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清初即墨黄培文字狱案 康熙御批将其绞死

2015-03-17 作者:宫岩

黄培画像

之前我们跟大家讲了即墨名人黄嘉善的故事,这位明代兵部尚书一生战功累累、政绩耀眼,却因一场家族灾难被排挤在《明史》之外,这场灾难就是康熙年间发生的“黄培文字狱案”。

黄培,字孟坚,号封岳,黄嘉善嫡孙。他年少有为,袭锦衣卫指挥佥事。明朝灭亡后,他毅然辞官回到即墨老家,整日饮酒赋诗,将对明朝的满腔热血和对清朝的蔑视发泄其中。殊不知,正是这些诗集,将他送上了断头台,也让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株连入狱。黄培文字狱,历时四年,217人受牵连,而引起这一切的竟是子孙之间的内部矛盾。

敢于直谏的少年黄培

黄嘉善共有五子,长子黄宗宪早逝,留下一个遗子,便是黄培。或许因为自幼丧父的关系,黄嘉善对这个嫡孙特别上心,从小教他勤奋读书和为官之道,16岁那年,黄培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入朝为官。为了培养他的君子正气,黄嘉善当时向他推荐了两个人,一位是刘鸿训,日后成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还有一位叫钟羽正,后来的工部尚书。在他们的指导下,再加上黄培自身努力,很快就被提升为钦差提督街道。

年少有为的黄培继承了祖父的所有优点,他发言不苟,处事知大体,明代书画家董其昌专门写过一首诗称赞他:“肘佩黄金印,身藏白玉壶,请看麟阁昼,有此璧人无。”而在性格方面他比祖父表现的更为刚烈,当锦衣卫时,曾因他刚正不阿、敢于直谏,遭受廷杖,即便如此也始终不改,深得明廷器重。

明末,明廷内部被分化成了两派,一派主张与满清对抗到底,还有一派则握手言和,满足对方条件。尤其是崇祯晚年,崇祯皇帝也开始倾向于和谈,这可气坏了当时的大臣黄道周,他凭借自己扎实的文学理论知识,在朝堂上与对方展开了一次精彩的辩论赛,说到情绪激动处甚至厉声直逼皇上:“忠佞不分,则邪正混淆,何以治?”最终惹怒了崇祯,被连降六级。这位黄圣人不服输,此后又接连上书,崇祯一怒之下将其打入大狱,又给锦衣卫下了道指令:杀!黄培得到消息后,对手下说:“道周君子也,勿得侵辱,期善护之。”之后又想办法,帮黄道周逃过一劫。

即墨黄氏十八世后人黄象铁在《吾祖黄嘉善传奇》一文中也记载了同样的案例:吏科给事中熊开元、礼科给事中姜埰因触怒皇上被打入锦衣卫,皇上夜里发旨让骆养性将他们处死,恰好黄培和骆养性都在,骆养性询问黄培怎么办?黄培说:“密旨杀人,非天子法,其辞之。”骆养性听从黄培的意见,没有杀熊开元和姜埰。

非常时期,黄培不畏权势,利用自己职务之便,救护正人,得到很多人的敬佩。对同事如此,对自己的朋友他更重义气。《周至元诗文选》中有这样一件事:他的朋友宋九青被罢免职务后,将千金家产暂时寄存在黄培家,没想到夫妇俩不幸遇难死亡,只留下8个月大的孩子。黄培多方打听,联系上宋九青的兄弟,将千金如数归还,还自己掏钱送他回老家。

黄培谨记黄家家训“忠厚传家,诗书继世”,在朝为官17年,直到1644年,清朝入关占据北京,黄培不堪忍辱,辞官离去。

明朝灭亡他欲殉国

黄家几代在朝为官,深受明廷器重。比如黄培的原配夫人是即墨乡绅蓝再茂之女,因病早逝后,崇祯皇帝将一位姓安的宫女赐给他为副室,安氏为他生了个儿子取名黄贞明。明王朝灭亡,黄培的四个叔父守义不仕,他更是心疼不已,几次想以身殉国。只是,那时母亲因病在北京去世,还需他将灵柩运回即墨老家。妻子安氏自缢后,黄培便带着6岁的儿子,回到即墨把母亲安葬好,又把儿子交给三叔黄宗庠,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一生,以表示对明朝的忠心。

黄宗庠感念他一片赤诚,但就算殉国也不能改变什么,还不如这样坚持着,或许还有机会,几次劝导终于打消了他寻死的念头,留在老家。但自此之后,黄培忧郁悲愤,他忘不了明朝对他的恩遇,更不能忍受清政府的残暴统治,只是自己空有一腔热情却无法宣泄,更无力改变。

他能做的,只能是蓄发留须、宽袖大袍,不换清朝服饰。周至元在书中说:“那时清朝的剃发令已经颁布,并极为严厉。”但黄培不管,哪怕背后有人指指点点,有人嘲笑,也我行我素。只是这事,如果被官府知道,可就麻烦了。

即墨县令周铨是个视财如命的贪官,得知黄培的举动,又打听到他是明朝官裔后,动起了歪脑筋,这身份地位,黄家肯定有很多资产,何不借机敲他一笔。他不明说,而是派人找到黄培,县太爷要跟你借五百两银子!黄培不理。对方就用言语威胁,久经官场的黄培最难忍受这种无理敲诈,直接把对方请出门。周铨怒了,一条“违抗清朝服制的罪名”将黄培抓了起来。后来,黄家上下打点,花了上千两银子才将其救了出来。

经过这件事,黄培内心愈加苦闷和孤寂,他就像一个世外桃源的人,不见人不说话,就算家里的事,也不闻不问。每天呆在自己的丈石斋里,看着那块3米多高的大石头,喃喃自语:“此坚此贞,期勿负此石耳。”

据说,这块巨石是从崂山八仙墩得来的,又叫崂山玄玉。崂山当地还有个传说:“黄培去崂山八仙墩勘察地形海域,忽然看见一块丈高大石,通体黝墨润泽,光彩夺目,美如宝玉。黄培得到这块宝石后,清晨在石前舞剑,中午面对玄玉品茶,月下与玄玉对酌。后来黄培因文字狱被害,玄玉也突然自断。人去石损,自此玄玉消匿人间。”

姐夫宋继澄的到来

一个人的到来,将黄培从绝望中解救了出来。这人叫宋继澄,黄培的姐夫,前明举人,也是位极有民族气节的人物。明朝灭亡后,他和儿子宋琏隐居即墨,自此与诗酒为伴。但他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明亡,一些不愿与清朝为伍的爱国人士,便采取了这种隐居的形式,他们集合在一起,日夜饮酒作诗,名为诗社,实为“反清复明”做努力。宋继澄就是胶东大社的领袖。进入诗社,黄培多年的苦闷才得到宣泄,他与这些跟自己有同样经历和感触的人一起,将内心情感写入一首首诗中,所以这些诗文都带有明显的怀明蔑清情绪。

《周至元诗文选》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顺治十八年(1661年),农民领袖于七在栖霞起义抗清,宋继澄等人兴奋不已,相传黄培还以物资接济过于七军。不幸的是,轰轰烈烈的战争还是以失败告终,黄培等人的希望化为泡影。

“慨比从前二十年,何从一日天地宽。”黄培写在《秋兴诗》中的诗句,是他明亡回家乡二十余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即墨县志》副主编孙鹏介绍:“从顺治元年到康熙元年(1644年~1662年),黄培共作诗280余首,略加删改,收录266首,命名为《含章馆诗集》,于清康熙元年刻印成册,分赠亲友。”殊不知,就是这本诗集惹出杀身之祸。

事情的起因源于这对年轻兄弟。黄培的原配妻子有位胞弟叫蓝润,蓝润有个从弟叫蓝溥,蓝溥的儿子蓝启新与黄培的儿子黄贞明是同学,这关系应该算是比较近的亲戚了吧。但俩小伙子都年轻气盛,启新仗着自己伯父是当朝权贵看不起贞明,贞明也看不上启新,两人经常有唇齿之争。可能有一天贞明话说得有点急,语及蓝溥。启新回去跟父亲哭诉、告状,这下把蓝溥给气坏了,俩孩子之间的矛盾演变成了家族之争。蓝溥了解这些年黄培是怎么过来的,也知道他心里的想法,于是拿出家里的《含章馆诗集》,从里面摘录出黄培发牢骚反清复明的诗句,将其告到了衙门。

事情闹得有点大了。即墨市博物馆原馆长江志礼在《清黄培文字狱案》一文中说:“即墨县令樊仕福因病不能理事,未加审讯。至七月中旬莱州知府张应瑞到即墨,蓝溥又递状催促。蓝溥之意,本在报前嫌,压服黄培,岂知此事又被金桓利用。”

金桓,据传是黄培家的佃户,秀才出身却不务正业。欠黄家佃银,却耍赖不还,黄培家人打了他几下,便怀恨在心,想着有一天一定要报复。听说蓝溥状告黄培,他也落井下水交了状子,告的是黄培欺君屠民,实际上把柄也是《含章馆诗集》。两道状子都同时指向黄培一人,衙门赶紧受理提审黄培。那时,整个案子还没有扩大,黄培也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称病委托儿子贞明和亲家江谦受去处理此事。一来江谦受在莱州还有一定威望,二来县太爷听完双方的供词后发现,这原本就是个简单的家庭矛盾,便进行了庭外和解。让贞明给蓝溥和金桓赔礼道歉,这事就算结束了。

一场风波在黄家的权势影响下终被平息。蓝溥不满意,金桓更不服气,他们都没办法。但这只是个开始而已,一个人的加入将彻底改变整个案件局势,甚至把黄培送上绞刑架。

他叫姜元衡,原名黄元衡,祖父黄宽是黄家的家奴。1649年,他考中进士后便私自改回了姓氏。就是他,搜集了十条罪证,用四年时间将黄培一步步推向断头台。黄培文字狱前后涉及217人,最终以黄培被绞刑而结案。此后,黄贞明搬离即墨城隐居崂山,黄培的女儿出家当了尼姑,姜元衡也世代背负着背恩弃主的骂名。

家奴的报复

那是一个寒冬的早上,秀才黄嘉善出门遇到一位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小乞丐,小乞丐告诉他,自己姓姜,莱阳人,自幼没了父母,只能一个人流浪。黄嘉善看他可怜就把他领进了黄家当奴仆,改名“小自来”,等他成人又给他取了个名字黄宽。希望他的人生之路越来越宽。

黄家对黄宽确实仁至义尽,20岁时给他娶了媳妇,生下两男四女,又供长子读书,黄元衡便是黄宽的长孙。在即墨黄氏十八世后人黄象铁所写的《吾祖黄嘉善传奇》一文中记载了姜家与黄家结缘的整个过程。

这段融洽的主仆关系维持了两代人,被黄元衡彻底打破了。《即墨县志》副主编孙鹏说:“清朝初期,很多有民族气节的有识之士为了不与清朝为伍,不让子孙参加清朝科举,但元衡参加了,他考了举人又成了进士。”此时的元衡做了个重大决定,没有经过黄家同意,便私自上书朝廷改回了姜姓,这件事让黄家人心存芥蒂。

进入仕途的姜元衡靠自己的手段一步步往上爬,没多久因贿卖童生,被顺天府丞刘秉政参劾。虽然被朝廷降级,接着又丁父忧回家,几年得不到升迁,回到莱州城的姜元衡依然趾高气昂。

曾经私自改姓,已经是背恩弃主。即使现在荣归故里,家乡人也会对他指指点点,尤其是黄家更不会给他好脸色看。黄培的弟弟在河边,姜元衡从这里经过,他忽然洒过来一捧水,说脚太脏别弄脏了地方,众目睽睽之下给他难堪。黄家有人去世,姜元衡前去吊唁,没有人前来迎接,也没有哭声,又是一次莫大的耻辱。还有一次,宋继澄囊中羞涩得到众人帮扶,为感念即墨等人的资助,临走前特写下好我十三君诗,黄培却直接把写给姜元衡的诗删掉,改为好我十二君。一次次事件让姜元衡深受打击,心中对黄培的憎恨也越来越重,他隐忍着要等到合适的机会给黄家一次致命打击。

这个机会很快就到了。他利用金桓控告黄培失败后,为了掀起一场更大的风波,又找到杨万晓当帮凶,杨万晓也是即墨县的生员之一,他素与黄培有过节,曾经又在黄家当过家教,对黄家的事有所了解。三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密谋,于康熙五年(1666年)六月,列出黄培十项罪状,酿造出了一个极为严重的文字狱案。

双方现场对质

至此,案件的原告已经全部到齐了,接到诉状的山东巡抚一看,此事事关重大,不敢妄自评判,上书朝廷请示。此时,被告黄培才意识到事情闹大了,一方面赶紧凑集了十万两银子派人到北京、济南等地打点,一方面赶紧写辩护,同时派儿子黄贞明搜集姜元衡的罪证。康熙七年(1668)正月三十日,康熙皇帝一道密旨,黄培文字狱案正式开庭,会审通过双方对质的形式进行。即墨著名历史学家周至元经过五年努力,找到当时庭审的原始卷宗,里面完整记录了黄培文字狱的审讯全过程。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些记录,来一次现场还原:

高堂上坐着山东巡抚等人组成的会审团,堂下一侧为原告、一侧为被告,跟本案相关的人员在庭外候审。审问先从姜元衡开始:

审判官问:“你说《含章馆诗集》中有隐叛语,都是哪些?一一说来。”

姜元衡:“培诗中有‘纪年犹列汉春秋’之句,他说出一个汉字,就是不尊我朝年号。”

黄培辩道:“这是游山的诗,是说乡村野人不知世事的意思。”

姜元衡:“他说汉春秋,就是心在思明。”

黄培说:“今诗人用秦汉唐宋入诗者众多,难道都是思明吗?”

这一句没把黄培问倒,姜元衡又找到下一篇:“问说波方定,蛮鸿遍地多,不知天下事,明日更如何。天下太平,他却在诗中说明日更如何,这明明就是不轨之意。”

黄培解释:“那是崇祯十五年所作的诗。”

审判官总结:“既是明朝做的诗,到本朝也不应刊刻了。”

黄培无词对答。

在控告黄培隐叛语一项中,姜元衡共举出9处诗文,黄培都进行了一一辩解。此后他又举出例子控告黄培在诗文中诽谤清朝,其中有这样一句:有民皆板荡,天地不蓬飞。

姜元衡说:“板者反也,如何天下安乐,他用板荡二字,不是存心诽谤吗?”

黄培再辩:“此诗也是追伤明乱所做。”

元衡又道:“你诗中说,世尽争葵藿,人谁念蕨薇,居然以夷齐自比,不肯献蕨薇于本朝。”

这次,黄培虽然也有辩解,但刚说完审判官就厉声喝道:“这种谬狂之诗,竟敢在本朝刊刻,你还要强辩吗?”

在姜元衡控告黄培的十条罪证中,除了这些悖逆诗文外,连他的家人也不放过,比如他告:“黄培母亲的墓志铭上没有清朝年号”、“黄培父亲黄宗宪不剃发并以明朝衣冠殉葬”还有“黄培的儿子取名贞明,有个明字,有不能忘怀明朝之意”……

这些问题看上去可笑至极,黄培只能一一辩解:“当年葬母时,一时糊涂,并非有心。我父亲临终之时,你父亲也在榻前,有没有剃发问你父亲便知。至于我儿子黄贞明,今年已经三十岁了,从来就没改过名字。”

相比较这十条罪证,黄培反控告姜元衡的问题并不是很多,只抓住一条:背恩弃主。封建时期主仆之分很严,仅这一条就给姜元衡有力的反击。

顾炎武被株连入狱七个月

案件涉及的其他人就不多说了,其中有个人不得不提,明末著名思想家、学者顾炎武。顾炎武,初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江苏昆山人。

姜元衡控告他:“曾到即墨黄家住,搜集史实作《忠节录》。”

顾炎武是这样说的:“贡生是江南人,因在山东做买卖,将本钱寄在章丘谢家,后来谢家把本钱亏损,给了贡生一处庄田。贡生从不认得姜家、黄家为谁,去年五月份去谢家时才认识姜元衡。他就这样把我牵扯进来了?更何况我还没看过那本书。”

顾炎武是何等聪明人物,他当场请求审判官给了一本原书,翻看起来。看完后笑了笑,回禀审判官:“这书中有宁人二字,姜元衡就说这是我,那宁人下面还有铉恭二字,姜元衡的弟弟就叫铉恭,那这里的铉恭就是他的弟弟了?”

此话一出让姜元衡头冒虚汗,生怕又把弟弟牵扯进来。赶紧抛出下一个问题:“那你到即墨住在黄家,还曾与杨万晓同过席。”

把自己的帮凶搬了出来,审判官提审杨万晓,此时的杨万晓却说:“当时我在黄家读书,有人跟我说,有一位江南才子要来,后来也没见到,只听说他叫顾宁人,不曾见到真面。”

没了杨万晓的证据,审判官几次问黄培,黄培也一口咬定:“从不认识顾炎武为何人!”所以,顾炎武入狱七个月后,因证据不足宣告无罪出狱。其实除了证据,顾炎武早日结案,还有其他原因,周至元在书中说:“顾炎武的外甥在北京做大学士,跟山东布政的关系很好,顾炎武入狱后,他便给山东布政写了封信‘母舅顾炎武,赋性怪癖……有仇人诬陷所致,久识吾兄明镜高悬,当能予以昭雪……’此外,还有顾炎武的朋友也都身居高位,为他的事情出力不少。”

那顾炎武究竟有没有到过即墨呢?答案是肯定的。他不仅到过即墨在黄家做客,还与黄宗昌游崂山,为黄宗昌的《崂山志》写序。

经过四年审讯,黄培文字狱终于结案。此案虽涉及217人,但最终只有黄培一人判处了死刑(康熙御批)。或许有人会问,诗社、诗集,这些铁证如山的证据足以让参与者同时丧命,为何只牺牲了他一人?黄家利用权势和财富疏通是一方面,至关重要的一点是,黄培为避免牵连亲友,一人揽过了所有罪名。

黄培被葬在水清沟

宣告案件结果后,黄培释然了,狱中的他照常吃饭、照常说话,看不出丝毫恐惧。康熙八年(1669年)四月初一,他昂首阔步走进刑场,从容作诗,在济南延颈就刑,终年66岁。

或许这些年他一直等着这一天。在之后莱阳诗人宋琏为他写的墓志铭上说,黄培在临刑前曾对自己说:“你是明白我的,明亡时我送母亲灵柩回家,本应该殉国,却没有做。现在,我不想为自己做无罪的辩护,只希望一死。”

黄培死后,黄贞明将其灵柩运回即墨,葬于水清沟,副室刘氏自缢墓旁殉葬。黄贞明则搬出即墨城,隐居崂山,而正值芳华的妹妹也因父亲的死,矢志不嫁,到白云庵出家为尼。这场文字狱,让黄家大受影响,也让姜元衡世代背负着背恩弃主的骂名,此后,姜黄不接亲,直到民国后才释然。

现在重看事件始末,孙鹏说:“黄培实际行为中确实反清复明,而姜元衡则是依附清王朝公报私仇。”姜元衡有错,黄家也有错,他们都是封建阶级用于统治的牺牲品罢了。

现在,水清沟旧城改造,早已寻不着黄培的坟冢。幸运的是,记者在城阳惜福镇街道黄家营社区找到了黄培的后代。黄旭显是黄家第十九代世孙,说起黄培这位九世祖,他告诉记者:“在黄培死后,黄家大受影响,家族慢慢衰落。黄家营是目前唯一有黄家后代的地方,2010年,我们重修了家谱,现在孩子起名都得按照家谱的排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