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李世民派人建于姑庵 最后一位住持曾是厂花

2015-03-08 作者:黄默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为求国家安定,稳固基业。命人在全国寻找四大擎天柱,著名的风水先生李淳风、袁天罡来到崂山,找到了道柱之所在,在错埠岭村东南的半山坡上(今福州北路与同安路交会处附近)找到了崂山山脉的天眼和地眼,遂在此修建了黄德庵。到了明朝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一位于姓尼姑募集善款重建破败的黄德庵,更名于姑庵。如今,于姑庵的所在再也不是遍布农田的乡野,高楼林立之间的古刹也修葺一新 ,但这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寺庙留存下来的历史资料十分有限,有的只是人们口口相传的一个又一个传说。

李淳风袁天罡寻宝地建黄德庵

于姑庵的前身为黄德庵 ,始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庵名为唐太宗李世民钦赐。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继承帝位,为改变由于连年战乱造成的百姓颠沛流离、田地荒芜、经济萧条的境况,开始在全国实行减徭赋,养生息,行节约,开言路,虚心纳谏等政策。在位期间以农为本,很快使唐朝经济发展,社会安定,人民也逐渐富裕了起来,全国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迎来了唐朝的贞观盛世。李世民居安思危,为巩固大唐盛世,便派风水先生寻找让天下太平的四大天柱,即皇、儒、佛、道四柱。接到这一任务的就是李淳风和袁天罡,这两人皆通晓天文、星象,先是将皇、儒两柱设在内宫,又将佛柱设在五台山,道柱则选择设在崂山。

李淳风和袁天罡为测风水来到崂山,一开始并没有找到天眼和地眼。然后又用八卦罗盘继续寻找,沿着崂山山脉一直找到了错埠岭的东南方向,终于在这里找到了崂山的天眼和地眼。两人十分高兴,马上回宫禀报。唐太宗大悦,下令择吉日在此盖庙,并御赐寺名:“黄德庵”。皇帝亲自下令建造的黄德庵,想来必定是气派十足,就在天眼地眼的位置盖了一个大殿,名为“南阁”。里面供奉的是倒坐观音,李淳风还为倒坐观音题对联一副,上联是“问观音汝何倒坐”下联是“因世人不肯回头”。此联挂于南阁殿中,却并无横批,意为让后人自己去参透其中的含义。

此后,黄德庵香火旺盛,每年的正月十一是庙会,前来参拜和赶山的信士络绎不绝。

于氏女逃婚皈依佛门

明代永乐年间,黄德庵内住的都是和尚,直到明代成化年间才改为尼姑庵,说到此就不得不提一下来到黄德庵的第一位尼姑——于氏。

明朝永乐年间,胶东一户于姓人家举家迁移到错埠岭村安家落户。到了明代成化年间,于氏一族已在错埠岭村繁衍了三代。于姓的第三代里有一位姑娘从小常和家人去庙里烧香拜佛,喜闻佛法,长大后,亦不思儿女之事,一心向佛。等到她该结婚的年纪,家里长辈便给她定了下一门亲事,但她却誓死不从,于是婆家强行娶亲,

成婚当天,家人强行把她塞进轿子里,送亲的队伍便出了村。这位姓于的姑娘心中则早有打算,偷偷在身上藏了一把剪刀,当花轿抬到黄德庵北边时,她趁着轿夫上坡前落轿歇脚的工夫,掏出剪刀剪断了自己的长发,逃下花轿,静坐庵前。家里人看她这般举动,也没了办法,只得将婚事作罢。

于氏女就这样在庵前静坐了一天一夜,矢志皈依佛门。黄德庵时任住持认为她有神灵附身,答应其归入佛门,落发为尼。此后,于氏女除每日烧香、念经 、拜佛外,还帮助附近农户做了不少善事,深得乡亲们的敬重。

遭人陷害僧人被逐出庵

那时候,黄德庵附近的河马石村里有个叫马金怀的状师,他经常去浮山所赶集,每次路过黄德庵 ,都要进来歇息一会儿,向僧人们讨口茶喝,聊聊天。一开始庙里的和尚都热情接待,躬身相迎。但日子一长却发现马金怀整日来庵里喝茶、歇息,却从来不见他添一分的香火钱,于是和尚们对他逐渐冷淡了。

感受到和尚们态度的变化,马金怀心中十分恼怒,于是打起了坏主意。他回到村里,收集了许多猪、羊骨头,趁人不注意偷偷埋在黄德庵周围,然后跑到即墨县状告,说黄德庵的和尚整天不务正业,喝酒吃荤。县官带人到庵查验,果然在庵四周挖出许多猪、羊骨头,便相信了马金怀的话。官府问责僧人,毫不知情的和尚们惊得目瞪口呆。面对着从黄德庵周边挖出的“证据”,县官断定僧人们不守本分,于是下令和尚全部搬出黄德庵。因为于尼姑本来就是村里人,又深得百姓爱戴,所以在众乡亲的求情下,将她一个人留了下来。

于尼姑化缘重建于姑庵

和尚被逐后,于尼姑看到此时的黄德庵已是十分破旧,便发愿要进行修缮、扩建。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开始四处化缘集资。

传说有一日,当于尼姑化缘到枣园村时,见到一棵参天大枣树,于是便在树下念经三天三夜。此举感动了当地百姓,当大家得知她的用意是募化枣树建庵,于是就组织众人将枣树伐倒,送到黄德庵 。于尼姑的行为也感动了周围村民,大家纷纷捐款资助。就这样,于尼姑终于备齐了钱和材料,择吉日动工,将原来的黄德庵拆除,原地重建。

新庵建好后,便改名为于姑庵。庵内共有正殿、东廊房、西廊房、天王殿以及南阁殿五个殿。从此,于尼姑在庵内收徒,一代传一代,于姑庵内香火旺盛。

于姑庵曾名鱼骨庵?

于姑庵重建于明代成化年间,于姑庵之名来源于化缘筹建的于尼姑,这种说法如今被众人所接受,但民间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于姑庵是从“鱼骨庵”演变而来。

传说在明朝的时候,麦岛村的三位渔民驾船出海打渔,海上遇到大风浪,将渔船打翻,三人全都落入海里。就在三人命悬一线之际,一条大鱼浮出海面,将三人托起。三个渔民伏在大鱼的背上,大鱼游到岸边,三人得救了,然而大鱼却因搁浅死在了岸上。

三个渔民觉得,大鱼是为了救他们才死的,心存感恩。于是找到错埠岭村附近一处荒废的寺庙,把鱼骨供了起来。久而久之 ,人们就把这里叫做了“鱼骨庵”,后因谐音称为于姑庵。

沈鸿烈曾为于姑庵重修捐款

据资料记载,于姑庵初建时,有正殿、西廊坊 、东廊房、天王殿以及南阁殿。1915年又在正殿东侧增建后稷殿。各殿供奉的主要神像有:正殿(大雄宝殿)中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左殿奉药师如来,右殿供奉阿弥陀佛。右弟子阿难和左弟子迦叶站立在两旁,两侧还有“护法”、“护神”各一尊,正殿的两侧供奉有十八罗汉坐像 。西廊房居中供奉大愿地藏菩萨,左边有“达摩”,右边有“愁夫”,殿两侧有十殿阎君。东廊房供奉“桃园结义三兄弟”神像,中为刘备,左为关羽,右为张飞。天王殿中供奉弥勒佛,左右供奉风、调、雨、顺四天王。南阁殿在庵院正南约50米处,独建屋3间,门向北,与正殿释迦牟尼像相对,中间由1米宽的天桥连通,殿内中供奉观世音菩萨,两边侍立着善财童子和龙女,左供奉文殊菩萨,右供奉普贤菩萨,神台下有韦驮和伽兰两尊。后稷殿是1915年在正殿东侧增建的,共有庙宇3间,主要供奉3位神像:正中为后稷,左为牛魔王,右为城隍。

据了解,于姑庵建成后,曾先后经历五次重修与扩建。青岛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著的《青岛文物与名胜保护纪实》中记载了这五次修葺的具体年代和内容,从这份记录上我们看到,在1935年的第三次重修中,当时的青岛市长沈鸿烈也曾为修庵捐银元五十块。

于姑庵的第一次重修是在1908年至1909年,期间对五个殿进行了里外彩绘,修后在正殿梁上刻写“山庙大清光绪叁拾叁年重修”,庵内现有一块破碎的募捐石碑上就刻有“万善同归,光绪叁拾肆年谷旦”。1915年错埠岭村会首于京召,根据广大居士、信男善女要求,组织了于姑庵的第二次重修。利用民间集资和庵地历年租金收入增建后稷殿三间。同时,修建了庵院墙,并在天王殿两侧增建了两个向南开的山门 ,在东山门的左侧建一钟楼。为方便民众通行,又在庵东北的南北村路修建石桥一座。由于修桥经费不足,于京召还卖出自家的五亩地。第三次集资修庵在1935年,主要是对庵殿内外进行彩绘。现天王殿前一块石碑正面刻有“万善同归”,后面刻写化缘修庵人员名单。名单上的第一个名字就是青岛市市长沈鸿烈,“捐银元50块”。石碑左下侧刻写“民国二十四年十二月谷旦”,“住持:本诚;徒:觉真;孙昌修、昌莲奉记。”此后,在1945年又集资修庵一次。

后来,于姑庵香火日衰,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已无往昔之面貌,1965年青岛市房产局接管于姑庵 ,在四间寮房(尼姑居室)的基础上,改建六间平房,殿宇被改作宅用。1994年四方区政府和青岛市宗教事务管理局对于姑庵进行了保护性修复。1982年于姑庵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推倒殿宇重建,2008年开工建设至今。经历多次重修和扩建,于姑庵内早已找不到初建时的景象,如今唯有庵内的两棵银杏古树为明代所植,几百年来见证着于姑庵的兴衰。

唐贞观年间黄德庵初建时,庵内住的都是僧人 ,自明成化年间于姑庵建成,便世代居住尼姑供奉香火。直至上世纪60年代,各殿神像全部被毁,庵中尼姑被遣送原籍,殿宇也被挪作他用。如今上点岁数的老青岛提起于姑庵,依稀还会记得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曾有一条新闻轰动一时——大英烟草公司(颐中集团青岛卷烟厂前身)的厂花,在于姑庵削发为尼。据说此事还登上了当年的报纸。

厂花出家轰动一时

据曾在于姑庵修行的昌莲法师生前回忆,近代于姑庵内的尼姑最多时有6人,最少时也有3人。本成法师于1910年来于姑庵出家,后来接任住持之职。1959年4月,本成于庵内病故,接替她的住持法号觉真,她是于姑庵被“遣散”前的最后一位住持,发生在她身上的故事也最广为人知。

觉真,俗名赵玉芳,1909年2月2日生,益都北城人,满族,高小文化。赵玉芳上有兄长,但整日游手好闲,对有病在身的母亲不闻不问,不能尽赡养之责。为了有能力照顾母亲,赵玉芳于上世纪20年代带着母亲来到青岛,在大英烟草公司找到一份工作。因赵玉芳天生丽质、姿容出众,在厂内无人不知,更有大英烟草公司“牡丹”之称。这个名号一传出去却为母女二人招来祸害,一时地痞流氓追随甚多,可怜母女二人在青岛无依无靠,对于骚扰根本没有招架之力,无奈之下,她只有带着多病的母亲到于姑庵落发为尼,取法名觉真。

岛城文史学者滕学臣为搜集于姑庵的相关资料,曾于错埠岭村改造前,多次前去探访住在那里的老人。曾有老人告诉他,觉真在于姑庵举行剃度仪式当天,大英烟草公司的职工们,还专门凑钱请了一个京剧团,在庵前搭起戏台,唱了一整天大戏,引来了周边的众多村民,一时之间庵前人山人海。此事后来还被记者得知,前来采访,登在了报纸上,轰动一时。滕学臣告诉记者,得知这件事后,他曾四处寻找当年的这份报纸,但终因年代久远且无确切日期,始终没有找到。

觉真出家后不久,其母病故,她也没有从此过上平静的日子。

为避土匪尼姑曾借住村中

据住在当地的老人们回忆,于姑庵内的历代尼姑在庵内安分守业,受人尊敬,但在日寇、土匪肆虐的年代里她们也受尽了煎熬。

岛城文史学者张锡荣在《于姑庵》一文中写道:1940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曾有三四个土匪闯进庵内抢劫钱物。因庵内清贫什么也没搜到,便向尼姑们索要。遭到拒绝后,土匪恼羞成怒,用点燃的香在管事的觉真身上烧。觉真身上多处被烫出了水泡,但她还是没拿出一文钱来。此事之后,为避免土匪再到庵里逞凶,觉真请示错埠岭村会首后,到错埠岭租农民肖相许家三间茅草房居住。肖相许的父亲不但不要房租,还给尼姑的住房经常换房草。当时的住持本成等过意不去,主动让出庵里八分半地给肖家耕种。此后,尼姑们白天进庵烧香、诵经、做法事和到庵地干活,晚上便在错埠岭村肖家住宿,一直到解放后的1951年才回到庵里居住。

1959年,本成尼姑死后,觉真接任主持。那时于姑庵内的香火已不似从前兴旺,于是觉真和尼姑们一面修行,一面种地,干推磨卖菜等杂活自给自足,还时常外出化缘、出租庵内土地,将租金用于敬神修庵的开支。1964年夏季的一个雷雨天,天王殿右边的银杏树左侧的一枝被大风刮断,把天王殿左房顶和左山门打坏,但没打坏神像。此后,主持觉真法师将银杏树断枝卖给双河盛砖瓦厂,所收入的300多元用于修复天王殿左房顶和左山门。因她把于姑庵管理得有条不紊,因而得到会首的肯定和善男信女的赞许。

除了本成和觉真,近代在于姑庵内修行的尼姑还有昌修、昌莲、隆尘和隆奇。其中,隆尘原名安文华,为山东济宁人。新婚三天,丈夫离家参加革命工作,她为掩护自己,来到于姑庵为尼,青岛解放后,其夫来于姑庵认领出庵还俗。1965年,于姑庵神像全部被毁,其他三位尼姑均同觉真一起被逐出庵门。觉真被送至崂山王哥庄学习改造,随后她去即墨金口安家。1966年,觉真患病不愈而逝,享年57岁。昌修、昌莲和隆奇均在1965年被遣返原籍,值得一提的是昌莲法师于1985年返回青岛,为修复于姑庵之事不遗余力,托人写信给省市各级宗教部门言志,并在湛山寺内化缘募捐,于1997年圆寂。

于姑庵庙会曾是青岛四大庙会之一

上个世纪60年代后,于姑庵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每逢正月十一的于姑庵庙会也随之消失,可有人记得它曾经是青岛早期“四大庙会”之一。

早期青岛有“四大庙会”,分别为正月初一打头的天后宫庙会,正月初九“玉皇大帝生日”开场的清溪庵萝卜会,正月十一错埠岭的于姑庵庙会,以及正月十六的海云庵糖球会。

据说,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传说有邰氏之女姜原踏巨人脚迹,怀孕而生,以为不详,一度被弃,所以名为“弃”。他善于种植各种粮食作物,曾在尧舜时代当农官,教民耕种,被认为是开始种稷和麦的人,曾经被尧举为“农师”,被舜命为后稷,百姓们把他叫做“庄稼老”。正月十一正是“庄稼老”的生日,所以农人们为讨个吉利,盼望来年好收成,所以纷纷前来烧香许愿,于是就有了于姑庵的庙会。据说于姑庵庙会繁盛时期,人们成群结队,敲锣打鼓,到庵里上供烧香拜佛,香火极盛。市里也有不少群众来赶庙进香。那些趁庙会做小买卖的人,头一天便在于姑庵周围占好摆摊的位置。庙会上还会有踩高跷、跑旱船、耍龙灯等等演出和杂耍,热闹非凡。在滕学臣的记忆中,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于姑庵的庙会都还在,但已经不如萝卜会和糖球会那么热闹。

除此之外,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于姑庵还会举行纪念佛教始祖释迦牟尼生日的浴佛节庙会。此庙会在青岛湛山寺建成前也热闹非凡,但自从有了湛山寺庙会后,就逐年冷落了。另外,农历六月二十三日“牛魔王生日”也会在庵前举行庙会,农家们为了求得阖家平安、牲畜兴旺,纷纷进庙进供上香。

城市信报记者 黄默 (感谢滕学臣提供资料图片,感谢张锡荣对本文的帮助。)

◎链接错埠岭曾叫错皮岭

在搜集本文所需文史资料过程中,记者发现不少关于于姑庵的文字中都会有“明初,于姓人氏在此安身立户,渐成村落 ,名‘错埠岭’,是先有庵后有村。”的说法,那究竟是先有于姑庵还是先有错埠岭?就让我们一起在古籍中寻找答案。

错埠岭最早见于史籍,约在明代万历年间。明代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刊出了一部《莱州府志》,由莱州府知府龙文明主修,由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掖县人赵耀和南京大理寺右寺丞掖县人董基编纂。该书的第五卷中,就记有错埠岭之地名。万历版《莱州府志》为平目体,先分卷,然后在各卷中平列条目。该书的第五卷中有16个条目,第二个条目为《兵防》,在记述浮山寨备御千户所时,列出了它辖属的18个墩堡名称,其中的一处墩堡名为错皮岭,这个错皮岭就是今之错埠岭。清同治《即墨县志》中,也把今之错埠岭写成错皮岭,可见错皮岭之名在明清两代皆使用。

自明代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起,在山东沿海设立了许多卫所,以防御倭寇入侵。当时的浮山寨备御千户所设置于洪武二十一年,隶属鳌山卫,这个千户所所址即今之浮山所村 ,它辖有4个军寨、9个军屯和18个墩堡,错皮岭墩堡便是其中之一 。按明代兵制,每个墩堡有军士五六人,遇警则白日举烟,夜间放火,屯垦之军士和军户便可迎战倭寇,守土保疆。大约在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于姓人家从文登大水泊迁到错皮岭一带立村定居。错埠岭的名称很多,因村周围埠岭环绕,故有环埠岭之称;又因地处岭上,亦有岭上之称;还因地势南埠高、北埠低而埠岭交错,依地形而称为错埠岭。名称虽多,但可以肯定它最古老的名称是始于明代的错皮岭,清代沿而用之,而错埠岭之名大约始自清末民初,民国十七年出版的《胶澳志》,就记为错埠岭村。

由此可见,错皮岭墩堡是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所建,到永乐年间形成村落,而资料记载于姑庵是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改建完成,据此推算应为先有村后有庵,但如果是将唐贞观年间就建成的前身黄德庵一并计算在内,那便是先有庵后有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