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越王勾践灭吴后迁都琅琊 孔子投靠勾践遭拒

2015-03-22 作者:宫岩

 

吴王夫差

越王勾践

青岛之山,有“海上第一山”崂山、有百花绽放的大小珠山,还有充满传奇色彩的茶山等。诸山当中,唯有琅琊山因人而名闻千古。此前,我们已经向大家讲述了琅琊台与秦始皇、徐福的故事,这次要再介绍一位重要人物,或许没有他的到来就不会有日后秦始皇“欲与越试比高”的壮举了。他就是越王勾践。提到这个名字,人们脑中会出现“卧薪尝胆”这四个字。是的,曾经骄傲的勾践被吴国打败后当了吴王的奴隶,“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洗刷耻辱,之后迁都琅琊。让更多人不明白的是,他为何偏偏选择这里?迁都之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还是从勾践这个人说起吧。

勾践一亮相就大败阖闾

勾践是大禹的子孙,周王朝建立后,勾践的先人被封在会稽(今绍兴一带)守宗庙。据说他们身上刺着花纹 、留着短头发,将一片满是草丛的荒地开辟成了座城邑,取名越国。经过一千多年的时代变迁,越国到了越王允常手里才有了快速发展。《吴越春秋》记载:“越之兴自元(允)常矣”,允常是越国历史上第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不仅注重越国的内在发展,还想进一步扩大版图,因此跟老邻居吴国总是战争不断。

打来打去还没等到个结果,允常便去世了,越国交到儿子勾践手里。这一年,勾践25岁。这是勾践在历史上的第一次亮相,作为刚继位的君主,他来不及享受万人朝拜的欣喜,因为他父亲的老仇人吴国已经趁机打过来了。

吴王阖闾选择了一个绝佳时机,允常去世,新王刚继位,很多地方还没有进入正轨,这时攻打取胜的把握最大。但他一点都不了解25岁的勾践,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英勇和智慧,还增加了一样东西——残忍。

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勾践的谋臣范蠡给了这样的评价:“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范蠡何出此言,我们会在后面解释。这里先请大家关注这四个字“长颈鸟喙”,说明这人脖子很长、嘴巴很尖像鸟嘴一般,是形容人相貌阴险狠毒的专用词语。相信第一次在战场上见到勾践的阖闾,也会为这个相貌感到后怕吧,但真正后怕的还在后头呢。

吴王来势汹汹,越国当时就算是倾全国兵力也难保取胜,危急之际,勾践想了个别出心裁的办法。他让人从监狱中找来3000个死囚,把他们变成勇士,众目睽睽之下冲进吴军阵地,而后高喊着爱国口号一个个自刎。吴军被这阵势吓坏了,趁着他们军心动摇,后面的越军出兵袭击 。越军不仅打败了吴军,还砍中了阖闾的右脚大拇指(也有的说是拿箭射中的),可怜阖闾上了年纪,经不起刀剑之伤,更经不起被一个毛头小子击败的打击,竟然一命呜呼了。临死前,阖闾将儿子夫差叫到床前嘱托:“千万不能忘了报仇!”

就这样,老一代人的恩怨成功转移到下一代身上。夫差也经历了三年痛苦的准备阶段,三年中他不仅自己警醒着复仇,就连身边人也经常朝他喊:“夫差,你忘了越王的杀父之仇了吗?”三年后,吴国攻打越国 ,勾践的手下劝他不要迎战,守住城最要紧。但毕竟年轻狂妄,勾践倾全国兵力与吴国决战,结果可想而知,越国大败,勾践带着剩下的5000兵马回到会稽。他等来的将是夫差为父报仇,消灭越国的马蹄声。

他品尝吴王的粪便

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最后一线希望,不管这丝希望有多痛苦。一向骄傲的勾践后悔了,他接受了大臣范蠡和文种的建议,准备给吴王当奴隶,不管受多大委屈,先活下来就好。

吴王夫差容易心软,他听越国大臣文种说得如此有诚意,准备接受这个建议。但旁边大臣伍子胥坚决反对:“吴王,万万不可呀!”夫差年轻,可已经是元老的伍子胥看透了越国的政治计谋,他搬出历史上类似的事件,三番五次劝说。正在夫差动摇之时,太宰嚭来了,他是吴国的大臣,同时也是被越国收买了的“说客”。原来,在得知夫差犹豫不决时,范蠡和文种找到了另外一条路,拿着美女珠宝,买通了好色贪财的太宰嚭。太宰嚭果然不负众望,靠自己那张黑白颠倒的不烂之舌扭转乾坤,成功地让夫差接受了越国的请求。

吴国退兵了,勾践将国家大事交给文种,准备了一车宝物、三百美女,带着妻子和范蠡去了吴国。拜见吴王的场景是凄惨的,还是看看作家吴涵碧是怎么说的:

勾践到了吴国 ,光着上身,跪在台阶上觐见夫差,他的妻子也跪在后面。勾践向吴王讨饶说:“臣子勾践,不自量力,得罪大王,罪该万死,谢谢您肯赦免我,使我有机会当您的奴隶,我心中十分感激。”吴国的老臣伍子胥,知道不能留勾践,否则一定有后患,但是夫差不听。他盖了一栋破烂石屋,叫勾践夫妇住在里头,专门去管养马的贱事。

从此,勾践换上马夫穿的衣服,一天到晚锄草、养马。他太太也整天蓬头垢面,做打水、除粪、扫地、清理垃圾等工作。他们生活很苦,饿得只剩下皮包骨,却从没有一句埋怨的话,因此夫差很满意。夫差为了显示自己的功业,每次坐车去玩,总叫勾践拿着马鞭,在车子前头奔跑。吴国的老百姓就指指点点地说:“大家快来看,这个人就是越王,真丢脸啊!”勾践惭愧得恨不得有个洞可以钻进去。

如此过了一年又一年。有一天,吴王夫差生病了,范蠡对勾践说:“这是个好机会。你去探病,并请求尝吴王的粪便。”

此前受再大的羞辱也就罢了,但这次要去尝人家的粪便勾践怎么都接受不了。为打消勾践的顾虑,范蠡举出文王杀死自己的儿子熬成汤送给纣王的例子,最终说动了勾践。这是一个谁都想不到的举动,勾践跪在夫差床前用手抓起了夫差的大便放进自己嘴里,尝了尝后笑着告诉夫差:“恭喜大王,您的大便又苦又酸,跟春夏的气味相调和,您的病很快就会好的。”这次问疾尝粪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夫差被勾践的举动所感动,觉得勾践卑贱至此已经真心归顺了,遂下令放勾践回国。

勾践“尝胆”但没有“卧薪”

相术说,鸟喙者,上唇主情,下唇主欲,上唇覆盖下唇,情便压住了欲,所以才可在艰难中成就一番事业。勾践便是这样,三年忍辱偷生只为换得一个活下来的机会,现在他回来了,是时候准备东山再起了。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他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说的是勾践回国后,跟老百姓一起耕种田地,饭菜里从来不加肉,夫人也跟妇女们一起养蚕织布,发展生产。不仅如此,为了时刻提醒吴国的羞辱,勾践从不睡在舒服的床榻之上,还是跟在吴国一样,躺在一堆柴草上。屋子里还挂着一颗苦胆,每顿饭前都要尝尝苦胆的味道,以警醒自己。这个便是我们从小便熟知的励志故事——卧薪尝胆。

时至今日,细心的专家发现,这个故事可能不是发生在勾践身上,这是为什么呢?专家们找到了几个重要证据:《左传》中大量记述了越王勾践当政国事,但没有提过他有卧薪尝胆之事。《国话》中的《吴语》和《越语》记载了吴越争斗经过,也没有勾践卧薪尝胆的叙述。就连最权威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也只有这样几句记载:床前悬挂苦胆,坐卧都看得到,吃饭时尝尝苦胆的滋味。司马迁认定勾践有尝胆之事,但没提卧薪之事。

那卧薪尝胆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作家文裁缝在《历史密码III》文中说:“最先把‘卧薪’、‘尝胆’这两个词连在一起用的是苏轼。他在《拟孙权答曹操书》这一带有游戏色彩的书信中,说孙权曾‘卧薪尝胆’。但真正把‘卧薪尝胆’用在勾践身上并使之广为流传的是众多的文学作品。明朝末年,在传奇剧本《浣纱记》中,梁辰鱼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事情进行了大篇幅的描写。清初,吴乘权在《纲鉴易知录》中写‘勾践叛国 ,乃劳其凝思,卧薪尝胆’。”当然,各类史书繁多,说法更有不同,还有的说,是夫差“卧薪尝胆”,并不是勾践。

不管哪一种,孰是孰非,莫衷一是。我们只需要从中明白卧薪尝胆的真正含义即可。再接着说回国后的勾践,除了加强越国的国力,他还听从范蠡和文种的建议,每年上贡,麻痹吴王;收购吴国粮食,使之粮库空虚;赠送木料,耗费吴国人力物力兴建宫殿;散布谣言,离间吴国君臣,杀害伍子胥;最关键的是,送上美人西施。就在这一步步的计划中,吴国正在一步步走向灭亡。

这个机会终于等到了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这个机会终于等到了!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生前提醒,带领大军北上黄池(位于河南省封丘县西南),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城内只留下老弱残兵和太子。十年间,勾践不止一次问范蠡、文种,是否可以攻打吴国时,都得到两人的拒绝。此次,他们相视一笑:“到时候了!”

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从曾经惨败的越国走出,这支军队包括:熟悉水战的士兵两千人,训练有素的士兵四万人,受过良好教育的地位较高的近卫军六千人,各类管理技术军官一千人。这样的势力不胜恐怕也难吧。吴国大败,太子被杀,身在黄池的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 ,就同意了。但这只是暂时的,四年后的那场大战,结束了吴越两国多年纠缠的仇恨。

吴晋之战中,吴国的精税部队几乎全部阵亡,这时的吴国再也没有任何抵抗能力,越国将其团团包围后,吴王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派人再去讲和,即便是成为越国的阶下囚也好。

为感念曾经的不杀之恩,勾践打算将吴王好生安置,让他度过余生。但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 。此时的夫差想起伍子胥临死之前的话:“君王不听我的劝谏,再过三年吴国将成为一片废墟。待我死后,一定取出我的眼睛挂在吴国都城东门上,以便我能亲眼看到越军进入都城 。”夫差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剑自杀了。据说,他自尽时遮住了自己的面孔,因为他没脸再见伍子胥。

吴国灭亡了,勾践的仇报了,他又成为不可一世的君王。但今非昔比的他犯了封建君王的通病,猜疑。曾经跟他共患难的功臣在他眼里成了最大的威胁。范蠡看到了勾践的本性,提前离开了,文种却“受赐剑自刎而死”,怪不得前面范蠡说“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呢。这些都完成后,勾践要开始进行他的大计划了:迁都,目的地琅琊。

城市信报记者 宫岩

 

位于琅琊台上的望越楼

原胶南市区西南有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夏河城(古代称为琅琊),据记载,这里曾经是越国都城。越国灭了吴国后,国力大增,为问鼎中原,决定迁都。只是越王勾践为什么要将都城迁到琅琊?为了迁都他做了哪些准备呢?

为什么选择这里

关于越王勾践迁都琅琊有很多疑惑,在此之前我们要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勾践为什么要迁都?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 ,只要研究过勾践性格的人就会明白。青岛琅琊台风景区肖主任解释说:“勾践是个有作为的人,作为大禹的后代 ,他想重振祖先曾经的辉煌。当时齐国、楚国等主要诸侯国都集中在北方,而越国的都城在会稽,偏居南方滨海一隅,鞭长莫及,要实现他的荣耀必须得迁都。”

迁都是件大事,该往哪里迁呢?勾践早就看好了一个地方——琅琊。琅琊,在春秋初期、中期是齐国的一个邑。古琅琊邑址,一般认为是原胶南市琅琊镇驻地夏河城,史料记载,在春秋战国时,夏河城已经是个比较繁荣的城市。而勾践选择这里,并不仅仅因为繁荣。《越绝书》中说:“(越王勾践说越人)水行而山处,以舟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

所以,青岛琅琊台风景名胜区开发有限公司经理助理肖常会说:“勾践之所以会迁都琅琊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越国的主力是海军,他要选择一个能发挥越人优势的地方。春秋战国时期总共有五大海港,按照现在的名称分别是:秦皇岛、烟台、绍兴、宁波和琅琊,琅琊港正处在这五大港口中间,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这一点,在夏河城的史料中也提到了。“夏河城地处偏僻的山区,在古代本不具备建城条件,但因其地处沿海,琅琊台的西南、东北方向均有可避风停船之港湾,适于商船往返,具有得天独厚的海上交通条件。从琅琊台南到长江口的沿海,琅琊湾是当时最好的避风港湾。南北通商当以琅琊湾最为方便。且琅琊港是中国五大古港之一,被誉为中国古港的鼻祖。”

有港口优势可以驻扎海军,这是其中之一。肖常会接着说:“其二便是腹地的优势了。站在琅琊,南边可以顾及到已经消灭了的吴国,北边可以与齐鲁诸国一争高下,西边可以问鼎中原,而东边面临大海还可以坐收鱼盐之利。”这样绝好的优势,勾践何乐而不为呢。

派出八千死士占领琅琊

勾践相中了琅琊,但此时琅琊还在齐国手里,他能顺利将这块宝地抢过来吗?为了他的大计划,他做足了准备。根据《越绝书》等史料记载:越国令水军士兵两千八百人砍伐树木造舟,经过了五年的精心备战,出动了“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的空前的大规模战船队伍。

作家王宗云在《青岛造船史话》一书中解释:“死士,意即敢死之士,类似敢死队的称呼。结合当时面临的渡海登陆作战任务,‘死士八千人’相当于近代精锐的海军陆战队。当时越军跨海登陆作战,远离越国本土,隔着汪洋大海,背水一战,置于死地而后生的险境,只能进,不能退,所以不愧为‘死士’的称呼。这时的齐国已经不同于十年前的‘海王之国’的全盛时期,从当年的齐惠王,经过齐简公,再到齐平公,国势军力日益衰落。当越国强大的战船队伍进犯琅琊港的时候,齐军竟没有组织有效的抵抗,而是乖乖地让出了琅琊。”

此时的勾践在众将官的簇拥下登上了琅琊,举目四望,气焰嚣张,不可一世。他要迁都,要歃血为盟,要争霸。为了显示他至高无上的霸主地位,他在琅琊山上聚土为台,修筑了一座“观台”。《越绝书》言:“勾践徙都琅琊,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青岛文史专家王铎在《青岛掌故》一书中还特别说明:“不管是越王勾践筑的琅琊台,还是后来秦始皇筑的琅琊台,都是人工土台。这种土台就如同古埃及的金字塔,有一座小山那么高大。当然,在越王筑台之前,这里可能就是一个小山包。但真正将山堆至海拔一百七八十米那么高的,首推越王勾践。”

站在琅琊台风景区的一端往东看去,会发现一座小亭子立在山头,周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它看上去明明很孤独却不悲惨,甚至还透露出几分霸气。这个亭子叫望越楼,是1994年落成的仿古建筑。亭中立有紫铜锻造的越王勾践铜像,他身披铠甲,手按腰间长剑,一派志在收拾江山称雄天下的气概。据青岛琅琊台风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越王勾践迁都琅琊后,在琅琊山上起观台,又在台上建了望越楼,站在这里可以看到以前的都城会稽,以解思乡之苦。望越楼三面环海,又在琅琊台顶最东侧,是观海上日出的绝佳地理位置。”

而据《越绝书》、《吴越春秋》、《水经注》等古籍记载,越王勾践迁都琅琊,随军家属、奴仆、工匠等总数在万人以上。他们筑琅琊台、修军港、建兵营、起宫殿,将琅琊建成春秋时期中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之一。越王迁都到琅琊后,带来的大量移民和军队就安排在琅琊城附近。

《青岛文物与名胜保护纪实》一书中有这样一则信息,在甸王家村西北1公里的台地上,排列着7座大土丘,当地群众称其为“七古墩”。其用途,一说是古烽火台,而据《诸城县志》云:“(琅琊)城西北于家老岭多古墓,相传为越王冢。”后来经过专家分析,这些都是汉墓,并非越王冢。尽管如此,民间还是流传着勾践迁祖坟到琅琊的故事。说是勾践迁都琅琊后,发现这里确实是风水宝地,便回老家想把祖坟也迁过来,但在起坟时却发生了怪事,里面飞沙走石,人根本不敢进,勾践当时很疑惑说:“难道是允君不想离开自己的故乡吗?”随后让人重新修好,自己回了琅琊,号令齐、楚 、秦、晋,皆辅周室,血盟而去。可以想见 ,越王在当时是何等的威风,琅琊作为越都又曾是何等的辉煌 !

孔子来投靠被勾践拒绝

在《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中几句话总结了越王勾践迁都琅琊的事情,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最容易被人忽略,“居无几,躬求贤圣,孔子从弟子七十人,奉先王雅琴 ,治礼往奏……”说的是,勾践迁都琅琊后,向全国广招名士、礼遇圣人,希望能壮大越国的实力。此消息一出,全国的贤士能人纷纷踏上了赴越的征途,大圣人孔子也带着弟子满腔热情地直奔琅琊而来。

一位是不可一世的君王、一位是闻名天下的圣人,这二者见面会是怎样的场景呢?青岛作家刘圣文所写的《琅琊之梦》将这个过程描述得很有意思,大体内容如下:

孔子来了,但勾践对这位大圣人的欢迎仪式却充满了“火药味”和“血腥气”,他身披盔甲、腰佩步光剑犹嫌不够威武,还要手执屈卢矛。仪仗队由300名“敢死之士”组成,设在城门外,很有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架势。

孔子看此场景很震惊,毕竟他周游列国,经历了很多场合。再说他来是为了宣传正义和寻找友谊的,不是打仗。他相信只要越王能平心静气地跟他谈一谈,一定会成为好朋友。

但孔子预计错了,这位好朋友根本不按常理出牌,上来就问:“请问你拿什么教导我呢?”言语中没有尊敬,只有挑衅和轻蔑。此时的孔子内心安慰自己这是君王的通病不要紧,就郑重其事地回答:“我能讲述五帝三王之道,先演奏雅琴奉献给大王吧。”

刚要抚琴,却被勾践的话打断了:“我的性格脆弱又愚笨,在水上航行,在山上居住,以船为车。喜欢兵器敢于拼死 ,却不懂雅琴。老师有什么学说教导他们呢?”

敢于拼死的越国人根本不给孔子的儒学任何发言的机会。从开始他们就一直将其拒之门外,此刻的孔子面对越王的嘲讽和戏耍,终于忍无可忍,掉头离去。越王没有挽留,孔子没有回头,两人不欢而散,实际上根本没有聚。怪不得刘圣文在文中最后讲:“琅琊慢待了圣人,冷淡了先师,这也许是《史记》不记、《论语》不语的原因吧?”

传说琅琊台酒就是勾践酿造的

勾践迁都琅琊后,除了这座望越楼,还留下了什么呢?去琅琊台风景区一看便会发现,很多地方都有勾践的印迹。首先是当地著名的琅琊台酒,相传就是勾践酿造的。当地开公交车的徐先生告诉记者:“勾践爱喝酒也会酿酒,他到琅琊台后发现这里的山水好,就教人们酿酒的方法。没想到,用琅琊台的水酿出来的酒味道很好,勾践喝完后很满意,就给取了个名字琅琊红。之后每逢大的节日,勾践都会喝上几杯琅琊红酒。现在我们也一样,过年过节喝的还是这个酒。”

品尝完琅琊台酒,带着酒的香气再往景区内走,会发现北方的山上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竹子呢?肖常会解释:“在之前这里是没有竹子的,勾践的都城在会稽,也就是现在的绍兴,那里盛产竹子,勾践也就把竹子带了过来。曾经这附近还有个秀竹村呢,后来改名成大南村了。”

自勾践迁都琅琊,越国在这里历经八代,称霸240年,最后被楚国吞并。只是不知为何,这段重要历史被《史记》、《左传》、《国语》忘却了,所以时至今日,又出现几个地方争抢勾践的局面。《话说青岛》一书对他们进行了逐个排除:安徽滁州有琅琊山,山上有琅琊寺,有人认为这才是勾践迁都的地方。经专家调查发现,琅琊山之名始于西晋,原名摩陀岭,显然与勾践无关。浙江金华市有琅琊山和琅琊村,当地认为那里才是勾践真正去处,专家过去探访又得知,其实是宋金之战时一部分琅琊人南下,有的定居于此,才有了同名的村与山,更何况勾践称霸中原也不会南迁国都。当然,历史越辩论越精彩,现在连云港也加入进来了。只是跟2400多年前勾践迁都琅琊一样,处处都是谜,让人什么都寻不着。 城市信报记者 宫岩(感谢青岛琅琊台风景名胜区对本文的大力支持,图片由景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