厚的近视眼镜,吃力地盯着黑板,专心致志地听课;不懂的地方恭恭敬敬地请教老师,认认真真地做作业。他的外语底子比较差,学起来很吃力。但他坚持利用清晨和傍晚到校园的树林中朗读外文,背诵单词,进步很快。

罗荣桓和同学们关系很好,他平时沉静寡言,但不孤傲;他体格高大健壮,但不粗野;他那方方的脸颊,总微笑迎人,从不疾言厉色;说起话来,简短有力,给人一种深沉,憨厚的印象,同学们都十分敬重他。

1924年至1926年,罗荣桓在青岛度过了他的大学生涯。在这里,他不仅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而且还实现了人生旅途上的重大转折,为日后革命及戎马生涯奠定了思想基础。

为啥同学叫他“大树将军”

求学的岁月满是课业的压力,还要为生活而奔波,但不乏一些趣事。都说罗荣桓是“大树将军”,但谁曾想,这个称号还是他在青岛求学时得来的。

“大树将军”指的是东汉大将冯异。冯异能征善战,但最关键的一点是为人老成持重,每当军队要论功行赏时,别的大将都在那里呜呀呀地争功,唯有冯异躲到树底下不出来,所以士兵们给他起了个“大树将军”的雅号。这个雅号指的是一个人虽有功劳,但能做到谦虚谨慎,为人低调。罗荣桓也有“大树将军”的雅号,有人说这是由于他为人谦虚,和冯异一样低调,从不争强好胜。这固然很有道理,但笔者翻阅《往事亲历》一书发现,这个雅号的来历实际源于他早年在青岛的一件趣事。

据罗荣桓之子罗东进回忆,那是陈士斋老先生讲的。原来,罗荣桓在私立青岛上大学的时候,有个同学姓丁,丁同学的姐姐在美国读大学,她有个未婚夫姓于,也在那儿读大学。但是于先生先毕业,回国以后就在私立青岛大学教数学,是个教授,丁同学的姐姐则继续在美国求学。于教授是美国留学回来的,又年轻又是教授,这时学校又来了个教英语的李小姐,人长得很漂亮,和于教授来往很密切。这时候班上同学就很担心,这于教授就要让人给抢走了。后来罗荣桓就出了两个点子:一个就是大家广造舆论,说他在美国已经订婚了,他有未婚妻,让李小姐望而却步;再一个就是让姓丁的同学赶快写信,要言辞急切一点,让他姐姐快点回来,再不回来就麻烦了。这两条建议都很见效,丁同学的姐姐两三个月就回来了,回来以后在学校就和于教授结婚了。婚礼上这些出主意的同学都“凭功领奖”,说我给她出的什么主意,我怎么样功劳大,让新娘子给他剥糖、削水果,罗荣桓则在一边光看不吭声。陈士斋老先生就说,其实功劳最大的是罗荣桓,这两条主意都是他出的,但他就像过去讲的冯异一样,作战的时候非常勇敢,到“凭功领奖”的时候却躲到树底下不出来,所以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大树将军”。

罗东进称,实际上那个时候只不过开开玩笑,罗荣桓当时还是个学生,没想到后来他真的投笔从戎,“但是我父亲的性格要说的话也有点像冯异,他从来不愿意出头露面”。

在青岛留下苦涩的回忆

虽然求学生活不乏趣事,但当时中国的大环境是内忧外患,特别是青岛,实际上是日本人控制的地盘,这让自尊心极强的罗荣桓深感屈辱。

按照陈书斌先生所撰《罗荣桓青岛求学》一文,至少有两件事儿让罗荣桓留下苦涩的回忆。

一次是在1925年4月,正是樱花盛开的时节,罗荣桓和几个同学到汇泉山赏花。这天是日本的樱花节,住在青岛的许多日本人全家出动,带着留声机、照相机和美酒佳肴来到这里过樱花节。山上满是手持酒瓶喝得烂醉的日本男人和尽情欢笑的日本女人及孩子,中国老百姓只能远远地躲在路旁。这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啊,我们同胞在自己的家中还受日本人的歧视!罗荣桓的心被刺痛了,他招呼同学们说:“回去吧,咱们不看樱花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大诗人杜甫当时的心情今天我领略到了。”同学们听了他的话心里也像压了一块大石头。国难当头,同胞们哪有伸直腰杆的日子。

过了不太长时间,一件更让罗荣桓义愤的事情发生了。原来,日本海军的“比睿”号开到了青岛港,为了炫耀他们的武力,日方邀请青岛大学的师生登舰参观。参观军舰,这是第二次了。不久前中国北洋海军的“海圻”号在青岛停泊,同学们也曾去参观过。这艘军舰是清政府买英国的商船改装的,船上尽管也设置有火炮,但不能打,一打就会把船身震裂。就这样一艘商船却是中国北洋海军最大的军舰。同学们这次参观日本军舰,是想比较一下双方军舰的优劣。同学们来到码头,远远就能看到高大的日舰矗立在海边,日本军旗高高飘扬。日本水兵穿着笔挺的制服,个个都趾高气扬地昂着头,他们向这支参观军舰的队伍投来鄙夷的目光。

登舰后,同学们默默地参观,谁也不说一句话,气氛十分沉闷。返校后,沉默的同学们终于爆发了。有的同学说:“我们中国的军港,为什么让日本人耀武扬威?”另一个同学接了一句:“他们是想用武力来压我们。”有人痛心疾首地叹了一口气:“我们的军舰都老掉牙了,相比之下我们也太落后了。唉!”罗荣桓仔细地听大家议论,感慨地说:“中国一个四万万人口的大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我们也应当有强大的海军啊!”同学陈举问:“应当有,可什么时候才能有呢?我一点也看不出来。”是啊,何时才能有呢?罗荣桓也回答不上来。他学的是工科,自然想到的是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发展工业。

参加反日斗争被通缉

参观日本军舰后,罗荣桓更加沉默寡语,整天发奋读书。据张绍麟介绍,有一天,罗荣桓拿着一张报纸来找同学张沈川。报纸上有这样一条消息:一些安徽实业界人士在上海组织了一个“三友实业社”,生产纺织品,销路不错,起到了抵制洋货的作用。罗荣桓对张沈川说:“咱们何不试试,也是对日本货的一种回击!”于是,他们二人便在学校里发起组织了“三民实业社”,吸收同学们投资,共筹集了二三百元资金。他们聘请了一位姓陈的安徽籍人做技师,很快就生产出了纱布、药棉、墨水、肥皂、蜡烛等日用品。罗荣桓看着这些产品很高兴,立即寄回湖南老家一大包,并写信告诉家里:这是同学们在自己兴办的“实业社”里生产的。它不叫洋碱,叫肥皂。但是,在当时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受到日本人排挤、压迫的情况下,这几个青年学生仅仅凭着一腔爱国热情兴办起来的小小手工作坊,又怎能摆脱倒闭的命运呢!刚刚一个月时间,这个实业社就办不下去了,罗荣桓和同学们连股本也未能收回。

同样在这一时期,另一件事也破除了罗荣桓实业救国的梦想。1925年,全国范围内又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4月,在上海工人大罢工的影响下,青岛的三万多名纺织工人也举行了大罢工。这场罢工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山东军阀张宗昌的镇压,中共四方支部书记李慰农、进步记者胡信之等多人被捕。张宗昌的罪行,激起了青岛各界人士的无比义愤,青岛大学的学生也行动起来,成立了学生会。罗荣桓负责学生会的讲演和演剧工作。他白天带领着讲演队到街头散发传单、小报,向人们宣传“青沪惨案”真相。晚上又参加演剧队工作。他和彭明晶同学还受青岛学联的委托,分赴北京、上海向两市人民报告青岛惨案真相。后来,李慰农、胡信之通过被交保释放的青大附中一位美术教员转告张沈川和罗荣桓,说几次审讯都问到他们,要他们赶快转移。在铁路工会的安排下,罗、张二人化装后到高密农村暂避了一段时间。回校后他们才得知,李慰农和胡信之在他们走后不久即被敌人残酷地杀害了。

一件又一件事不断地刺激着罗荣桓,让他开始思考,自己究竟应该走一条怎样的道路。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做工程师,创办实业,究竟能否挽救国家?1926年6月,罗荣桓在青岛大学预科结业。他和部分同学由青岛乘货轮南下来到广州。第二年,他又只身来到武汉,考入武昌中山大学理学院。这年5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

特约撰稿 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