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浮山所四面城墙三个门 马神显灵救了全村人

2015-03-11 作者:黄默

1983年浮山所全貌

翻阅青岛许多村落的历史,大多在明朝洪武年间建立;而翻阅本地各个姓氏的家谱,也多是从这个年代开始着笔。大批移民同一时间拥入青岛,大批村落从此建立,这一切都源于浮山备御千户所的设立,有学者甚至认为应该将浮山所建置的1388年作为青岛这个城市发展建设的起源。经过六百余年的洗礼,浮山所虽不再是海防重地,但却一跃成为如今青岛市的政治经济中心所在地,它的背后有太多的故事等待我们挖掘,今天的《发现青岛》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在青岛历史上拥有不可替代地位的浮山所。

出海抗倭太费钱,朱元璋在沿海建卫所

浮山所村的建置沿革不同于青岛地区自然形成的一般老村庄。它不仅是个村庄的名称,还蕴含着海防军事单位的双层身份,实际上在1388年最初建立时,它的全称是浮山备御千户所。据《浮山所志》记载,在明代风雨飘摇的277年中,浮山备御千户所一直是保卫海防的军事机构,直到清代雍正十二年建置裁撤,改设巡检司。也就是从清朝开始,浮山所这个军屯才慢慢被人称作浮山所村。

倭寇,也就是日本海盗,从元代末年开始,就经常入侵我国的沿海地区,到了明代更加猖獗,而山东作为沿海地区自然不能幸免,特别是明洪武初年受侵尤为严重,仅1369年到1374年这五年间倭寇对山东沿海的大规模侵扰就有7次之多,百姓苦不堪言。《明史》记载,朝廷为了抗倭这件事下了不少工夫,最初是实行海上封锁,采取军船巡航、追捕倭寇的方式,并于洪武四年下令“海民不得私自出海”。水军方面则增置多橹快船常年在海上行驶,遇到倭寇就用大船追击。那时的巡海船多是春季出海,沿海巡航,分路抗倭,要到秋季才能返航。这样做虽然能俘获部分倭寇及其船只,但劳师动众几年下来消耗了巨资。

当时朝廷有位熟悉海事、了解倭寇的官员名叫方鸣谦,他上书建议朝廷在沿海地区“量地远近,置卫所,陆聚步兵,水具战舰,则倭不得入,入亦不得傅岸。”朱元璋采纳了他的建议,随后开始派人在沿海地区修筑卫所。其中,1388年,在山东沿海增设七个卫,并派魏国公徐辉祖来山东督建,包括有鳌山卫、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大嵩卫、灵山卫、安东卫。鳌山卫就在如今的即墨境内,分辖雄崖、浮山两个千户所。

明代浮山所辖有四军寨、二十五军屯、十八墩堡,其防区包括今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城阳区及崂山区的一部分。

想要世袭爵位得先通过比武考试

据《明史》记载:“明以武功定天下,革元旧制,自京师达于郡县,皆立卫所。”明代的卫所制把军队分为卫、所两级,5600人为一卫,1120人为一千户所,每个千户所又管辖十个百户所。每个千户所设正五品千户一人,从五品副千户一人。浮山所虽为千户所,但因属于沿海防倭卫所,情况特殊,人员制度较为灵活,可依据防御形势的变化实行官员无定额,士兵无定员的制度。又因为明朝的时候山东沿海是抗倭重地,所以这浮山所里的千户、百户大人们自然要比规定人数多些。据说浮山所建置后,先后从全国各地调集13名武官来浮山所为军籍,组建了水、陆驻军。其中苏、余、杨、焦、亢、毛、张、王、汪九位“武德将军”为五品千户,还有丁、詹、侯、葛四位“昭信校尉”为正六品百户,这就是当地居民流传的“浮山所十三户”,千户与百户的官职皆为世袭。

话说浮山所的这些千户和百户可都是大明朝的功臣,他们的始祖有的是当年跟随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时建的功,有的是跟随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时出过力。当然这些功臣也不是一下子进驻浮山所的,据《浮山所志》编纂者、在浮山所住了一辈子的苏世广老先生介绍,他们是分批、分期来的。苏世广介绍,自1997年浮山所村开始筹备编写村志,他负责的一部分内容就是浮山所的姓氏来源,对于浮山所原有的“十三户”也进行了重点研究。“根据收集来的各个姓氏的族谱记载,这几位千户是陆续来到浮山所就职的。”苏世广介绍,据目前掌握的资料显示,苏氏始祖来所的时间为洪武年间(1368~1398年),毛氏为永乐年间(1403~1424年),亢氏和余氏则为1432年。既然官职都是世袭的,迁入的千户越来越多,这权利责任要如何分配?提到这个问题就要先从明朝严格的世袭制度说起了。

“明朝的世袭制度非常严格,只允许嫡长子袭承官位,长子不在才轮到次子,如无子则传给兄弟。比如千户余谭病故后,因儿子余秀太小,则让他的族弟代袭他的职位,直到余秀长大以后,再将印绶归还给他。”苏世广介绍,虽说这职位是世袭,但这些凭祖辈积德当上官的人可不是徒有虚名,因为如果考试不过关,你的爵位、俸禄就可能被取消。“世袭了官位的这些长子们被叫做‘舍人’,他们必须入塾读书、下场习武,成年后他们必须到京师安定门外的大校场比武,引弓和射骑合格后,才能获准袭授前职。”苏世广介绍,也并非所有的将军后代都是当兵打仗的人才,即使通过考试也不一定能担当要职,所以朝廷会继续派贤能之人来千户所补充防御力量,这才出现浮山所出了九位“武德将军”并存的情况。

浮山所城四面墙,为啥只有三个门

既然设立了浮山所这个重要的军事防御单位,自然要建设好相关的配套设施,但这建城池的事儿可不是一日之功。据史料记载,浮山所城略呈长方形,南北长422米,东西宽403米,周长约1500米,占地约17公顷。这座如今看起来并不是很大的城池,当时却足足建了14年,一直到1402年才彻底完工。要抵御倭寇,自然要有坚固的城墙,浮山所城的城墙高约8米,厚5米,以夯土筑成,外面还包了青砖,城上还砌有雉堞(矮墙),从城外看上去颇具规模,威武雄伟。

因城墙取土,在城内留下了数处土坑,后来四个较大的土坑形成水湾,也就是苏家湾、余家湾北湾和东草湾,其中苏家湾面积最大,约占地2000平方米。浮山所城是按照明朝规定的千户所构造修建的,城内有十字大街,可跑马、行车,官署就设在十字大街的交叉口西侧街北。两条大街将长方形的所城均匀分为四个部分,各个姓氏分区聚集而居。据老浮山所村的居民介绍,虽然城墙早就被毁,但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浮山所旧城改造之前,十字大街的格局仍十分清晰,而这两条交叉的大道与现在的徐州路、闽江路部分路段重合。

“娶媳妇儿,出西门进东门,死人出殡走北门。”在浮山所,这是老少皆知的习俗,对于这几百年来约定俗成的规矩,现在当地人也说不出个具体原因,但还是保留了下来。看到这儿,有人可能要忍不住发问了,这里面东、西、北门都有了,那南门是用来干什么的呀?答案有些让人意外:浮山所古城没南门。四四方方的古城怎么会没有南大门?“浮山所是为防御倭寇从海上侵袭,自然是要建在海边,那时候城的南墙外就到海了,所以才没有南大门,而是在那个位置修了南阁庙,就当是村南头的标志,很多年后才在南城墙的中部修了个便门。以前听村里的老人说,过去只要站在南阁庙的高台子上,把鱼杆伸到城墙外就能钓到鱼!”苏世广告诉城市信报记者,别说自己现在还不到八十岁,就是比自己年纪再长上几十岁的老人也都没见过隔着城墙钓鱼的景象,“在我记事的时候,南阁庙旁早就不是海了,那都是我的父辈,或者父辈的父辈传下来的说法。”

虽然古城无南门,西门却一直热闹得很,因为浮山所城西门外是西校场,那可是明朝时士兵们操练兵马的地方,也就是现在市政府办公大楼及府新大厦所在地。据史料记载,浮山所西校场曾建有点将台、辕门、射圃、钟鼓楼等建筑物,而西校场上还曾了发生一段流传至今的故事。

相传,薛家岛的阳武侯受皇帝之命前来浮山所阅兵。当时正逢酷暑三伏,烈日当头,戴盔披甲的浮山所将士们个个汗流浃背,按照阳武侯的命令操练了一整天,没饭吃、没水喝,苦不堪言。待演练结束,将士们急忙卸甲脱盔,争着去井边喝凉水。可这一下子,许多将士得了“御甲风”。又因当时明军使用头盔是用铁皮作成的,经过炙日照射,里面的温度很高,所以很多人的头发都被蒸脱落了。当时的掌印千户姓苏,一看战士们发高烧的发高烧,秃头的秃头,因心疼将士,一怒之下竟杀了阳武侯。后来,苏姓武官怕皇帝怪罪下来,就带领浮山所这批秃子兵进京告御状。当时,京城午朝门外,跪了一大片秃子兵,皇帝一看也很痛心,动了恻隐之心,这场风波也就平息了。

浮山所居民过年不能吃肉

每个村庄都有独特的习俗,浮山所村也不例外,不过这个习俗实在够特别,那就是过去浮山所居民过年不能吃肉。

中国人过春节大都是“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可浮山所当地居民过年却是“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二年”。这还不算啥,特别的是过去浮山所的“十三户”过年是要吃素的。这些祖上为军户的家族从农历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二晚上,都要吃素食,就连饺子里也不能包肉馅,祭祖的贡品也全都是糖果、点心等素食。就在别人家大鱼大肉吃团圆饭的时候,军户的后裔们却在吃素菜,直到现在浮山所还有不少家庭仍保留着过年不吃肉馅饺子的习惯。

据浮山所的老人介绍,军户家过年吃素的习俗传说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因为他曾经当过和尚,而当年的武官们一直非常敬重他,所以在过年等重大活动中忌讳肉和鱼等荤菜,以表示对朱元璋的尊敬。

浮山所当年有个马神殿传说马神曾显灵救了全村人

当年浮山所的关帝庙

明代初期设置的浮山备御千户所,虽然占地面积不大,但其级别却相当于州、县,所以旧时县城必具备的庙宇,浮山所也都得配备齐全;另外浮山所又是个军事单位,还必须按照朝廷规定,设置一些坛祠;再加上军户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家族日渐庞大,也都建起了宗族祠堂,这样一来浮山所城内就遍布了大大小小二十多个庙宇,最终还形成了两个庙群。浮山所不仅庙多,庙会也很出名,每年正月十三的香油果子会(就是现在的油条)与海云庵的糖球会、清溪庵的萝卜会并称青岛市区的三大特色山会。据说这庙会的由来还跟朱元璋有关。

关帝庙每年都有戒烟戒酒会

1388年浮山所设立后,即按照当时朝廷对卫、所的规定开始建庙宇,先后建有玉皇庙、佛祖庙、三清庙、真武庙、南阁庙、城隍庙、龙王庙、关帝庙、马神殿、社稷坛、旗蠹祠等。其中社稷坛、旗蠹祠因被毁年代久远,旧址已不可考,而在文革期间大批佛像被毁、寺庙被拆,到上个世纪90年代浮山所旧城改造前虽部分建筑还在,但大多已挪为他用。如今高楼林立的居民小区内已经找不到任何庙宇的踪迹,只剩下了原来南阁庙旁的那棵银杏树孤零零地守望在如今的徐州路旁,上面挂着“青岛一号树”的牌子。

在苏世广先生的家中,记者看到了一张《明朝浮山所城内布局示意图》,图中明确地标注了当年城内各个庙宇的位置。沿着南北走向的十字大街有南阁庙、城隍庙和倒座庙,东西走向的十字大街边还有一座无梁庙,其他的庙宇则全部集中于城内的西北庙群及东北庙群内。

西北庙群坐落在所城的西北角,占地三亩左右。院内北侧有三处庙,正中为玉皇庙,以西为三清庙,以东为佛祖庙。从三清庙殿东界仅跨两步越玉皇庙殿门口就到了佛祖庙殿,这三座庙殿被称为“两步三座庙”,是浮山所远近闻名的奇特景观。院内还有一处真武庙,也就是香油果子会的发源地,下文中我们将进行详细介绍。1968年庙群内佛像被毁后,西北庙群一直由浮山所小学使用。

东北庙群虽然没有西北庙群占地面积大,却是一处道教、佛教合一的寺庙,这是比较少见的,庙群内设有关帝庙、马神殿、如来佛殿、钟鼓楼等。据《浮山所志》记载,从明朝初建此庙群至民国时期,按照习俗每年正月初一、十五,全村每条街道都要敲锣打鼓,由年长者带领来关帝庙进香,每年阴历五月十三日是关帝圣诞,众人也要来此烧香。清朝时,浮山所成立了一个从事公益活动的民间组织,名为“同善堂”,他们的聚会地点就是东北庙群的院内。每年在此举办戒烟戒酒会一次,名曰“在礼”。遮天,不少村民在此由主持人引导,向神像跪拜起誓戒烟戒酒。但对于这个“在礼”民间也有另一种传法,那就是浮山所村民的祖先都曾受过明朝皇帝的恩赐,在明朝灭亡之后,他们以“同善会”的名义聚众怀念故国,在跪拜关帝像时其实心里默念的却是五字箴言“同心灭大清”。

传说神马曾显灵救了浮山所

东北庙群中的马神殿,又被老百姓称为马神庙,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浮山所建立之初。有史料记载:洪武二年定制,命祭马祖、先牧、马社、马步之神。永乐十三年在京师设立马神庙,各卫所亦建。马神庙一年四祭,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天祭马步。浮山所的马神庙或许算不上历史最久远的庙宇,但绝对是传说故事最多的。

据苏世广介绍,浮山所的马神殿内有红白两尊神马的塑像,他们的形体、颜色、神态与真马相似。这两匹马之所以被浮山所的百姓们称为神马,是因为当地传说神马总是在浮山所危难之时显灵救助百姓。关于这两匹神马的传说故事大致有三:

其一,古时候南海大潮,海水淹没耕地,正当百姓发愁时,两匹神马跑去喝上一口,海水就立刻退潮,为城里的居民们保住了赖以生存的耕地。

其二,明朝时倭寇登岸,直逼浮山所城下,眼看城门就要被攻下,两批神马再次显灵,一跃登上城墙,在上面来回奔跑。马蹄踏处,火星四溅,看得倭寇目瞪口呆,吓得赶紧狼狈逃窜。神马又为城内百姓阻挡了一次战乱。

其三,每当麦苗返青时,经常会有人在薄雾依稀的清晨,看到两匹神马在城东边的耕地里吃麦苗。不过农户们从不为此担心,因为被神马啃过的麦苗不但不会被糟蹋掉,反而会有好收成。

虽然为村民做了许多好事,但神马也不是十全十美的,据说它们的脾气不是很好,对那些对它们不恭敬的人一定会施以颜色。据说,很多年前,村里有一个顽皮的孩童,跑到马神庙里戏耍,结果攀上马背就粘在上面下不来了。村里人没办法,赶紧请来道士念经许愿,折腾了半天,孩子才从马背上下来,可是却疼得哇哇大哭,这是怎么回事儿?大人们仔细一看,原来是这孩子屁股上的皮全没了。

浮山所庙会是这样产生的

上文提到浮山所香油果子会又叫真武庙山会,这山会的由来虽然历史上并无文字记载,但村民却世代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明洪武二十一年设置了海防重镇浮山备御千户所,朝廷前前后后派了九名千户和四名百户率兵在此镇守。这些千户、百户们都是世袭为官,永享俸禄,所以在每年农历腊月时,浮山所各姓氏就会选派代表进京向皇帝贺岁、谢恩,然后骑马于农历正月十三返回家中。每到这一天,浮山所的诸位千户、百户和所有的士兵、军户,都会举行隆重的仪式迎接这些风尘仆仆的代表。久而久之,这一天便成了浮山所军民们一个重要的日子。洪熙元年(1425年),朝廷为体恤各卫、所军官长途跋涉的辛苦,遂将来京贺岁的惯例免去了,变为在各自卫所的真武庙中,设“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的牌位,每年正月里朝拜即可。这下军官们高兴了,但老百姓却已经习惯了每年正月十三这个热闹的日子,于是每逢这一天,浮山所会举行热闹的庆贺仪式,军民共同联欢,慢慢地也就形成了农历正月十三的真武庙山会。

据浮山所的老人们回忆,旧时的真武庙山会热闹非凡。农历正月十三日清晨,浮山荒草庵和附近庙宇的道士们就聚集到真武庙内,敲钟击磬齐声诵经,各大姓氏的族人们也都敲锣打鼓前来磕头进香。山会当天,浮山所村西北广场上和十字大街上都挤满了人。不光是浮山所本地的居民,周边村庄的人也都赶来看热闹,走上个十几里路来赶会是常有的事。“小尧村的旱船、田家村的龙灯、麦岛和辛家庄的高跷,正月十三在庙会上都能看到。”苏世广告诉记者,每到庙会这一天,周边村子的民间艺人们也会专门带着拿手绝活前来捧场,当然浮山所好客的居民们也没有亏待了他们,一到了中午吃饭的点儿,村民们都会热情地把演员们领回家中,端出好菜好饭好好犒劳他们。

人一多,商贩们也就瞅准了这个商机,纷纷赶到山会上摆摊叫卖,那时候卖得最多的是油炸食品,其中以“油条”和“油炸面鱼”为主。赶会的、走亲戚的回去时都会带上一些,又因为油条当时被称为香油果子,所以真武庙山会也被大家叫做香油果子会。1954年真武神像被毁,随后真武庙也于1968年被拆,庙会也就因此停止了。但近年来在浮山所实业集团公司和香港中路街道办的努力下,农历正月十三的香油果子会又在1388文化街复活了。虽然如今赶庙会再也不是人们正月里唯一的娱乐活动,但偶尔去感受一下这份复古的情怀也是不错的选择。

清朝巡抚带走了浮山所的羊皮书

除了以上介绍的寺庙殿宇,浮山所城里的宗族祠堂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明代时朝廷就有公侯品官需建立家庙的规矩,所以九位将军和四名校尉都遵制建了宗祠,后来清代相继迁入浮山所的姓氏也各立了祠堂。据资料记载,直到解放后,浮山所尚存仲子祠、余氏宗祠、孙家公产、胡氏宗祠、章家公产、焦氏宗祠和苏氏宗祠。

相传,过去每逢春节,迁到外村的同门同祖都要在农历初一五更前到家庙“拜宗”,若去早了,就要跪到庙外,叫“跪宗”;若是去晚了,就要挨“家法”。浮山所仲氏家庙比较特殊,其家庙用竖匾,其原因是仲姓祖先是孔子弟子仲由,人们为纪念他,文官路过该家庙时要下轿,武官要下马。候姓每逢春节时,都要将祖传大刀供奉在家庙中,现在已下落不明。

过去浮山所的军户们还有个习惯,就是把先祖的功德都记录在羊皮之上,因羊皮不易破损,这些丰功伟绩就能传世。浮山所的千户、百户们将先祖追随洪武皇帝南征北战、在海防抵御倭寇、进京比武的经历及朝廷的敕封情况都写在一本本羊皮书上。在《浮山所志》上,还记录着一个关于“羊皮书”的传说。

明朝灭亡后,清朝的统治者废除了前朝的很多规矩,比如千户、百户的封号再也不能世袭,世袭的俸禄也停发了,将军和校尉的后代们对此十分不满,奋起抗战却被清兵镇压。

直到雍正三年,山东巡抚陈世倌来到浮山所巡视,第一次接触到清朝大员的村民们纷纷手持羊皮书陈述自己的不满,陈大人把村民的羊皮书一一收纳带了回去,答应帮大家向朝廷请愿,也算是给了军民们一点盼头。可废止明朝封号一事是朝廷所定,并不是这么一位汉族二品官员可以改变的,虽然他根据巡查的实际情况多次上书,请朝廷不要裁撤沿海卫、所,但全国的卫、所还是于雍正十二年被裁撤了。

“羊皮书”再也没能拿回来,一向崇敬祖先功德的浮山所军民们遗憾无穷,因此他们时常对晚辈不厌其烦地念叨此事。同时,也有姓氏开始用别的方式进行弥补,比如亢姓一族,就将祖宗的功德写在厚布上保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