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青岛鲍岛最早一批渔民姓陈 劈柴院原名江宁路

2016-12-06 作者:田野

大鲍岛村原是鲍岛对岸的渔村德占青岛时成了华人区

青岛的老地名,涉及到山川 、河流、岛屿、港口等,同名常以大小冠之。如大小湛山、大小水清沟 、大小福岛、大小鲍岛、大小港等等,这是青岛老地名的一个特色。而在这些地名当中,大小鲍岛又是历史最悠久的。

翻开青岛的历史,鲍岛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从最初的一个小海岛,发展到后来的小村落,再发展成华人的主要居住区,最后几乎衍生出一种地方特色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鲍岛的发展史反映了近代青岛的历史。

现在,大鲍岛已经没有往日的辉煌,小鲍岛的商韵也几经变迁。回顾它们的过去,总能让人重拾起老青岛的回忆。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说说大小鲍岛。

大小鲍岛村由海岛得名

鲍岛,在清代的地图、文献中有不同的写法,如抱岛、豹岛、包岛等。

鲍岛原是麻湾(今称胶州湾)中的一个小岛,人们把鲍岛对面岸上的一个渔村叫鲍岛村,由于人口的增多,村里有些家族衍生出去到鲍岛东山(今上海路一带)以东建房,逐渐形成另一村落,叫小鲍岛村,原来的鲍岛村就叫大鲍岛村。

青岛著名文史专家鲁海先生对鲍岛的历史演变很有研究,据他介绍,大鲍岛村有居民很早,早期居民的构成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从胶西(今胶州)来的渔民。金兵入侵中原,在胶西一带烧杀劫掠,有些渔民不堪忍受就来到了这里,男人们出海捕鱼,女人们种一点薄地。最早到这里定居的渔民姓陈。

第二类是江苏太仓迁来的渔民。明代时,江苏太仓一户渔民,因受当地渔霸盘剥,借了高利贷买渔具无力偿还,渔霸要索他的女儿偿还借款,他们一家便逃离太仓漂泊到鲍岛落户,这家渔民姓顾。

第三类是卫所裁减后“转业”的军户。明朝时,在青岛广设卫所,屯扎士兵,抵御倭寇。后来一些卫所被裁减,军户转为了农民、渔户,移居大鲍岛村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从上述分析之中,我们可以看出,早年大鲍岛村的人口构成很复杂,不光有北方人,还有不少南方人。因为大家说话都有地方口音,因此流传下不少段子。

关于本地口音的段子说的是一个叫王兴理的。王兴理是胶州人,来大鲍岛村开了一间渔行,开始只是自己经营。胶州方言中,有个词尾,读“凯”,如问:“你姓什么?”“我姓王凯。”“你是哪里人?”“我是胶州凯。”大鲍岛村人对这户人家的胶州话觉得有趣,于是村里广泛流行着一则笑话:“鲅鱼多少钱一斤?”“一钱(银子)3斤。”“你怎么不说凯?”“我忘了凯!”相传,这则笑话在青岛流行了许多年。关于南方口音的段子已经融入了现在青岛人的生活当中,比如山东人叫的“锤子”,鲍岛人叫“榔头”。

人口的增多促进了大鲍岛村的繁荣,到清末时,已经成了青岛市区内青岛口之外的第二个大村庄。大鲍岛村设有集市,农历逢五逢十赶集。据说集市上有“劈柴市”,也叫“柴火市”,其旧址在青岛建为城市后,成为一处以娱乐、餐饮为主的知名市场,改叫“劈柴院”。

大鲍岛德占时是华人区

1897年,德国人强占胶州湾,为了把青岛打造成海外殖民地的样板城市,德国人对青岛的建设进行了规划。根据《胶澳租借条约》,把租借地的市区划分为两片——以今德县路为界,以南至黄海海滨叫青岛区,是以原青岛口市镇来命名的;德县路以北至胶州湾(在胶州路、四方路一带),以大鲍岛村命名叫鲍岛区。这两个区有很大差别,中国人虽然可以进出青岛区,但不准在这里买地、建房、居住(逊清遗老除外),中国人只能住在鲍岛区。今天,人们常说的青岛“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其实指的只是青岛区的景观,而在鲍岛区依然是中国传统的黑瓦黑墙,平房为主,偶有二层楼。

德占初期还用1892年清政府建的前海栈桥为码头,接着德国人在胶州湾内建港,把“鲍岛”炸平,再填海与陆地相连,建成了堤岸式码头,因以后又建了大港,这里叫小港,作为鲍岛的“岛”不复存在,但作为村镇——市区的鲍岛——大鲍岛村却得到了发展。

因为鲍岛区是华人区,人们在仿照西方建筑风格的同时,还保留了一些传统的建筑设计,因此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里院建筑”。大鲍岛华人区的里院,是青岛典型的民居单元。里院大多是两到三层的木头结构房子围成的一种院落,后期也有四到五层的砖混结构,基本都是直排竖分的西式商住一体楼房和中国传统四合院围合式平房相结合的产物。里院分为“口、日、凸、目、回”五种类型,依次为独院、两进院、不规则院、三进院、套院等。

最初的里是楼房,院则是平房。据1922年出版的《青岛概要》中记录,住在里坊的居民,多是公务员、公司职员、教师等,住在院中的多位产业工人、小商小贩和青漂一族。到了1930年代青岛的里院已经有500多处,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里院文化,体现了和谐共处的居住理念。里院遍布四方路、潍县路一带。从空中俯瞰,红瓦的楼房和院落,层次分明,棋盘状的道路交叉纵横。里院布局的形成,是大鲍岛的特色。直接催生了商业和娱乐,衣食住行的各种行当。吃喝玩乐的各种消费,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满足。四方路 、博山路上,在不同的时代,晃动着德国军人、日本浪人、美国海军的身影;芝罘路、潍县路上,傅炳昭、刘子山、隋石卿、丁敬臣、宋雨亭等商业大亨,在这里出没。

除了上层人物之外,鲍岛区还聚集着不少南方客商——这些人虽然有钱,但仍然不能住在青岛区,只能在鲍岛区。早期如四方路、济宁路、河北路各有一个江浙人居住区,使得大鲍岛街上时而可听到“阿拉”、“吾尼”等江浙方言口语。另外,潍县路上有广安隆、广兴隆等粤菜饭店。后来,这些人在鲍岛区内的芝罘路上建了广东会馆和三江会馆。

不过凡事总有例外,也有德国人偏偏要来鲍岛区居住,他就是著名的德国传教士理查德·威廉,中国名叫卫礼贤。1899年5月,卫礼贤以传教士的身份来到青岛,他没有住到欧洲人居住的青岛区而是住在了大鲍岛村,与中国人相邻而居,并借此学习中国话。1900年,卫礼贤在胶州街(今胶州路)开办了一所新式学堂。1901年6月20日,礼贤书院开学。1903年,礼贤书院正式移至鲍岛东山(今上海路),以后叫礼贤中学,即今天的青岛9中。

1914年,青岛区、鲍岛区界限被打破,两区成为一个整体。对于小鲍岛,人们一直至今还叫“小鲍岛”,而大鲍岛这一地名叫的人越来越少了。

小鲍岛一带曾是日侨居住区

说完了大鲍岛,我们再来说说小鲍岛。上文提到过,早年曾有一批人从大鲍岛村东迁,形成了小鲍岛村,可这种称谓只停留在口头上。翻开1928年编纂的《胶澳志》,我们还会发现德国占领初期,黄台路的前身曾经叫“小鲍岛街”,这是小鲍岛首次作为地名出现在青岛的地方志里。当时的小鲍岛,主要是指黄台路一带。

青岛著名文史专家王铎对小鲍岛的历史有过研究,他在《小鲍岛的历史沧桑》一文中称,小鲍岛的首次大规模开发是在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时期。1915年,日本人为了向青岛大批移民,在青岛聊城路一带,建起了与老市区相对应的“新市区”。所谓“新市区”的格局,就是将聊城路一带作为商业中心区域,而包头路 、铁山路、益都路、黄台路和辽宁路一带,即成为日本侨民的主要居住区。小鲍岛的地名,也随着“新市区”地域面积的扩大,成为益都路一带的代名词。

这个时期的小鲍岛,已与大庙山(今贮水山)相邻。日本人为了完善其区域功能,还在黄台路上建起了一座西本愿寺和日本高等女子学校(后来的青岛医学院)。又在德平路路口,辟建了一座日本第一寻常小学(今第二体育场)和一所日本邮局。

据老青岛人介绍,在上个世纪20年代以前,小鲍岛一带完全是一个日本侨民的居住区,几乎没有什么商业。每逢节假日,日本人都要到大庙山上去“游山”,到聊城路去“逛街”,到附近学校的运动场上去打棒球 、踢足球等等。青岛回归后,日本侨民也回到国内,小鲍岛很多房屋空闲出来,大量小本生意人拥入。到上个世纪30年代时,小鲍岛的商业已经很繁华,五金店、照相馆、药铺、小人书摊、土产杂货店、丝绸庄、布店、印染店、小百货店、小商品摊、各类修理铺,以及各种风味小吃店应有尽有。此时的小鲍岛,在市民口中几乎可以说是中山路商业街的一种补充,成为青岛最早的廉价市场和小商品市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小鲍岛发展成为小商品一条街、服装一条街。改革开放后,这里又建起了有名的科技街、民间风味小吃街、儿童游乐园和一年一度远近闻名的元宵山会。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这里相继建起了几座大商城,成为青岛电子信息产品的大卖场。

可以说,大小鲍岛的特色就是原汁原味的青岛风情,绵远流长的商业文化,保护大小鲍岛的特色和风格,就是延续青岛老城区的历史命脉。

特约撰稿 田野

劈柴院在大鲍岛村西也叫江宁路,为路名打过官司

对于不少青岛人来说,提起劈柴院,那并不单单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地名,而是一个承载了许多欢乐记忆的市井大院。它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就如同北京的老天桥 、上海的大世界、南京的夫子庙、济南的大观园。

但老青岛人钟情劈柴院绝对跟劈柴无关,“玩”和“吃”,尤其是前者才是劈柴院灵魂所在。

接下来,我们说说劈柴院 。

劈柴院的地:劈柴院就是江宁路,原来是私地

说来有趣,和人一样,劈柴院也有大名和小名。小名通俗好记,流传最广,大名比较正统,反倒渐渐被人遗忘了。劈柴院的小名就是这个“劈柴”,它的大名是什么呢?叫江宁路。也就是说,劈柴院就是江宁路。

江宁路位于中山路的北端,呈“人”字形,地面用大青石条铺成了三条小街,每条街大约50米。它的东门通向中山路,西北门通向北京路,西门通向河北路。上世纪30年代,那里集中了不少饭店、商号等。

说起江宁路,有一件趣事不能不提。青岛的路有很多,有的路是约定俗成起的名字,有的路是政府给起的名字,可唯独这条江宁路特别,他是打官司“打”出的名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通过查阅青岛市档案馆的档案,青岛城市人文历史研究者吴坚发现了这个不为人知的官司。

1901年8月,平度商人官某与即墨商人胡某各自买下劈柴院面向直隶路(今河北路)的地块,两地相邻。当时周边的道路还没修好,为了行走便利,官某与胡某盖房时商定,各自在两地交界处余留两米半当作双方公用小道。路是官 、胡两家私有,如果现在,也许他们会用条破绳拦着,可那时人厚道,谁走都可以。于是时间长了,这条小路也就成了公共通道,恐怕行人也淡忘这个方便是官、胡两家提供的。正因为是私地,无论德国殖民时代,还是后来的日本军事统治期间,这条路都没被冠名。

1922年12月,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主权后,胶澳商埠警察厅首先废止了日占时期的路名,然后将全市的道路重新作了命名。在重新命名的道路清册中,官某与胡某两家的这条五米宽的小路并不在册。然而没过多久,警察厅给市里的几条无名道路起名字的时候,官某与胡某家的这条路列入其中。起初,官、胡并没当回事,直到有一天警察在他们的路口镶上“江宁路”牌的时候,他们咋看都觉得不舒服:这明明是私人地皮,咋成公共道路了呢?1928年8月,两家上书胶澳督办公署,说明该路为私地,呈请在这条路的西路口,也就是在面朝河北路的路口上合建门洞,以表明此路并非公共道路;同时,他们还请求把江宁路路名撤销 ,改为江宁里院,以彰显该地为私有。胶澳商埠总办受理后,责成警察厅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警察厅最后提交的处理结果是:门洞可以建,路名不能改。

结果,官、胡二位商人输了官司,给青岛“贡献”了条江宁路。

劈柴院的名:因“劈柴市”而得名?还是因“劈柴屋”?

到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江宁路成了步行街,有二十几个大院,整条街都是商业、餐饮、娱乐集中的地方,人气很旺 ,是老青岛人当时逛街里的集中去处。不知何时,人们称呼这个地方时,不再叫江宁路,而是叫劈柴院了。

劈柴院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那说法可就多了。

第一种说法,这里曾为劈柴市,以后有了建筑、形成了院落,就叫了劈柴院。据说,这些劈柴除了供市民烧火做饭外,还供应大窑沟窑炉烧制砖瓦等等。这种说法,和中山路以北的大窑沟遥相呼应。

还有一种说法,是以诸城诗人刘少文的记载为依据。在刘少文的诗集《青岛百吟》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段注释:“劈柴院近中山路,最繁闹之区。院内皆劈柴架屋,故名。”这就是说,劈柴院是因为此处盖了许多临时的商用“劈柴屋”而得名。

不过在劈柴院中山路入口处,墙壁上记录了更多种情况:“关于劈柴院曾有很多说法,有人说原叫‘劈财院’、‘卜字院’、‘竹竿院’、‘批采院’。”

对于这些说法,专家的意见不甚一致。鲁海和吴坚比较认同“劈柴市”的说法。鲁海认为,劈柴院得名是因为这里曾是在大鲍岛村集市上卖劈柴人的聚集地,而所谓的“劈柴”并非烧火的柴火,而是指木材。吴坚认为,1900年德国殖民者占据青岛之后,当时胶济铁路还没建成,当地没有煤炭供应,所以这里的人们主要以劈柴作为生活燃料,“于是 ,往大窑沟送劈柴的人就在窑厂附近的一处院落里开辟了劈柴市,由此渐渐地被称为‘劈柴院’。”

不过,王铎则倾向于认同刘少文的说法。刘少文是一位熟知青岛历史风俗的诗人,诗集创作时1929年正是劈柴院比较繁荣的年份。“院内皆劈柴架屋”是指当时在这个地方建了好多劈柴屋,“劈柴屋”是青岛的俗语,意思是装饰精美的木屋,并不是现代人理解的用木头钉起来的房子。这些“劈柴屋”都是规划形成的,里面主要经营各种零售商品,许多劈柴屋在此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劈柴院。到底该采用哪种说法?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劈柴院的玩:当时就有“一卡通”,马三立说过相声 现在很多年轻人提起劈柴院,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小吃。其实,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劈柴院的主要功能是各种演出,花鼓戏、相声、魔术、京剧、茂腔,各种演出都有。它的次要功能才是吃饭。

关于劈柴院兴旺时期的景象,王铎曾经有这样一番描述:一进劈柴院的大门洞,先拿几吊铜钱买个竹制卡片,这竹片相当于今天快餐厅里的“一卡通”。进了劈柴院,小竹片是“万能的”。男人们可以拿着它去听书,院里光听书场就有十七八家;女人们可以拿着它去看电影,当上海人还不知道电影是啥东西时,青岛人已经可以看到从欧美进口的大片了,只是那时的电影都还没有配音,台上有个剧情讲解员,片子放到哪,就讲到哪;小孩子可以拿着它直奔小人书租赁摊。

像北京天桥,许多名角儿曾在劈柴院“撂过地”。相声大师马三立,1932年来青岛闯江湖时只有18岁,与刘宝瑞搭档演出了《对对字》、《大上寿》等段子,很受欢迎。1984年,他来青岛开会,专程到劈柴院寻访旧地,感慨万千。著名演员新凤霞刚出道时也曾在劈柴院客串过角色。劈柴院见证了艺人们充满辛酸的成功之路,也将老青岛人一代代浸润的人生体味化为城市的精神皈依。

劈柴院的吃:看戏饿了可叫“外卖”,一碗水饺一毛五

除了“玩”之外,现代人对劈柴院的理解就是“吃”了。早年的劈柴院提供的饭菜,绝对是物美价廉。

现在“外卖”行业发展兴盛,殊不知,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劈柴院里就有“外卖”了。早年人们在劈柴院看戏,如果中途饿了,院里有叫饭服务,一会儿工夫保证给你热腾腾地送过来。这时,你可以一边喝着啤酒、吃着烤肉 、啃着肉包子,一边接着听书、看电影、看小人书。回家时,还可以顺手买上一斤“劈柴院糖果”、“劈柴院甜点”。大院里集中了各式各样的小作坊,尽是自产自销的“劈柴院特产”……

劈柴院的门面房是各色酒肆和风味小吃店,小吃不仅好吃,而且便宜。在劈柴院任你是贩夫走卒还是拉大车捡煤核的,都能吃得起吃得饱。当时,劈柴院一碗水饺一毛五,买个纯肉包子才五分钱,分量那叫足啊。这么个花钱少吃得好的地界儿,劈柴院不受人爱戴才怪。在当时,李家饺子楼、张家坛子肉、杨家豆腐脑个顶个都有一大批忠实的美食粉丝。

劈柴院对于青岛人来说,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它是一个市井大院,也是中山路商圈最传神也最具本土色彩的精彩段落。特约撰稿 田野

◎链接劈柴院的建筑

劈柴院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的建筑风格也独具特色。

建筑风格是指建筑物的独特个性或特征,是建筑艺术和审美价值的直接体现形式。如果说建筑风格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那么北京的天桥是“老北京”的活化石;上海的大世界是海派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典范;南京的夫子庙再现了“庙、市、景”合一的明清风格——而从青岛的劈柴院,我们可以回望这个城市的殖民史和移民史。

劈柴院是旧青岛典型的里院建筑,同时还具有浓郁的江浙民居情调。所谓里院,是欧洲洋行、货栈与中国四合院的结合体。里院建筑,大都顺地势而建,大小不一,造型各异,一般不超过三层,大多为两层,有走廊、楼梯、水龙和厕所。而劈柴院与普通的里院又有所不同,劈柴院最早是由江苏商人按江浙民居再结合青岛里院特色建造的。狭窄的道路、比肩而立的小楼、江南水乡特有的木质大门、房间的布局大小等等,无一不体现着江浙民居的特色。也正因为这一点,劈柴院的路名也与众不同。青岛的路名大多以国内城市来命名,并且大多地缘相近,如劈柴院东面有胶州路、高密路、海泊路,南边是天津路,北边是北京路,西边是河北路,基本是山东、河北的地名,惟有劈柴院却是以离南京很近的江宁为路名。

劈柴院还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老青岛的里院基本上都有吉祥的名号,如庆兴里、德云里、厚德西里,但劈柴院的四个里院皆无名号,而以门牌称呼。这可能又是受到外国人的影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