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蒲松龄一生穷困 受王士祯启发写《劳山道士》

2015-03-22 作者:黄默

太清宫的蒲松龄雕像

传说中蒲松龄住过的关岳祠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短篇小说集,它的作者蒲松龄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而这位“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著名小说家,一生却是靠替大户人家坐馆当先生才能维持生计。与生活的清贫和仕途的坎坷相比,他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却是斐然的,除了世人熟知的《聊斋志异》,他还留下了文集13卷、诗集6卷、杂剧5种、戏曲3出、词百余阕等。而这位大作家与崂山也有着一段不解之缘,本期的《发现青岛》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蒲松龄的一生,以及他在崂山留下的足迹。

出生前父亲梦见病和尚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蒲家庄人。1640年6月5日,蒲松龄诞生在老家故宅中。据淄川的《蒲氏族谱》记载,蒲松龄的高祖(爷爷的爷爷)是族中第一位廪生,自此开始蒲家的后人在明清两代出了不少有才学的人,族中的举人、贡生、廪生与庠生加起来有几十人,虽然都没当什么大官,但也算得上书香门第了。

到了蒲松龄父亲蒲槃这一代,虽然年少时刻苦读书,但终因家境贫困弃学经商,数年后也给蒲家赚下了一份家业。但这位蒲老爷虽然事业顺利,但在子嗣方面却一直不旺,长子早丧,后来虽过继了儿子,但到了40多岁却再也没有一个孩子出生。于是他开始“散金行善,救济乡里”,后来果然得到好报,一连生了四个儿子,但也因此耗尽了家中的钱财。

名人的出生总会有些异象出现,这位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也不例外。蒲松龄出生的这天夜里,蒲槃正在一旁的屋里打盹,在梦里他看到一个披着袈裟的和尚,瘦骨嶙峋还病歪歪的,晃晃荡荡就走进了妻子的房间,和尚裸露的胸前还有一块铜钱大的膏药。就在这时,蒲槃被一声婴儿的啼哭惊醒,是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了。蒲老爷大喜,连忙赶到夫人床头,借着月光,他惊奇地发现,新生儿胸前有一块青痣,这痣的大小、位置,和他梦中见到的那个病和尚身上的一模一样。于是“病和尚入室”就成了日后蒲松龄归结自己潦倒一生的原因,他曾在《聊斋志异》中提起父亲的这个梦,还说自己的一生如此穷困不得志,皆因是苦行僧转世。

虽然这个故事含有杜撰的成分,但蒲松龄的一生大部分时间的确是苦的。他的少年时代在父亲的羽翼下安心读书,19岁那年就中了秀才。此后开始了游学生涯,他先在邑西沈家河,与宁绍道参议沈润之子沈天祥同读,1664年又应挚友李尧臣之邀,就读于李家。但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在蒲松龄四处求学之时,蒲家因家庭矛盾激化,导致兄弟分居。25岁那年,蒲松龄因兄嫂蛮横,只分到了20亩薄田和老屋三间。至此,他无忧无虑的游学生活也被迫终止了。

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马瑞芳在《狐鬼与人间 —— 解读奇书〈聊斋志异〉一书中曾描述过分家后蒲松龄的窘境:“老屋三间,破得连门都没有。蒲松龄找堂兄借了块门板,带着妻子、儿子搬进去。他分到240斤粮食,只够一家三口吃三个月。为了养家糊口,蒲松龄开始了长达45年的私塾先生生涯。”

半个世纪的科考之路

顺治十五年(1658年),刚刚成婚的蒲松龄参加秀才考试,获得了淄川县、济南府和山东省三轮考试的第一名,成为众多考生中的佼佼者,但此次一考成名后,他的仕途却遇到了一个长达半个世纪的瓶颈,此后参加乡试十几次,全部落榜,直到72岁那年,仍然只是个贡生。

据马瑞芳教授分析,蒲松龄之所以屡次落榜,与他的第一次科考经历有很大关系。当年蒲松龄三试第一,成了秀才,录取他的是山东学政施闰章。施闰章是个大诗人,也就是清初号称诗坛的“南施北宋”中的“南施”(北宋指山东的宋琬),是个有才情的人。施闰章给山东秀才出的第一道考题叫《蚤起》,这个题目是从《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来的。而当年十九岁的蒲松龄也已经显示出了他小说家的天赋,将一篇科举文章写得像是一篇描写人情世态的小品文,不仅用词生动而且还对文中人物进行了心理描写,甚至还有人物独白。这样一篇有趣的文章在众多的八股文中脱颖而出,让施闰章青睐有加,于是拿起笔来就写批语,说蒲松龄的文章“将一时富贵丑态毕露于二字之上”,把人们那种追名逐利的丑态通过《蚤起》这两个字写绝了,写活了,接着又写了八个字的评语:“观书如月,运笔如风”。“观书如月”,就是看前人的作品,看得明明白白、透透彻彻;“运笔如风”,就是写起文章来轻松愉快,非常流畅。施闰章大笔一挥,蒲松龄成了山东秀才第一名。此考之后,蒲松龄一下子出了名,而他也对于自己的才学十分自信,于是踌躇满志地踏上了进一步求取功名的道路。

可以说是施闰章发掘了蒲松龄的天赋,但也是他的一纸判书耽误了蒲松龄的仕途。史料记载,蒲松龄三试第一后,连续四次参加举人考试,全部落榜。蒲松龄文章写得这么好,为什么还会连续落榜?其原因就在于主考官的标准发生了变化。科举考试考的是八股文,可蒲松龄并没有按照八股文那种严格的要求来写文章,而是写了自己喜欢的文章。第一次考试,他在施闰章那里尝到了甜头,得到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就此以为以这样的文章应对考试就能够取得更高的功名了。但蒲松龄忘了施闰章本身就是个诗人,他因为赏识蒲松龄的才学才会给他如此高的评价,但其他考官呢?他们大部分都是刻板地按照行文格式和内容来判卷的迂腐之人,毫无文采、绳捆索绑的八股文才是他们眼中的好文章,像蒲松龄那种写法的文章,怎么会欣赏呢?

能写出传世的好文章,却连个芝麻小官都考不上,世人也为蒲松龄感到不值,于是找到另一种说法为其打圆场。淄川民间就流传着“蒲松龄出联嘲魁星”的故事,说蒲松龄满腹才学,却孤傲耿直,机缘巧合遇到掌管文人功名成败的魁星现身却不懂得阿谀奉承,反倒要出对子与魁星一比高下,因为得罪了这位神仙才被削去命中状元及第的头衔。

三十岁时家里穷得揭不开锅

跟曹雪芹一样,蒲松龄也是在去世之后才成名的,所以在他76年的生命中大部分时间都是穷困的。

蒲松龄30岁那年,父亲去世了,不光要抚养自己儿子和女儿,赡养母亲的重担也落到了蒲松龄的肩头。分到那几亩薄田本就不够一家人吃喝,再加上他常年读书准备科考,田地无人打理,家中可算是财源枯竭。当时他穷到什么程度呢?可以用“家徒四壁妇愁贫”来形容。蒲松龄曾作一首名为《日中饭》的诗,就是家中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文中写到快收麦子的时候,家里没有粮食,只好煮了一锅稀饭,大儿子一看煮好了稀饭,抢先把勺子抢到手里面,到锅底找最稠的往自己的碗里边放,二儿子不干了,上去跟哥哥抢。蒲松龄的女儿就很可怜地、远远地站在那儿看着自己的父亲。蒲松龄非常心疼,不禁感叹:我该怎么养活我这些可怜的孩子啊!此外蒲松龄还写了一篇《除日祭穷神文》,文章十分通俗易懂:“穷神,穷神,我与你有何亲,兴腾腾的门儿你不去寻,偏把我的门儿进?难道说,这是你的衙门,居住不动身?你就是世袭在此,也该别处权权印;我就是你贴身的家丁、护驾的将军,也该放假宽限施施恩。你为何步步把我跟,时时不离身,鳔粘胶合,却像个缠热了的情人?……”

当然,蒲松龄也没有非要在科举这一条道上走到黑,1670年,他曾应聘到江苏,为宝应县令孙蕙做幕僚,但仅一年后就因思乡心切回了淄川。1679年,年近“不惑”的蒲松龄应同邑毕家聘请,设馆城西西铺庄,给毕家当起了家教。在此之前,他也因经济窘困多次入缙绅之家教书,都不十分稳定,但因毕家家境殷实,且赏识他的才学,所以蒲松龄一呆就是三十多年。等到蒲松龄71岁从毕家撤帐归来时,已有养老之田50余亩,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改善,与毕家的优厚待遇不无关系。

用茶换故事有点奢侈

蒲松龄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写出了《聊斋志异》,据专家推算,蒲松龄应该是在25岁分家后就开始创作这些短篇小说了,但在当时他的创作并没有得到身边人的支持,蒲松龄的好朋友张笃庆就因担心蒲松龄写《聊斋志异》而影响到考举人,专门写了一首诗劝他:“聊斋且莫竞谈空。”意思就是,别写这些没用的小说了,专心准备考试才是正路子。但就是这些他人眼中的“不务正业”,才让蒲松龄的大名千古流芳。

对于蒲松龄创作聊斋的过程,坊间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就是蒲松龄在柳泉旁边摆茶摊,免费请路人喝茶,换得喝茶人的故事作为创作素材。这种说法出自《三借庐笔谈》,但鲁迅先生早就对此说提出质疑,认为其不合理,马瑞芳教授也对此持同样观点。她认为蒲松龄穷到那种程度,在外边当私塾老师四十多年,家里有时候连锅都揭不开,怎么有闲空优哉游哉摆上茶,摆上烟,你给我讲故事,我写小说?但是蒲松龄不管听到什么人说,听到什么稀奇的事,他都收集来写小说,这却是肯定的。他还有一个取材途径,就是到古人的书里边找素材,《聊斋志异》里大概有一百篇小说,是改写自前人作品。包括青岛人最熟悉的那篇《劳山道士》,也借用了六朝小说和唐传奇当中“纸月”的典故。

蒲松龄写书亭

三官殿门前的"绛雪"

崂山太清宫三官殿院中有一株树龄六百多年的山茶(耐冬),这棵被导游们称为青岛树龄最长的山茶名叫“绛雪”,它正是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香玉》篇的主人公之一,因蒲松龄的文章而闻名于世。蒲松龄一生游览的名山大川有限,但充满神秘色彩的崂山毫无疑问是他最情有独钟的地方。蒲松龄曾两次到崂山游览,并在太清宫、上清宫等庙宇访友旅居,根据流传于此的传说写出了《劳山道士》(崂山曾名劳山)、《香玉》、《阳武侯》、《罗祖》等多篇与崂山、即墨有关的短篇小说,收录于《聊斋志异》中。

初游崂山看到海市蜃楼

因一生穷困潦倒,蒲松龄的游历注定无法与那些生活安逸的文人相比,崂山和泰山是他去过仅有的两座名山,但从他留存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他对于崂山的印象远比泰山深刻。

据史料记载,蒲松龄第一次登上崂山是在康熙十一年(1672年)的夏天,那一次与他同行的有唐梦赉、张钹、高珩等人。蒲松龄一行到崂山后,先在王哥庄的修真庵止宿,然后游历了崂山上清宫、太清宫和八仙墩,饱览崂山美景。后因遇雨而住宿在青石涧,当他们雨后返回番辕岭(今称返岭)时,还有幸目睹了难得一见的海市蜃楼。这一可遇不可求的经历让几位文人回味无穷,各自以诗、词、曲等形式记录下了这一盛景。蒲松龄在《劳山观海市歌》中用“山外水光连天碧,烟涛万顷玻璃色”等诗句来描述当时的奇异景色。

有了这次愉快的出游经历,崂山给蒲松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久后他再次来到崂山,这一次他住在了太清宫,一边搜集素材,一边进行文学创作。传说太清宫内的关岳祠就是当年蒲松龄借住的地方,如今院内仍留存着蒲松龄的写书亭以及《劳山道士》中那面神奇的墙壁。据青岛文史学家鲁海先生介绍,当时蒲松龄的创作条件十分艰苦,因为没钱所以住不进厢房,只能在关岳祠内打个地铺,晚上就在香案上搭块木板,趴在上面写作,但夜间漫步太清宫的步月廊下、竹林丛中,却让他犹如身处幻境,激发出无限的创作灵感。

在太清宫寄居时蒲松龄除了创作聊斋故事,还常常和道士们共同研究琴法经曲。蒲松龄因精晓“俚曲”和鲁南弦子戏,他把其中一些精华片断传给了太清宫道士,崂山道家一些后来充实的经曲,有很多曲子中有明显的俚曲乐汇和弦子戏的段章。

受好友启发写出《劳山道士》

是谁引导蒲松龄来到崂山?他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了《劳山道士》?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个关键性的人物—— 王士祯。王士祯是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著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据鲁海先生介绍蒲松龄与王士祯有着深厚的友谊,蒲松龄写出《劳山道士》正是受到这位好友的启发。喜爱创作的两人因志趣相投,经常交换各自的作品请对方提提意见,因为蒲松龄年龄小于王士祯,所以一直以前辈的礼遇待他。王士祯出生于官宦世家,官至刑部尚书,喜爱到处游历,除了写诗也爱写写短篇小说。他比蒲松龄先到过崂山,回来后不仅大力推荐蒲松龄前往,还创作了一篇不足三百字的小文,名字就叫《劳山道士》。在王士祯的描述中,蒲松龄了解到崂山道教的玄妙,才有了到崂山一游的念头。“王渔洋的《劳山道士》篇幅很短,内容的精彩程度也远不及蒲松龄的那篇,但在把崂山道士神化这一点上两人却是完全一致的。”鲁海表示,虽然蒲松龄小说中的人物、故事情节都与王写的不同,但不能否认蒲松龄是受王士祯的影响才与崂山结缘。

《聊斋志异》中的《劳山道士》写的是一个叫王七的青年,慕名来到崂山学艺,但他不想吃苦就想得到法术,“学成”后回到家,“自诩遇仙,坚壁所不能阻”,结果在家人面前表演“穿墙术”出了丑、栽了跟头的故事,以此来讽刺那些投机取巧、想要不劳而获的人。鲁海先生告诉记者,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自己曾在太清宫短住,曾听一位姓韩的老道长讲过关于蒲松龄创作《劳山道士》的故事:“当年蒲松龄上山写作的时候,在路上就遇到了一位上山学艺的年轻男子,男子自称在家不爱读书,经常受父亲责备,听说崂山道士都很有本事,所以想上山跟着学点本领。当然这个男子不姓王,但道人们推断蒲松龄创作《劳山道士》时很有可能就是以此人为原型加以艺术创作。”

太清宫里的绛雪

《香玉》是《聊斋志异》描写爱情的作品中最优美的篇章之一,他以太清宫为背景,描写了一个住在宫中的胶州书生黄生与宫中的白牡丹花仙香玉恋爱的故事,牡丹枯死后,黄生日日啼哭,他的真情感动了花神,使香玉复活了。黄生遂入山不回,和香玉过着美满的幸福生活,死后自己也变成了牡丹。文中还有一位重要的角色,是由宫中耐冬树幻化成的绛雪仙子,她既是香玉的挚友又是黄生的知己,陪伴黄生度过了最难熬的岁月,又助其让香玉复活,可谓是两人的真挚爱情的见证人。

如今太清宫内“绛雪”尚存,却不见“香玉”的身影,据鲁海先生介绍“香玉”的原型本就不在太清宫而是上清宫。蒲松龄当年在游览上清宫时,见到有牡丹数丛,其中一株白牡丹,株高花艳。宫中道士对他讲,这株白牡丹有几百年花龄了。许多年前有一个势力很大的官宦,见她艳丽,强行把她挖去。但过了段时间,一天晚上宫中道士听到有人敲门,从窗口看出去,是一个美丽的白衣少女,嘴里还不停说着:“我回来了,我回来了!”道士不敢开门,但第二天清晨,却发现那株被强移的白牡丹的旧根已经发出新芽,不久就重新开放了。蒲松龄听了这个故事,又联想到吴元泰《东游记》中有吕洞宾在崂山偶遇牡丹仙子,并与其结成神仙眷侣的记述,于是就写出了这篇《香玉》。

几百年前上清宫里的白牡丹,已不见芳踪,或许真的像蒲松龄写的那样随黄生的逝去一同枯萎了,但“绛雪”却没有追随他们而去,直到2005年才香消玉殒。如今在三官殿内看到的“绛雪”也已经不是蒲松龄看到的那一株,这棵“绛雪二代”其实原本是位于“绛雪”旁的一棵同样有着600多年树龄的山茶树。但树前的那块石碑,却是真“绛雪”曾经用过的。原青岛博物馆研究员王集钦就曾在《崂山刻石纪实》中提到过这块石碑的修建过程。1989年4月,崂山的刻石工程进至太清宫三官殿院中大耐冬树下时,要在此立一石刻。时任青岛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董海山说:“蒲松龄在此院写《聊斋》中的《香玉》篇,就叫‘绛雪’吧!”当时王集钦想让董部长题字又怕他不肯,于是就有意问:“哪个‘绛雪’?”于是董部长用硬笔在纸头上写下遒劲的“绛雪”二字,随后王集钦找到书法家王梦凡先生把硬笔写的细划修描了一下,又写了边款“聊斋志异香玉篇中之花神化身”。而这块1.5米高的石碑也算是就地取材,是从太清宫湾海滨选取的。工人刻好字后,立在树下,字涂朱红,如同美女分外妖娆,俨然成了三官殿内的一道风景。

蒲松龄在崂山的传说

蒲松龄当年究竟在太清宫住了多久,如今已经无从考证,但在崂山至今流传着许多跟他有关的传说,有替穷人告状的,有救人家姻缘的,都是些以才学、品德服人的故事。蒲松龄这一辈子虽没做成官,但能留下如此多的美誉也算是对他寒窗苦读几十年的回报了。

蒲松龄不仅笔下姻缘写得妙,现实生活中也愿意促成他人的好姻缘,在崂山地区就流传着一个蒲松龄妙联成婚的故事。

相传,蒲松龄住在崂山太清宫的时候,常到山下的村子里去蹓跶 。这一天,他来到一个村子,见一户人家门前围聚了好多人,并传出阵阵争吵声。他上前一打听,才知道今天这户人家的大儿子娶媳妇。谁知,媳妇到家门口了,不知从哪里来了个风水先生,硬说是这户人家的大门向阴不向阳,是个出殡的门口。要是新媳妇今天从这个大门进去,非出人命不可。新媳妇的公公、婆婆信以为真,便不让新媳妇进门,叫她先回娘家住几天,等改换了门口再成亲。哪知道,新媳妇偏偏是个犟眼子,贵贱不信那一套,非进门成亲不可。就这么,她便与公公、婆婆争吵起来……

蒲松龄听后,又仔细看了看这户人家的大门,灵机一动,叫人拿来纸笔,唰唰写下这样一副对子:门是好大门门大好出殡,百年死一口不死年少人。村里的人看了这幅对子,齐声喝彩。新媳妇和她的女婿、公公、婆婆看了,更是欢喜得不得了。当下一齐谢了蒲松龄,并叫人架上新媳妇,马上进屋拜堂成了亲。

还有一个民间传说叫做“蒲松龄倒拔垂杨柳”,但大家可别误会了,蒲松龄没有鲁智深那么大的力气,他只是找个借口为百姓做点好事。

相传,蒲松龄在崂山太清宫里写《聊斋志异》的时候,即墨县来了一个县官。这县官,依仗着巡抚是他的好友,到任没几天,就扬言要给即墨县的百姓加捐加税。这天,蒲松龄摇着扇子,走进了即墨县衙。他见天井里有一棵垂杨柳,便拉开架式,双手抱着那棵柳树吭哧、吭哧地拔了起来……

正在这时,一个衙役陪着县官从屋里走出来。那衙役认识蒲松龄,他一见蒲松龄在那里倒拔垂杨柳,心里十分纳闷,急忙走上前去,笑着问道:“聊斋先生,你到县衙来拔这棵柳树干什么?”蒲松龄一听立时住了手,直起腰来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气忿忿地说:“咳!兄弟,我是想着安安稳稳地呆在太清宫写我的文章,可这世道上什么怪景儿都有,搅得我安不下心来写呀!”

那衙役听后,好奇地问道:“聊斋先生,什么地方出了什么怪怪景儿?”蒲松龄叹息一声,把手一摆,说道:“别提了,这怪景儿就出在你们县衙这棵垂杨柳上。”

衙役听了蒲松龄的话,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树上?”蒲松龄道:“是啊,它到县衙里才扎根几天,却仗着根子粗,想把黎民百姓家里栽的花草树木的水肥,全搜刮到县衙来。你说它还让别的花草树木活不活了?今天,我不管它的根子有多深,非把它连根带梢拔出来不可!”说罢,朝县官瞪了几眼。那县官一听蒲松龄的话,心里就明白了。他刚想发作,可一想这“聊斋先生”连巡抚大人都敬他几分,自己的前任就是因为谎报灾情,叫他一本参倒的。想到这里,不由得害怕起来:罢、罢,我还是清正为官,老实做人吧!

从此,蒲松龄倒拔垂杨柳,教训县官的事儿,便在百姓中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