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请稍候...
往事如歌·发现青岛

分享:

向左滑动
向右滑动

1

因道观扩张土地 崂山还发生过“民道之争”

2016-12-27 作者:宫岩
崂山曾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丘处机为崂山改名“鳌山”

在上一篇,我们说了崂山的自然风光,本篇我们来说说崂山的人文故事。

崂山气势雄伟,山海相连,秀雅飘逸,自古以来被称为“神宅仙窟”、“灵异之府”,自然也成了道家向往的炼丹 、修道之地。道教文化是崂山文化遗产一个标志性的烙印。秦汉后,崂山更成为道教文化名山和佛教文化圣地,山中宫、观、寺、庵星罗棋布,鼎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之说。而崂山民间故事、崂山道教音乐也在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崂山之宫:曾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

提起崂山的人文遗迹,第一个要说的肯定是古建筑,而在诸多的古建筑当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崂山道教建筑群。2013年,在青岛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八处文物中,唯一入选古建筑类的是崂山道教建筑群。崂山道教建筑群含太清宫 、上清宫 、太平宫 、明霞洞、华楼宫 、蔚竹庵、白云洞、明道观、关帝庙、太和观、沧海观等11座古建筑,时间跨度由汉至清,是记录崂山道教文化历史信息的最重要的物质载体,伴随着道教在崂山的兴衰而不断发展,久经历史积淀,蔚为大观,史上曾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的盛况。囿于篇幅,我们简单说一下其中的代表——太清宫。

太清宫亦称下宫,位于崂山东南部下宫湾畔,前临浩海,背后依七峰,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有“小江南”之称。据《崂山区志》记载,太清宫始建年代,有两种说法:元代大学士张起岩撰《聚仙宫碑铭》载:“宋太祖为华盖真人刘若拙敕建的道场”,则太清宫建于宋初;清末宫内道士撰《太清宫志》载,太清宫为“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建”。

经过历代扩建,太清宫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太清宫共分三个独立院落,150多间殿宇,每个院落都有独立的围墙,单开山门。东为三官殿,中为三清殿,西为玉皇殿,另建有忠义祠、翰林院,共有殿堂、道舍240余间。太清宫奉全真道隋山派。祀神有太清 、玉清 、上清及道德、元始、灵宝诸天尊和伏羲、神农、轩辕、关羽、岳飞、郑玄等塑象。

太清宫内还有不少古树名木,最古老和最具灵性的古树当属“汉柏凌霄”。著名作家肖复兴在《崂山的前生今世》一文中说:“崂山的自然景物,不仅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染上了历史和信仰的浓郁色彩。从太清宫,过逢仙桥、神水泉,到三皇殿或三清殿,看到的那些古树参天,无疑是最好的注解。2000多年的汉柏,1300多年的唐榆,1000多年的宋银杏,还有700多年的黄杨,500多年的绛雪山茶……特别是那株汉柏,另有一株凌霄缠绕着它飞上蓝天,让古树有了生命 ,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感受到了一种神的力量。”这棵树龄2100年的汉柏凌霄,是太清宫建立时,由西汉道士张廉夫所植,也是青岛树龄最大的一棵古树。2013年,该树成功入选国家林业局评选的“中国百株传奇古树”。

至于那株山茶(耐冬),想必不少读者听说过,它就是《香玉》中的花神“绛雪”。据说,是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从长门岩岛上移植而来。后来,蒲松龄曾寓居太清宫 ,宫内奇形怪状的古树和悠远的氛围触动了他的灵感,写下了《香玉》。《香玉》是《聊斋志异》描写爱情的作品中最优美的篇章之一,以太清宫为背景,描写了胶州黄生邂逅白牡丹香玉和红牡丹绛雪,自此展开了一场人与花木的爱情长跑。

崂山之村:青山村民是抗清志士后裔

崂山不光建筑历史悠久,不少村庄也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比如青山村。

崂山黄山崮南行5里许,为青山。西南山崮名青山崮,村落名青山村。民国周宗颐《太清宫志》记载了此村庄的由来:“……依山为村,仍旧山之名曰‘青山村’。”据说,蒲松龄当年游览崂山,曾在此处留宿。

青山村现有居民800户,2318人,主要有林、刘、温、唐 、姜等姓氏。说起这里立村缘由和林姓的来历,实在非同一般,它与明末郑成功的抗清斗争密切相关。林姓是从福建搬来的。据《崂山村落》记载,当清军几乎占领全国的时候,东南沿海一带的人民在郑成功领导下进行抗清活动。清顺治七年(1650年),郑成功接受大将施琅的建议,把军队重新编组训练,成立前、后、左、右、中五军,自领中军。另外,又派复社志士王翊和大将林明等人组织了一支别动队,潜伏于长江以北地区号召义民、集结力量 ,以策应北伐。大约在顺治十二年(1655年),林明率领部族在崂山青山湾登陆,随后在荒僻的青山湾畔开田屯垦,劈石造屋,作长期潜伏的打算。后来听说郑成功北伐失败,林明在忧病交加中去世,这批人便定居下来。林明的族裔为大林,随林姓的部属们为小林,所以至今青山村的林氏有大、小林之分,双方可以通婚。又过了些年,姜氏的先祖从南宅科迁到桑园,其中的一支从桑园迁到青山村落户。后来又陆续搬来刘、温、唐等姓氏。

青山村离海很近,不少遗迹都跟大海有关。根据《青山村志》记载,在青山村东南三四里处的试金滩以南,有一平坦石矶,历代相传名曰“晒钱石”。相传每隔几年东海龙王在农历六月初六这天把龙宫的金银钱财拿到石矶上来晾晒,晾晒完毕把完整无损的钱收回去,剩下那些损坏、缺边的全都丢在石矶上,让赶海的人拾捡。而实际上早年前,南来北往的商船经过崂山头时,不管船上运送什么货物,经过此地船上都要往海里抛扔钱财及物品,敬奉龙王,保佑行船一路顺风平安无事。而由于此处水深流急,特别是遇上有风浪的天气,巨浪滔天,把海底的沉物抛到海岸,铜钱也是这样上岸的。试金湾也有一段传奇故事。据说,滩上的石头出水后,被太阳照射,金光闪烁,光亮耀眼,湾上的石头或重达千斤或轻至几两,但即使再小的石头也是硬比黄金,因此得了这个名字。

崂山之事:道观扩张土地,钟成聪率民伐山

崂山道教给这里留下了不少名胜古迹和美丽的传说,但崂山历史上的“民道之争”也值得探讨。

据《青岛百科全书》记载,明万历年间,崂山曾发生过一次“僧道之争”,太清宫在这场争斗中得胜,由万历皇帝御批“毁寺复宫”,香火日盛。太清宫暗移界石,侵占民山,肆意扩张土地。到了清朝同治年间,其香火山场地已扩展到八水河以西的大平岚、鲍鱼岛等处。太清宫派人昼夜巡山,严禁山民(山地居民)进山场地种地、采药、拾草,并经常驱赶、打骂进入山场的山民,致使山民生活非常困苦。

清同治九年(1870年)深秋,于哥庄一宋姓村民进山拾草,被一白姓道士以矛刺伤,引起山民众怒。于是,他们推举钟家沟村(今属崂山区中韩街道)人钟成聪为会首(旧时民间各种叫做会的组织的发起人,也叫会头),率领数千民众直奔太清宫,索还民山。太清宫道人闻讯后逃跑。钟成聪约法民众勿毁庙宇、神像、家什,只将宫中粮食、布匹等物品当众分给缺衣少食之人,随即率众撤离。

事后,太清宫派人去即墨县衙告状。即墨知县已知伐山有因 ,捕得钟成聪等人。钟成聪在堂审中,历数太清宫偷移界石,强占民山,欺凌百姓之事。即墨知县即派人进山私访,查明钟成聪所言属实,遂判定大平岚、小平岚、鲍鱼岛一带山林仍归民有,钟成聪等无罪开释。此案前后历经数年,案结后,即墨县衙在崂山陡前口立石碑一块,记载伐山原委及重新判定的太清宫山场地范围等。胶州曾有人以此为题材,编为戏剧《太宫霸》,在乡间演出,影响很大。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钟成聪获议叙五品官俸。

崂山之人:丘处机曾为崂山改名

说了这么多崂山的人文故事,最后我们说说与崂山有关的名人。

自古至今,到底有多少名人到过崂山,实在是没法统计。据记载,春秋时“吴王夫差尝登劳山得灵宝度人经”,秦始皇曾巡视崂山,李白曾游览崂山并带来宫廷音乐……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全真七子来崂山太清宫,崂山道教的发展进入了极盛时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

很多人知道丘处机,恐怕是因为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其实,历史上真有丘处机这个人。丘处机是山东栖霞人,他曾三次来崂山修行、传道 ,留下了41首咏唱崂山的诗词,都以“长春真人”的名号题序。如今这些诗歌散布于崂山的太清宫 、白龙洞、上清宫 、混元石等地。

丘处机还曾帮崂山改过名字。当时,崂山还叫“牢山”,他认为“牢山”名不好,山如同一只趴在海边的大鳌,就改名“鳌山”。并写道:“牢山本即是鳌山,大海中心不可攀。上帝欲令修道果,故移仙迹近人间。”正因为丘处机这一改,明代在山畔建“卫城”的时候叫“鳌山卫”,海畔叫“鳌山湾”。

丘处机的成就也是崂山道士中最高的,成吉思汗奉他为“神仙”,赐虎符玺书,命其主管天下教事。但真正把崂山道士推向全国的还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崂山道士》(旧称《劳山道士》)几乎家喻户晓,小说写的是不学无术的王生来崂山向道士学习“穿墙术”的故事。青岛著名文史专家鲁海说曾经有位道士告诉他,蒲松龄的创作素材其实来源于路上的巧遇,当年蒲松龄上山写作的时候,路上就遇到了一位上山学艺的年轻男子,男子自称在家不爱读书,经常受父亲责备,听说崂山道士都很有本事,所以想上山跟着学点本领。这个男子就成了蒲松龄小说的男主角,可能因为他不爱读书,便将其塑造成了不学无术的王生。特约撰稿 田野

鳌山卫古城是正方形的据说鳌山卫曾有位女指挥使

崂山北麓,黄海之滨,鳌山湾畔,一座海洋科技新城正在崛起,它有个响亮的名字——青岛蓝色硅谷 。有人说,蓝色硅谷的出现拯救了这片沉默的土地,可很多人不知道 ,属于这片土地的辉煌并非此刻才有。它天生傲骨,早在600多年前就已经闻名于世,那时它有个令世人震撼的身份——鳌山卫,沿海二十四卫之一,有“形胜东方冠”之美称。

曾经的鳌山卫、现在的蓝色硅谷,它们用不同的身份为这片土地演绎着不一样的骄傲。今天的《发现青岛》,我们就来说说鳌山卫。

鳌山卫为抵御倭寇而设

黄海之滨,海岸线长达19.8公里,有鳌山湾、小岛湾两大港湾,岛屿星罗棋布,这个地方怎一个“绝”字了得!很快,它就被朱元璋盯上了。

据《明史》记载,自明洪武元年(1368年)至洪武七年(1374年),倭寇7次大规模侵扰山东沿海,当时的莱阳、即墨、胶州、诸城受灾尤重。为了防御倭寇掠夺,保境安民,明廷在战略要地派重兵,立戍卫。

山东的卫所主要集中在沿海,有20余处。在边关、沿海和重要军事基地,大者叫卫,小者为所,如鳌山卫、浮山所等。一般以5600人为1卫,设指挥使等官;每卫下辖5个千户所,以1120人为1个千户所,设千户等官;千户下辖10个百户所,以112人为1个百户所,设百户等官;每百户辖两总旗,各50人,总旗下辖10小旗,每小旗10人。其中一处重要的卫所就设在这里。建设卫所的事情,朱元璋交给了魏国公徐辉祖。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五月,徐辉祖命指挥佥事廉高在即墨县城东20公里处滨海筑砖城,驻兵以备倭,设鳌山卫。

鳌山卫地名源自“鳌山”。“鳌山”究竟指向何处,目前有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当年崂山还叫“牢山”,丘处机认为“牢山”名不好,山如同一只趴在海边的大鳌,就改名“鳌山”。因此,明代在山畔建“卫城”的时候叫“鳌山卫”。第二种说法是,在鳌山卫古城北城内李氏家庙后的东北方向有一座小山,形似鳌,头向西,尾向东,鳌山因此而得名。第三种说法是,在鳌山卫古城十字街偏西北处,有一片石岚子,当地人称之为“鳌山”。

“鳌”字含“鳌头”之意,寓意“独占鳌头”,包含着明廷和山东沿海百姓对剿灭倭寇过上安定生活的期盼。关于鳌山卫地名来源,最通行的一种说法是:整个鳌山卫古城所处位置的地形,像一只头朝西,尾朝东的鳌。因此,人们把这里称为“鳌山”。

鳌山卫古城呈正方形

鳌山卫设立后,很快成为与天津卫、威海卫齐名的沿海二十四卫之一,史有“形胜东方冠”之美称。之所以有这种说法,除了鳌山卫位于即墨城区东20公里处,西依天柱山,东临鳌山湾,南接崂山,为明代海防要冲,还因为它有着正方形的古城,以及环绕这座古城一周的护城河。关于这些,清同治版《即墨县志》里都有记载:

鳌山卫古城初建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古城呈正方形,城墙四周环绕一条护城河。鳌山卫护城河深一丈五尺(8.25米)、宽二丈五尺(13.75米)。护城河里流淌的是海水,船只可以从海上直达护城河内。南门外护城河上,立有吊桥一座,遇有战事拉起吊桥,关闭城门,防御敌人。所以,护城河战时用于加强防御,平日作为通向海上的水路通道。城墙上炮台高昂,四座雄伟的城门楼耸立,高悬门额:东门“镇海”,南门“安远”,西门“迎恩”,北门“维山”。城中建筑方正对称,宽大的十字街与密集街巷纵横交织,四门洞达。城内有卫署、学宫、经历司、仓廒、文庙、武庙、天齐庙等建筑。城西筑有演武厅,设厅堂、点将台等。

当年的鳌山卫,兼具军事指挥和行政管理的双重职能,因此设有文、武两个衙门。《鳌山卫古城》记载,文、武衙门位于文庙的西北处,离十字街东大道约20米处,西侧有一条南北方向的大道,两边各有一道高墙,人们称它为箭道,是练武射箭的地方。两衙门相连,文衙门在东,武衙门在西。

鳌山卫建制后,这里的人们不仅过上了安定的生活,还能受到良好的教育。鳌山卫设立儒学,也称卫学,其廪生、增生的定额与县学同等,各为20名。岁科取进附生和岁试取进武生的名额略少于县学。自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至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484年间,鳌山卫学及卫籍的生员中,取得进士13名(其中武进士3名)、举人33名、贡士230余名。

这里腊月廿四过小年

提到鳌山卫,还有件事不得不提,这里是腊月廿四过小年,比本地晚了一天。这是为什么呢?

卫所实行世袭兵制,军户驻在军屯里,烽烟告急则出战,海上平静则事农。这种军屯制度,使大片土地得到开垦,经济较前代更加繁荣。卫所的设立对守卫海防、抵御倭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文献记载,明洪武六年(1373年),大批倭寇乘船入侵胶州湾沿海一带,灵山卫和所属的千户所、巡检司分头出击,大败入侵倭寇。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鳌山卫设立后,青岛沿海一带的兵力达到了12000人左右,沿海炮台、烟墩和城堡接近百处,防守和抵御倭寇能力大增。到了明代中期后,倭寇已经很少侵扰青岛沿海了。

但鳌山卫的军户(鳌山卫及所领三所军士,皆隶属军籍,为世袭军户)也付出了很多,就连小年都没来得及过,尤其是位于鳌山卫古城南侧的卫南滩村(今南泊子村)的李姓家族都是腊月廿四“辞灶”过小年,这和传统的腊月廿三“辞灶”的习俗不同,也就是所谓的“倒把”。“卫南滩,李倒把,廿四日贴灶码。”这是鳌山卫当地流传至今的顺口溜。

这句顺口溜源于一场征战。据卞文超、殷书建所撰《鳌山卫:明清古城戍海记》一文记载,明永乐年间(1403至1424年),盘踞外蒙古的元朝残余势力不断骚扰北部边境,为平息叛乱,永乐皇帝五次御驾亲征,深入大漠之北,民间称“永乐扫北”。扫北大军调遣了鳌山卫的一支队伍,他们在鳌山卫指挥使率领下,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屡建战功。当这支队伍凯旋返乡之时,已接近年关了。归心似箭的他们日夜兼程,想要赶在腊月廿三之前赶回家中,和家人团聚,可还是耽误了“辞灶”。于是,他们就选择在腊月廿四这天,敬天拜祖过小年。从此以后,鳌山卫不少人家过小年就比传统的小年推后了一天。

传说曾经有位女指挥使

鳌山卫直属山东都指挥使司,卫的最高长官是指挥使,官秩正三品。按照明朝编制,至少统辖官兵5600名。明代设置鳌山卫的几百年间,先后共有十八个姓氏的家族世袭担任鳌山卫指挥使,至今仍有鳌山卫“十八家指挥”之说。据即墨市史志办主任张可先介绍,廉氏廉高为首任,明洪武二十一年,魏国公徐辉祖派廉高任鳌山卫指挥佥事,筑城防倭。其子廉清、孙廉忠分别世袭担任过该职务。除了廉氏,另外有李氏、王氏、焦氏、陈氏、卢氏、顾氏、何氏、朱氏、高氏、梅氏、杨氏、吴氏、石氏、尤氏、赵氏、成氏、周氏等族皆有指挥。这里要重点说说朱氏,传说朱氏出了鳌山卫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指挥使。黄济显主编的《鳌山卫古城》一书中,收录了这样一则颇具传奇色彩的民间传说:

这位女指挥使姓马,她就是鳌山卫朱姓一世祖朱逻的妻子,被明成祖诰封为明威将军的“白袍夫人”。马小姐是济南府人,生于武术世家,自小随父习文练武。后来明军中一位由千户而升为将军的青年将领朱逻驻守济南府,在长官的撮合下与马小姐结为伉俪。新婚之后,马小姐随夫从军,并屡立战功。

相传在明洪武三十一年,朱逻奉命征宁夏时,遭到敌军包围。敌酋乃儿石花率军三万将朱逻的军队团团围住,朱逻的夫人给欲突围的夫君出主意:用火攻之法突袭敌军以突围。这果然是一个妙计,朱逻率军突围后转败为胜,受到了朝廷的奖赏。明永乐元年(1403年),朱逻与夫人再次率军北征。在一次战斗中,朱逻不幸阵亡。悲愤填膺的朱逻夫人身着白袍骑一匹白马,率军直冲敌阵厮杀。经过殊死搏斗,终使敌军溃退,明军大获全胜。后来明成祖朱棣为了褒奖朱逻夫人的功绩,破例诰封她为明威将军,并赐名“白袍夫人”,官拜鳌山卫指挥使。

传说这样美丽,可真相究竟如何呢?青岛大学教授郭泮溪在《白袍夫人:明代鳌山卫的巾帼英雄》一文中说,朱逻最高的官职是百户,并没有当过千户和将军。历史上被明成祖朱棣诰封明威将军者,是朱氏二世祖朱骏,但不久后因为犯错误被降职,之后虽靠军功又拿回封号,但很快便病故了。最重要的是,他们二人都没有一位会武功的夫人。

这时,郭泮溪又注意到了第三个人,朱氏三世祖朱铭。据《朱氏族谱》记载,朱铭于永乐元年幼年承袭指挥佥事,朱铭病重去世后,朱氏三世二叔祖朱鉴于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承袭世职,升都指挥使,守大宁。”明正统七年(1442年),身为正三品的都指挥使朱鉴阵亡,他的夫人强忍悲痛披挂上阵,为亡夫报仇,带领着残余的明军冲入敌阵厮杀,让陷入重围的明军最后终于转败为胜,击退了几倍于自己的北兵。这位武功高强的朱鉴夫人,便是民间传说中的白袍夫人。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巾帼英雄,被朱氏后人们尊称为“朱大奶奶”。但是,遍查相关的文献记载,明正统皇帝朱祁镇并没有破例授予白袍夫人指挥使的官职,也没有诰封她为明威将军。

300多年间,鳌山卫有过一番非常兴旺的景象,对于防御倭寇掠夺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倭寇之患逐步消弭,从清初开始,朝廷就逐步减少卫的编制和职能。雍正十二年(1734年)冬,奉旨裁并鳌山卫,归并于即墨县,属于它的时代结束了。

城市信报记者 宫岩