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青岛崂山道长匡常修最擅内功 人称“南郭北匡”

2015-10-13 作者:宫岩
道教武术界有“南郭北匡”之称“北匡”是指崂山道长匡常修

道教武术界,有“南郭北匡”之称。南郭是指武当派郭高一,北匡指的就是崂山道教玄真内家拳创始人匡常修。匡常修道长是真正的武林高手 ,功夫过硬,且眼明手快,据说能用手指捏住正在飞行的蜻蜓,想捏头捏头 ,想捏翅捏翅。所以拜在匡常修门下的弟子很多,中国女子散打队教练邱国友就是其中一位。

但大家知道入道前的匡常修是什么样子的吗?他从6岁起就帮父亲拉车,学过修鞋、研究过医术,生活不易,可人家做什么成什么。但这些都抵不过对武术的痴迷。他27岁上崂山当道士,开创内家拳螃山派,独成一家。本期《发现青岛》,就让我们一起说说这位武林高手的精彩一生。

6岁就帮父亲拉车

在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武术背景。崂山道教武术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道教武术的一个重要门派,这段历史中有三个重要人物:张三丰 、孙玄清和匡常修。

据《太清宫志》记载,张三丰为崂山道教祖师之一,他一生三次来到崂山,经其艰苦和辛勤的努力将道教医学和内丹养生结合起来研究,结合拳术、剑法、气功、点穴术等逐一传给崂山道士,并创立新的全真派,为崂山道教及武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孙玄清,曾受教于张三丰,得其道法与拳技精髓,在崂山明霞洞创立了全真金山派。而作为崂山全真金山派二十一代传人匡常修,创建了玄真内家拳 ,将道法和拳技提升到了新高度。作为影响道教武术历史的一位重要人物,匡常修是天赋异禀,还是良好的家境给了他学习武术的机会?其实都不是,他小的时候可是个苦命娃。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农历二月四日,匡常修生于胶州城里,这时他还叫匡桂林,字华泉,号山原,别号卧云居士。出家后,才改道名匡常修,字和阳,别号一器道人。他先后搬过好几次家,在胶州城翰林院、郭家庄、蜈蚣街和辛街住过。为什么这么频繁搬家?实在是因家境不好。

原胶州市史志办主任宋和修在《崂山道长匡常修》一文中说,匡常修祖籍胶南县石灰窑子村。祖父自小务农,家境贫寒,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借邻居场院屋栖居,给地主扛活糊口,直至扛锄饿死于门前。父亲匡松,从小给地主放牛,后来迁居胶州城里谋生,主要靠推小车卖脚力。匡常修自6岁起,即帮父亲拉车,7岁时,有一天给父亲拉车到东营,来回走了70里路,年幼的匡常修累得连车绳都拉不直。

家境如此贫寒、生活这样不易,匡常修仍然在8岁时进了学堂读书,只是短短两年半后,母亲生病他只得辍学,后来母亲病故,匡常修在少年丧母的悲痛中更加奋志上进。1916年时改入私塾,拜董纪惠为师,在贫困中又发愤攻读两年,这样算起来他先后读了4年半书。

在崂山白云洞出家

1918年,年仅14岁的匡常修彻底停学,接受家人的安排结婚生子,过着跟平常人一样的生活。此时的他,背上了全家人的负担,生活更加困苦。他开始四处谋生计,去过高家同聚福糕点铺、衙门粮房、坊子街同兴福学徒。但在这期间,他仍然坚持读书。

通过资料,城市信报/信网记者无法了解到匡常修究竟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与武术结缘的,能知道的是,这时他已经在边工作、边读书、边习武。也许,只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应对当时的各种压力吧。

17岁那年,匡常修去青岛四方胶县籍高家兴华店学鞋匠,学成后又去王台高家鞋庄当伙计。他用一年时间很快掌握了做鞋的各种技能,第二年便返回胶县自己开鞋店当了老板,先后独立经营全真靴子店、新大鞋店。这时,全家人的生活有了好转。鞋店的生意不错,可匡常修又对中医产生兴趣了,竟将鞋店让给二弟经营,自己另攻中医,依然业余习武,带徒弟,医道武术大进。

喜欢武术可以学,喜欢中医可以研究,不想做鞋店可以再谋划别的生意……虽然从小波折不断,但好在匡常修能吃苦,日子也越过越好了。但令家里人没想到的是,他对武术和中医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这份痴迷,让他在21岁时做了个决定,说服妻子,背着父亲到胶南县卧云庵出家做了道士。后来日本鬼子烧了庙,他才返俗归里。

这应该是他第一次动出家的念头,虽然又返俗,依然没有动摇这份心念,他频繁与胶县城皇庙、菩萨庙、沙滩南崖几位道士来往。26岁时,匡常修的妻子病故。这一年,他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出家为道。他把目的地定在了崂山白云洞,拜道长匡真觉为师(武当派传人李是卿的徒弟,也是匡常修的二叔,俗名匡梦辰)。从此开始了道士生涯,道名匡常修。

他自创内家拳

匡常修学过很多种拳法,青年时学过螳螂、查拳等少林派武术,中年以后又学了武当派。他认为少林、武当各有所长,各有独到之处,武当派主张“以柔克刚,以静带动,你不动我不动,你欲动我先动。”

多年的习武经验和对各种拳法的掌握,让他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感觉,并将这种感觉创新到了拳法上。那匡常修是如何创出崂山道教玄真内家拳的呢?逸山在《武当拳崂山传人——匡常修道长》一文中,详细介绍了这个过程,因太过专业,我们直接引述看看:

白云洞属全真金山派,它的开山祖师孙玄清原是全真龙门派道士,后来在崂山明霞洞创立全真金山派。据说孙玄清的师父是张三丰。张三丰为武当内家拳的祖师,这样金山派也就继承了武当拳术之精髓,并得到世代传授和发扬光大。至匡常修道长已是金山派第二十一代。匡道长不仅深得师传,而且又将自己出家时学到的鹰爪拳、地功拳等各方武术精华吸收融合一体,使武当拳得到发展和创新,从而开创了武当内家拳崂山派,独成一家。

据匡道长讲,凡习崂山武当拳需分三个阶段:即初级阶段,为玄功拳,主要是锻练长劲和硬劲,这是基本功。中级阶段为玄真拳,着重训练刚弹之劲,即将死劲变活。高级阶段为玄化拳,训练悠劲和气劲,使拳术如神龙变化莫测,闪中有打,打中有闪,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崂山武当拳有对打、截打、转打、连打等,全套拳术为七十二趟,其中包括刀、枪、剑、棍等等。为了训练手和臂的力量,匡常修便带着徒弟们掷沙袋,从八斤逐渐增加到十六斤,渐进地加大手和臂的力量。

在匡常修的努力下,崂山道教玄真内家拳成为中国道教武术的一个主要门派,与崂山道教音乐合称崂山道教“两大精髓”。

这就是“匡飞腿”

练过崂山道教玄真内家拳的人都知道,它的主要特点在于“擅长腿法”,其腿法变化万千,拳法则以柔为主,柔中有刚,刚柔并济。而开创者匡常修在江湖中有两个名号叫得响当当:匡飞腿、铁拳 。宋和修在《崂山道长匡常修》中说:“他对武术的顺打、零打、截打、对打、转打、闪打等基本功均能熟练掌握,枪刀剑戟无所不精。长年的苦练,过硬的功夫,使他眼明手快,能用手指捏住正在飞行的蜻蜓,说捏头即头,说捏翅即翅。”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还找到了刘立仁的一篇文章《忆先师崂山道长匡常修》,他是亲眼领教了匡常修的腿法:“当时匡师靠坐在红木太师椅上,让我近前试试招法。只见匡师右腿飞快而起,挂面脚呼呼生风望我面门合扫,紧接腿又收回复当胸即踹腿而出,其快无比。我还未醒过神来脚下已挨一记勾踢,当场跌坐地下。这一招三腿连环相扣,瞬间攻击上中下二路,一气呵成,干净利落,使人目不暇给,真乃飞腿也!原先也曾听说匡师有‘飞腿’之称 ,这次我亲眼所见,亲身所受,使我叹服不已。匡师朗声而笑,连扶我起来边讲,‘我如果用劲使招,您可起不来啦!切磋技艺不无不可,但不能学外国人竞技场上那样狠心伤人。高深的功夫要讲究能擎得住劲,不能擎住劲就不能欲擒欲纵,就不能纵放自如,就会误伤好人。’”

除了刘立仁,匡常修道长嫡传弟子、青岛市民俗体育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书孝也深有感触。他曾在文中写道:“13岁时,拜入匡常修道长门下,每天只要不上学,就跑到明真观(俗称沧口大庙,位于李沧区振华路141号,当时匡常修在此修行)随师学习内家拳心法和“三十六腿”绝学要诀。文革期间,匡道长被迫还俗,回到胶州老家行医。每逢师傅与老拳师们相会,我就住在他家中,少则半月,长则月余。有时,匡道长与青岛武林界挚友们谈起本武门武功性起之际,就会让我演示给前辈们看。”而此时王书孝的腿法已得匡常修真传,出腿如电,劲道似鞭,来无影去无踪,深得前辈们的喜爱。

匡常修认为,学武术要有天生的一半,要聪明、有志气、有恒心,能研究,能吃苦。当时拜入匡常修门下的弟子很多,他的孙子匡如湖曾说:“爷爷在世时门徒众多,全国各地同道皆慕名前来拜师学艺,最多时习练者达到1000多人。”

匡常修自称“气功第一”据说启蒙老师是邻家老太太

一个人一生中能专心做好一件事就够了,匡常修做到了,他把自己一生的心血都用在了“道”上。所以他可以创建出内家拳,可以将崂山道教发扬光大。但他又不只是限于“道”,他对生活和精神的追求也很多,凡事要做就做到最好。所以,他的武功高强、气功超强、医术颇高,同时还会拉京胡,能唱京戏,并写过很多气功书籍、医学书籍和武侠小说。而在这其中有意思的是,他从13岁起练气功,启蒙老师竟然是邻居一位年逾80岁的小脚老太太。

自我评价:气功第一

匡常修擅长的东西很多,要问自己哪一项最强,他自己的评价是:气功第一。匡常修13岁起,开始打坐、练气功。他壮年时期可以打坐一个星期不思睡眠,不进饮食,近于胎息状态 。气功这么厉害,谁教的呢?想必很多人都猜不到。据原胶州市史志办主任宋和修介绍,他的启蒙教师,是邻居的一位年逾80岁的小脚老太太。匡常修曾回忆,他放学后,常到她家玩耍,亲见这位老太太能用小拇指挑起一斗小麦(80斤),还能健步如飞地推磨轧碾,匡常修很是崇拜就拜她为师,打坐练气功。以后,匡常修进崂山当了道士,气功大进,还找这位老太太交流气功,拜谢过她呢!后来经过在崂山上的修炼,匡常修又继承了全真金山派丹道功法真传,对先天气功的练习有着独到见解和体会。他常说:“先天气功对延年益寿大有好处”。

他之所以年过八旬仍然体魄强健,就是多年来内练丹功,外练武术,一动一静,动静结合的结果。他自言对练先天气功的体会是:“首先要练精化气,即要做到静养化气,聚性止念,凝神气穴,心息相依,练液化精,注意活子时和采药火候,达到精即归炉,以火化为元气,这是气功的第一个阶段。然后再聚火开关,这一阶段要达到气足开关,八脉俱通,周天运法,还精补脑,气就神交,任督自传,最后便能阳关止闭。使人耳目聪敏,神气十足,自然可以防病健身,保健延年。”他把打坐当成日课,进行严格不懈的训练。

医术颇高,一天看120多个病号

前面我们提到,匡常修开鞋店当了老板没多久,便把店让给了二弟,自己又研究中医去了。在中医方面,人家做得也很成功。先后在胶县城响南街开设中医药房,打水巷开设润和堂药房,粮食市后街开设道德大药房,坐堂行医,病家叩门者不绝。

而后来,除了主持崂山庙事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对崂山地区巡回行医上,一方面是以治病的收入养庙,一方面行善济人。有关当时的生活,百度百科中是这样介绍的:匡常修编成顺口溜回忆说,崂山“周围三百里,一溜十个站(巡回医疗站),黑夜走,白天干,挑着扁担满山转,喝着冷水吃冷饭”。他看病态度好、医术高、收费廉,所以走到哪里病号就跟到哪里。有时一天要看120多个病号,晚上回庙,还要结算当天的账目,经常是在12点以后才能睡觉。有一次,他为抢救一位患急症的病人,忙了整整一天,连饭都没有顾上吃,回到太平宫已是半夜了。还有一次,他冒着大雪出诊,返回时天已黑了,雪覆盖住了山路,他在山中迷失了方向,又冷又饿,还要提防野兽,直转了大半夜才回到庙里。

每天除看病外,还要在庙里干农活。1958年以后成立了青岛市佛道教巡回医疗站沧口分站,这时匡常修才不再挑担出诊了,但是每天在分站接待的患者仍不下百余人。有时,山大医院(今青大医院)、市立医院也往庙中介绍疑难病号。至于病家慕名前来求匡道长治病者,更是常年应接不暇。“文革”中,他被遣返回胶县老家,他用多年来集练的高明医术、秘方成果为乡亲们医愈许多疑难杂症。

他为何从不给人算命

除了气功和看病,匡常修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他爱好的东西很多。他懂道教音乐,会拉京胡,能唱京戏,编过剧本,画过吕祖(吕洞宾)像。在出家以前,还曾在胶县京剧团任过布景组主任、口技股干事,还干过一段时间团长。

值得一提的是,匡常修喜欢写作,著述甚丰。道教方面的有《乾元丹指》《坤元丹指》和《道德经》;武术方面的有《武林别传》《武当别传》和《急急丛刊》;气功方面的有《道家气功》;医学方面的有《养生三字经》和抄录的《180种丹药方集》;小说方面的有武侠小说《万里情侠传》《双华山》《紫电青霜记》和《剑光银影》。这些著作书稿,耗尽了匡常修的半生心血。只可惜都没有保存下来。

匡常修道行这么深,有人来找他算命他却从不答应,因为他根本不信。在他眼里,道教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深刻,如道教主张“事来则应,事过则忘,过事不留,随遇而安,外圆内方,外柔内刚,和而不流”等,都充满了哲学观点,是很精粹的东西,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他毕生追求科学,反对迷信。他认为算命、测字就是迷信,他从不学算命那一套,也不给别人算命。

自从上了崂山,他住过白云洞、凝真观、太清宫,做过多任代表主任 、道教生产合作社社长、监院、当家的,他实现“把毕生精力和智慧献给祖国的道教事业”的诺言,昼夜操劳。据张秉山在《崂山道士匡常修》中说,匡常修统管数十上百名道士,衣、食、住、行,念经进香,都需要经他尽心。众道士分工明确,各司其责,管理有序,制庙有方。他个人不但精于管庙各职,如当家的铺里打算,执客的拉拉谈谈,做会计的写写算算,做饭的炒炒煎煎,买办的跑跑颠颠 ,而且他自己率先垂范,执行道规庙法。不喝酒 、不吸烟、不吃荤。他常诫说:“崂山是全国的重点庙宇,崂山道教有悠久的历史,崂山应给全国带个好头。”

所以 ,匡常修能以这样的历史记入《崂山志》中:“1952年,匡常修被推选为青岛市各界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6年农业合作化高潮时,匡常修参加了崂山的道观和寺院组成的佛道教生产合作社,为医药组负责人,在沧口明真观内行医治病。1980年春,匡常修回到崂山太清宫任监院,同年5月,被选为中国道教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1982年被推选为山东省政协委员,并当选青岛市政协委员。1985年被选为山东省道教协会筹委会副会长,1989年被选为青岛市道教协会会长。1993年1月病逝,终年89岁。”

89岁睡梦中羽化

是匡常修选择了“道”,还是“道”选择了匡常修?这种一辈子的缘分谁也说不清,就连他的最后一刻也让人震惊:难道真的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崂山太清宫的郭清礼,自在崂山出家后就一直在匡常修道长身边学道,并随侍他的生活起居,道长的最后一刻也是他守在身边的,他将这一切记在了《忆崂山匡常修道长》中:

“匡道长常年素食,生活非常俭朴,在培养年轻道教徒上可谓用心良苦。记得我刚入道一个月,有人结缘送来的海米,掉在地上一颗,我就随手拾起来放入口中,不假思索地吃了。匡道长因此为我讲食素对修道及身体的好处,一直讲了将近两个小时。他在培养年轻人时,要求他们要严守清规戒律,自己以身作则,清心寡欲。……1992年腊月二十五晚上,匡道长像往常一样晚上8点整准时上床。但那天他特意叫我到屋内,嘱咐我在他内室床边的沙发上坐一宿,千万不要出去。我问他为什么,他只是笑而不答,表情十分安详自然,之后就侧卧躺下。我坐在沙发上,因连日劳累,不一会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到半夜12点整时,忽听匡道长叫我,让我替他掖掖被子,我替他掖好被子后又坐在沙发上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凌晨5点,我悄悄把炉子生好,像往常一样要伺候匡道长起床,叫了两声没有回答,近前一看,匡道长已经羽化。”

匡常修病逝后,其嫡孙匡如湖接过传承重任,并与同门一道致力于崂山道教武术的推广。2010年4月,崂山道教武术入选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11月,匡如湖又入选崂山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宫岩

◎链接 郭高一

郭高一(1924~1996年),俗家名郭玉杰,河南商丘人。少年时因为仰慕武当武术传人宋唯一、李景林之神技,而入武当学道。卢沟桥事变后,他毅然报名入伍抗日。后因部队被打散,郭高一流落到辽宁省北镇闾山道观出家,隐身继续学习武术,得到了武当三丰自然派传人杨明真道长的真传。“文革”期间,郭高一还俗回到老家河南商丘。1981年在河南省泌阳县白云山重入道门。1983年,郭高一回到武当山紫霄宫当道士,并在武当道士中传授武当功夫,任武当山道教武术总教练。他武艺高强,与朱诚德并称为武当武术、气功的两面旗帜,是中华武术气功界最负盛名的神秘人物。在道教武术界,有南郭(郭高一)北匡(匡常修)之称。1996年,郭高一羽化于湖北九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