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栈桥是停船码头 回澜阁题匾被日本人拿走

2015-03-09 作者:宫岩

清军在前海修建的码头,即现在栈桥的雏形。

2300万元重修栈桥!近日这则关于栈桥维修的消息引起各方关注。一桥一城—— 栈桥之于青岛,就像天安门之于北京、埃菲尔铁塔之于巴黎,最为著名,没有之一。自1893年落成,它的命运就跟青岛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见证青岛建置到经受外国侵略的屈辱,从军事码头到成为最浪漫的景点,百年风雨后,栈桥将迎来史上最大规模的维修。借这个契机,让我们回首历史,寻找栈桥的故事,也寻找属于青岛人的这份共同的回忆。

栈桥之始:究竟是谁建的?

在青岛,没有一座建筑的命运与青岛如此贴近。栈桥的故事,要从1891年6月份的那道清廷谕旨说起:登州镇总兵衙门由登州移至青岛口!这也是现代青岛的建制之始。而后栈桥的出现跟历史上的三个人物有关——李鸿章、章高元和龚照玙 。

李鸿章,当时是清廷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意识到帝国主义列强对胶州湾的觊觎后,在当时山东巡抚张曜的陪同下来到胶澳(青岛当时称胶澳)视察,回京上书建议在青岛口一带设防。当年,登州镇总兵章高元就在青岛口建立了总兵衙门,先后派了四营军队移驻青岛一带。但到这里一看,没有港口,连部队军需物资都很难运送,所以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便是修建码头。根据《青岛胜迹集萃》记载:“之后,章高元调用旅顺船厂的钢材,在前海搭起了一座铁木结构、以木铺面的栈桥,长约200米,专供海军装卸军用物资之用。”

根据这份材料记载,可以很清楚地确认,栈桥就是章高元建的!但在这里,青岛著名文史专家王铎还提到一个人:龚照玙 ,时任北洋沿海水陆营务处会办,他跟章高元一起,共同负责修建码头。1892年开工,仅用一年时间码头就竣工了,大家给起了个名字叫“铁码头”,便是栈桥的雏形。王铎解释:“之所以叫这个名字,不是因为桥面上的铁栏杆和铁链,而是石头堤的前段孔桥部分完全是钢铁框架结构,只是桥面铺上了木板。这124米孔桥的钢梁,就是李鸿章专门调用旅顺船厂数十吨钢材制成的。”

除了“铁码头”这个称谓,它还有其他几个名字,因军需所用被称为“海军栈桥”,因所处位置被称作“南海栈桥”或“前海栈桥”,而之后为了与别的码头区别,又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大码头”。王铎补充:“青岛人一直有个习惯,用大和小来区分同一个地名,比如大村庄小村庄、大鲍岛小鲍岛等,像这样的兄弟称呼起码有30多对。”

众多称谓中最特殊的要属“李鸿章栈桥”,因为青岛建制是李鸿章建议的。这件事在民间被进一步演绎,说当年钦差大臣李鸿章到青岛视察时,因他的级别太高,按理应该乘坐一艘大型官船才可以,但当时青岛只是个小渔村,根本没有停靠大船的地方,无奈之下,只能临时建个港口,这就是栈桥的雏形,所以被称为“李鸿章栈桥”。所以要问,栈桥究竟是谁建的,清廷的这三个男人都有功劳。

与这个码头同时建立的还有一座码头,长100米,宽6米,位于总兵衙门前方,称“衙门桥”、“蜗牛桥”或“后海栈桥”。不过蜗牛桥后来没有了,只剩下栈桥屹立在海岸边。

栈桥之痛:屡次被侵略者霸占

栈桥的建立为清廷驻防提供了便利,成为当时唯一一条海上“军火供给线”,但这样也让侵略者虎视眈眈。王铎说:“谁控制了栈桥,谁就扼住了胶州湾的咽喉,拥有了对青岛的霸主地位。”在栈桥运行短短4年后,德国侵略军率先将远东舰队从上海赶到青岛,以假作军事演习的卑鄙伎俩,堂而皇之地登上栈桥,1897年与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成为这座城市的主宰。这是栈桥第一次受辱,它不知道,之后它还要多次承受这种折磨。

德占时期,为了方便运输,他们又对栈桥进行了扩建,将桥面向南延长到了350米,同时铺设轻轨,上面可以跑轱辘马(专门装货物的车子),大港建成后,栈桥的运输功能也慢慢退下来。只是德国人的殖民梦还没做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人便取代了他们的位置,占领青岛。日本侵略者虽然从崂山仰口登陆,但仍然跑到栈桥举行了阅兵式,似乎是在炫耀,占领了栈桥才是真正占领了青岛!

人们常说,栈桥就是青岛的象征!不仅因为它曾经见证青岛建制,更重要的是它跟这座城市荣辱与共。德国人走了日本人来了、日本人走了国民党来了、国民党走了日本人又来了……每一次重要的历史节点,这些人都要在栈桥上宣誓一番。与栈桥一起感受这种经历的还有青岛著名文史专家鲁海,他曾经眼睁睁看着日本侵略者从栈桥登陆,皮靴踩在栈桥上那“咔嚓咔嚓”的声音至今萦绕在耳边。“日本人要来了,我和妈妈搬到爸爸工作的中山路1号国际俱乐部,那是外国人的场所,相对安全。我们住在俱乐部后面的一栋小楼上,那天早上,我趴在窗户上看,海面上停着三艘日本军舰,他们坐着交通艇来到地面上,排着整齐的队伍,到了马路上便分成了几队,向东走、向西走、向北走。”日本侵略者的到来,让这座城市变得死气沉沉,没有人敢出现在马路上,当天下午发生的一幕,鲁海曾多次跟人提及,五六个日本兵围着一位身穿黑色棉袍、戴礼帽的中国人,他听不清他们之间的对话,只听得那人最后喊了一句:“谁会说日本话,告诉他们我是好人!”话音刚落,刺刀插进他的胸膛里。恐惧、惊慌,当时年仅7岁的鲁海迅速躲到妈妈怀里,他想忘记,却一直也抹不去痛苦的记忆。

栈桥的痛,不仅在心里。1939年8月30日,栈桥经历了它有史以来第一次冲击,台风登陆,巨浪将它打断,近海有86艘船沉没。它麻木地让侵略者为它修复、又麻木地看着日本人离去,美国人踩了上来。它就这样和青岛一起,静默无语,荣辱不惊,只是在殖民者统治的日子里,人们不再登上栈桥,只能远远看着它。

栈桥之谜:它到底有多长?

回忆栈桥的历史就像描述青岛的过去,只言片语无法将它百年的思绪表达出来,正如50岁的青岛人战德波说的:“栈桥啊,在心里,对栈桥的感觉,真说不清,就跟家人一样吧。”战德波是一名专业摄影师,曾经在向阳照相馆工作,30年前栈桥附近并没有专门拍照的,包括向阳照相馆在内的四家照相馆各自派出了四位摄影师,专门在这服务。所以他看着栈桥的变化,自认为对栈桥非常了解,但也有个小小的疑惑:栈桥究竟有多长?

如果有人现在问他,他会这样说:“长400米、宽8米。”这个答案也是目前最官方的说法了,在这里记者遇到了从河南前来参观的旅游团,导游介绍时说的也是这个数字。王铎是个对任何不合理事物都喜欢追根到底的人,他在研究栈桥长度时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1933年的档案记载,栈桥长度为440米、1947年为425.317米、1999年2月为394.38米。档案记载怎么会越来越短呢?为了弄清楚真相,他跟当时规划局、文物局的人拿着尺子去栈桥亲自测量,“大家争来争去没意思,还不如亲自去量量到底是多少?确实是394.38米。”至于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专家分析,应该是测量的起始点不一样所以长度才不一样。

在风浪中屹立了一个多世纪的栈桥,虽然几次修复,它的根基却一直稳稳扎在海水中。王铎说:“栈桥的技术含量非常高!100多年前,清朝的建筑师们就已经意识到,除了给栈桥赋予坚硬的石堤结构外,还将它与青岛湾礁石地貌进行了有机结合,这是十分难得的。到了20世纪30年代时又增建了花岗岩箭镞式分浪结构,进一步增加了桥的稳定性和观赏性。”

在1999年的那次修复工作中,一直在前线的王铎又发现个新现象:“整个石堤略向东移动了0.46米,由于反作用力,栈桥上回澜阁中心柱也稍向西倾斜了0.2米。石堤的移位对于研究青岛地区的地壳运动和黄海地震带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栈桥之情:结婚那天要上去走走

如今的栈桥,以每天接待10万人次的人流量成为青岛当之无愧的标志性建筑,每天看着外地的、外国的游客在这里拍照游览,战德波心里就有说不出的自豪:“一百多年了,谁到这来都夸这桥建得漂亮!”

百年的荣辱沧桑并没有让栈桥失去它的美丽,真正回到祖国怀抱后,这里成为青岛人最喜欢来的地方。战德波说:“那个时候栈桥上特别热闹,我总是跟小伙伴一起到这里来挖蛤蜊、海蛎子还有螃蟹,一挖一大把。”鲁海对栈桥的美丽记忆则停留在舢板上,“栈桥对面就是小青岛,那上面有个小青岛公园,我总是跟着家人从栈桥乘坐手摇橹舢板到那边玩,还记得小青岛上有个小饭店来着,味道不错。”

而王铎告诉记者,上世纪30年代的栈桥是年轻人最浪漫的约会地方,每次约会都去那里。“但那会儿人太多,约会的两个人怎么能很快找到呢?他们就提前约定好,我会在几点钟在第几个灯下等你。久而久之,这里也就成了人们幸福的见证,老青岛人结婚当天都要到栈桥来转转走走,有一种特殊的情缘在里面。”很快,栈桥成了全国闻名的景点,很多文人墨客到这寻找灵感,一些电影也来这里取景,曾经有一部电影《海魂》便是在这里拍摄的,讲述了一位酒家侍女与海军的浪漫爱情故事。

栈桥留给大家的情,太多,这里我们借用逊清学部副大臣、著名学者劳乃宣写的一首七律《海滨景歌》来表达更好:“海天万顷清光煦,沙堤千尺沿低树。斯须轩足登栈桥,直到沧波渐深处……东邻女子姗姗来,蓬松双鬓高层雾。西方美人冉冉至,绰约纤腰细尺素……”劳乃宣1915年写下了这首诗,那时栈桥就已经是青岛的一大景色了。

沈鸿烈曾给回澜阁题匾据说后来被日本人拿走了

1931年底至1933年4月,栈桥经历大修,堤内新筑八角亭阁,定名回澜阁。

曾经回澜阁上的广告(资料图片)

“纳凉采风夕阳下,观海听涛回澜阁”,沈鸿烈触景生情写下的一首诗,为栈桥最南端这座双层飞檐八角亭阁取好了名字“回澜阁”,这里也成为青岛十景之首。不过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这座亭子的设计是征集当时广大市民建议修改的,沈鸿烈还亲笔写了匾额,后来却不见了,有人说,被日本侵略者当成自己的“功绩”拿走了。

样子征集了当时市民的意见

走上栈桥,人们都会被眼前这座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亭阁吸引,即使现在,它的设计仍然能引领文化潮流、独树一帜。回澜阁的建设本是当时青岛市市长胡若愚的建议。“1929年底,进入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弘扬中华文化,青岛那时只有天后宫和总兵衙门是中式建筑,其他都是西式的。所以胡若愚提议,在青岛开发一批有自己特色的景点。但他只是有了提议,还没实施就离开青岛上北平当市长去了。接任的沈鸿烈市长将这些变成现实。”王铎说。

从1931年9月到1933年,投资25.8万元,由德商信利洋行承包重建,将桥身延长,全部改用水泥铺面,并设有排水设备,为了防止有人掉入海中在两侧安装了铁栏和铁链防护。不仅如此,还在桥南端增添了个字形防波堤,以缓解海水的冲击,而这次最重要的扩建内容便是在这防波堤上新建了一座双层飞檐八角亭阁。亭身为彩色琉璃瓦,亭顶为金黄琉璃瓦覆盖,亭内为二层环形厅堂,24根红漆柱子及阁心的螺旋楼梯在当时可算是前卫设计。从亭阁往外望去,仿佛置身海中央,可以清楚看到碧海银波、海鸥飞翔的美景。

关于这座亭阁,王铎说,它的设计起初不是这个样子的。“虽说当时也设计成了八角飞檐,但是二层是不能上去的,只是个装饰而已,底层为敞开式,便于游客观看,不像现在是全封闭状态。”为了便于记者能更直观理解,王铎将最初的设计画了出来,乍一看去有点像蒙古包的样子,只有一层而已,至于为何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王铎解释:“其实,这座亭阁的设计是征集全市市民意见而改造的。”

原来,当时为了将这座亭阁建得更好,便将图纸在报纸上进行了公示,让市民提意见。最后综合大家的意见,很多人觉得以前的设计太沉闷,这座亭阁的特点应该比较玲珑才可以。所以才将最上面的比例加大,改成两层。这个概念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以前还没有出现过两层的八角亭阁,所以建成后,全国很多地方的人都过来观看。双层八角亭阁也成为中国建筑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处建筑。

之后,在沈鸿烈的主持下,又陆续修建了水族馆、海产博物馆和鲁迅公园等,青岛的沿海景观日渐丰富。

沈鸿烈题的牌匾被日本人拿走

再说说这回澜阁的名字。民间说,这个名字是沈鸿烈起的,因为当时他来视察修复好的栈桥时,走上这亭阁,站立在窗前发现,一窗一景,一景一画,青岛湾的美色尽收眼底,当即赋诗一首:“渔舟夜泊栈桥西,人倚栏杆水拍堤,纳凉采风夕阳下,观海听涛回澜阁。”随行人员齐声叫绝称说:“这个亭阁就取名‘回澜阁’吧”。

他还亲笔写下“回澜阁”三个字,将牌匾挂于亭阁,自此,凡是到栈桥的人都会到回澜阁上去看看。只是之后青岛被日本所侵占,栈桥被封锁了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只能在路过时远远看上几眼,后来却发现匾额不见了。有人说,在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时,将匾摘了下来,送到东京博物馆作为其侵华的“功绩”,而后来新中国成立后,很多人到日本寻找并没有找到。

之后,回澜阁曾被作为茶室、报刊阅览室、书画陈列室等,经历了多重角色。在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市图书馆阅览室,到1952年给了中苏文化馆,成为中苏文化阁。鲁海说:“那时里面经常举办一些展览,亭阁的牌匾也改成了‘中苏友好阁’,由郭沫若亲笔书写。但奇怪的是,之后这个牌匾也不翼而飞了。”这两次事件,让人们怀疑,回澜阁的牌匾似乎被冠上了消失的命运,让这里变得更为神秘,现在的“回澜阁”牌匾由著名书法家舒同所写。

回澜阁对外收费,4元一位,但进去后却让人有些失望,“很多年以前我来过,当时是青岛十景嘛,确实很漂亮。现在完全变样子了,二楼的落地窗全被卖工艺品的挡住了,什么都看不到。一楼虽然摆着写有青岛历史的屏风,但更多是被商贩的广告遮挡,完全没了观赏价值。”从安徽来的杨女士上来走了一圈,从窗户上的狭缝中努力往外看了几眼,失望地摇摇头走了。

几十万奖金寻“无字碑”之谜

回澜阁中有个秘密至今没有完全破译,那就是在回澜阁门口摆放着的那块大石碑,最顶端是一个五角星标志,石碑上却空无一文,旁边竖立着的解说牌上写着“无字碑”。它是什么时候立的?为什么上面空无一文?

无字碑现身于1999年4月份,栈桥大修时,为了能见到这块传说中的石碑,王铎天天去现场察看,“石碑由两色大理石镶嵌而成,碑头为三角形,上面有五角星浮雕,石碑的基座是3级大理石拼接的。令人惊奇的是,石碑平整如砥,有3毫米的磨痕。后来,经过考证,抹去的时间应该为1952年底,从碑的形状来看,不像是中国传统式的碑式,倒很像日本碑式。可能是日本占领青岛期间立的。”

无字碑“面世”后,就在岛城引起了轩然大波。鲁海说,为了查 清楚 它的真相,当时岛城一家大企业曾经拿出 几十万的奖金,全国寻找无字碑真相。也许是无字碑的神秘、也许是被这丰厚的奖金吸引,一时之间,各种说法铺天盖地而来。有人说,1933年,沈鸿烈市长曾经来这里观赏,他在上面写下了“飞阁回澜”四个字。可既然是沈市长所写,字去哪儿了呢?

有人则从1940年的施工账单发现,这个碑上面是日本人所刻的一些账单,有330多个字。如果这是真的,要在这块长2.85米、宽1.4米的石碑上刻这么多字,有没有可能呢?

还有人提出,这上面曾经写的是孙中山的遗嘱。到了后来,又有人找到了1952年的施工的一项凭证,说石碑上曾经写着一些反动言论,后来被磨了去刻上了毛泽东提出的“五爱”。这个说法,也经不起推敲,是些什么样的反动言论?如果后来真改成了“五爱”,为什么又被磨去了呢。

无字碑的真相始终没有揭开,那几十万的奖金也没能发出去。直到现在,仍然有不少专家或海外游客来这里探究根源,试图解无字碑之谜,但都无功而返。

曾有人把广告做到阁上

回澜阁的美丽和它身上的神秘,让更多人愿意走进这里。其实,从它建立之初,就已经深入青岛人的生活中。因为回澜阁,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首次设置了跳水比赛,场地就选在栈桥,回澜阁边上。王铎说:“那时每到夏天,回澜阁上就会出现这样一个景象,排队等着在这跳水,排队的人很多,老人、年轻人还有孩子,队伍能绕着亭阁一圈。等排到自己的时候,站上大坝,摆出拿手姿势一跃而下。有的用手捏住鼻子直接往海里跳,整个身体像个冰棍一样,还有的则张开双臂,像海燕一样。除了个人跳,也有的会两个人一起。那时栈桥上站满了观众,鼓掌喝彩。”

只是这样的场景再也回不去,以前跳水的地方都是些海沙,海水不深,跳下去不要紧,但现在这些地方都变成钢筋水泥了。

说到回澜阁的影响,就不得不提上世纪90年代的那件事,双星把广告做到了回澜阁上,此事在当时闹得可是沸沸扬扬。那时全国正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热潮,为了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双星总裁汪海有了个大胆的想法,凡是来青岛的人都要到栈桥上走走,何不在回澜阁上打广告!有了这个想法他便让人去找当时的栈桥回澜阁管理者—— 市文化馆(市群众艺术馆前身)接洽,双方达成共识,但只要一点:广告牌必须是白天在远处看不出来,晚上发光后才能看出的网状结构的!但不久,金属板材料的广告牌将回澜阁的侧面挡了个严严实实,这一下在岛城引起轩然大波。市民反对、老专家反对,人们甚至取笑汪海“想出风头想疯了”!反对声音越来越大,市里相关部门纷纷出面,直到他接到时任青岛市长的电话说:“市里都快炸锅了,你就别折腾了,赶紧撤了吧”,汪海才赶紧将广告牌撤了下来。不过也因此,他成为首个敢在回澜阁打广告吃螃蟹的人,他的这份胆识和想法至今说起来仍然被人肯定。

这就是栈桥和回澜阁的历史,有喜有忧、有痛苦也有幸福!现在,我们更期盼着,几个月之后,被重新加固和亮化的它,会以更完美、更健康的姿态出现。在下一个一百年、甚至下下个一百年,它都会跟青岛人永远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