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青岛雄崖所曾是抗倭前线 这里居民多是军户后裔

2016-11-10 作者:田野

雄崖所是抗倭前线古堡曾经驻扎千余名士兵

城堡是古代的一种防御性建筑 ,集军用和民用于一体。现在很多中国人出游 ,爱去欧洲看古堡(古代城堡),殊不知,国内就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城堡。作为青岛“九卫十八所”之一的即墨丰城镇雄崖所,是目前唯一保护最为完好的古城堡,曾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雄崖所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国沿海仅存的明代军事遗址。雄崖所在设立之初,对骚扰沿海地区的倭寇起到了震慑作用,后来逐渐被废弃。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说说明代海防城堡雄崖所。

为防倭寇设雄崖所,因白马岛断崖得名

雄崖所位于即墨丰城镇北约7公里,又名雄崖古城,全称雄崖守御千户所。

看到名称中带一个“所”字,我们就知道,这是明代建筑。为什么呢?因为明代实行卫所制。

我们习惯上称呼天津为“天津卫”,称呼威海为“威海卫”,而即墨还有个鳌山卫,这里的“卫”和“所”都是一个军事单位,都是明代设立的。“卫”和“所”合在一起,组成了明代的卫所制。正因为卫所制的推广,才有了雄崖所。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在全国实行卫所制。一卫有军队5600人,其下依序有千户所、百户所、总旗及小旗等单位。这些卫所大都设在沿海地区的军事要地,而且士兵被编入军户,世袭当兵,就地屯田。所以,一个“卫”或者“所”就是一个小型的自给自足的城堡。卫所制推广之初,即墨还没有设立卫所,可是随着沿海一带屡遭倭寇骚扰,设立卫所的紧迫性日益凸显。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载:“明洪武六年(1373年),倭夷入寇,即墨、诸城、莱阳沿海居民多被害。”于是,明政府便在东南沿海择要设戌,广建卫所,以抵御倭寇之入侵,保境安民。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魏国公徐辉祖奉命建鳌山卫,下辖浮山、雄崖二所,雄崖所从此成为海防前线。雄崖所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建成。

看看地图就会发现,雄崖所的选址是花了大心思的。雄崖所东瞰大海,与迎面的白马岛咫尺对峙;西扼群峰,同背后的玉皇山唇齿相依。地势险要,选位得当,实为古代海防要塞。特别是雄崖所对面的白马岛,正处在即墨与莱阳、海阳交界处。对于这个奇特的地理位置,历史上曾以“鸡鸣三县闻,浪拍三邑惊”来形容。在这样一个三县交界的入海口设“所”,再合适不过了。

而雄崖所的得名,也与白马岛有关。原来,这白马岛曾经是海中孤立岛屿,距陆地相隔约200米,后来才逐渐演变为一体。白马岛有一块雄伟的大断崖,呈赭色,正因为这个缘故 ,和它相对的“所”就取名为雄崖所。

白马岛最高处,有建于明朝的墩台。从明朝建立海防设备一直到清朝,这里曾经设卒5人,昼夜不停轮流观察海面。白马岛上的墩台,也是包括雄崖所在内的军事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些值勤的士兵,换下岗后就回到雄崖所休息。

雄崖所有四个门,南门题额为徐达所书

为了抵御倭寇,沿海地区设立的卫所肯定不止雄崖所一处。实际上,明清两代,山东莱州府的沿海一线曾建有三卫八所。然而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当年雄踞沿海的海防重镇,如今多已荡然无存 ,只有雄崖所部分保存了下来。

那么,雄崖所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堡呢?雄崖所古城为正方形,城墙两面砖砌,中间用黄土夯实,周长2公里,占地375亩。古城有四个门,门洞上方皆有门楼。城中的十字大街贯穿所城东西南北,街面宽敞,布局对称。城内外除建有所署、官邸及兵营外,还建有城隍庙、关帝庙、菩萨庙、玉皇庙、九神庙、天齐庙、先农坛等宗教祭祀场所。

先说南城门,雄崖所南门给人一种雄伟壮观、坚不可摧的感觉。城门楼上高悬的题额,仍能看出“奉恩门”三个大字,这可是明朝第一开国功臣徐达亲手所书。用碎石青砖垒建的城墙正中间,是用青砖筑成的门洞,拱形的门洞约有20米长。通过门洞时,可以仰见题额的“迎熏”二字。据说,和暖的南风又称“熏风”,温暖美好。因此,“迎熏”有“迎来吉祥”的意思。

再说西城门,西门是雄崖所的“峰巅”位置,地势陡峭。攀上西城门,雄崖所的雄浑、险峻一览无遗。据姜茂森撰《登上古城看“雄崖”》一文介绍,西门的题额为“镇威”,城门内题额已失。城门门洞为夯土包砖结构的拱形券顶,外门高2.5米,内门高近3.5米。内、外门高度不等,系雄崖所地势西高东低所致。城门内部通道长约12米。从“镇威”门进入通道2米处,左右两侧墙角均凿有方形洞孔,这是当初安装城门及门轴的遗痕。据了解,当时雄崖所的四座城门均为木制,呈栅栏状,厚重结实。

雄崖所的东城门现已消失,只遗留下几块石础,但部分城墙保存得较为完好。而北城门曾名“还重门”,城门与城楼已于清乾隆年间倾圮,现只留有石头照壁一段,高约4米,长约3米,宽约2米。北城门占踞雄崖所要害地势,当初是否设有炮台未见记载,据分析雄崖所作为一处十分重要的军事辖地,理应设有炮台。

说完了城门,再说街道。如今,昔日雄崖所的雄姿已不复存在,但东西、南北两条笔直的大街依然贯通雄崖所全村。这个十字大街,连接四个城门,衙门、官署、粮仓、伙房、住所、学校等都分布在十字大街两侧。雄崖所的“一把手”官至正五品,高于即墨县正堂,且城内“丁地钱粮税课谷石”机构齐全,行政上不属于地方管辖,俨然一个城中之“国”。

漫步在十字大街上,到处都是古迹,就连脚下踩着的,也是有着600多年历史的铺路石。且不说古老的民宅、古井、庙宇,就是上马石也很有讲究。老房子的墙上常见嵌着两块被凿上孔的石头,原来这就是古城以前的驿站,这两块有孔石头是拴马桩,来客的马匹拴在这里后,可以放心地进驿站休息。在驿站北侧一条胡同口,还可以看到对称放着两块雕刻有楼梯的大石头。原来这是上马石,战马立在石下,人站在石上抬腿就可骑上马。如今,这两块上马石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在向世人述说着这里的久远、古朴及繁华的过去。

曾驻扎士兵千余名,乾隆年间被裁撤

雄崖所既然设计得这般精巧,其军事用途又怎样呢?可以说,在抵御倭寇入侵中,雄崖所发挥了强大的军事威慑力。

明清两代 ,莱州府的沿海一线曾建有三卫八所、七巡检司、十六寨、一百四十二墩堡。即墨的鳌山卫,以及浮山前守御千户所(今市南区浮山所)、雄崖守御千户所(即雄崖所)就在其列。按明代卫所兵员的编制,“每卫设前后中左右五千户所,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一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百十有二人为百户所”。实际上 ,鳌山卫内辖的右、前、后三个千户所与浮山、雄崖两个守御千户所共有边操军、京操军、守城军、屯田军3000多名,设指挥使、指挥佥事、千户、百户、镇抚等武官50多员,配备有大船、哨船、快船、火炮等武器装备 。卫所之间的沿海一线设立烽火墩堡58座。并分兵把守,遇有敌警即以烽火为号,互相支援接应,从而构成了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

李景智在《两朝海防要地——雄崖所》一文中,对雄崖所的兵力配置有详细的介绍:雄崖所设有正、副千户各2员,百户5员,为世袭制,管领春戍军252名、秋戍军319名、守城军51名、屯田军77名。戍军除在倭寇骚扰季节出海巡逻、作战外,还担负着应召保卫京师以及其他战备任务。守城军专管保卫所城,并担负着该所所辖的段村、王骞、王家山、公平山、望山、青山、米粟山、北渐山、陷牛山、朱皋、白马岛等11个墩堡的警戒任务,作为战备警戒哨所。屯田军则负责管理分布于县内8个垦区的近155顷耕地。

所谓屯田军,即是后勤部队。卫所制是明代最主要的军事制度,是一种寓兵于农,守屯结合的建军制度。卫所都设有专门的屯田军生产粮食。当年雄崖所辖区的军屯中,要数丰城镇韩家屯的屯田规模最大。据《韩氏族谱》记载:“明代韩氏祖先韩九思,因随永乐皇帝北征有功,被敕封为雄崖所副千户、授飞骑尉、武略将军,为从五品,在此安家屯田。今之丰城、田横两个乡镇的北、中、南三个韩家屯均为当年的屯军垦区。”另据丰城镇彭家屯、金口镇于家屯的彭、于二姓族谱记载,当年彭、于二姓之先祖因征战有功,均被封为雄崖百户,并各有封地,在此立村屯田。现雄崖所周围各镇所辖的王家屯、江家屯、黄家屯、周家屯、柳树屯及北阡等村,都是当年雄崖所管辖的军屯,可见当年雄崖所管辖范围之广,沿海防务之重。

明代,卫所不受地方官府节制,据《明史·职官志》所载:“其守御千户所,不隶于卫,而自达于都司(省都指挥使司)。凡卫所皆隶于都司,而都司分隶于五军都督府。”清初,朝廷裁减卫所兵员,废除卫所长官世袭之制,所署只设千总1员统辖驻军。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雄崖所为雄崖司,设巡检,率兵30人把守,雄崖所被裁撤。乾隆年间 ,雄崖司巡检移驻福山县海口,雄崖所遂成为一个自然村落,后因人口增加分为南、北雄崖所村。

特约撰稿 田野

雄崖所居民多数是军户后裔雄崖所古城有“三大怪”

上文我们说了雄崖所的修建 、构造和军事用途。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和雄崖所有关的建筑和风俗。

雄崖所修建于明初,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见证了明清两个朝代的兴衰,留下了不少古老的建筑和特殊的风俗。这些建筑和民俗,在胶东半岛独树一帜,十分奇特。雄崖所都有哪些奇特的建筑和风俗,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别着急,我们为您一一道来。

风俗:“送盘缠”仪式600多年未改

在雄崖所,包括整个即墨农村,都有一个奇怪的习俗,叫“送盘缠”。在当地,有老人故去入葬后,晚上必有一个“送盘缠”的仪式,亲人为其烧纸马纸钱送行,马头冲西南。最后,儿子要站在凳子上,用竹竿向西南方向一指:爹(娘)上马走吧,回云南老家吧,一路上的钱花不完!

为什么会有这个风俗呢?这跟雄崖所当年驻扎的士兵有关系。

明朝初年,因为常年战乱和瘟疫,山东地区人口已经十分稀少。因此,在明初曾经有过大规模的移民行动,主要来源是山西洪洞县。但是以即墨鳌山卫为中心向外辐射百公里的范围内,移民则是来自云南的守边军户。

据清风所撰《雄崖所:抗倭前线古堡》一文记载,1985年即墨县地名办公室对全县建村情况进行调查,结果鳌山卫镇有37个自然村是明洪武、永乐时建村的,其中23个村是从云南移民来的。田横镇明初建村35个,其中25个村的族谱记载,其先祖是从云南移民来的。崂山区四个街道办事处所辖村庄,有63个村系明朝洪武、永乐时期建村的,据各家族谱记载有57个村的居民其始祖来自云南,占明初建村数的90%。今城阳街道办事处所辖34个村,有28个是明朝移民迁建的,占全街道办事处村数的87% 。其中有的其始祖由云南徙居即墨,其后人再分居各村。这些移民既不是云南土著,更不是当地的少数民族,而是朱元璋派遣出征云南的汉族军士及其家属。

这些来自云南的移民大多为军户,其中不少族谱记载来自云南乌撒卫。这些军户应是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置鳌山卫时,由云南乌撒卫等地调入即墨的第一批移民。另一批来自云南的军户则是明永乐初年,“靖难之役”后的军事调动。据不完全统计,明初,即墨境内属于鳌山卫、大嵩卫、雄崖所、浮山所的军屯即有52处。明万历《即墨志》载:万历初年,即墨县总户数为11231户,其中军户为6290户,占总户数的56%。

而他们万里迢迢来即墨的目的,主要是建立卫所守卫海防,防卫日益猖獗的倭寇。而当时的大迁徙可以说是惊天地泣鬼神。朱元璋一道圣旨,已经在云南扎根守边的军户们就要启程。万里大迁徙是如此艰难遥远,而且是携带妻儿一起行动,很多人跟父母、兄弟就此永别。可想而知,这一路,不知有多少人半路殒命病灾,甚至妻离子散。据记载,由于云南故土难离,有人甚至带着云南的茶花一路迁徙到即墨,它们后来成了崂山闻名遐迩的“耐冬”花。由于怀念故土和离别的亲人,这些军户生前唯一的愿望,就是死后自己的灵魂要回归云南故土,由此,老即墨人那感人肺腑的“送盘缠”习俗600多年未改。而军户后裔,甚至至今保留一些云南的特有土语。

现在雄崖所的居民,大多数是军户的后裔,而且姓氏较为集中,其中“一李双王陈韩陆”六大姓氏家族的先祖都曾任过雄崖所千户、副千户等。如李氏族谱记载,李氏第三代先祖因立战功,成为第一个被明廷派驻雄崖所的千户,并带领驻地军户修建了海防城堡。

建筑:玉皇庙石砌无梁殿为古建筑学创举

不光雄崖所的村民们背后有故事,雄崖所里保存的不少建筑和景观,因为年代悠久,也有不少故事。其中,最奇特的,要数以下三处建筑和景观。

其一是百年教堂。雄崖所南门内左侧,保留有百年历史的天主教堂,虽为平房,但建筑高大。据史料记载,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德国人即在即墨设点传教,村民们曾经见过神甫骑着摩托车穿街过巷。如今,这座中西方风格兼容的天主教堂是雄崖所一处仓库所在。

其二是老井石刻。雄崖所村西有一口老井,外围用石条拼砌,每根石条长约1.5米,在井口上形成“互”字状,十分别致,井沿石条内壁四周,皆有题刻,两侧因打水磨损,字迹已残缺不全。据现有题刻判断,石条上刻的皆是当初捐资造井者的姓名。井壁题刻十分罕见,像是“功德碑”的一种变异,这也是雄崖所一处鲜为人知的人文景观。

最后一个是玉皇庙。在雄崖所的南门上远望,能看到远处山头上的一座玉皇庙,与南门城楼上的庙宇遥相呼应。据了解,该庙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所建,先建于雄崖所城三年。玉皇庙分山门、院落、殿堂三部分,供奉玉皇大帝及哪吒、灵官二神。该庙虽处僻壤却远近闻名,建筑虽不宏伟,当年却香火旺盛。

古往今来,世人评此庙有两怪:第一,即墨境内的庙宇均为抬梁木构架的木主砖辅建筑,唯此庙异之,为石砌无梁殿。第二,即墨境内的玉皇庙均为坐北向南,此庙又异之,为坐西向东。雄崖所玉皇庙为何如此与众不同呢?李景智在《两朝海防要地——雄崖所》中如此分析:据《中国古建筑史》载:“……明代又出现了完全用拱券结构的碉楼和结构用砖拱而外形仿木建筑的无梁殿。”以此论之,雄崖所玉皇庙之建筑风格是明代建筑学的创举。至于坐向 ,可谓因地制宜。因当地百姓世居沿海,以捕鱼为生,他们最惧怕的是海潮、海匪、海难。将玉皇庙坐西向东,面朝大海,以保佑渔家人海上平安,震慑包括倭寇在内的海匪逞凶,是渔家人世代的美好愿望。这么看,玉皇庙与雄崖所的选址用意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玉皇庙的墙垣、钟楼及神像已毁于动乱年代,后重修,而山门和殿宇仍保存得较为完整,被列为即墨市文物保护单位。

传说:雄崖所“三大怪”背后都有故事

说完了民俗和建筑,我们再说说雄崖所一些有趣的传说。

先说“雄崖”。我们在上文讲过,白马岛有一块雄伟的大断崖,呈赭色,正因为这个缘故,和它相对的“所”就取名为雄崖所。那么,这块大断崖为什么呈赭色呢?相传白马岛北侧的海湾中有一深不可测的水潭,龙王派遣虾兵蟹将驻扎潭里,扼守海上关隘。一天,一蛇精藏在商船里想渡海修炼 ,船行至此被蟹将发现,虾兵持枪(手臂)刺向蛇精,不料被蛇精躲过,而长枪却刺入船体。若将长枪拔出,船势必进水导致船沉人亡。虾兵只好折断长枪,留下终生残疾。而蟹将则用巨螯夹住蛇身,将蛇精夹成两半。蛇精的尸体被拖上断崖,鲜血将岩石浸透,因而雄崖呈赭色。

除了“雄崖”之外,雄崖所古城还有三大怪事,即墨著名文史专家黄济显在《雄崖所古城》中提到了这“三大怪”:

一是西门威字点下来。细心人一到雄崖所古城西门,马上就会发现题额“镇威”的“威”字右上角的一点却点在横下面。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元末明初,倭寇经常来沿海一带骚扰。为了打击倭寇侵犯,建了雄崖所古城,西门题额命为“镇威”,意在表示要镇压倭寇之威风 。传说,在书写题额时,人们故意将“威”字右上方的一点写在了下面,以表示要使倭寇威风扫地。

二是玉皇庙的“玉”字的一点写在了“王”字中间一横的右上面,堪称又一怪事。相传,玉皇庙建成之后,人们请来了一名高手为庙门题额。来人一到山前,就为玉皇山的气势磅礴惊叹不已:见山有两翼,一翼伸向西南方,一翼伸向西北方,形似一只展翅飞的凤凰。建在最高处的玉皇庙像它的头部,两翼伸向两边,就像要飞向东海。他登山站在玉皇庙前,见丁字湾海域尽收眼底,周围大小山头一览无余,顿感心旷神怡,情不自禁地说:“此乃神地也!”回头再看那刚刚建成的玉皇庙,山门又居玉皇山巅,庙正建在最高处的风头上。山高、庙高、门也高,确乎居高临下。他身不由己地走到已经备好的文房四宝前,信手拿起笔来,“玉皇庙”三字一挥而就。众人一看,字写得的确苍劲有力,但却把“玉”字点写在中间一横的上面,就感到非常奇怪,如此简单的字,又出于高手之手,怎么能写错了吗?问其原因,高手曰:“有感而发也!”

三是庙顶山上无庙宇。庙顶山位于雄崖所古城西城门外300余米,顾名思义,在它的顶部应该有一座庙。但奇怪的是,山顶上并没有庙宇。相传,清朝光绪年间一位杨姓官员到雄崖所任巡检之职,在赴任的路上,遇到了前来赴任的雄崖所城隍爷。两人说话非常投机,结拜了把兄弟,叩头发誓,为官不得贪赃枉法,否则,自行处之。结拜后,各司其职。杨巡检上任以后,励精图治,把所辖之地,治理得井井有条。而城隍爷疏于管理,其下属竟贪赃枉法。杨巡检得知后,指责城隍爷违背了当年结拜时的承诺。城隍爷非常自责,兑现了誓言,将城隍庙迁到了城外的庙顶山上。后来,所民自发地把城隍庙迁回原处,可第二天早晨发现它又迁回到庙顶山。这样,几经折腾,结果连庙顶山上的城隍庙也没有了。有人说,因为搬来搬去,把砖瓦木材等都损失了,再也建不起来了;也有人说,因为城隍爷觉得雄崖所人对他好,他越无颜见到杨巡检,因此,搬到更远处了。

特约撰稿 田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