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山东巡抚李秉衡:青岛被占他力主对德决战

2015-11-19 作者:田野
镇南关大捷的幕后英雄李秉衡为何甲午海战不驰援丁汝昌

说青岛近代史,就不能不提德国强占胶州湾。

1897年11月14日,德国军舰入侵胶州湾,胶澳总兵章高元不战而退,德国人不费一枪一弹就强占了青岛。这件事被视作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开始 ,是青岛的一大耻辱,亦是近代中国的一大耻辱 。

既是耻辱 ,就要雪耻 ,可真敢雪耻的人并不多。德国强占青岛后,朝廷内议和之声不绝于耳,认为这次万不可“衅自我开”(挑衅从我开始 ,意思是开了不好的头)。但也有少数几个主战派,认为应该夺回青岛,对德国人还以颜色。这其中杀敌之声喊得最响的,就是时任山东巡抚的李秉衡。

温故而知新。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说说这个当年力主夺回青岛的主战派李秉衡。

从知县干到封疆大吏

李秉衡,字鉴堂,生于清代道光十年(1830年),祖籍山东福山,后迁至辽宁省庄河石嘴村。和晚晴不少历史人物一样,李秉衡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角色。他身历咸丰、同治与光绪三朝,参与了不少当时重大的历史事件,因此也给后人留下不少话柄。誉之者称其为“民族英雄”,毁之者斥其为“宁安一己私利、罔顾国家安危”。笔者自然没有资格对李秉衡做什么盖棺定论,但我们从此人一生行事中,或许能看出历史的复杂之处。

论做官,李秉衡是有能力的。在早年的从政生涯中,他多任职于基层州县,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在基层有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赵亦彭撰有《李秉衡:晚清变局之中的直隶州县生涯》一文,据其统计,李秉衡早年本兼各职共计十个职衔,其中知县五,知州二,知府二,道一,知县职务占据了李秉衡州县生涯所任职务中的一半。而在其理政地域之中,大部分又都是在直隶(今天津、河北大部与河南、山东小部),“久官直隶”成为其州县生涯的一大特色。直隶就在天子脚下,各种情况也是极端复杂,李秉衡勤于职守,当时的朝廷重臣都对他评价颇高。曾国藩在直督任上时,对李秉衡“以贤能登荐牍(指推荐人才的文书)”,并得旨嘉奖。后来李鸿章任直隶总督,恰逢李秉衡以丁父忧去职赋闲,但李鸿章一再征调,希望他能回来任职。李秉衡的能力也得到朝廷的认可,在一份嘉奖的廷旨中,清廷对时任蔚州知州的李秉衡颇多肯定,认为他“才具、政绩具有可观”“实为直隶出色人员”。就这样,他一步步从县官做到了知府、按察使,最后当上了广西护理巡抚、山东巡抚,成为封疆大吏。

尽管官职越做越大,但李秉衡的官品却始终如一。他早年做县官,在保定府安州治理水患,“日历风霜冰雪,食为之废。每夜归,膝至足多肿,且喀血数次。而灾民实受赐焉”。后来做了山东巡抚,朝廷曾多次下旨,由国库出银,让李秉衡重修石嘴村祖宅 。但他均以“不敢奢费”为由,婉拒了圣恩。后来,李秉衡想到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命人在自家老宅门前立起两杆大旗,以示此处乃是官家之宅。就这样,仅花费了6两银子,便算是重修祖宅了。李秉衡殉国后,家里黄白宝物无存,其墓在河南安阳西南活水村南岗,连墓碑都没有。

正是因为李秉衡的踏实为官,清廉做官,让他受到了老百姓的好评。据《清史稿》记载,他在直隶当地方官的时候,时称“北直廉吏第一”,这在当时应该算是一个极高的评价了。

镇南关大捷的幕后英雄

1884年,依靠张之洞的举荐,李秉衡被破格授予浙江按察使(按察使,正三品,是主管一省司法的官员)的职务。还未到任,就被朝廷平调入战事危急的广西,迎来了人生的一大转折。自此之后,李秉衡卷入晚晴三场中外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漩涡之中,毁誉参半任后人评说。

李秉衡参与的第一场中外大战就是中法战争,这场战争让他赢得了朝野的赞誉。其时,法国觊觎越南和中国的西南边陲,并制造事端挑起战火。李秉衡任广西按察使,负责前线的后勤事务。为了使抗法军用物资顺利运抵越南战场,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和广西成立东、西两个转运局,西转运局设在边陲重镇龙州县,由李秉衡主持。因为早年积累起丰富的理政经验,李秉衡把后勤工作搞得井井有条。他在南宁设立一个西转运分局,实际上是一个中转机构——从广东采购的军火,通过水路运至南宁;从湖南筹集的粮饷,通过陆路运抵南宁。武器、粮饷运到南宁后,再启运龙州。《清史稿》记载,“秉衡益节俭,汰浮费,无分主客军,给粮不绝,战恤功赏力从厚”。意思是说李秉衡搞后勤工作十分细致,注重节俭,杜绝浪费,而且对前线士兵一视同仁,不分主军、客军,送来源源不断的军粮,对于提升部队的作战能力大有帮助。

除此之外,李秉衡还在龙州县设立了一家医药局,实际上是一个野战医院,给抗法官兵疗伤。对于这些伤病员,李秉衡更是关心、爱护备至,嘱咐医生精心医治,他自己则坚持每天抽时间前往探视,着实难能可贵。另据黄振南所撰《李秉衡:镇南关大捷的幕后英雄》一文记述,在野战医院里,李秉衡制定了不按军阶高低,一律平等就医的制度。在这座野战医院里,李秉衡还收治了身为敌军的法国人。在镇南关(今友谊关)战役中,有9位法国俘虏被押送到龙州,其中两位军官患病,李秉衡下令给予医治,经多方治疗无效而死后,则加以妥殓暂厝,待战后连同活着的战俘一同交给法方。这样的人道主义处置原则,同样令人敬佩。

李秉衡的出色表现受到了两广总督张之洞的赏识。经张之洞一再举荐,李秉衡在战事最吃紧之时,被朝廷临危受命,取代潘鼎新成为广西布政使兼护理巡抚(即代理巡抚),全权负责指挥广西前线战事。李秉衡上任后,召集前线将领荐举主帅,年近七旬的老将冯子材被公推为全军指挥官。当时各派将领的地域观念很严重,互相之间不服从指挥,冯子材出山,亦有一些将领表示反对。李秉衡凭借个人的廉正和坦诚,苦口婆心地说服个别意气用事的将领和衷共济。冯子材不负众望,经过精心布置,浴血奋战,终于创造了惊天动地的奇迹,夺得了镇南关反击战的胜利,这也是自鸦片战争以来清军取得的唯一一次重大胜利。

镇南关大捷被载入史册,人们大都只记住了抗法名将冯子材,而在后方默默支援前线的李秉衡往往被人遗忘,这是不应该的。《清史稿》记载,湘军名将彭玉麟向朝廷奏言,李秉衡和冯子材“两臣忠直,同得民心,亦同功最盛。”因为这一战,他受到了朝野的赞誉。但接下来的事情出乎他的意料,朝廷没有乘胜进击,反而和法国签订了合约。因为政见和朝廷不一致,李秉衡忿然辞官,到河北满城隐居。

揭开丁汝昌自尽之谜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李秉衡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山东巡抚,全权统领山东陆上防务。这是李秉衡参与的第二场中外大战,跟上次不同,这场战争让他广受诟病。

要了解李秉衡在甲午海战中的表现,就要了解当时清政府的海防体系。尽管北洋大臣有权管理包括山东在内的北洋一带沿海防务,但北洋大臣如需调遣各地海防军队,还需得到相应省份最高军政长官的配合。也就是说,当时的威海卫(今威海)和山东省的军队其实分属两个系统,威海卫的军队丁汝昌能指挥,但是山东省的军队还需李秉衡定夺。

自甲午战争爆发之后,李秉衡跟丁汝昌的配合并不默契。就实而论,李秉衡确实对北洋海军进行了部分的支援,但这些支援实在是少得可怜。还有些情况下,其承诺的支援并未兑现,如李秉衡向炮台守将戴宗骞承诺,派出军队助守威海湾南北岸的南、北帮炮台。可实际上未发一兵一卒,导致北帮炮台失守。戴宗骞到刘公岛以后,自知罪不可恕,吞金自杀。

到战事最后,李秉衡的举措之偏执几乎到了令人无法理解的地步。日军已经在威海荣成登陆两天,可李秉衡坚决要求军队防守烟台,不对丁汝昌发出援军。《清史稿》载,“秉衡悉萃精兵於西北,而荣城以戎备寡,为日军所诱而获,时论诟之”。即便如此,丁汝昌还对李秉衡抱有希望,刘公岛被包围了,他派手下夏景春从刘公岛游过冰冷的海水到岸上去,希望山东巡抚李秉衡麾下陈凤楼5个营的兵力能够支援刘公岛,信中写道“我们已经到了这步境地,你们再不来救我们就完了”。但是不仅没有获得支援,陆军反而撤退了。外援无望之后,1895年2月12日凌晨,丁汝昌服下鸦片自杀,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张颖在《一封被拒的求救信》中称,甲午海战后,朝廷命山东巡抚李秉衡调查丁汝昌自杀之事,李秉衡便是命陈凤楼撤退之人。李秉衡回复朝廷说:“丁汝昌责任重大。”朝廷决定,对丁汝昌“勿庸议恤”。

李秉衡在甲午战争中的所作所为,在当时就受到世人诟病。时至今日,仍然在史学界被人争论。一方认为李秉衡所为是不懂兵略的表现,但也有人认为李秉衡之所以拒援实际上是出于政治斗争的原因。中国海军史研究会会长陈悦认为,丁汝昌当时想给岛上的水师官兵留一条生路,但下令撤走陆上援军的李秉衡和李鸿章是政敌。海战开始后,和李鸿章合作很好的山东巡抚被调走,李秉衡被光绪和翁同龢调来对付李鸿章,他们认为这场战役刚好可以削弱李鸿章的力量。甲午战争结束,李鸿章的北洋舰队土崩瓦解。

如果李秉衡确是出于私斗而置友军于不顾,其官品当有不足。但据此就抹杀李秉衡的功绩,甚至认为李秉衡“该杀”,说他“宁安一己私利、罔顾国家安危”就有求全之嫌了。特约撰稿 田野

德占青岛时李秉衡任山东巡抚他主张对德决战,并弹劾章高元

甲午一战清军战败。此战,标志着清政府苦心经营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彻底破产 ,也昭示着李秉衡悲剧生涯的开始。可以说,自甲午战争之后,李秉衡的仕途屡遭不顺,先是在山东任上经历“巨野教案”,接着又逢德军强占青岛,1900年重新出山就发生庚子国变。

李秉衡最后是自杀身亡的。他的死,和大清国江河日下的局势是一致的,国将不国 ,身为人臣,也难逃悲剧的命运了。

估算胶州湾军事建设经费

甲午海战之后,李秉衡虽因举措乖张,饱受时人诟病,但依然在山东巡抚任上,并未遭到撤职。他仍是个能吏,且兢兢业业不输往日。他的努力,包括扩建山东机器局,新建洋式大枪厂,并在济南无影山一带建立了20座军火库。

在山东的这些年,李秉衡对青岛的发展也颇为用心。青岛作家李明曾撰有《青岛过客》一文,其中记载了李秉衡参与青岛军事建设的事迹。1892年,总理衙门大臣恭亲王在一份上奏中,建议在胶州湾建立一个造船厂,设立船坞和大仓库以及停泊船舰等。在皇帝批准该计划后,李秉衡受命进行军事建设经费估算。1897年5月,李秉衡把估算结果交给了一个被派往青岛的朝廷调查团。李秉衡提供了三个费用不同的方案:两个费用巨大的计划需350至500万两白银,包括购买大炮和建造一个现代化的造船厂。比较节省的方案需150万两白银,包括购买新式大炮和建造停船位和煤库。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认为第一种方案更理想,李秉衡还是从尴尬的财政状况考虑,倾向于最后一种方案。通过对李秉衡书信的解读,有学者认为,胶州湾自强计划的主要障碍,实质上并不是保守派官员的反对或者对现代化的普遍无知,而是国家财政的短缺。

但他的努力于国运无补,在山东任上的最后一年,李秉衡开始遇到麻烦,这也是他人生不顺的开始。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日),两名德国传教士在山东曹州府巨野县张家庄被大刀会所杀,这一事件就是在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巨野教案”(又名“曹州教案”)。巨野教案的发生,从根本上说,源于中西方的民族矛盾 ,大量的外国传教士游荡在中国乡村,他们有的行为不检点,受到老百姓的敌视。教案发生在一个下雨的夜晚,十多人手持短刀跳进张家庄教堂,两个德国人毙命:一个是在阳谷传教的能方济,一个是在郓城传教的韩·理加略。两人赴兖州参加“诸圣瞻礼”返程借宿,德国神甫薛田资让出宿舍供客人暂住,自己住在院门耳房侥幸躲过杀身之祸。薛田资连夜跑到县城告官,消息很快被中、德两国的高层知晓。

李秉衡起初有可能试图压制这一危险新闻的扩散。因为教案发生不久,11月7日,先是德国驻华公使海靖照会总理衙门,告知曹州教案事。8日,出使德国大臣许景澄亦致电总理衙门称确有此事。到了9日,李秉衡才电告总理衙门:巨野发生杀教士事件。李秉衡发电的第二天,清政府就意识到大事不妙,在谕旨中含蓄地对李秉衡进行了责备:“曹州杀毙洋人一案,前据德使及许景澄先后电报,今始据李秉衡电复,已属迟延。”并敏锐地指出此事隐藏的巨大危险:“现在德国方图借海口,此等事适足为借口之资,恐生他衅。”这最后一句话说的很明白了,德国人有可能利用此事做借口,抢占中国沿海港口,那就是青岛。

意识到事态不妙的李秉衡迅速派臬司毓贤和兖沂曹济道锡良驰往查办,在巨野大肆捕人。据薛田资记载,“大约有50人”被抓,其中一部分很快被释放,一部分则被严刑拷打致死,还有的死于牢房里的传染病。至16日,案件告破,7人被判罪,其中2名被杀,另外5人被判无期徒刑。清政府虽采取了保教、“惩凶”等措施,企图以此取得德国的谅解。但德国人会答应吗?明显不会。

青岛被占后,力主对德决战

曹州教案发生后,11月6日德皇得到消息,额首称庆,他终于找到侵占胶州湾的借口。于是,威廉二世命令他的远东舰队“立即开往胶州湾,占领该地,并威胁报复,积极行动。”11月13日,德国军舰进入胶州湾。

镇守青岛的是胶澳总兵章高元,李秉衡早就觉得他不是能战之士。为防万一,李秉衡曾于11月9日向朝廷密参了他一本。在这份名为《奏密参登州镇总兵章高元折》中,李秉衡首先指出了青岛的重要性:“窃查东省胶澳地方,管南北洋之枢,最称险要。近奉旨中国自建船澳,而夷船之进澳游弋者,犹络绎不绝,无非以地居形势,各怀窥伺之心。全赖镇守斯地者,修明武备,辑睦军心,俾外人有不敢轻量之意。”接下来,他指出了章高元的问题:“兹查统带胶州海防营登州镇总兵章高元,习气太深,利心太重,在任年久,骄恣日形。臣稔知其痼习难除,缓急断不可恃……近闻其所统各营,每营月扣津贴银一百两。又索取空额二十余名,统领责之营官,营官复取之弁勇,层层剥削 ,必至士卒解体。且复性耽曲蘖,日在醉乡。更纵容其子,招权纳贿,营务大不可问。经海疆重要之地,似此贪劣将领久厕其间,隳军实而启戎心,关系大局匪浅……章高元在防愈久,积弊愈深,其贪戾恣睢。久为众所共悉。惟该总兵平日喜结纳,延声誉。故不知者或犹有恕辞。臣三年中详细访查。实见其贪黩性成,不堪任用。”

李秉衡的密奏一点不错,这个章高元曾抗击入侵台湾法军,作战英勇,后来却成怯懦之辈。此折上奏不到一周时间,即当年11月14日,德国海军陆战队720人就在青岛登陆。当时,章高元的士兵有3000余名,不战而退,丢失胶澳防地。李秉衡为此大为光火,即电章高元:“德棣提督借端寻衅,断非口舌所能了。尊处四营,务须坚谕勿动。”与此同时,他一方面电奏朝廷,主张“非与之决战不可”,另一方面玩真的,着手调兵退敌。

朝廷知道李秉衡要动手,赶忙叫停。李明在《青岛过客》中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况:15日,朝廷旨电李秉衡称:“德国图占海口,蓄谋已久。此时将借巨野一案而起,度其情势,万无遽行开仗之理。唯有镇静严扎,任其恫喝,不为之动,断不可先行开炮,衅自我开。”17日,清廷再次旨电问责:“敌情虽横,朝廷断不动兵。此时办法,总以杜后患为主。若轻言决战,致启兵端,必至掣动海疆,贻误大局,试问将来如何收束?”但李秉衡此次似乎真的动了肝火,非要拿回青岛不可,他即日复电北京,言辞激烈:“德借口巨野教案为词,此案已派司道大员查办,获盗四名,续又获盗五名,认真办理,不为不力。而德人当此案一出,不待查办,即称兵占地,任意欺凌。现在教堂布满天下,一处如此,他处效尤,中国何以自立?”李秉衡说得很明白,真可谓苦口婆心。在这份电报中,李秉衡还弹劾章高元,要求朝廷对其擅自退兵予以惩罚。如此,一味言战的李秉衡,却被认定“不喜谈洋务 ,深恐办理未能妥协”。这个山东巡抚,旋即被张汝梅替代。

抗击列强,吞金殉国

可德国人并不罢休,在胶州湾事件最初的谈判中,德国公使海靖提出的六款要求之一,就有“山东巡抚李秉衡革职,永不叙用。”对此,朝廷虽称“此等事总由中国作主”,而实际上还是将李秉衡降两级调用。于是,李秉衡这个棋子就彻底成为了牺牲品。历经数次宦海沉浮的李秉衡,按理说应该渐渐淡出政坛才对,可他始终不悔。因对德国态度强硬,他被革了职,隐居河南安阳。两年之后,庚子国变,八国联军侵华,他再度卷入战火,这是他参与的第三场中外战争,也是最后一次。

当时八国联军已经逼近北京,李秉衡率军进京勤王,时年七十。据《炎黄春秋》载魏文华《列强畏忌的清末刚烈名臣李秉衡》一文称,李秉衡1900年7月27日抵达京都,奔波十日,仅凑起一支500人的亲兵和幕僚,于8月6日誓师出征。可是到京东,想与几个带兵的将领宋庆、马玉昆等开个军事会议都无人听令,名义上拨归他指挥的四个总兵也都不知去向。他在羊房拦住从山东来的旧部夏辛酉军,马上组织起这支部队与八国联军的前锋部队打了一仗,并将敌击退。但因为没有援军,夏辛酉军也被迫后撤。李秉衡看见大势已去,决心以身殉国。部队退到通州张家湾后,李秉衡停下来,写了一份揭劾诸将不听调度的“遗疏”,对儿子说:“你留下给我收尸,但不许从殉,从殉无益,是大不孝也!”随后吞金自尽,临死前对留在他身边的幕僚和家人说:“我这一次北上勤王,明知是自投罗网,但却没有想到世事如此沧桑冷漠。我明知有陷坑,而鼓勇上前自陷此坑,是为国家争一口气而已。我死不足惜,可叹国事不知会落到什么地步,我也顾不得了。张家湾是我的最后归宿地,诸君各自为计,自投生路去吧!”

李秉衡死后,有幕客3人从殉。一为编修王廷相,先已放山西学政,在京中因为景仰李秉衡的为人,带着儿子一同参加李军,始终不愿离去,看着李秉衡气绝后,父子二人携手同时投河自尽;另一人为汉军旗世袭子爵叶钟祺,帮助李秉衡的儿子李可亭把老人的尸体运回河南安阳城西原隐居处安葬后,上吊自缢以殉李公。

察李秉衡为人,生前纵有诸多是是非非,引来后人指摘。但临难不屈,以死报国,单说这点,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特约撰稿 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