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胶州神童匡源34岁当帝师 被罢官后成大学校长

2015-03-08 作者:王学义

匡源故居前的纪念碑

青岛人杰地灵,出过的名人不胜枚举,但若论官位最高、真正位极人臣者却还是要数胶州的匡源。他13岁中秀才,25岁中进士,34岁成为皇太子奕詝 (后为咸丰皇帝)的老师,除了才华横溢之外,他还与肃顺等人同为咸丰帝托孤的“顾命八大臣”之一,曾与慈禧太后多次进行交锋。慈禧发动辛酉政变之后,匡源被罢官,转而投身教育,弟子三千,桃李遍天下。匡源是一位著名的清官和大儒,直至今日,他在民间仍有众多的故事流传。

13岁中秀才,被考官称为神童

在胶州寺门首路和龙州路路口附近有一处浮雕,雕刻的是一位清朝官员,头戴官帽,仪态祥和,旁边刻有大字:“匡源故居旧址”。

“这就是匡源,他是我们胶州文化的标志之一,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神童、才子。”胶州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的工作人员说。根据浮雕上的介绍,匡源生于1815年,字本如,号鹤泉。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世族大家,但到父亲这一辈时已经没落。78岁的宋普老先生跟匡源沾亲,他的祖母是匡源的孙女,他本人对于匡源的事迹很有研究。宋普说:“匡源的老家本来就在我们家的斜对门,他小时候家里很穷,他母亲就带他回了娘家所在的匡家庄。”

匡源外祖父家在匡家庄,距匡家庄一里之遥有一处宝塔寺,匡源为官后,亲笔题写“雨花斋”横匾,挂到宝塔寺里。匡源在外祖父家长大,但后来读书时却是多亏了自己家的一位叔叔。宋普先生说,匡源从小就过继给了叔叔,这位叔叔是举人出身,曾任泰安府府学教谕,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局长。他看到匡源聪明伶俐,就好好辅导这位侄儿,希望他能够成才。

匡源也没有辜负叔叔的期望 ,13岁那年,他便考中了秀才。传说,在正场考试前进行口试,要求赋诗一首。匡源根据考官从《孝经》中出的题目 ,稍加思考,就吟出了一首七言绝句诗,诗名为《乌鸦》:“月满疏林霜满天,城头咋咋一声寒。只因反哺先知孝,叫得人人仰面看。”这首诗有声有色,而且还托物言志,劝世人要孝顺老人,竟然出自一个13岁的孩子之口,这可把众位考官吓了一大跳。就这样,匡源是“神童”的说法不胫而走。

按照岛城著名文史专家鲁海先生的说法,任泰安府府学教谕的其实是匡源的伯父,名叫匡锡嘏。1838年,匡源23岁时,伯父付学费送他进国子监深造。1839年乡试,匡源一举考中举人的第三名 。1840年参加恩科会试,匡源再中进士。这时他才25岁,是同榜进士中最年轻的一位。同年他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又被任命为翰林院编修。

按照宋普先生的说法,匡源进京赶考前得到了一位义仆的鼎力相助。宋普先生说:“在胶州九龙镇柳沟村村南有一个姓王的老人,本来是为匡源家守祖坟的。匡源赶考时太穷,没有路费,老王头就主动卖了自己开荒开出来的二亩地,给匡源做了盘缠。匡源对此非常感激。”

当高官回家探亲,还吃地瓜干

25岁的匡源开始了自己的仕途,此后20年内,他可谓春风得意,官运亨通。

年轻的匡源先后担任江西、山西的乡试考官,在当时的考官之中,他的品德和学问都是最好的。1849年,匡源34岁时开始进入上书房,为皇太子奕詝讲经书,也就是给后来的咸丰皇帝当老师。

传说匡源对皇太子要求严格,作业必须及时完成,要背的书一定得背过,否则就要受罚。皇太子贪玩,受罚是常有的事,不过他也不敢对皇帝讲,有一次道光皇帝到匡源给儿子上课的地方去,看到太子在跪着,道光就问匡源:“为什么让皇太子跪?”匡源说:“没背过书。”道光帝心疼儿子,又不好批评老师,就对儿子说:“孩子起来吧,不用跪了,上学是咱的天下,不上学也是咱的天下。”匡源听后生气地说:“上学当皇帝是明君,不上学当皇帝是昏君。”道光听后,非常下不来台。

现在来看,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第一,在信报曾刊发过的大枣园帝师王懿的故事中,也有类似情节。其次,奕詝生于1831年,到这时已成年,匡源怎么有胆量罚他跪呢?

鲁海先生称,匡源作为帝师,本来应该升官,但这一时期,他的母亲和父亲相继去世。按照清朝的规定,大臣父母去世,应当辞官回家守孝三年。于是,匡源就回到了青岛。守孝之余,他多次游览崂山,在太清宫住宿,留下了很多文墨。而且,他还专门写了一篇《崂山赋》,极力赞赏崂山的景色之美。

1852年,咸丰帝即位的第二年,匡源被皇帝召回京城,入上书房升任皇帝讲师。此后的数年之中,匡源青云直上,进入了中央权力中心。自咸丰三年至咸丰七年,匡源陆续担任兵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曾经代理礼部尚书,直到军机大臣上行走,赐紫禁城骑马,成为最受咸丰皇帝器重的朝廷重臣。

即便手握重权,匡源依旧非常清廉 、勤勉、谨慎和自律。宋普先生说,匡源每次回胶州探亲,都要去看看当年那位卖地为自己凑盘缠的老王头。到老王头家的路有十来里,按照匡源的级别,骑马坐轿都不为过,他却坚持步行前往。老王头家里很穷,但匡源到了那里丝毫不摆朝廷大员的架子,跟老人一起睡土炕、吃地瓜干 ,这让很多本地官员看得目瞪口呆。

当了顾命大臣,京官给他起外号

《清史稿》写到匡源时,只说他“咸丰八年,入直军机,谦退无所建白”。光就此来看,匡源好像是个“好好先生”,但据其他资料显示,匡源在任上还是做了很多事情的,态度也很明朗。

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在战场上频传败绩的严峻形势下,众大臣多主张咸丰皇帝离京到承德躲避,只有匡源据理力争,主张坚守北京。但是,早已经被洋枪洋炮吓破了胆的咸丰皇帝仍决定带着皇后钮祜禄氏(即后来的慈安)和懿贵妃叶赫那拉氏(即后来的慈禧)等人逃离北京,去承德避暑山庄。咸丰皇帝还专门下旨,让匡源伴驾北上。而咸丰皇帝的六弟恭亲王奕訢则留在北京,和英法两国议和,处理京师政务。

不想到了承德,咸丰皇帝突然病重,临危之际,他想到太子年幼,国家又在多事之秋,于是下诏将肃顺、载垣、景寿、匡源、穆荫等8人任命为“顾命八大臣”,协助太子处理国家大事。至此,匡源成为清王朝权力最大的决策高官之一。

历史演进到此处,很多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咸丰皇帝没让自己的弟弟恭亲王奕訢当顾命大臣呢?这是历史上的一桩公案,其中有一种说法是咸丰十岁丧母,他由奕訢的生母抚育成人 ,所以六弟兄之中,只有他们俩关系最近,如同一母所生。而且,当咸丰继承大位的同时,奕訢便由先帝(道光皇帝)朱笔亲封为恭亲王,资历非常老。咸丰知道这个弟弟聪明而且有野心,甚至比自己更有本事,对他很不放心。而且,奕訢和当时的懿贵妃叶赫那拉氏有点暧昧。咸丰很担心他们会勾结起来,抢班夺权,于是让八大臣辅佐太子,起到制衡的作用。

著名历史作家高阳先生在他的《慈禧前传》中详细讲述了这一时期的故事。其中提到,这时的肃顺权倾一时,匡源等人唯其马首是瞻。

当时的政治环境非常复杂,很多人在议论起八大臣时都不敢直呼其名 ,而是给他们每个人都起了外号。肃顺的外号叫“宫灯”,说是“肃”字有点像宫灯的样子;而匡源则被叫成“加官”,因为戏里“跳加官”照例是用小锣,其声“哐、哐”。这种说法非常隐晦,不是局内人根本不可能听懂。

当时,虽然慈禧和慈安两位太后掌握着咸丰所赐的两枚印章,在政治上与八大臣势均力敌,但由于当时的承德行宫全部都是辅政八大臣的势力,所以这时肃顺等人反而显得比较主动。

利用自己学问,叫板慈禧太后

一向看起来老实巴交的匡源,因为立场不同,在这时跟慈禧唱起了对台戏。其中有几件事,还是直接交锋。

第一件事就是关于小皇帝——载淳即位的时刻和仪典。“国不可一日无君”,咸丰帝驾崩,得赶紧让太子登基才行。当时太子才6岁,这么小的年龄即位,该用什么仪式呢?因为事关重大,大臣们不敢随便说话,而且也没有几个人知道该怎么办。在这样的情况下,慈禧开始动小心思了,她想让太子回北京之后再即位。毕竟,北京还在奕訢的掌控之下,只要能拖到回京,局势就会有利于她。关键时刻,匡源展示了他博学的一面。他说:“世祖章皇帝(顺治)去世之后,圣祖仁皇帝(康熙)8岁即位,当时就是先戴孝,然后颁布遗诏,再下一天,在太和殿即位,然后下诏书改元。”大家一听,既然有先例,那就按先例办吧,慈禧也没法提出异议。

第二件事是关于改年号。当时,肃顺向慈禧和慈安两位太后提出商量年号的事,慈禧吃了一惊,说:“这么急呀?‘回城’再办也不晚啊。再说年号从哪里来啊?”但肃顺坚持己见,还提出了一个年号,叫“祺祥”。而这个年号,就是匡源提出来的,得到了肃顺的认可。慈禧看了一眼,什么话也没说,只是把写着“祺祥”二字的纸条又推给了肃顺。肃顺急了,赶紧让匡源把这两个字的典故告诉太后 。

匡源跪下说:“‘祺祥’二字,出自《宋史·乐志》,意思是说诏告天下,各种设施,务必以富民为目的,这不但是未来的大计,在眼前,也是振奋人心的绝大号召。”按说这个年号非常应景,但慈禧太后文化水平不高,听不大明白,所以没表态。这时慈安太后说话了,她很欣赏匡源的见解,就说:“既然是幸福吉祥的意思,我看,就用了吧!”

见慈安太后已经表态了,慈禧也只好说了俩字:“依议!”依是依了,但慈禧太后在私底下对肃顺和匡源很不满,等顾命八大臣退出以后,她开始酝酿一个大的阴谋。

被慈禧罢官后匡源当了“大学校长”

匡源任教的泺源书院旧照

作为顾命大臣的匡源和肃顺一起,向慈禧太后叫板,一度让慈禧非常被动。但后来的事情,我们学历史时都知道了,慈禧太后联合慈安太后与奕訢合谋,发动了“辛酉政变”,罢免了“顾命八大臣”,并杀掉了肃顺等人。一向比较温和的匡源侥幸逃过了一劫,只是被罢了官。慈禧太后为什么没杀匡源呢?是真的心慈手软不想杀他吗?且听我们细细道来。

李莲英为匡源讲情?

1861年10月,恭亲王奕訢经多次申请,才得以以“奔丧”的名义赶到承德。表面上,他向肃顺等顾命八大臣示弱,使他们放松了警惕;暗地里,他却和慈禧、慈安太后密谋,决议在北京发动政变。此后,奕訢先行回到北京进行筹划,笼络掌握京津一代兵权的将领,夺取兵权。

在从承德回北京的路上,慈禧太后以皇帝年幼,不能全程护送先帝梓宫(指皇帝﹑皇后或重臣的棺材)为由,随灵柩走了一天。然后她决定和匡源等七大臣由小路提前回北京,而让肃顺护送咸丰的梓宫走大路。这样,肃顺和另外七大臣就被分开了。

1861年11月1日刚到北京,慈禧就迫不及待地接见了恭亲王奕訢等人。第二天一早,奕訢手捧盖有玉玺和先帝两枚印章的圣旨,宣布解除了肃顺、匡源等人的职务,并当场逮捕了八大臣中的载垣、端华二人,下令将景寿、匡源等人撤职查办,严加看管。慈禧还派人在京郊密云逮捕了护送梓宫回京的肃顺。随后,慈禧发布上谕,否认咸丰遗诏,下诏历数载垣、端华、肃顺等三大臣的罪状,下令将肃顺斩首;让载垣、端华自尽;匡源等五大臣则被革职,准备充军发配新疆效力赎罪。随后载淳正式登基,时年26岁的叶赫那拉氏篡夺了清朝大权,她宣布废除八大臣原拟的祺祥年号,1862年改为同治元年,慈禧和慈安两位太后垂帘听政。

慈禧太后此前就对匡源怀恨在心,当时她为什么不杀他呢?对匡源事迹很有研究的宋普先生说,当时慈禧在安插罪名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力主北狩,致先帝归天”,意思是说,当时是八大臣让咸丰皇帝离开北京,致使其到承德后染病身亡。但事实上,匡源当时是反对“北狩”的。到了危急关头,匡源只好为自己辩护,他说:“当时先帝已经起身离开座位了,臣仍然跪在那里劝他不要北狩,臣实在冤枉啊。”这时,慈禧太后身旁的大太监说了一句公道话,他说:“是这样,大臣们都已走散,只有匡大人伏榻苦谏。”慈禧太后一看,这条罪名安不到匡源头上,转念一想,自己的主要对手已经除掉了,一个匡源不足为患,于是就只把他罢了官,连充军发配新疆也免了。这位帮匡源说话的大太监是谁呢?一种说法是李莲英,但宋普先生认为,这个太监应该是一位姓刘的公公,具体名字已不可考。

在高阳先生的《慈禧前传》中,对于匡源逃过一劫的原因则是另外一种说法。当时定罪时,匡源、景寿等五大臣罪过差不多重,有人也想过严惩匡源以讨好慈禧。但是,景寿还有一重身份,他是奕訢的亲姐夫,如果严办匡源,可能会殃及景寿。当时谁敢得罪奕訢啊?在这种情况下,匡源跟着沾了光,只落了个革职的处分。

山东巡抚报恩,让匡源当“校长”

“匡源被革职之后,赶回北京的家中收拾行李,谁知到家后才发现,在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期间,匡府已经被洗劫一空。一向为官清廉的匡源这时更是一贫如洗,他好不容易走到济南,盘缠却用尽了,回不了青岛了。”宋普先生说。

这时,匡源的一位门生帮了他,这就是当时的山东巡抚闫敬铭,据说闫敬铭能文能武,非常有才华,曾在湘军悍将胡林翼手下为官,还是在匡源的帮助下他才当上山东巡抚的。闫敬铭得知匡源到了济南,一方面非常同情其遭遇,佩服其人品和学识,另一方面,他也想报答匡源的知遇之恩。于是,他就冒险聘任匡源为泺源书院山长,相当于大学校长,这在当时引发轰动,济南市民甚至夹道欢迎这位博学多才的前高官。此后,匡源还兼任尚志书院山长。

要知道,阎敬铭此举还是很仗义的,当时匡源可谓是“烫手山芋”,一般人不敢亲近他,怕招来祸端,在这种时候出手相助是需要胆量的。而且,匡源的度量也不可谓不大。一个堂堂的军机大臣,当起了大学校长,落差之大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但匡源还是认认真真地干了起来,而且干得非常出色。

当然,这并不是说匡源没有意见。比如,他被罢官后回青岛爬崂山,就写了大量诗词以抒发自己的不平。其在《忆崂十二首》中写道:“我忆白云洞,云上结茅屋。时闻云下人,笑语出深谷。炼师四五辈,逍遥无拘束。朝与白云游,暮抱白云宿。”看起来是隐逸之情,其实是心有不甘。

1864年,匡源就进京为慈禧祝寿,想以此来表示自己的忠心,但慈禧并不买账,只赏他了一个三品的虚衔。匡源眼见做官无望,于是又回到济南潜心于教育事业,以培养人才为己任。

匡源在济南任山长总共近20年时间,他凭借自己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培育出了一大批学有所成的栋梁之才。匡源的弟子多达三千,其中闻名于世的不下百人。比如状元曹鸿勋和独榜翰林杨际清,官至尚书的张应麟和黄钰等都是他的得意门生。另外,他的学生还有甲骨文的发现者、国子监祭酒王懿荣,以及同为胶州人的著名的史学家柯劭忞等。

1881年,66岁的匡源病逝于济南的泺源书院。1901年,泺源书院被直隶总督兼山东巡抚袁世凯改为山东高等大学堂,后又更名为山东高等学堂,以所属师范馆建成山东全省师范学堂,也就是现在的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尚志书院的遗址在现在的济南趵突泉公园内,又名尚志堂。2013年2月13日,城市信报记者在趵突泉公园内的李清照纪念堂旁边,找到了尚志堂。堂前有一副对联,写道:“尚志齐贤士人事,礼门义路君子行。”尚志堂中有匡源的遗像。遗像旁的文字介绍称,匡源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历代文选》、《历代诗选》、《珠云仙馆诗钞》、《名山卧游录》、《唐宋元明绝句选》、《奏议存稿》等。

万人送葬,把女神都感动哭了

宋普先生说,匡源去世后,包括状元曹鸿勋在内的100多个学生给他送葬,场面非常宏大。另有传说称,匡源下葬时众弟子痛哭声振泺水、撼动历山。连娥皇、女英这两位女神的神像都为之流泪,济南士人、学子纷纷赶来送殡者达万人之众。而且曹鸿勋还曾在济南的千佛山上立碑纪念匡源,但在文革时期碑被砸毁了。

而匡源去世之后,遗产寥寥无几,仅有薄田几十亩和一些书籍、碑帖、字画、书稿、日记等 ,而这些资料在“文革”之中大都毁于一旦。“我们家以前曾收藏有很多匡源的字画等物品,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很宝贵的资料,但当时都被烧掉了,现在想来真是太可惜了。”宋普先生说。

在胶州市博物馆内,城市信报记者看到了一幅匡源题字的古画照片,笔迹非常圆润内敛,上写“同治辛未嘉平月题鹤泉匡源”,印章为“鹤道人”。

虽然石碑、字画容易被破坏消失,但在民间,至今仍流传着很多关于匡源的传说和故事。宋普先生说,匡源老家所在的郭家庄本来是在胶州城的城外。太平天国时期,为了防范起义军的进攻,清朝地方政府修建了外城,据说当时外城按说也修不到郭家庄,但是当时胶州的地方官是匡源的学生,看在匡源的面子上,才把郭家庄也圈了进去。

还有一个故事,说匡源进京为官后,有一次跟母亲闲谈,他说记得小时候有一种外红里白的饭,吃起来滋味特别好,就让母亲做这种外红里白的饭吃。母亲告诉他,这种外红里白的饭是高梁粥和小豆腐,把做好的小豆腐放在高粱粥里,高梁粥包围着小豆腐盛在碗里,高粱粥是红色的 ,小豆腐是白色的,外红里白。于是,匡源吩咐下人做这种饭。饭好之后,匡源吃了几口,就说没有小时候做的那种好吃。母亲告诉他:“孩子,地位变了,生活和过去不能相比了,你吃的东西太多了,这叫做饥了甜如蜜,饱了蜜不甜。”

据宋普先生介绍,匡源所在的郭家庄现在已经改名为胶州市中云街道办事处辖区内的郭家庄社区。“匡源故居旧址”处的浮雕就是政府出资修建的。“浮雕旁边有一棵松树,那就是我祖父亲手种植的。”宋普先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