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螳螂拳始祖于七是戚继光外孙 隐姓埋名华严寺

2015-03-13 作者:宫岩

崂山华严寺

于七画像

眼前这个身材魁梧、神情威严的人便是于七,作为明末清初胶东农民起义的领袖人物,于七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他的爷爷是栖霞首富,外祖父是一代名将戚继光 ,名副其实的“高富帅”,因看不惯清政府的残暴统治,带领农民发动起义,从烟台牙山到即墨浮山 ,前后历经14年时间。起义失败后,于七“沸水泼脸”躲进崂山华严寺中,从此落地为僧。我们有幸找到了于七第十代嫡孙于桂明,在他的帮助下,本期《发现青岛》就一起来聊聊于七的故事吧。

于七是戚继光的外孙

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很多,绝大多数领导者都是最底层的农民,而于七不一样,他是位富庶家族的少爷。根据于七第十代嫡孙于桂明提供的资料显示,于家在莱阳是个很有名望的大家族,多人在朝为官,政绩卓著但还算不上有钱人,直到全家从莱阳县搬到了栖霞县唐家泊村,于进表的出现改变了这个家族的命运。“他是于七的祖父,靠开金矿发了家,迅速成为栖霞第一大富户。”于桂明说,发财后便建了明朝末年山东省第一大宅院——于家唐家泊大宅院。

于进表做生意厉害,武术也很厉害,他跟当时的名将戚继光是多年的挚友。有了这层关系,于进表便把儿子于可清交给了他。多年后,儿子成了明朝武将军,不仅练就了一身好本领,人送外号“草上飞”,还将戚继光的大女儿娶回了家,于、戚两家更是亲上加亲了。1609年,于七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大家族,爷爷是栖霞巨商、姥爷是名将戚继光、爸爸是将军,如果按现在的条件算起来,这绝对算得上是“高富帅”了吧。于七,名孟禧,字乐吾,乳名小喜。至于家人为什么给他起名叫孟禧,民间还有着这样一个故事:

说于家媳妇接连生下六个闺女后,全家人着急了,要是再没有男孩,难道这老于家要绝后不成!为这事,婆婆、媳妇整日烧香拜佛,后来听人说,庙会里的送子观音非常灵,凡是去过的人都实现愿望了。婆媳一听,赶紧去了庙会。或许是她们的诚心打动了观音娘娘,数月后,媳妇真的怀孕了,全家人都把希望寄托到这个胎儿身上,媳妇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一天夜里她做了个梦,梦里送子观音又出现了,笑容满面地送过来一个孩子,她睁眼一看,真是个可爱的大胖小子啊,刚要笑着伸手去接……忽然之间,手就空了,媳妇从惊吓中醒来,原来是场梦啊。婆婆听完倒是高兴:“放心吧,这是喜梦。”没多久,媳妇真的生下来一个男婴,大家都说这是观音娘娘送来的,就取名“梦喜”(后改为孟禧)吧。

此后,于家又连续填了两个男婴,家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尤其是于七,人小鬼大,爱搞恶作剧,不是上树掏鸟窝,就是在课堂上跟先生吵架 。但他在练武方面颇有天分,8岁那年便拜沧州著名武师胡登选为师,拳术、刀法、枪法,样样精通。

两次发动胶东农民起义

有了胡登选的教导,再加上家人的督促,于七很快有了成绩。17岁参加府试,考取文秀才登州府第一名,21岁考取武秀才,1630年,22岁的他又考取了武举人,成为明朝登州府最末总兵。清兵入关后,他不想为清朝服务,卸甲归农。

“于七虽出身于富有家族,但他非常痛恨剥削阶级,同情劳动人民。”作为研究于七的老专家,周至元在《周至元诗文选》中这样评价。处在明末清初、社会动荡阶段,于七和兄弟于六广泛开展社交,结交武林中人 ,劫富济贫。不过他们抢劫也是有原则性的,比如打听到有富家大户时,于七先独自登门拜见,如果对方拿出所有钱财粮食,他就取一半,给对方留一半。相反,如果对方吝啬耍心眼,就别怪于七不客气了,他会用武力拿走所有家产。久而久之,于七的名声越来越大,投奔者也越来越多,1650年,于七以淘金工为主体,联合胶东各县农民起义武装,发动了胶东第一次农民抗清起义,他率领千人进攻宁海州(今烟台牟平区),将知州刘文琪枭首示众。当时满清政府暂时无暇顾及,让当时登州知府张尚贤出面,采取怀柔政策,招抚于七为栖霞把总(明代及清代前中期陆军基层军官名)。有了这个身份,于七可以更方便聚集人脉、扩大武装力量,他当时结交了一批反清复明的“复社人员”,比如栖霞的郝晋、莱阳的宋番宋琬兄弟、宋继澄父子,还有即墨黄培等等,只等时机成熟,来一次更大规模的起义。

没想到 ,这个机会提前到来了,而点燃这场战争火焰的竟然是莱阳城一个有名的恶霸宋彝秉,人称“宋二阎王”。他虽是宋琬的侄子,却是宋家家族里的败类,整日吃喝嫖赌、无恶不作。这样一个人,怎么跟于七惹上关系了呢?于桂明说,这事还得从于1661年4月15日,莱阳宝泉山庙会说起。

“对莱阳城来说,这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春暖花开,人们出来看花、赏景、拜佛,祈求一年平平安安。于七的弟弟于九,也陪着妻子衣氏来了。衣氏出身大家闺秀,绝色佳人,同在庙会的宋彝秉一眼就看上了,上前就调戏。守在旁边的于九看他这副德行,又得知他就是流氓宋彝秉后,当即把他打了个鼻青脸肿。”宋二阎王骂骂咧咧地走了,于九没想到,这件事为于家招来了灭顶之灾。

宋彝秉依仗父亲在清廷兵部为官 ,直接进京诬告:“于七在栖霞盖金銮殿、绣龙袍,准备反清复明当皇帝。”根基尚不稳定的清廷最听不得这样的消息,不管真假,直接派兵查封于家。于七明白,反清的时机已经到了,将家人安排妥当后,他和弟兄们进入了牙山,等待他的将是一场腥风血雨的恶战。

朝廷运来红衣大炮

清廷派出三大帅六大将二十万兵力向牙山进发。于七一声号令,分布在胶东半岛其他地方的起义军同时起义,完全打乱了清廷的计划,之后的战争,如果电视剧中演的场景,你退我进 、你进我退,双方僵持了两年之久。直到 1662年,清政府着急了,调来了当时威力最大的武器红衣大炮,连续轰炸了三天。

满目苍夷的牙山终于安静下来,几天的轰炸让于七有了重新思考。两年对战,起义军已死伤无数,现在只剩下一少部分实力,难以抗衡,他决定冲出去,等待日后卷土重来。山前山后都有清兵怎么逃?他用了一招“山前弃靴,山后夺路”,具体做法我们还是看看《周至元诗文选》中的描述吧:

他将所穿靴抛掷于前山,从山后直冲而下,闯入满清大营。清兵以为于七偷袭,仓皇应战,趁这慌乱之际,于七突围而去。到了天明,清兵在山前发现于七所穿的靴子,以为他由前山逃跑,于七成功逃脱。轰轰烈烈的“于七抗清战争”就这样结束了。于桂明说:“1661年4月,南明离开大陆,7月,于七发动第二次起义。如果提前四个月(三月份)联明起义,可能胜算机率极大。于七的失败,是只占地利、人和,失去了天时。”

这场起义给清政府沉重打击的同时,也给群众带来了灾难,“土地荒芜无人种,白骨堆山遍地磷”。为了找于七,清兵走到哪里杀到哪里,尤其是在牙山遍寻不着于七痕迹时,他们便将这份愤怒发泄到隐藏在山里的普通民众身上,数万名民众死于屠刀下,尸体遍野、血流成河,后来有人在牙山下建了一座亭子,取名“血灌亭”。在于七的老家栖霞,灾难也没有避免,于家大小人口中,被清廷满门抄斩50多人;受牵连的家族亲友被关、杀超过三千人 ;清廷围胶东,攻牙山,杀戮男女老幼和义军十几万人 。而整个事件唯一的“获利者”或许就是那位诬陷于七的宋彝秉了,朝廷因他告密有功,不仅给升了官,还将于七的全部家产都赏赐给他。

好了,结束这个沉重的话题。接下来我们该说说历史上的一大疑惑:逃出来的于七究竟去哪了?

崂山棉花村的赵财庆曾经讲过一个故事,说于七跑到了崂山王哥庄,给一位财主打工。于七长得五大三粗,浑身都是力气,有人发现,这不就是朝廷要找的于七嘛。官府得到消息后马上派兵来捉拿,于七一跺脚就跳到了屋顶,他们没办法,就无耻地拿老百姓威胁,要是不下来,就杀光村里人 ,于七担心悲剧重演,只能戴上上百斤的铁叶子枷,跟随官兵而去。走到棉花村后的山岭上时,只听“啪”的一声,铁叶子枷掰成了两半……后来,人们便把于七开铁枷的那个山岭叫“开枷岭”。

沸水烫脸才躲过一劫

关于于七逃亡的说法还有很多,有的说,他从海阳坐船走了,有的说他去投靠吴三桂了。经过专家学者多年调查研究,现在大家一致确认,于七到崂山当和尚了。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这则经典的故事,于七沸水泼脸躲进崂山。

于七和一部分起义军从牙山逃到即墨浮山,要重整旗鼓,没想到绿林好汉黄天霸投靠了朝廷 ,在他的帮助下,清军血洗浮山,于六被杀身亡。于七好不容易逃出,一路跑到了崂山脚下的华严庵(今华严寺)。当时的主持慈沾是位很有侠义的和尚,得知眼前这人正是于七,便赶紧将他留下,而后将一盆沸水泼到他脸上,剧烈的疼痛后,于七脸上起满了燎泡、面目全非。此时,外面传来了清兵的脚步声,他们进入庵内,什么话也不说先四处搜了个遍,最后看到有个人躺在床上,询问此人是谁?慈沾回答:“阿弥陀佛,小徒适发天花,遍身水痘,不要传染了施主。”有个胆大的官兵掀开被子一看,吓得赶紧离去,于七终于逃过一劫。这件事还被写进京剧《洗浮山》和晚清小说《施公案》中。

于七感念慈沾的救命之恩,此时各地起义军均被镇压,清廷还在全国搜索于七,想要卷土重来是不可能的了。他便将随身带来的大刀藏到了庵门前的石阶底下,正式成为一名僧人。

华严寺塔院内有三位方丈的墓塔

螳螂拳始祖于七墓塔记

华严寺,即墨名家黄家所建,于七成为这里的第三任方丈。反清无望后,于七便把所有精力放在武术研究上,“观螳螂捕蝉”创立了中华武术中的瑰宝—— 螳螂拳。只是他不知道,在他之后,于家受到了极大牵连,从此不习文、不练武,过最安全的日子。

隐姓埋名华严寺

华严寺原名华严庵,是目前崂山风景区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庙宇。明崇祯年间,由即墨人明代御史黄宗昌捐造,名华严庵,亦称华严禅院,在兵火战乱中被销毁。到了清朝初年,黄宗昌的儿子黄坦将其重建,重建后的华严庵占地4000平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米,房舍120余间,建筑宏伟典雅,被称为“天造白云洞,神工华严庵”。1931年,沈鸿烈将华严庵改名为华严寺。

跟别的寺院结构不一样,华严寺是依山势地形而建,为四进阶梯式布局。第一进院僧舍12间,为一般僧人的起居室;第二进院就是藏经阁,建在寺院大山门之上,藏有明代手抄本《册府元龟》一部,还有大量明清书画等。站在这里山海胜景一览无余,穿透这参天古树,海风徐徐吹来,让人如痴如醉。第三进院正殿和第四进院的后大殿,就不多介绍了。

来到华严寺会注意到,周边都种植了同一种树。这些树叫麻栎,在胶东一带也叫柞树,当地方言习惯把“造反”说成“作反”,所以意思也就很明确了。相传于七在此隐居后,得知内幕的绿林好汉前来拜访,每个人来的时候都会在庙旁边种植一株柞树,将反清坚持到底的意思。然而,随着清政府统治日趋稳定,反清的计划一直没有进行,而这片柞树却茁壮成长起来,成为崂山特有的麻栎林。

当初于七为什么要来崂山?又为何落脚华严庵?于七第十代嫡孙于桂明分析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可以从崂山到胶州东乡探访自己两个孙子的下落。第二,当时崂山有万余农民起义军就地隐匿,人气好,相对安全,东山再起的机会就大。第三,崂山有退身之处,华严庵是黄家的私产,于家和黄家是世交,于七和黄坦又是挚友。在华严庵出家,心里最踏实。”为安全起见,于七改名王郎,后来成为华严寺第三任方丈,在这里度过了38年时间。

遁入佛门的于七,心中的反清愿望并没有消退,他一直在等,等待那个可以重新开始的机会,只是30多年过去了,人们似乎早已忘记了起义的事。《崂山与名人》一书中说:1720年,113岁的善和方丈,将所有弟子召集到寺中,从石阶下拿出了他那把大刀,一阵精妙的刀法后,地上留下这样几个字:“善和即孟禧,孟禧即乐吾”,此时人们才知道,他就是当初那位领导起义的于七。据说,真相暴露,善和圆寂前,为了防止朝廷追查,他让徒弟做了12个坟头,而自己则被安葬在了另外一个地方。

在众多书籍和资料中,于七都被称为“善和”和尚,而于桂明说,经过进一步考证,其实他的法号是“善观”,“善和”是第五代方丈的法号,于七也不是113岁圆寂的,而是93岁,临终前他留下一句话:“生不逢时,清不灭,目不瞑”。如今,于七的墓塔仍然供奉在华严寺塔院内。

观螳螂捕蝉,创立螳螂拳

听着敲打木鱼的声音,人们不禁疑问,这么多年于七就一直在这里念经诵佛吗?导游说了句话:“大家知道,闻名世界的螳螂拳是谁发明的吗?答案就在这里,于七。”

于七创立螳螂拳最初源自“观螳螂捕蝉,悟螳螂拳法”的传说。说有一天,于七在院子里休息,偶然间发现眼前一只螳螂和一只蝉正斗得不可开交,于七来了兴致,让小和尚抓了几只放到自己房间。众人奇怪,方丈这是迷上螳螂了?其实不然,在这观看的过程中,于七脑中出现了画面,他观看螳螂捕蝉的每一个动作,将它们进行分化研究,竟然悟出其中的五大诀窍:轻、快、远、准、狠。于七从小就练于家拳,在华严庵又学会了少林拳,他将这些与螳螂捕蝉的五法柔和在一起,创立了一种全新的拳法——螳螂拳。

此传说自然不能作为历史佐证,而结合于七的出身、家世以及民间各种说法,于桂明认为,于七在崂山创螳螂拳是完全可信的。“他出身武术世家,爷爷爱习武,姥爷戚继光也是一身本领,所以于七自小就开始习武,8岁又拜胡登选为师,这些都奠定了他之后习武以及研究拳法的基础。另外,他在武术方面颇有天分,相传他从牙山逃奔崂山途中,曾把牧童手中玩耍的放牛鞭杆当兵器,创出了流传至今的‘牛郎棍拳’,日后再创出螳螂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于是,历史上留下这样重要一笔:王郎创立了螳螂拳。《螳螂拳谱》中描述:“螳螂手法,是王郎所传。”河南省登封县清乾隆年间记载:王郎所创螳螂拳,被奉为少林寺罗汉短打十八家拳祖《东少林》之列,后经南少林传入福建省泉州民间。传说雍正皇帝访华严寺,得知螳螂拳就是王郎所创,王郎便是于七时,他站在于七的墓塔前沉思了很久,最后在门前的大石头上留下两个字“观澜”,谁也猜不到这两个字背后的含义究竟是什么?

螳螂拳,是于七留给世人的最大财富。2009年11月,“螳螂拳”成为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2年6月,成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于家子孙后代不再习武

这便是于七的故事,从出生到领导两次农民起义,再到入华严寺创螳螂拳,其实他的一生都离不开一个“武”字。只是这个武术之家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创伤后,留给子孙一个深刻的教训:“于家人不得习武!”

在胶州于氏的家谱上,出现的第一个名字叫于一世(于没名),于桂明说:“这个人便是于七的孙子。1661年7月份,在清政府查封于家后,于七便让大儿子将大儿媳和子女连夜护送出了唐家泊。此后,这个小脚女人带着三个孩子逃到了胶州,隐姓埋名乞讨过日子。1766年,于一世的孙子于茂又将全家搬到了石家庄村定居下来。”

可有个奇怪的现象是,于茂到石家庄村便发财了,不仅买了千亩土地,还给三个孙子盖了三座青砖青瓦的大宅院,成为胶州有名的“于家三大门”。文史专家周杰三先生曾经对于桂明说:“你家的财产,相当于六万多钢洋(银元),约能装半解放牌汽车的银子(重两吨多)”。

于家为何到这一代突然富裕起来了呢?于桂明说:“原来,当初于七曾经给他们准备了两小木箱子金元宝,等长子送妻儿过了大沽河后,夫妻俩便找个地方藏了起来,等到天下太平时再取出。这一等就等了100多年,里边整整齐齐八十个金元宝,每个二十两,于茂就是靠这1600两黄金,致了富,发了家,使石家庄于姓从此进入了鼎盛时期。”

曾经,于家是有名的武术之家,满清统治时,于家定下家训:“只习武,为防身,不学文,不给满清干事情。”所以,鼎盛时期,于家有偌大的讲武堂和练武场,唯独没有私塾和学堂,“到解放前,我们于家都没有出过一个文化人。”可没想到,这样还是没让于家摆脱悲惨命运。

“到了第七代,于家总共有11个孩子,个个武艺高强,枪、刀、剑、戟,十八般武艺样样会,人称十一只小老虎。1868年,有兄弟六人被朝廷强征去当兵,结果在与土匪的混战中,一死一残,其他几个也都受了伤。其实,这次战争是清胶州乡兵与太平军在山东最后的一战。于家受骗,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精神和财产都受到了严重摧残。从此,于家也不再练武了。”

现在的于家大都过上了平凡而普通的日子,有公务员、有军官、有老师,还有医务工作者等等,于桂明说:“这样的日子最踏实。”关于于七的故事,77岁的于桂明一直在研究,他说虽然有了些重大发现,但很多疑惑仍然没有解开,比如于七究竟有几个兄弟姐妹?因排行老七所以才叫于七吗?于七有多少个孩子?他们的后代经历了哪些曲折?这些还等待着他和于家后人进一步去研究。

华严寺还曾是国民党抗日政府所在地

华严寺保护了于七、见证了螳螂拳的出现,200多年后,这里又成为中国人民抗击日寇侵略的根据地。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市党部委员李先良受国民党政府派遣,在崂山进行抗日活动,后被任命为青岛市市长。在崂山抗日的八年中,他将位置偏僻、易守难攻的华严寺作为国民党青岛市政府所在地。

随着抗日战争时间的延续,为抗战结束青岛城市建设储备人才,在根据地办学成为当务之急,而最适合的人选,就是原任青岛崇德中学校长王文坦。王文坦是齐鲁大学教育系毕业,曾任青岛崇德中学教务长,后转任校长,是当时山东省著名教育家。另一方面,王文坦也是一位爱国的抗日积极分子。

1938年秋,时任国民党青岛市党部宣传科科长的谈明华受国民党中央政府、青岛市长沈鸿烈和驻扎在崂山抗日的李先良的指示,携带电台潜入青岛市区。因内奸韩亚夫的告密,1939年7月23日,谈明华被日军捕获,原崇德中学校长王文坦虽然不是国民党中统人员,但因为具有爱国热情,加入了抗日地下工作也一起被逮捕关入青岛李村监狱。直到1941年2月17日,才被国民党青岛保安队劫狱救出。这就是当时鼓舞了青岛人民抗日士气的“李村劫狱案”。

王文坦安全抵达国民党山东省政府所在地后,应山东省长沈鸿烈委任担任海滨中学校长,抗日胜利前夕,他又回到崂山从事抗日活动,并于1945年3月份又在崂山抗日根据地成立青岛市立乡村简易师范学校兼任校长。根据青岛市档案馆档案记载,他于1946年获得了国民政府颁发的抗日胜利勋章。作为一名教育家,他还曾担任过青岛市立中学校长,青岛教育局代理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