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怪才”于式枚是李鸿章幕僚 清亡后隐居青岛

2015-11-17 作者:宫岩
“清末怪才”于式枚是李鸿章的幕僚他还是袁世凯的老师

清末有个“怪才”叫于式枚。说他怪,因为他见人的时候一定要作揖,先合两掌,由顶至踵 ,成半月形 ;说他有才,因为他精通文史 ,擅长国学儒术,还懂好几门外语。别看他现在好像没多大名气,在当时可是个红人:张之洞说他“堪大用”,徐世昌夸他“博极群书”,在李鸿章幕府很多年,还有自己的专属小厨房……

如果这些还不足以让你感到吃惊,还有这么件事:于式枚经常变着法地讥讽袁世凯,袁世凯也不敢还口,为什么?因为于式枚当过袁世凯的老师,手中还握着一份他的“私人秘籍”。

单亲家庭长大的“怪才”

于式枚(1865年~1916年),字晦若,祖籍广西贺县(今贺州),后迁到四川营山县。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他跟着母亲,在单亲家庭长大。好在于式枚的母亲多才能,诗歌、书画和歌舞样样精通,更注重对他的教育。再加上于式枚天资聪颖、记忆力惊人,便给他找了个好老师。

潘茨宣在《晚清大才子于式枚》一文中介绍:“母亲将他送到番禺,就读陈澧为山长的‘菊坡精舍’书院。陈澧字兰甫,是晚清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及地理学家,晚年自题著作为《东塾读书记》,故学者尊称其为‘东塾先生’。于式枚有幸师从陈澧,更是加倍用功。他常常夜倚枕坐如枯僧,文章做得绝好,学业突飞猛进,学识与日俱增,成了‘菊坡精舍’的高才生。”此后的事,顺利得让人羡慕嫉妒恨:

15岁中举人,成为广西巡抚张树声的幕僚,专门负责文书机要工作。他勤劳能干,处理行政事务条理精当,撰写文章更没得说。紧接着,16岁考中进士,进翰林院成为庶吉士。青岛文史专家鲁勇告诉城市信报/信网记者:“于式枚还有个弟弟叫于式枝,学习也很棒,也在翰林院,因为兄弟二人‘枝’和‘枚’很相近,常常被人搞混了。”

又过了三年,于式枚经殿试任兵部主事,被李鸿章发现,点名到了北洋差遣,成为李鸿章幕僚。他在李鸿章手下主要负责什么?责任太大了。鲁勇说:“相传许多署名李鸿章的函牍(书信)、文札,实际上是于式枚的手笔。”1916年,由于式枚拟稿、李鸿章生前亲笔改定的函牍影印行世,书名《李文忠公尺牍》。

李鸿章专门为他设小厨房

除了起草各种重要文件,于式枚一直跟随李鸿章左右。也就是说,能看到李鸿章的地方一般都会看到他。

于式枚会说几国语言,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翻译家,李鸿章出使各国,都会将他带在身边。在这个过程中,于式枚慢慢有了自己的政治追求和见解。比如去德国考察宪政回国后,他在考察奏折中,转述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忠告:“宪政纷繁,须详细推求,且虑未必能合中国之用。选举法尤未易仿行。在中国因革损益,自有权衡,合者行之,不合者置之。”对于威廉二世的忠告,于式枚十分赞同。他的政治理想就是设立“君主立宪制”,为当时落后腐朽的清政府寻找出路。

当然,跟随在李鸿章身边,也有让于式枚无奈的事。在甲午战争之前,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召集群臣商议对日对策,恭亲王、翁同龢、李鸿章等都在。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念:“大清国光绪皇帝二十一年(1895年)一月十五日,旅顺被日军占领。十九日金州失守,日军开始侦察威海卫、荣成等地。本月底,威海卫南帮炮台被日军攻陷,形势危急。”议题只有一个:战还是和?众臣多主和,唯独于式枚主战。

他插话说:“其实日军在(荣成)龙须岛登陆后,由于天气严寒,士兵病倒者甚多,影响部队的作战行动,大批的侵略兵死亡,引起敌军内部人心惶惶,严重地削弱了战斗力。同时,由于日本国内发生霍乱和水灾,严重妨碍了其在大清的军事行动,正处于极端的窘困中,并且盼望着缔结和约。就连日本外交大臣陆奥宗光也不得不承认‘内外形势,早已不许继续交战’。”

话已经说得这么透,商讨的结果还是求和。于式枚很不情愿地随李鸿章开始了一生中最不光彩的外交行动,到日本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签下《马关条约》。

如果说甲午之战的失败跟李鸿章关系,他代表清廷去签字也理所应当的话,那当八国联军入侵,强迫清廷签订《辛丑条约》,慈禧太后又让李鸿章来当这个“历史的罪人”时,李鸿章可就不情愿了,但又不能抗旨,怎么办呢?据说于式枚给他出了个主意,在条约签押上做手脚。于是历史上留下了李鸿章这个奇特的签押:李鸿章三个字远看像是一个“肃”字,近看确是“李鸿章”三个字。为什么呢?因为清廷给他的赐号是肃毅伯,他不愿意用自己李鸿章三个字承担这个骂名,所以写了一个像“肃”一样的字,用清廷给的赐号完成清廷交给的任务。

于式枚确实机智,之后他历任邮传部侍郎、礼部侍郎 、吏部侍郎。《清史稿》称,“张之洞遗疏荐式枚堪大用”。当年,李鸿章还单独给于式枚设小厨房,这是何等看重他!

让他三尺又何妨

尽管受到朝中大臣的称赞,又经常出入清廷见慈禧太后,但于式枚没有得意忘形,在官场上他始终保持着理智,正是这份理智让他“修书免诉讼”的佳话广为流传。 在于式枚的老家四川营山县,除了于氏家族这种本土家族外,很多人是从外地移民来的,比较有影响力的便是禹王宫,系两湖永州、衡州、长沙等九府移民共同建立的会馆,其移民占籍人数为营山全县之冠。可偏偏,当地最强的家族和移民最大的会馆干起来了,原因很简单:就是一堵墙 。我们来看看营山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上的文章《营山三尺巷与名士于式枚》中的介绍:

这禹王宫与于氏祠堂,因为一墙之隔,于家出行不便,于是要求对方拆墙。禹王宫会馆虽然朝里无官,但人多势众。一个有钱,一个有势,双方为一堵三尺之墙,由吵骂发展到打官司。先告到县衙,七品县令不敢升堂;又告到府里,知府久不传案;后来告到省里,也不了了之。野史流传,禹王宫会馆的九府人为了显示人多钱多,曾在一个赶场日期,在东南西北四大城门各放一谷箩,凡是两湖入籍的九府人进入城门者,必须放两枚铜钱在箩内。一天就装满了四大谷箩,以此作为招募武士、购置武器以及集会、诉讼的备金,与于氏祠堂相对抗。

于氏族长们则采取搬泰山以压社稷的办法,数次派人送信上京,企图借于翰林之势,拆墙占地,显示威风。族人只等于式枚点头,一触即发的宗族大搏斗迫在眉睫。等来等去,于式枚的回信来了:“千里修书为堵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四句话让族人们哑口无言,此事传到禹王宫会馆,大家被于式枚的深明大义感动,也愿重修旧好,共建家园。自此两族人捐弃前嫌,相友通婚,再也没有纷争。

那么,这堵墙到底长什么样?可以说,这堵墙其貌不扬,就是一堵高3.5米,长46米,厚32厘米的古式方形砖墙。

偶然成为袁世凯老师

十几年的时间,于式枚都一直在李鸿章幕府内,见李鸿章见的人、听李鸿章说的事。直到有一天,一位落魄的年轻人来到李府,李鸿章将其交给于式枚,让他跟着于式枚写文章,此人便是袁世凯。因为李鸿章的好心,于式枚忽然变成了袁世凯的老师。那么,这个学生怎么样呢?我们来看作者王晓阳在《“清末怪才”于式枚与昆山》中的介绍:

《洪宪纪事诗本事簿注》里记载:袁世凯不读孔孟,年少轻狂,行为不端,多有丑陋,与子曰诗云格格不入。于式枚很难管教他。但是于式枚具有超众的知人识人的才能,他看出袁世凯胆略过人,敢作敢为,将来必然是一个乱世枭雄般的出众人才。于是给他专门制订了一个本子,上面写着《袁皇帝起居注》。他每写完一条,都要拿给袁世凯看过,并且在同僚宴会的时候,每逢袁世凯到场一定大呼:“袁皇帝到了!”于式枚的意思,就是告诫袁世凯,你如果不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等到将来你为人首领的时候,你的恶劣言行就会被人耻笑,以此逼迫袁世凯听话守规矩。

后来,袁世凯真的当了“皇帝”,当初这个本子成了他的心头大患。想尽办法,要么直接把本子要过来,要么就把本子和人一起留在自己身边,免去后顾之忧。除了这一点,当时袁世凯正是用人之际,于式枚又有能力,袁世凯多次向他发出邀请:让他当清史馆副馆长,拒绝;请他来做参政院参政,又拒绝。

于式枚不来,袁世凯就派人把他“请”到北京。到了之后的日子如何呢?王晓阳是这样描述的:于式枚到北京之后,袁世凯经常宴请他,还派亲信陪他游览北京城里城外的寺庙,拜访北京的故朋旧友。期间,袁世凯多次以高官厚禄引诱于式枚“出山”。于式枚感到不对劲,连忙假装要到寺院游玩,却趁人不备逃走了。逃亡之际还不忘捉弄一下袁世凯,写了一封书信,大致意思是说:“参政这个官位不适合我的性情,谢谢你的好饭好菜,山珍海味,我吃饱了,也花了你不少钱,作为弟子你对为师的回报已经如千尺深潭,足够了!我就走了!”

于式枚对袁世凯为什么这么不待见?就算不看当初师徒一场的缘分,也得给这位“皇帝”个面子吧。可他偏不,还讥讽袁世凯派人暗杀了宋教仁,却又假惺惺地装出一副不知情的可怜相,实在可憎可恨。

其实,归根到底只有一个原因:道不同不相为谋。可他不知道,他的这个徒弟可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他手里的那份“私人秘籍”究竟是“保命符”还是会惹来杀身之祸?且听下回分解。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宫岩

于式枚清朝灭亡后隐居青岛在这里见到了他的偶像

和其他同仁们一样,当辛亥革命到来,清廷这个“老东家”宣布破产后,于式枚也来到了青岛,成为逊清遗老中的一员。平时跟着李鸿章忙活没时间和别人聚会聊天,这下遗老们才真正见识到了于式枚的“才”和他的“怪”。

一场精彩的“青岛考验”

清廷传言,于式枚很有才!怎么有才?上文我们提到,张之洞夸他、李鸿章夸他,袁世凯也多次请他。1912年来青岛后,面对这些逊清遗老,连徐世昌也对他大加赞赏:“博极群书,文辞敏妙,善作谐语”“熟于史事及近代掌故,与人纵谈,如数家珍。有疑其误者,取书视之,不爽一字,乃叹服。”以至于有人要查宋代某帝某事,不去查《宋史》而来问于式枚,他一一答来,年月人物事件都准确无误。果真这么厉害?有人不信,偏要考考他试试。这一幕被青岛文史专家鲁勇记录在《逊清遗老的青岛时光》一书中,现场非常精彩:

有一次,有人在饮宴中突然发问:“京师宫中‘太和’、‘昭德’、‘贞度’三大殿的匾额是谁手写的?”于式枚故作吃惊的样子说:“这些事弟不知,敢问哪位大人知道?”席中无人回答,那人刚要取笑于式枚也有不知道的事。没想到,于式枚饮酒一杯,然后徐徐道来:“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慈禧太后命更换三殿匾额,历经20多人书写,太后都不太满意,最后选中的是王法良所书。”

别人又问,这王法良是何人?于式枚说:“王法良,字弼臣,河北任丘人,出自书香门第,自幼习字,受书法家王斌指教。他仿苏帖,仿隶书都能形似兼神似。王法良写了一幅颜真卿的字,喷上黑豆水制成古札,送到(北京)琉璃厂荣宝斋,店东是专营书画的,没有看出是赝品,以400两银子收进。帝师翁同龢逛荣宝斋也没有看出是赝品,以500两银子购去。”

王法良到翁同龢府上赔罪,说是自己仿造的,翁同龢不信,他当场再做一幅,果然丝毫不差,翁同龢这才信服。当众人所书太后都不满意的时候,翁同龢推荐了王法良,果然他的书写慈禧太后十分满意。

事情前因后果,于式枚全都介绍了。众人听罢,连声赞叹,佩服于式枚的记忆力更佩服他的“才”。这下,于式枚在逊清遗老中的名气更高了。其实,像他这样的记忆力放到现在,也绝对是个“最强大脑”。

在青岛参与复辟清室

这是于式枚的“才”,那他的“怪”表现在什么地方呢?鲁勇说:“青岛的遗老众多,但人心各异,分成帮派,大的方面说分复辟派和拥‘袁’派,于式枚一直主张复辟。”曾经恭亲王溥伟在青岛策划复辟清室时,于式枚就积极参加,在秘密会议上他还提出来:“乘贼(袁世凯)不备,用升允,南收川藏,建旗倡议勤王(保卫皇帝);西起回,东起蒙,并塞取关,附京师之背。传檄天下,贼世凯不足诛也。”恭亲王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依然计划用张勋兵力,联合段祺瑞、田中玉。恭亲王给于式枚安排了个重要任务,他“善属文”,便让他起草檄文,准备在兴兵建旗之时广布天下。

于式枚文思敏捷,很快就起草好了讨袁复辟檄文,数清朝之恩,袁世凯之狼子野心,并需皇帝复位,亦可国泰民安。但这次复辟还没有起兵便流产了,于式枚写的檄文最终也没有发出去。

以他对复辟的决心,应该与拥护袁世凯的人相对立才是。但他不,跟谁都能做朋友,比如徐世昌,众人皆知他是袁世凯的好朋友,来青岛后也跟袁世凯一直保持着联系,但于式枚不仅同他一起游崂山还经常去他家里做客。让人看不出于式枚到底是怎么想的,感觉这人“怪怪的”。

还有一怪 。据说于式枚见人的时候一定要作揖,先合两掌,由顶至踵,成半月形。这种奇怪的作揖方式令人惊骇。另外有个人叫连仲甫,他转身很快,当时有人做了一个妙联说:“于式枚作揖一百八十度,连仲甫转身三十六秒钟。”于式枚非常善于“识人”,往往能用精警之言评论出一个人物的特色。他对自己同事的评价就是“乔茂蘐(学部左丞)口有独到之言,毛实君(陕甘都督)面有忧国之色”,评价得非常到位,为人称赞。

据说,于式枚在辞别袁世凯的书信上,用了两个称呼,在封面上写着“袁大总统”,在内函上则写着“慰庭(袁世凯字慰庭)四兄大人”。为什么用不同的称呼?于式枚在书信后面特别解释说:“封面是官样文字,所以要跟大家一样,不敢随便称呼。内函是私交,所以按照二十年的交情来称呼。”此等怪异之举,真是可笑。

怪不得有人说:“于式枚虽然高才博学,但是处事的行为非常诡异,经常会有些异乎常人的怪言怪行,所以有‘怪才’之称。”

在青岛遇到偶像林琴南

前面我们提到,于式枚主张复辟,但他不是个复辟老顽固,对西方思想并不排斥;于式枚经常跟着李鸿章出国,他会好几国语言,是当时为数不多的翻译家。再加上他博学、好学,所以对西方一些名家作品也非常青睐。他还有个偶像叫林琴南(林纾),是近代文学翻译大师。据统计,林琴南翻译的外国小说达171种之多,包括了莎士比亚、狄更斯、小仲马、巴尔扎克、华盛顿·欧文等名家作品。其中小仲马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又名《茶花女》)、斯托夫人的《黑奴吁天录》(又名《汤姆叔叔的小屋》)等风行全国。

巧的是,当于式枚在青岛寓居时,林琴南也来了。林琴南曾为刘廷琛等作画,于式枚来青岛后在胶澳警察署前购地筑宅,与刘廷琛是邻居,这样就促成了于式枚与偶像的见面。于式枚非常坦诚,说自己对林琴南的翻译作品非常崇拜,最喜欢他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刘廷琛说:“于侍郎博闻强记,记忆力超过常人十几倍,能背诵你的译作。”林琴南不信,于是于式枚当场背了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拊天录》(林琴南译)中一段译文:

“今见艳色丽妹,安能不加颠倒?且行经其家,目其巨产矣。屋居黑基河次,依山傍树而构,青绿照眼。屋顶出大树,荫满其堂屋,阳光所不能烁。树根有山泉仰出,尽日丹穷。老农引水赴沟渠中,渠广而柳树,竟似伏流,汩汩出树而逝。”

于式枚闭目背来,一字不差,举座皆惊,林琴南视为知己。

看书、会友、饮酒,在青岛平平淡淡呆了几年,看着不断变化的形势,不善作诗的于式枚也忍不住留下笔墨。其中一首:燕齐迂怪逐波澜,张赵名豪竞射弹。几见神仙返东海,真成盗贼阻西山。丹砂不救苍黄劫,白日凭探赤里龙。一代乱源何处问,好迁豪杰实长安。

于式枚究竟是怎么死的?

《清史稿》中这样评价于式枚:“博闻强记,善属文。”“精力绝人,夜倚枕坐如枯僧。内介而外和易。”

这个说法非常客观,他有才有个性,外表看起来很好相处,跟什么人都能做朋友,但内在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但这份“外和”对他的学生袁世凯却做不到。他从青岛被袁世凯“请”到北京,又设法从北京逃走后,他给自己选了个最终养老的地方——江苏昆山,这里是一代大师顾炎武的家乡,这里安静、美丽,可以躲避世俗的纷扰。只是于式枚没能躲过去,1916年突然去世。之所以说突然,是因为至今他的死都是谜:一种说法是死于霍乱,还有一种说法是袁世凯派人毒杀。两种说法,王晓阳在《“清末怪才”于式枚与昆山》一文中都进行了解释:

一说死于霍乱。于式枚的好友,清末四公子之一的陈散原(国学大师陈寅恪之父),曾经写诗悼念他。诗中有小序,文字摘录如下:余自沪还金陵,君亦旋移居昆山。君居昆山病危,夜载小舟往沪,晌晨泊岸,卒于舟中。

意思是,于式枚是死于疾病。于式枚得病之时,晚上坐着小船往上海疾奔。第二天早上,船到岸的时候,已经死在船中了。当然,陈散原也认为:于式枚的死,和他对袁世凯的不满和痛恨是有关系的。诗中有句说:“自深幽愤疾,药物孰宜忌。”是说于式枚当时心中深藏着幽愤和对时事的不满,药物是治疗不了他的心病的。可见于式枚很有可能是死于疾病的。

一说被袁世凯毒杀。中国台湾著名文史专家高阳在《清末四公子》里明言,于式枚因为携带《袁皇帝起居注》没有归还袁世凯 ,还一再写诗讽刺袁世凯 ,最后被袁世凯派人设计毒杀。持相同看法的是于式枚的好友乔茂蘐 ,他听说于式枚从袁世凯那里逃走之后说过:“于式枚相差一百八十度,不难离本初之弦上矣。”意思是说,于式枚这一次逃走并且写讽刺诗,恐怕躲不过袁世凯的暗箭了。

不过,对于袁世凯毒杀这一说,有人从袁世凯当时的身份、为人处事进行分析认为不可能。关于袁世凯的许多公案,其实有争议的。袁世凯不会因为恩师的一个手记或者几句讽刺的诗就对恩师下毒手。袁世凯曾经把章太炎囚禁起来,好好招待,被章太炎当面破口大骂,但是袁世凯不以为然,依旧恭敬相待。以至于章太炎被释放后,也夸赞袁世凯有“肚量”。加上袁世凯称帝时四面楚歌,忧愤相继,根本没有精力去顾忌自己老师手里的污点证据。在举国反袁的浪潮中,袁世凯不可能个个毒杀,所以于式枚的死,对于袁世凯来说可能是一桩冤案。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宫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