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奇侠”马俊杰随吉鸿昌抗日 在青岛崂山牺牲

2015-11-05 作者:田野
“抗日奇侠”马俊杰一直追随吉鸿昌1942年在崂山被日军杀害

近年来不少影视剧把镜头对准了敌后抗日战场,《亮剑》、《雪豹》中八路军男主角的传奇经历更是吸引了大批观众。其实,八路军中藏龙卧虎那是不争的事实,如李云龙、周卫国一般出生入死的也不在少数。这不,今天我们就为您找到这么一个传奇人物,他就是马俊杰。

在胶东抗战史上 ,马俊杰有出彩的一笔。他青年时期就以行侠仗义而名动京师,之后又追随吉鸿昌,投身到抗日洪流之中 。即使被俘身死,依然威武不屈。如果说近代有什么侠客的话,马俊杰肯定算一个。

马俊杰和其子马少波都跟青岛有若干联系,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讲讲他们的故事。

“无头女尸案”轰动京师

说马俊杰,肯定要讲当年那场轰动京师的“无头女尸案”。案件发生在1923年,那一年马俊杰才23岁。

案件说起来很蹊跷。文溪在《胶东侠士马俊杰》一文中称,这年4月的一天,京沈线上的某次列车开到天津站,一位中年汉子上车后,在靠门口的座椅底下发现了一个大包裹。包裹里还有血迹渗出来。惊恐之余,他连忙招来两位乘警。乘警也觉情况异常,出于职业敏感遂问谁是此物的主人?连喊三遍无人认领。后来,列车长过来了,强装镇定地打开了包裹,谁想里面竟然是一具血淋淋的无头、无脚女尸!因为列车的始发站是北京,而北京是一国首都,居然发生这种令人发指的大案,自然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第二天,北京、天津的报纸都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个新闻。警方也被限期破案。可面对着这么一具无头无脚的女尸,线索又从哪找呢?

半个月之后,警方依然一筹莫展之际,有人来指认犯罪嫌疑人了!来的人就是马俊杰!

马俊杰,字英臣,别号侠村,掖县(今莱州)朱由人。在北京求学之时,他偶然认识了掖县老乡武张氏。这武张氏命运凄惨,丈夫得了霍乱,不治身亡,在北京委托朋友打理的商铺也被人趁机霸占。武张氏就是进京讨要丈夫商铺的。马俊杰虽然跟武张氏素昧平生,但乡邻有难,岂能袖手旁观。

霸占武张氏丈夫商铺的人姓鞠名鑫,字芝鸿,时任北京商会会长。马俊杰陪武张氏去找鞠鑫,鞠鑫付给武张氏二十块银圆,并答应按时寄款,暗地里却怀恨在心。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无头女尸案”发生了!当时马俊杰特意去信给老家,问武张氏可曾在家,家人告诉他,武张氏去北京,至今未回。马俊杰越想越不对劲,于是到警察局报告了这条重大线索。可这鞠鑫被传唤后居然反咬一口,说自己并没杀人。他花钱和官府勾结,反而诬告马俊杰诽谤 ,可怜马俊杰一个穷学生,居然因此就下了大狱。

也是天道好还,后来,人们在北京护城河里打捞出了一颗人头和两只断足。头部耳朵上的一对耳环,隐隐有“莱记”字样。推断其为莱州银匠所制。这对耳环给案件带来转机,最后确认被害者就是武张氏。历时四十多天的“无头女尸案”,终于真相大白,诬告反坐不攻自破,马俊杰无罪释放。此案经高院核准,判处鞠鑫死刑。凶犯伏法,大快人心,当时的舆论界连篇报道,尤对马俊杰路见不平的义举大加赞扬。《实言报》率先连载长篇小说《鲁侠》;北京天桥吉祥戏园还赶排了京剧《无头案》(又名《枪毙鞠芝鸿》),公开义演。

马俊杰的名气越来越大,到最后,内务府为马俊杰颁发了褒扬证书和紫绶金质奖章。黎元洪大总统为其写了“任侠风高”的匾额,并赠刻有“替天行道,锄暴安良”宝刀一把。

跟着吉鸿昌去抗日

凭着马俊杰在北京的声望,他完全可以跻身社会名流的行列,但他没有这么做。和那个时代的很多青年一样,马俊杰选择了投笔从戎。

其实马俊杰早就有从军的打算。19岁的他刚来到北京时,考入的是国立美术专科学校(中央美院前身)。他善作诗,尤擅长工笔人物、虫鸟花卉。可这样一个书画苗子毕业之后就丢掉了画笔,毅然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从军官学校毕业之后,他就被任命为国民军二十二营营长,与吉鸿昌将军义结金兰。

关于吉鸿昌的故事可能不少人都知道。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有着极为崇高的民族气节,即使身处国外也在胸前挂一个牌子,上书“我是中国人”。1927年5月,马俊杰跟随爱国将领冯玉祥、吉鸿昌部队参加北伐,颇得陆军检阅使冯玉祥将军赏识,被任命为鹿钟麟所率国民军二十二营营长,与吉鸿昌有袍泽之谊,且结为金兰之好。当时全国的革命形势一片高涨,北伐军势如破竹,军阀势力被一扫而光。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先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接着是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转入了低谷。

马俊杰当时并非共产党员,但从一些材料可以看出他对于共产党的同情心。据刘文锋所撰《胶东爱国志士——抗日英雄马俊杰》一文记述,事变发生后,马俊杰义愤填膺,“1927年8月,马俊杰请求解除军职,径会北京赋闲,隐居于骡马市大街四川营棉花头条10号(现为21号),靠借贷和卖画维持生活。”

这段蛰伏期长达6年之久,直到1933年6月,马俊杰参加了冯玉祥、吉鸿昌领导的察哈尔(旧省名)民众抗日同盟军。当时日军已经占领东三省,蒋介石寄希望于国际调停,不积极抗战,这导致察哈尔等北部省份又落入敌手。在吉鸿昌、方振武的指挥下,马俊杰率部和抗日同盟军先后参加过克复康保、宝昌、多伦、丰宁的抗日战斗,经过连续多日苦战,1933年7月12日,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将日军全部逐出察哈尔省,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可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处境也变得日益危险,蒋介石认为该军不遵守统一的政令,且有共产党背景,因此进行包围。苏联方面则对冯玉祥不信任,认为这是在挑起苏日冲突,也不对察哈尔抗日同盟军施以援手。1933年9月,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因粮尽弹缺,无法补充,处境困难,加之日伪军两路围困,发起猛烈进攻,到10月份终于失败。

这次抗日活动失败后,马俊杰跟随吉鸿昌在天津继续从事抗日活动。马俊杰化名为马夏春,潜住天津交通饭店两个月,积极参加住在惠中饭店的吉鸿昌将军秘密组织的抗日活动。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在天津遭国民党特务暗杀受伤被捕,临死前以树枝为笔,大地为纸,奋笔疾书:“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短短的20个字,是他人生中最壮丽的诗篇。

就在吉鸿昌被捕时,马俊杰也遭到了逮捕,依照所谓“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在天津囚禁。抗日反而被捕,这实在是件荒唐事!

在青岛崂山被杀害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此后,国共两党达成和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形成,国民党开始释放政治犯,马俊杰出狱,回到家乡掖县朱由镇朱由村。

马俊杰出狱归里,继续从事抗日活动。当时,共产党在胶东地区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对共产党仰慕已久的马俊杰热情响应,义无返顾地送俩儿子参军,奔赴胶东抗战前线,自己也出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司令部参议。1939年,敌酋张宗援(即伊达顺之助)利用地痞流氓和“三番子”(即青红帮)成立日伪反动组织“黄道会”。根据胶东党委的指示,马俊杰利用自己辈分在胶东“三番子”最高的优势,在掖县发动成立胶东抗日救国后援会,并任会长。鉴于马俊杰的威望和影响,胶东抗日救国后援会发展很快,在掖县及周围各县发展会员四五百人,对瓦解“黄道会”,广泛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斗争,起到了重要作用。

1941年1月,马俊杰经微服化装,应邀去胶东军区司令部,与许世友、高锦纯、吴克华等会晤,共商抗日大计。不料返回掖县时,在庙后村附近与“扫荡”的日伪军遭遇被捕,旋即押送到掖城。当时,虽然马俊杰是微服化装,但这位远近闻名、在群众中颇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抗日爱国人士,因为抗日早就被敌人视为眼中钉了,敌人对他恨之入骨。所以,马俊杰最终还是被汉奸们认了出来,敌人“如获至宝”。

日军施酷刑逼其投降,并要他召回参加八路军的两个儿子马少波(时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司令部秘书长)、马晴波(胶东五旅十三团,任十三团政治处青年干事)。马俊杰严词拒绝。凶狠残暴的敌人用刺刀刺伤了他的双眼……他依然坚强不屈!接着,气急败坏的敌人又派出200多名日伪军像疯狗一样扑向马俊杰的家乡朱由村,逐门逐户搜查,逮捕其妻,打伤致死他的父亲,马俊杰仍不屈服。

其高风亮节感动了青年伪军看守,他偷偷给马俊杰以照顾,马俊杰借机对他宣讲抗日道理和民族大义,终使其参加革命。马俊杰妻子1941年9月出狱,始终未向敌人屈服。

1942年2月,马俊杰被押至青岛日本宪兵队司令部,遭受非人折磨,始终坚贞不屈。3月3日,马俊杰在崂山壮烈牺牲 ,时年42岁。据说,后来马俊杰的家人曾特地来崂山寻找遗骨,但没有找到,最后只能捡回来两块海磨石寄托哀思。马俊杰牺牲后被确认为革命烈士,1985年民政部为其颁发革命烈士证书。特约撰稿 田野

马俊杰之子马少波是著名剧作家曾在莱西工作,人称“胶东才子”

虎父无犬子,马俊杰以侠义闻名天下,其子也在不同领域颇有建树。特别是其长子马少波 ,新中国成立后一直耕耘在戏曲舞台,被誉为“当代大剧痴”,晚年更是被中国戏剧家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

父亲善武,儿子能文。马俊杰、马少波父子的传奇经历,至今在胶东地区被人们津津乐道。

许世友派他“统战”姜黎川

我们在上一篇曾经提到,马俊杰早年曾是国立美术专科学校(中央美院前身)的学生。他善作诗,尤擅长工笔人物、虫鸟花卉。或许是受父亲的影响,马少波早早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文艺才能,被称为“胶东才子”。1931年发生“九一八”事变,年仅13岁的马少波就参加了爱国学生运动,主编进步刊物《天外》,还写了大量进步小说、散文和诗歌。抗日战争初期,马少波年仅20岁,已任山东纵队第五旅司令部秘书长。

战争年代固然需要以笔作枪,但更多的时候是亲上前线,身处险境。马少波就有这样一段传奇经历,还被战友误以为壮烈牺牲,直到晚年也难以忘怀。据白岩所撰《戏剧家马少波》记载,故事发生在1941年。当时,胶东军区八路军向盘踞在胶东半岛各县的投降派发起反投降战役取得胜利后,日伪军开始在胶东“大扫荡”。司令员许世友等军区首长决定派马少波去即墨县,对国民革命军保安十九旅司令员姜黎川进行抗日统战工作,要求姜黎川扰袭胶济铁路线,携手反击日军在胶东的“大扫荡”。那时姜黎川已处于蒋介石所派特务的严密监视之下,不能同马少波公开接触,于是约马少波一人夜间在他的驻军围墙内密室接谈。马少波到达指定地点后,坐进一只箩筐里,提升越过高墙和姜黎川见了面。

达成协议后,已是拂晓时分,马少波出来后与联络组的同志会合,不料归途中与日伪军遭遇。马少波立即向敌人开枪,掩护战友突围成功,他自己却负了伤,后被当地群众救下。敌人撤退后,同志们清理战场时只找到马少波的一顶礼帽和一只布鞋,于是“马少波牺牲了”的消息传开了,大家都很悲痛。接下来就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正在平度县长罗竹风写好悼词、操办开追悼会时,几个民兵用担架抬着马少波回来了,这让大家喜出望外。此后马少波再度深入虎穴,做姜黎川的工作,使他最后下定决心,率部东上莱阳,被改编为八路军的一个旅。

晚年马少波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心情依然十分激动。他曾回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在北京相聚,我曾写了一首七律赠竹风(罗竹风)。‘伤逝君陈山下祭,生还我见身后词’就是记述这段经历。《伤势》是竹风写的小说,《生还》是我写的小说,嵌在这里面恰如其分。”

其实,马少波接受这次谈判任务出发前,父亲马俊杰和母亲已被日伪军逮捕了,我们在上一篇已有交代。据马少波回忆,自己“是怀着内心巨大悲痛去完成这项任务的。出发前,我把自己写的一首散文诗《当双亲被捕去的时候》交给了党组织。”马少波对于父亲马俊杰的牺牲到晚年还十分心痛,“我的父亲于1942年在青岛崂山惨遭日军杀害,后与我的母亲合葬于胶东英灵山革命烈士陵园。其实在战争年代,许多文艺工作者都像我一样经历过失去亲人,经历过九死一生的苦难,但他们还是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不息。他们就是我们的民族魂。”

成为戏曲改革开创者

因为文艺才能突出,抗战后期,马少波被任命为胶东解放区文协会长兼胜利剧团团长。从此,他就跟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1943年,他写了《木兰从军》,激发了胶东军民保家卫国的斗志。1944年,郭沫若发表了《甲申三百年祭》,马少波受到启发,他精心研究明末农民起义的资料,25岁的他写出京剧剧本《闯王进京》。1946年,他又创作演出了话剧《太平天国》。说起《闯王进京》还有后话,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中共胶东区党委及胶东文协、文工团进入青岛,马少波虽未来青岛,但青岛演出了他编剧的歌剧《农工泊》、京剧《闯王进京》,使青岛人认识了解放区的艺术作品。

马少波不仅勤于创作,还善于将文艺和鼓舞士气相结合。1948年11月,解放战争大决战开始,以山东省副省长郭子化为总团长、马少波为副总团长率领的山东军区歌舞团、话剧团、文协胜利剧团等十个文艺团体组成了淮海前线慰问团,与上百万支前民工同时赶赴淮海前线。他们演出了两个多月,受到前线军民的热烈欢迎。在淮海前线演出的《关羽之死》,在祝捷会上演出的《木兰从军》,受到总前委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粟裕等首长的高度评价。

新中国成立后,马少波任中华全国戏曲改革委员会秘书长,从此潜心于戏剧艺术的改良工作,曾将歌剧《白毛女》搬上京剧舞台,受到周恩来总理的称赞,白岩对这段逸闻有所记载。那是1958年,中国京剧院准备将歌剧《白毛女》搬上京剧舞台。马少波把这个想法报告给周总理,他表示赞同并给予热情支持。1958年3月20日开始公演,当时周总理要去出访日内瓦,没有来得及观看。4月初的一个上午,马少波接到总理办公室的电话,说总理早上已从昆明回京,他要星期天下午2点看《白毛女》的日场演出。当天下午,周总理就来到人民剧场和一千多观众看了京剧《白毛女》。

演出结束后,周总理由马少波陪同和演员见了面,和每个演员亲切握手,可是由于还有外事活动,并没有提具体意见,这让大家既兴奋又有点遗憾。谁料这天午夜已过,总理办公室给马少波来了电话,要他和阿甲(著名戏剧编剧、京剧导演)到中南海西花厅去。当马少波和阿甲来到总理办公室时,总理正在批阅文件,放下笔走过来说:“今天看了京剧《白毛女》很高兴,看来京剧演现代题材是有前途有希望的。”马少波很受鼓舞,他又把京剧这种传统形式表现新内容如何更好地结合、如何进一步探索的想法向总理汇报,总理凝神静听,并提出一些问题,诸如通过实践解决了哪些问题,观众反应怎样,演员有什么思想顾虑,等等。马少波一一作了回答,当马少波和阿甲向总理告别后,总理又匆匆回到写字台前,此时已是凌晨3点多钟。

这次接见让马少波大受鼓舞,此后,马少波出版了《戏曲改革论集》《戏曲改革散集》《看戏散笔》《花雨集》等,创造了一大批推陈出新的艺术作品。

关心青岛京剧发展,把莱西当故乡

在戏曲领域取得辉煌成绩的马少波 ,始终不忘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虽然是掖县人,但他长期工作、战斗于莱阳、莱西一带,因此也把莱西当成故乡。藉着这层关系,他就对青岛有着特殊感情。

青岛文史专家鲁勇先生曾写有《马少波:把莱西当故乡》一文,其中提到马少波钟情青岛的两件事:其一是力促言派戏剧兴盛。新中国成立后,马少波任中华全国戏曲改革委员会秘书长,兼任中国戏曲研究院总支书记、副院长(院长为梅兰芳),同时任中国京剧团(国家京剧团)书记、团长。他一直关心山东、青岛的戏剧工作。青岛市京剧团以言少朋、张春秋、张少楼、韩小楼为“四大头牌”(主要演员)。言少朋是京剧“四大须生”之一言菊朋的长子,言派戏好听难学,到上世纪50年代几乎绝迹于舞台,马少波为此十分忧虑。1959年青岛市京剧团赴京演出,马少波观看演出后,找到言少朋夫妇,力主他们演出言派剧,于是言少朋演出了《卧龙吊孝》,张少楼演出了《让徐州》,结果轰动京城,大受欢迎,观众奔走相告,剧场场场爆满。马少波也撰文《言归正传》,表示言派戏归言氏之后相传。在马少波力荐之下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观看了青岛市京剧团演出的言派戏,并加以赞赏,言派京剧达到中兴。

其二是重回青岛,写诗忆在莱西的岁月。“文革”后,马少波重来青岛,并至莱西,他写了《回莱西》一诗:“大沽河畔忆当年,满目硝烟少炊烟。旧日驰踪无觅处,莱西锦绣织新篇。”上世纪80年代,马少波来青岛在八大关青岛疗养院疗养,他又写了《青岛雨中海滨》一诗:“波涛汹涌雨倾盆,绿女红男跃童心,无限生机无限趣,弄潮出没忘艰辛。”

马少波于2009年11月29日凌晨1点3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特约撰稿 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