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老沧口也有天后宫 三盛楼曾是青岛三大楼之一

2015-03-22 作者:田野

对于居住在沧口的“老青岛”人来说,这里不仅仅是一个工业区那么简单,这里有他们的童年,有他们的生活,有他们的欢声笑语。从下街形成,到繁华无比;从工厂密布,到日渐衰败,沧口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老建筑,这些老建筑功用各不相同,但唯一相同的是都有过辉煌的历史,也都给后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本篇,我们选取了几处老建筑,和您一起品味它们的历史。

老沧口原有天后宫,解放后成为印刷厂

说起天后宫,很多人并不陌生。这一独特建筑多散布在沿海城市,又称“海神娘娘庙”、“天妃庙”、“天妃宫”。据说天后是五代闽王时期都巡检林愿的第6个女儿,她一片孝心 ,因父亲去世投海以殉,死后乡里为之立庙祭祀,能保驾护航。

青岛的天后宫有多处,人们都知道太平路上有座天后宫,沙子口有天后宫,即墨金口也有天后宫。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沧口下街也曾经有过天后宫。只不过这座天后宫因为年久失修消失了。

据记载,沧口天后宫的兴建是先于沧口地区建置的,是沧口历史的一个缩影,也是一处最能代表沧口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沧口天后宫于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商家在下街集资兴建。据说是由福建等外地商人为主捐资所倡建。大体仿青岛天后宫缩建而成。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刊行的《即墨县志》卷十二《杂稽志·寺观》载:“天后宫三:一在东北九十里金家口,一在县西南五十里女姑口,一在县西南九十里青岛口。”说明此前沧口天后宫尚未建成。据2004年刊行的《青岛市沧口区志·大事记》载:“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在今沧口火车站南侧兴建天后宫。”

曾有老人回忆早年游玩过的沧口天后宫,那时它坐落在俗称沧口下街,即沧台路的中段路东,离沧口海岸码头较近。其建筑独到,完全是青砖砌的墙面,黑色古时小瓦的屋顶,显然与那些红瓦顶的民居有别。据记忆,该宫原有正大殿前后二座,配殿房二栋,厢房二栋。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前正殿供奉着菩萨,那是一尊十八只手菩萨,是金色的泥塑坐像,为镇庙之宝。它背后伸展出的手臂,像是一尊千手观音神像似的,手中分持不同兵器和物件,最上面两只手捧一降魔杵,余下的手分别持有金弓银戟、架持神杵、宝锉金瓶……让人望而生威。后正殿供着天后娘娘,西配殿供财神,东配殿供龙王。特别令人值得注意的是,在正殿重檐翘角和屋脊上,都是凤在上而龙在下。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沧口天后宫庙舍一部分改作早期的沧口小学校,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该庙香火不断。另外,这里还是培养武术人才的地方,从1947年到解放前夕,市国术馆第三十四练习所的谭文斌老师曾在庙中教过武术,可以说,沧口一带七十岁以上的习武者大多数都在这里练过拳。

解放后,沧口天后宫被改造,人们只记得庙中最后一代主持道长名叫牛福真。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人们在庙周围办了个砸石子的小组,砸石英石挣钱。六十年代初,这座庙逐渐荒废,人们利用庙里的房子办了个印刷厂,即人民印刷厂的前身。到了七十年代,印刷厂搬到兴华路牛毛山的北侧,这些房子便成了职工宿舍,住了十几户人家。后来政府进行下街改造,这一切就都荡然无存了。

关于沧口天后宫,现在能够觅到的有价值的文物,当是那块民国十八年(1929年)由青岛市众渔民共议勒石《永除渔航税纪念碑》。该碑现在青岛市博物馆收藏,至今保管完好。此碑当是沧口天后宫现今存在的唯一证物。

三盛楼是青岛三大楼之一,曾被查封

除了天后宫之外,老沧口另一著名建筑就是三盛楼了,这可是青岛有名的“老字号”饭店,为青岛市“三大楼”(中山路的春和楼、台东的聚福楼、沧口的三盛楼)之一。关于三盛楼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为“人气盛、买卖盛、财源盛”;另一说是创办此楼的为三个人,因此称为三盛楼。

岛城作家刘杰曾撰有《青岛有个三盛楼》一文,介绍了三盛楼的历史。据传说,三盛楼的开业本是偶然,1923年,在高密老家开馆子的张富盛、张富林兄弟二人在经营过程中,和当任县长的公子发生了冲突,因而不幸得罪了官府,他们自知已经无法在高密待下去了,于是来到沧口下街的姐姐家。当时沧口正是发展时期,下街人头攒动,又没有好饭馆,张氏兄弟的姐夫陈年好就撺掇兄弟二人在上街开馆子,由陈年好和张氏兄弟共同出资,在上街和下街的路口处搭建了一座临时房,支上两口大锅开始经营。

早期的三盛馆子主要是以过往的脚车夫为主要顾客,供应牛头肉、杂面汤、高密大包子和“杠子头”火烧,捎带着代卖下街“烧锅子”、宋家老黄酒等酒类。特别是现蒸热卖的高密大包,个大、皮薄、馅足、油多、汁鲜、味美等特点,既实惠又解馋,成了最受过往行人欢迎的食物,每天只要馆子一开张,就会排起等待买包子的长队,成为当年大马路的一道风景。三盛馆子的大包子竟然就这样被一传十、十传百地在青岛港上传开了,就连那些住在街里的有钱人闻听三盛馆子的包子好吃,也专门坐洋车来到沧口吃一顿包子。到了第二年,三人扩大经营并正式改名为三盛楼,还请当时沧口的著名前清秀才、营子村的侯启文老先生题写了店名。此后,三盛楼的名气越来越大。除了三盛楼大包子,干姜黄焖鸡在当年也号称青岛一绝,引得众多达官显贵来此一饱口福,由此三盛楼成为当年与春和楼等齐名的青岛著名饭店。

天有不测风云,一九四二年冬天,三盛楼遭遇到了一场灭顶之灾。当时坐落于沧口下街的日本太阳胶皮株式会社突然发生了一起特大爆炸案,当场炸死日籍职员十二名,有人说是共产党胶东抗日游击队组织的这次爆炸,也有人说是盘踞在崂山的“青保”所为。这时有汉奸向鬼子宪兵队告密,说三盛楼的掌柜陈年好有可能参与了这起爆炸案,因为据说在爆炸案发生的前几天,陈年好经常和几个行迹诡秘的人在一起嘀嘀咕咕,其中就说到了爆炸一事。鬼子一听这消息,立刻出动了大批军警,将陈年好押送到沧口警察局,对其实施了刑讯逼供,严刑拷打逼问陈年好招出“同党”。可怜已年过花甲的陈年好经受不住日本宪兵的非人折磨,被惨无人道的日本畜生给活活打死。陈年好死后,日本宪兵队见破案无望,便将所有罪名全部都推在了陈年好身上,并以“通匪”的罪名查封了三盛楼,抓走了张富盛、张富林兄弟,三盛楼从此被迫关门,“太阳胶皮爆炸案”也到此结案。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三盛楼在陈张两家后人的整修后,才重新开张营业。

现在不少人还会奔着三盛楼的名头去一饱口福,在里面吃饭依然有国营单位那种感觉,而且价格实惠,羊肉蒸饺和锅贴尤其出色。

“红土房子”曾是沧口地标建筑之一

上世纪50年代以前,凡是有人在沧口问路,人们常会告诉他:“红土房子”以东是东山,以西是下街,以南是沧口大马路,以北是营子村。可见,这“红土房子”已成了指路的标记。

“红土房子”位于四流中路与兴华路交会处,从前这里是一条大沟,水流由东向西沿大沟顺势而下,沿途经过牛毛山、华新义地、东山沟、“国军坟子”、红土房子、水门洞子、下街,从青岛第二橡胶厂(今青岛黄海橡胶集团)门前直接入海。它的名称因它的外表而得名,“红土房子”是1916年日本山阳商会所建,是用来生产红矾土的厂房。由于污染严重,整个房子都变成红色,所以老沧口一带的人将其称作“红土房子”。

红土房子周围的地点名称也有很多讲究,文史学者高恒仑先生曾撰有《从“红土房子”说起》一文,介绍了这些老沧口地点的历史。

先说大沟上游的牛毛山,此山是老虎山的余脉,海拔65米。据说明永乐年间,大量移民迁居到此,先来者占平原好地,后来者占山岭薄地。有一个叫刘忙的人来此山开荒,人们便称此山为“刘忙山”,久而久之因谐音叫成了“牛毛山”。上世纪30年代,还由此衍生出“沧口八景”中“牛毛夕照”一说。

“国军坟子”在大沟的北岸(今沧口公园南大门的西南方50米处)。1949年5月,国民党军队从即墨到沧口之间布置了三道防线,妄图阻止解放军解放青岛。第一道防线设在即墨马山一带,第二道防线设在白沙河到铁骑山,第三道防线就设在沧口地区的老虎山、楼山、烟墩山一线。三道防线看似固若金汤,其实不堪一击,解放大军势如破竹,国民党守敌节节败退。有些被打死的国民党士兵就埋在此处,共有十几个坟丘,当地人称之为“国军坟子”。

“水门洞子”靠近青岛黄海橡胶集团南大门,是1900年德国修建胶济铁路时所建。洞子宽约5米,最高处约4米,是一个半圆形水泥拱形涵洞,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了。此处地势低洼,是四流中路一带重要的排水之路,也是牛毛山一带水流入海的唯一通道,故称“水门洞子”。

几十年过去了,“红土房子”已不复存在,从牛毛山到胶州湾的大沟也已荡然无存。现在,牛毛山已建成公园,原先那低矮狭窄的“水门洞子”也随着胶济铁路修建双轨而建成宽大的三洞平行的通道。随着时代的前进,这些老地点正在渐渐被人遗忘。特约撰稿 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