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德国人在青岛建三大兵营 少数参与火烧圆明园

2015-03-17 作者:宫岩

伊尔底斯兵营

德军进行火炮训练

青岛山炮台一直是许多青岛人认为很神圣的一个地方。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远东地区的主要战场,青岛山炮台将打造成一战遗址公园。透过青岛山炮台回到那个战火年代,还有样东西不应该被人忘记,那就是曾经的三大兵营。

从1899年到1909年,德国相继在青岛建设了伊尔底斯兵营、俾斯麦兵营和毛奇兵营,它们和青岛一起经历着百年的风雨变迁。本期《发现青岛》,我们将透过这些老照片与大家一起分享发生在兵营里的故事。

最早的伊尔底斯兵营

我们还是按照建设的时间介绍吧,首先是伊尔底斯兵营,德国胶澳总督府最早开建的营房,照片中这个辽阔的地方便是兵营所在地。在介绍兵营之前得先了解这样一段历史背景:

1891年6月,清政府决定将登州镇总兵衙门由登州(今蓬莱)移置青岛口,并建了总兵衙门,总兵章高元负责边防。总兵衙门的建筑规模很大,中轴前后三进,左右有跨院,比中等规模的县衙要大,相当于一般的府衙。1892年与总兵衙门一起建成的还有三个兵营,炮兵营、广武营和骧武营。它们的设立确实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让这位清朝末年的将领想不到的是,短短五年时间,他所保护的这片国土糊里糊涂地就被德国人抢走了。

1897年11月14日,当德国凭借“巨野教案”强行进入胶州湾占领青岛后,进入青岛的德国第三海军营就暂时居住在章高元建的几个兵营里面,那些兵营都有明显的清朝特征:简陋、狭小。对于一向讲究卫生的德国海军来说,这样的环境是住不习惯的,很多德国士兵都生病了。尤其是1899年,突如其来的一场瘟疫让29名德国士兵成为牺牲品,甚至包括在任总督叶世克海军上校。青岛文史爱好者王栋介绍:“这个数字占到了防驻德军总数的2% ,这种非战斗性的减员让他们非常头疼。因此,尽快建造卫生、整洁,符合德国标准的现代化兵营,成为非常迫切的任务。”而实际上,德军占领胶州湾伊始便开始在这里选址建造兵营了,这是德国打算永久占据此地的必然行为。

《胶州备忘录》在1898年~1899年的报告中写道:“为了安置第三海军营,已选中伊尔底斯山南坡以及通往伊尔底斯山大路以东的一块地方,那里卫生条件好,又临近浴场和靶场。已计划在那里营建两座营房,每座营房连接其附属建筑可安置一个连。每个房间,可以容纳10个人居住。可能在1900年雨季前交付使用。”从这份报告足见德国胶澳总督府对这座军营的看重。

伊尔底斯是哪里?一战研究者衣琳告诉记者:“德国人很喜欢用名人的名字来命名一座建筑或一条道路。跟另外两座兵营不一样的是,伊尔底斯是一艘炮舰的名字,在1896年时遇到海啸沉没于成山头一带,炮舰上60余名士兵全部遇难。为了纪念这艘炮舰,他们将当时的会山(今太平山)称为伊尔底斯山,在湛山的西麓建成的兵营就叫做伊尔底斯兵营。”

焚烧圆明园少数德军从青岛出发

在军营开建一年后,有件事发生了。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当时德军元帅瓦德西同时也是八国联军的统帅,驻扎在青岛的200余名德军也前往北京参加了那场抢劫行动。在赶跑慈禧太后、火烧圆明园后,他们兴高采烈地回来了,德国胶澳总督府为了迎接他们还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这是青岛历史上的一大污点,也是人们最不愿提及的往事。

瘟疫让29名士兵丧生、德军从北京“盛大归来”……或许可以这样认为,这一件件事情背后,为了安慰、保护或者嘉奖他们的士兵,德军将伊尔底斯兵营的规格抬至最高。

为了保证兵营质量,所用水泥和木材全部从国外进口;每间营房60平米,10名士兵居住,这比德国国内的标准都大出1/2;朝向海面的各个房间还有宽大的露天阳台,墙的外壁用花岗石铸成。虽然伊尔底斯兵营只有两座大型营房,还有数座军官用小型的二层楼房及一些辅助设施。但却耗费了95万马克,工期也持续了3年时间。

在后来发行的伊尔底斯兵营的明信片中,人们对这栋建筑的两个地方印象最为深刻:巴罗克式塔楼和宽敞的游廊。王栋说:“这两座营房的建筑立面为纵向三段式手法,中间起装饰性山墙,平缓的斜屋顶突出于墙体,清水墙线粉布勾边,两翼各建巴罗克式塔楼。而为了改善房间的通风,兵营的南边加建了游廊,后来这种风格也成为一种趋势,在1903年之前完成的许多商用、民用建筑上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响。慢慢的,人们对游廊进行了改进,将它封闭起来创造更多的空间,也符合青岛的气候环境。”对于这栋建筑,德国建筑学者华纳认为“具有典型的南欧建筑风格”。

会前岬炮台曾是青岛第一景点

除了建设兵营,他们还有个任务建设炮台,在修建的过程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修建炮台人人皆知,但炮台的位置却是需要保密的。修建炮台时,德国胶澳总督府找了几百名中国劳工,为防有人泄密,便谎称要带他们去个很远的地方。几百名劳工被安排进船舱内,只能通过光亮判断白天还是黑夜,就这样在海上一天一夜后到了个地方,开始干活。干完活又进入船舱,又漂了一天一夜才回到青岛。其实这些都是德国海军玩的把戏,他们根本没有去很远的地方,只是让船在海中漂了一天一夜而已。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当炮台建完后,德军便将这些劳工全部杀害了,至于埋在哪里不得而知。不管哪种结局,这些都只是传说而已,并没有确切的资料记载。

建成于1902年的会前岬(即汇泉角)炮台位于伊尔底斯山南部的海岬(海拔32米)小高地上,如此绝佳的位置让它成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岛城第一旅游景观”,素有“古堡凭吊”“古垒斜阳”“会崎松月”之誉。战后,日军将此地开辟为海滨公园,向全市公众开放,目的就是为了炫耀日军打败西洋人的胜利。

那时有马车专门去炮台,一个个炮塔就像一只只海龟趴在那里,炮筒很粗很长,不少人都跟这“乌龟壳”拍照合影。炮台还有专门的导游,手里拿着蜡烛,因为很多炮室都在地下,需要照明才能看清。在炮室中有个叫“一锅牛肉”的特殊景点不得不去。据说德军都喜欢吃牛肉,当年德军投降时,厨房里正炖着一大锅牛肉,听到这个消息,来不及吃饭军队便撤走了,这一锅牛肉慢慢风干被历史留了下来。

多年后,当人们再次来到这里,借着蜡烛微弱的光,早已分不清锅里究竟是泥块还是沙子,但还是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1917年,康有为第一次来青岛时便去了这里,还写下一首诗;著名诗人王亚平的代表作便是诗《一锅牛肉》;闻一多在《青岛》一文写道:“在槐树荫,还埋着十几年前德人坚固的炮台,深长的甬道里你还可以看见那些地下室,那些被毁的大炮和墙壁上血涂的手迹……”

1944年,日本国内经济危机,再也无法支付庞大的对外军事开支,他们在全世界占领地区掀起了一股“捐献热”,凡是带铁元素的餐具、农具都被捐到了钢铁厂,化为武器。炮台的大炮们也没有躲过这次劫难,被融进铁水中。所以当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再去炮台只能看到几个大窟窿,一片凄惨的景象。

两所学校同时在这里开办

章高元在建总兵衙门和兵营时,没有想到短短五年后,这里就被德军侵占。当然,煞费苦心建造兵营的德军自然也料不到,不久他们也会经历同样的命运。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侵占青岛,伊尔底斯兵营也就成了日本的旭兵营。直到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兵营的命运才被再一次改写。这一次,不是兵营,而是学校。

根据青岛著名文史专家鲁海在《老楼故事》中的介绍,在谈判交还青岛时,日本以创办青岛商科大学的名义保留伊尔底斯兵营,这所学校是由日华实业协会负责出资筹备,但受日本大地震影响,商科大学筹备一年也未能招生。后来,胶澳督办公署就在这里开办了胶澳公立职业学校,这也是第一所由中国人自己开办的职业学校。胶澳公立职业学校招收商科学生四班、初级学生两班、补习课学生一班,总计150余人,教职员16人,年经费23000元,1925年8月停办。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一大”山东代表邓恩铭来青岛时还利用学校开展工作,培养积极分子。

在这期间,1923年4月,山东士绅陈雪南创办私立胶澳中学,本来是定在毛奇兵营,但后来兵营被北洋政府海军陆战队进驻,只能也将学校开在了伊尔底斯兵营。所以有一年的时间,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一座兵营里开了两所学校,这两所学校之间没有院墙,学生们交往自由。之后,私立胶澳中学改为公立胶澳中学,又改为青岛市立中学(青岛一中前身),蔡元培题写的校名。这所学校里还有很多著名的老师和学生,比如著名作家王统照、著名诗人汪静之,还有著名翻译家章铁民、张友松等都在这里任教。

1935年暑假之际,这里举办了一场“全国铁路沿线物品展销会”,展销沿线土特产及工艺品,这也是解放前青岛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博览会。此后,日本再次占领青岛,这里又恢复了兵营的面貌。

俾斯麦兵营

毛奇兵营

海大鱼山校区内的营房

最大的俾斯麦兵营

我们都听过这个名字——“铁血首相”俾斯麦。这位德国近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结束了德国的分裂,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被誉为“德国的建筑师”“德国的领航员”。俾斯麦的影响力,在1899年占领青岛时就显现出来了。之前我们提到德国人擅长用名人的名字来命名城市或建筑,俾斯麦这个名字在当时的利用率最高。他们先将青岛山改名为俾斯麦山,之后便相继建造了俾斯麦兵营、俾斯麦炮台和俾斯麦路(今江苏路)。尤其是俾斯麦兵营特殊的构造和庞大的工程,吸引着喜好历史建筑的青岛文史爱好者王栋一次次探秘:

“俾斯麦兵营历时7年,花费75万马克,四座‘工’字形营房的中间是一个方形的操场,用于士兵日常训练,此外还有士兵活动中心、军官公寓、汽车库、马厩等附属建筑。”俾斯麦兵营的建筑整体为新哥特式造型,四座营房看上去相似,细节却明显不同,怪不得被德国学者约瑟夫·林德评论为“堪称对未来的建筑产生积极影响的典范。”

现在,俾斯麦兵营的旧址上是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水产馆便是其中一座营房,在碑文上记载着这样一段文字:“此楼建于1903年,建筑面积5865平方米,为德国侵占青岛后建设的俾斯麦兵营营房,属德国新哥特式建筑。1914年后,曾为侵华日军兵营……”学校的学生说,水产馆前面这座正在装修的楼房也是俾斯麦兵营,因为和它长得一模一样。建筑已经被蓝色的木板遮挡,记者只能透过茂密的树枝从外观上浏览,不管是从顶楼的样子还是楼梯构造确实和水产馆如出一辙。

俾斯麦兵营是三大兵营中最大的一座。因主要以步兵、少量轻型炮兵为主,所以走廊的墙壁上还设有专门放置枪支的枪龛。一战研究者衣琳告诉记者:“俾斯麦兵营靠近红岛路的房子里墙面上都有一个隐蔽的门,有一个人的高度,从外面看是扇窗户,当有紧急情况发生时,士兵就可以从这里直接上山,到各个炮点进行战斗。”

设有先进的抽水马桶

作为德军在青岛建的第二座军营,起初它也延续了伊尔底斯兵营的豪华奢侈。不仅在构造上煞费苦心,还加入了很多细小的装饰元素,比如优美的拱券,大块花岗石砌筑的墙壁,游廊上小型的罗马柱等等,好像一座座度假旅馆。当然,为预防疾病发生,他们还采用了新的卫生标准,除了宿舍配有与厕所分开的盥洗间,甚至还引入了更为先进的抽水马桶。《青岛被设为德国的卫戍城》一书认为:“青岛是东亚第一座大规模安装这种设施的城市,俾斯麦营兵营是继伊尔底斯兵营之后的第二座。”只是这些投入让俾斯麦兵营的预算远远超支,在接下来的建设中只能摒弃一些无关紧要的元素,整体构造以简单实用为主。

用了7年时间,分两次建设,俾斯麦兵营终于大功告成,德军还没有享受够这所大营房,便到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兵营被日军占领,改为万年兵营。兵营之后的命运和伊尔底斯兵营有点类似。

先是1923年康有为看中了这座兵营,准备办一所大学,但那时这里是北洋五师的驻地,他的愿望只能化为泡影。一年后,康有为的心愿被高恩洪实现了,他在这里创办了私立青岛大学,聘请了大量知名人士任教。凡到这的人们都对这栋建筑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20世纪80年代初,郑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刘维汉回忆私立青岛大学时写道:“校舍是德国占领时的万年兵营(应是俾斯麦兵营),有地下室。校内林木葱郁,环境幽静,楼房建筑雄伟坚固,朴而不华,表现了日耳曼民族的英雄气概和崇实精神,也暴露出帝国主义长久占领的野心。然曾日月之几何,德、日侵略之魔王俱化为粪土矣。青岛物归原主,侵略者之兵营,成为我国教育之高等学府,可嘉亦可庆矣。”之后,私立青岛大学又几经变迁,在1932年改为国立山东大学。

那是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第二次占领青岛,俾斯麦又恢复了兵营的身份,日军还将司令部设在这里。一位80多岁的青岛市民告诉记者这样一件事:当日军攻陷新加坡时,他们强迫中小学生进入兵营参观、并上街“庆祝”游行。那时日军强迫他们喊:“日本帝国主义,万岁!”的口号,万岁二字,日文的读音和“半岁”有点类似,这些中小学生也不知哪来的胆子,明目张胆地喊起了“半岁”。

日本人走了,美国人又来了,俾斯麦又成了美国海军司令部后勤兵营。国民党当局为了讨好美国人,竟然要求中国市民在早晚升降旗时驻足敬礼。直到1949年青岛解放,学校又重新回到这里,一直到现在。

俾斯麦(青岛山)炮台是俾斯麦兵营的最大附属品,这里还有一条地下通道可以直接通往兵营。等到一战遗址公园建设完工,人们就可以看到一个更为完整、全面的一战战场。

毛奇兵营曾被称为“马房子”

在青岛市北区西部有座贮水山,原名烽台岭,因在山顶上有明代的烽火台而得名。这座山分为东西两个山峰,从远处看特别像马鞍,所以老百姓也叫它马鞍山。不过自从德军占领青岛后,这个特殊的地方被赋予了新的名字:毛尔提克山,以纪念1891年去世的德军前陆军总参谋长冯·毛尔提克元帅。

1906年,德军在山下东侧500米处,开始修建毛奇兵营。与另外两个兵营不一样,毛奇兵营主要是骑兵、工兵以及机关枪小队,骑兵小分队每天从这里出发,骑马去青岛周边地区巡逻,主要担负着巡逻、侦察和通信任务。所以不仅建有营房、食堂,还有马厩、驯马场、带有武器修造车间的鞍具锻造车间和办公楼。1907年这些建筑完工后,又建设了火炮库和车辆库,开辟了条新的铁路支线,以便运输军火、后备物资。

关于德军的骑兵,有这样一件事。根据《胶澳租借条约》,德国开始修建胶济铁路,修到高密段时,因铁路路基阻断水源,影响了农民种植,引起农民抗争。德军派骑兵去镇压,抗争愈演愈烈,最后在德国传教士卫礼贤斡旋下得以平息。这件事还被作家莫言写进他的长篇小说《檀香刑》中。

相比较前两个兵营,青岛文史爱好者王栋介绍:“其实这个兵营早在1899年就存在了,不过最初仅为一些简易的活动平房和军用帐篷。毛奇兵营完全摒弃了华丽的装饰,整个工程造价只有50万马克。”

兵营建成后,人们称这里为“马房子”。之后日本占领青岛,将毛奇兵营改名若鹤兵营,这里成为人们最不敢经过的地方。据说,只要中国人经过兵营,必须向持枪的警卫脱帽鞠躬,否则便会招来一顿打骂,如果骑自行车经过,到这里时必须得下车,否则也得受到皮肉之苦。

德军骑兵团中队承担着对周边地区的巡逻和侦察任务,有时会到50公里外的即墨或胶州执行任务。而作为距离五大步兵堡垒最近的毛奇兵营来说,战时可以提供最便捷的后勤支援。所以,三大兵营中造价最低的毛奇兵营却在日德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衣琳告诉记者一个细节:“兵营地处台东镇西部,距离德军的前沿较近,战时支援非常方便。所以在日德战争中,这里的德军兵员最多,许多炮兵炮弹打尽便拿起步兵武器来到毛奇兵营继续战斗。他们分批轮换上前沿阵地,回来便在兵营内休整,次日凌晨再去前沿。特别是在战争的最后几天,由于日军的炮兵猛烈轰击,相当部分的建筑遭到炮击毁坏严重,兵营内一片狼藉,混乱不堪,德军官兵身心疲惫已达极限。”

日德双方在这里谈判分赃

毛奇兵营因它特殊的位置注定会在历史上留下特殊的印迹。1914年日德战争中,德军在毛尔提克山上修建了多处火炮阵地,以加强前沿的支援火力,但还是没能抵挡住日军的步伐,它坚持着,成为最后一批向日军投降的阵地之一。这里曾发生过主峰阵地的最后一战。

11月7日战争结束后,这里成为日德双方的临时谈判点,当德国总督迈尔·瓦德克将投降书交到日军指挥官神尾中将手中的那一刻,青岛的命运从这里被改写。之后,日军在兵营后面修建了临时住房,暂时关押德军俘虏。稍后从沙子口将他们一批批送到日本境内,继续关押在战俘收容所,直到一战结束才遣送回国。

而除了这些战争上的事件,毛奇兵营还让人们想到另外一件事,青岛第一座啤酒屋。德国人喜欢喝啤酒,当登州路附近出现一座兵营时,德国商人看到了商机,在它的附近开设了一家酒吧,专门卖啤酒,既能满足德国兵的需求,还能带来丰厚的利润。1903年,德国商人的生意越做越大,又在酒吧附近创建了一家啤酒厂,这便是“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啤酒厂前身)。

这便是德国在青岛的三大兵营,它们各具特色,最终都逃脱不了战争失败的命运。幸运的是,俾斯麦兵营、伊尔底斯兵营和毛奇兵营的德式建筑基本保存完好,继续在向我们述说着当年的故事。

作为德国在青岛建的第一座兵营,伊尔底斯兵营走过了“八国联军”年代,看着会前岬炮台成为青岛第一景观,又让两座学府在这里并存。与它应运而生的另外两座兵营,虽然建造时间不一样、位置也不同,命运却和伊尔底斯兵营紧紧缠绕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