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傅炳昭是老青岛“四大财主”之首 曾力保天后宫

2016-04-28 作者:田野

傅炳昭是老青岛“四大财主”之首也是“黄县帮”的领军人物

说近代青岛的历史,既应着眼于它引发全国规模的“五四运动”的政治地位,也不应该忽略它独特的经济地位。青岛是天然良港,往来商贾云集 ,又多有德 、日等外商企业,客观上促进了本地民族资本的发展,在山东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定的地位。

说起青岛的近代民族资本,就少不了说一些商界大亨。他们站在青岛华商金字塔的顶端,行走于传统与现代的钢索之上 ,在当时的青岛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青岛人瑞”傅炳昭。

傅炳昭白手起家,善于捕捉商机,还能借势做大,带领“黄县帮”雄踞青岛商界。他的人生经历,对现在的商人也有借鉴意义。

草根出身,一跃而成“四大财主”之首

傅炳昭(1865~1946年),山东黄县(今龙口)人,民族实业家。有人说,傅炳昭的发家史,是近代中国开埠城市商人资本积累的典型模式——出身草根,既没有家族背景,也没有政治后台 ,靠的是个人奋斗。

这话确有几分道理。当时的中国正在经历着大变革,社会激荡 ,旧的权贵不断倒台 ,新的有能力的人得以崭露头角。单就商界来说,中外贸易的起步、全新的企业管理形式、新的机器和技术,都给有抱负的商人提供了广阔的商机。

对于傅炳昭的早年情况,现有资料记载不详。可以肯定的是,他并没有雄厚的家族背景,他是如何来到青岛,又是如何攫取“第一桶金”的,至今都是未解之谜。青岛文史作家李明说:“傅炳昭在青岛似乎不完全是白手起家,他的创业准备,应该是早年在日本完成的。青岛华新纱厂主周学熙的儿子曾在关于华新纱厂的历程回忆中,证实过傅炳昭在日本经商的经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傅炳昭就等于有了起步的资本,再加上善于经营,他的生意也渐渐有了起色。有文献披露,在章高元驻防胶澳之时,傅炳昭就来到青岛,并在总兵衙门附近的青岛口开办了经营商品杂货的源泰商号,成了一个小老板。

傅炳昭后来从小老板转身成大亨,这华丽的一跃很可能跟德国人有关。这里笔者搜集到两则材料:

第一,据青岛著名文史专家鲁海先生介绍:“修建胶济铁路时,德人侵犯中国农民利益,爆发抗德斗争,中德官方无能为力,中方以傅炳昭为代表,德方以卫礼贤为代表进行调节工作,平息了武装斗争,从这时二人成为了好友。”卫礼贤是当时中德交流的代表人物,傅炳昭既然跟他私交甚笃,也就能接触更多的德国人,这可能为他在德占青岛时经营商业提供了很多良机。

第二,傅炳昭本人也很能把握商机,德占青岛后,他意识到日后少不了要跟德国人打交道,于是发奋自学德语。他的交际能力得到了德国人的肯定。傅炳昭先是在经销德国洋酒罐头的源泰号充当伙友,后自己在中山路开设祥泰号杂货商店,专门为德国洋行采购洋酒、罐头、食品及五金器材。1910年,青岛华商商务总会成立,通晓德语的黄县人傅炳昭当选首任会长。

如果用历史学里的术语 ,傅炳昭当时的身份应该是一个买办。他既能跟德国人交流,结伙共事,又能自己独立经营本土商业。这样的双重身份,让他在胶澳租借地如鱼得水。据《旧青岛商界风云人物》记载,他眼光独到,善于也敢于投资,短短几年时间,从进出口贸易延伸到炼瓦厂、房地产,生意越做越大,最后变身岛城房产大亨。傅炳昭后来有了青岛“四大财主”之首的名号,其余三人分别是刘子山、陈次治、李涟溪。其中,陈次治(即陈克炼),有一子一女,其女儿嫁给了傅炳昭之子。1932年,正值青岛第一大高级饭店兼旅社的新新公寓开业,专为陈克炼女儿办婚事大设宴席,结婚之日,陈克炼为女儿准备的嫁妆从中山路163号一直排到中山路前海沿。

打造黄县帮,创办山左银行和齐燕会馆

傅炳昭成为商界翘楚之后,一方面继续壮大自己的商业帝国,另一方面也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自己的位子。他开始提携自己的同乡,让黄县人在青岛商界不断做大,这种行为用现在的话来讲,叫“抱团发展”,很值得如今的企业家学习。

傅炳昭深谙商帮之道,懂得自己富不算真富。面对洋行大鳄,民族商业还得靠同乡同业互助共济,因此凡有故旧乡亲来投奔,他都会尽力提携扶持。那时一提黄县人,人们立即就会想到傅炳昭。傅炳昭带领黄县帮雄踞青岛商界,纱布业大商号如“振昌”、“泰昌”、“裕大”等都是黄县人的买卖,以至于那时人们都知道“搞纱布的离不开黄县人”。他资助同乡张立堂开设了合兴利贸易行,进出口大米、生油、木材等土特产。由于经营有方,张立堂得到英国麦加利银行赏识,被聘为买办。于是,张立堂能量大增,又相继开办了合兴利油坊和合兴利制杆厂,生产出口油料、火柴杆等,以雄厚实力和良好资信成为青岛数得着的进出口商。

在这一时期,傅炳昭还开始进军银行业。据青岛市十大藏书家、原青岛市博物馆副馆长王桂云先生介绍,1922年,傅炳昭的黄县同乡刘鸣卿、刘书衡兄弟携款来青,想在工商业大展宏图,而傅炳昭认为当时工商业竞争激烈,融资机构却比较缺乏,所以开银行搞金融必获巨利,更何况民族资本银行方兴未艾,此举正可打破外资银行一手遮天的局面。经傅炳昭指点迷津,并亲自筹划运作,合资成立山左银行,由刘鸣卿任经理,后又开设利丰银号,刘书衡任经理。借助傅炳昭的影响力和根深蒂固的同乡情结,两家银行主要吸收黄县帮的商号存款,经常在100万元左右,对于同乡创业贷款抵押颇多优惠,既积聚了资本,又凝结了乡情,还推动了黄县人在青岛的发展,真成了名副其实的黄县银行。

提起山左银行,倒是有点说头。时至今日,仍可在中山路上看到它的旧址。它位于中山路66号,建于1934年,由建筑师刘诠法设计。总经理傅炳昭,实收资本虽仅40万元,且在日本人占领之下,但所办存放汇兑仓库等业务,颇得地方绅商信任。1923年呈准北京政府注册,并在济南、大连等地设分行。“七七事变”后 ,存款大为减少,业务陷于停顿,行屋被大阜银行占用。1946年9月5日复业后业务比较清淡。1950年5月因无法维持而停业。

因为资本雄厚,加上善于团结同乡,傅炳昭最终成为当时青岛商界的头面人物。他联合河北商人朱子兴创办齐燕会馆,青岛最大的银钱交易市场就设于此。随后 ,广东香山人古成章创办广东会馆,江苏人丁敬臣等创办三江会馆。青岛“三大会馆”三足鼎立,在扮演重要商业角色的同时,也成为上世纪30年代之前相当亮眼的政治文化舞台。

保护天后宫,被尊为青岛一代“人瑞”

除了在商业上颇有建树之外,傅炳昭也热心于文化教育事业,其最为后人推崇的就是力保天后宫了。

1902年,德国人打算拆掉如今太平路上的天后宫。德国人的理由很充分,一座欧洲样板城市中保留一座破旧的中国古庙,不伦不类,有碍观瞻。然而,这座德国人眼中的破庙,却是曾经护佑青岛口“百物鳞集,千艘云屯”、寄托祖祖辈辈华商信仰的神圣殿宇,老青岛人“每届新正 ,群集天后庙,焚香祝祷,年复一年,代代如此”。

青岛市档案馆编研处处长孙保锋撰有《从“商帮”到“商会”》一文,对这一事件有详细介绍。据说德国人没想到拆庙会引发轩然大波,一向沉稳的即墨人胡存约拍案而起,自来精明的黄县人傅炳昭义愤填膺,他们集合青岛口商家,开会研究对策,一场抵制德国人的商人运动骤然而起。胡存约代表华商向德国总督据理陈辞:天后宫乃本土乡民祈求平安、保佑航运顺达之处,强拆必将引起民愤,影响青岛治安甚至商业繁荣。言外之意,如果你们德国人敢拆天后宫,中国人就撂挑子,罢市罢工,游行示威,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一时剑拔弩张,原本想以武力弹压的德国总督,看到华商如此齐心,众怒难犯,弄不好惹出大娄子不好交代,于是就给自己找了个台阶,说要向德皇威廉二世禀奏后再定云云,此事遂不了了之。这就是后世史家所说的天后宫事件:“德人议移天后宫,存约与傅炳昭等力争之乃止。以此为众所倚重,有事悉就商焉。”

除了保住天后宫之外,傅炳昭还曾捐资筹办私立青岛大学。1924年5月,胶澳督办高恩洪发起筹办私立青岛大学,傅炳昭和刘子山、宋雨亭等著名商人成为了校董。现在看,这是本地商人的一次慷慨的集体善举。

1946年,82岁的傅炳昭在上海病逝。因为傅炳昭在商界的雄厚资历和影响力,他被尊为青岛一代“人瑞”。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年纪100岁以上的高寿老人,由于德高望重常受敬重,被人们尊称为“人瑞”,或称百岁人瑞。傅炳昭虽年未过百,但他对青岛商界的影响之大,何止于百年,因此被尊为“人瑞”当之无愧。

特约撰稿 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