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下街就是最初的沧口四流中路 解放前叫上街

2015-03-22 作者:田野

曾经的沧口(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从建置算起,青岛到现在也不过123年的历史,因此很多人说青岛是个年轻的城市。但在青岛,你依然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沧桑 。且不说八大关一带的西洋建筑或者鱼山路上的名人故居,单单是在沧口,那些上世纪的厂房宿舍就能让你感慨万千。

在一切都快速发展的今天,怀旧是一些人的情愫。在没有并入李沧区之前,沧口作为独立的一个区曾经拥有无限的荣耀。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很难想象,在过去,这里和市南并称青岛“两大主城”,而且一度人均收入居青岛第一。如今,沧口留给世人许多回忆,今昔对比之下,这种回忆也许更有滋味。

先有下街,后有沧口

如果我们说起沧口的历史,都绕不过下街。打一个比方,如果说青岛是从青岛村发展而来的话,那么沧口的前身就是下街。

现在在沧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以下街命名的饭店、门市,实际上,这些名号正是为了说明店面的历史悠久或者怀旧。下街,因其靠近海边,地势低洼,相对于地势偏高的大马路而言,老百姓称呼这条街道为下街。而那条大马路就是现在的四流中路,过去又叫上街。

在过去,下街因处于沧口海运码头的位置而兴盛繁华。当时,那里有烧锅、磨房、纸房、机房、客栈、饭馆、货栈、鱼行、屠户等,是沧口的发祥地,所以老沧口地域有句俗语:“先有下街,后有沧口”。细细考证的话,下街大概有600年的历史。高寒在《下街是最初的沧口》中提到,清代编纂的《侯氏族谱》记载:“三世祖侯通袭任百户职,奉旨修百户城池于楼山前,镇守海口,即今之侯家营子是也。”营子村与下街近在咫尺,由此可见,《侯氏族谱》记载中所记述的镇守海口就是指现在的下街一带。营子村距离今天有600年的历史,那么下街这个海口的形成,也应在600年左右。

下街的形成据传源于军队驻扎。明朝万历年间,即墨县派出一支约有一百余人的军队驻扎在现今的营子村,主要就是守护今下街一带的海域,严防外来侵袭之敌。军队进驻沧口之后,下街的渔码头逐渐开始了繁荣。刘杰先生曾写有多篇研究老沧口的文章,其中一篇《沧口下街》对此有过介绍,文中称,这些渔码头的繁荣源于老兵的集体作业,“起初是由一部分退役的老军人在此处建筑一些简易房屋,以下海捕鱼为生……这种古老的围捕方式一直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才正式退出捕捞的舞台。至清朝末年,凡是进出青岛的渔船只停靠两个码头,一个是在今天老二中附近的青岛口子,另一个则是沧口的下街渔港,并由此发展起了当年青岛最大的海产品交易地——沧口集老渔市,地点为今青岛第二十二中学身后,后被称为松柏路‘大菜店’。渔贩子从下街码头上把海产品贩至此处,形成了最早的沧口集市。”

下街的兴起,应该是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德国人开始修建胶济铁路期间,大量从附近流落过来的难民聚居于此,形成了沧口主要以贫民为主的第一大自然院。当时的下街几乎全部是清一色的简易低矮棚户,由于地势很低,再加上靠近后海,所以这里又脏又潮,只要下雨阴天,这里必先受淹。过去以脏乱出名,连小孩的儿歌里都唱:“下街脏,下街脏,洗脚水,下面汤,擦脚布子包干粮”。因为环境差,下街的穷人多,有拾破烂的、捡煤核的、做小买卖的、当搬运工的、在工厂打工的。住在这里的人家,几乎都与胶州湾有割不断的联系。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下小海,卖点钱为自己买书本笔墨,工人们利用业余时间下小海挣钱贴补家用。当时的下街与外界基本上很少接触,形成了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这里有当年名闻岛城的陈家烧锅子酒、李二家牛头肉、孙铁匠铺和王保三潍县爆仗等。

下街的鼎盛时期应该是到了日本第二次侵入青岛前后的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在此处建起了“太阳胶皮株式会社”(今黄海集团)以后,又陆续迁来了一大批在这里上班的工人,使下街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与此同时,地下党的沧口支部也在这一地区工作了相当一段时间,其中著名的工运领袖陈少敏大姐亲自在这里主持沧口支部工作三个月的时间。

综上所述,沧口就是由下街而起的,随着下街聚居人口的增加,沧口才逐渐发展起来。

沧口原来叫“仓口”

下街不断吸引着周边百姓迁入,沧口也就慢慢成形,只是没有名号。起先,沧口被大家称作“仓口”。之前的《发现青岛》我们曾经介绍过即墨县令许铤,他曾最早提出在青岛一带开阜通商,在奏章《地方事宜议》中提到了仓口。称“即墨地瘠民贫,宜开放海口,进行南北海上贸易”,并指出几个海口,包括青岛口、金家口、女姑口、沙子口和仓口。

究竟为何叫“仓口”,众说纷纭,有一则传说比较合理。相传,那时崂山道院上下清宫自海西购进粮食均在现在的沧口沧台路南端的海口装卸,因购进量较大,为妥善保管,还在岸上建储粮的仓库,称为“粮仓海口”,简称之为“仓口”。当然,这里所说的仓口也就是下街那一点地方。

后来“仓口”和“沧口”还经常混用。清同治版《即墨县志·七乡村庄图》中曾提到“沧口”,但是在清同治初年(1862年)的《大清一统图》上又标注为“仓口”。“沧口”正式成名,应该是在民国时期 。1923年,青岛《道路口碑事项文书》中,将下街(现在的沧台路)称为“沧口”。

德占青岛以后,沧口有了大发展。青岛大学教授郭泮溪曾撰文写道,德国人在沧口设立了青岛海关分卡,随后又建造船台和沧口火车站等。1901年4月,胶济铁路开始通车运营,位于下街的沧口火车站随之便成为过往客商会聚、水陆货物在此装卸运输的繁盛之地。到了清宣统二年(1910年),沧口下街和周边一带,仅已经被正式命名的街道就有21条之多,各种大小店铺和商号已经超过了百家。后来,由于青岛小港码头和大港码头相继建成使用,许多来自江浙福建的商船不再到沧口码头装卸货交易。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初期,随着日资钟渊纱厂、宝来纱厂、富士纱厂等相继建成,以及沧口大马路(今四流中路)和振华路的建设,一些原先设在下街的老字号(如三盛楼、同义堂等)开始纷纷东迁至沧口大马路,沧口的商业中心也随之向东转移。此后沧口繁华的范围已经不限于古老的下街一带。

一个数据可以证明后期沧口的繁荣,据1924年的官方统计,沧台路有住户256户,沧口大马路有190户,各种店铺商号如饭店、茶庄、绸缎庄、银楼、镶牙、照相等29种行业共128家。这说明 ,当时的沧口已经成为青岛北部最繁华的地域。

到解放前,整个青岛有三大有名地方,就是沧口、东镇、市里,孩子们为到过沧口而炫耀。这里有照相馆、钟表店、百货店、学校,十分便利。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青岛三中的前身(22中),始建于1945年,原名为“青岛沧口中学”,就设在沧口,是当时仅有的三所公立中学之一。

沧口曾一度工厂密布

说起青岛的历史就离不开青岛的纺织业,而谈起纺织业就离不开沧口。

解放后,沧口在青岛各区的地位中依然不断上升。曾有人用一句话梳理解放后沧口不同年代的历史,“上世纪50年代的沧口,四流中路被叫作大马路和‘沧口街’,就像中山路被叫作市里一样,是青岛仅次于中山路、辽宁路的繁华街道;60年代的沧口,青岛仅有的两个广场之一坐落在沧口,另一个是汇泉广场。青岛所举办的任何一次群众大会,必然要在沧口广场设立唯一一个分会场;70年代的沧口,工厂林立,是青岛人所仰慕的地方,是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区;80年代的沧口,开始慢慢混同于‘郊区’;90年代的沧口,与李村合并成为李沧区,区政府东迁,留下一个城市背影。”

解放后,因为国家致力于工业发展,整个沧口迎来了第二次黄金时期,特别是在七八十年代,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沧口成为大量产业工人的聚集区,可以说,老沧口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青岛工业时代的一个“缩影”。这里聚集着胶二、国棉八厂、国棉六厂、同步带厂、碱厂等一系列对青岛经济做出卓越贡献的工厂,铸就了一段辉煌的历史。

笔者的长辈曾在国棉六厂工作,据老人回忆,在当时身为纺织工人会让别人另眼相看,是不少青年人的梦想。每个工厂因为实力雄厚,加上当时集体思想的影响兴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各个厂区连着自己的宿舍,就像一个个独立的小卫星城。这些“卫星城”里学校、医院、商店、幼儿园、电影院、招待所等一应俱全,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得人们纷纷向往。崔燕在《曾经的沧口》中说,当年能够娶一个纺织女工是男青年最时髦的一件事。而一名女青年能够成为纺织女工,再找一个毗邻国棉九厂的海军二航校里的英俊军官做恋人,便是很圆满的生活状态了。那时参加工作多流行顶替,当纺织工人几乎成为一种尊贵的世袭制,纺织工人家庭的孩子似乎是天底下最无忧无虑的孩子。

当然,想起来就充满无限幸福的记忆已经走远,步入上世纪80年代,因为国家大政策的改变,高耗能、劳动密集型的工业渐渐不再是经济发展的主流。相应地,沧口的发展也渐渐放慢。1994年,青岛进行区域调整,李村与沧口合体后一个新区诞生:李沧区。从此,沧口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特约撰稿 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